再獲4項!暨南大學2022年共獲批15項國家級社科重大重點項目

暨南大學 發佈 2022-12-29T12:48:00.198022+00:00

近日,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評審結果相繼公布。

近日,202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評審結果相繼公布。暨南大學文學院王列耀《東南亞華文文學史料專題研究、分類編纂及資料庫建設》,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李明歡《僑聯組織在國家公共外交中的作用研究》等2個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管理學院黎文靖《健全中國特色國有資產治理體系研究》獲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立項資助,另有文學院郭淵《近代列強南海立場的演變與中國維權研究》轉為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022年,暨大共獲批15項國家級社科重大重點項目。從項目類型看,除上述4個項目外,文學院夏泉分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重大專項1項和重大委託項目1項,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張小欣獲批重大委託項目1項,經濟學院陳創練獲批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重大專項1項,經濟學院馮帥章獲批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重點項目1項,經濟學院余壯雄、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鄭石明、文學院李雲飛、吳青、劉新中分別獲批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聞與傳播學院林升梁獲批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重點項目1項。

從學科分布看,應用經濟3項,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政治學、管理學各2項,新聞學與傳播學、語言學、中國文學、宗教學各1項。涉統戰研究項目共8項,超過立項總數的一半,充分體現了我校哲學社會科學貫徹「僑校+名校」發展戰略,立足傳統優勢學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責任和擔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均為我國社科研究領域公認的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科研項目,其定位是面向國家高層宏觀決策和戰略需求,著力推出有份量、有深度、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附:本次獲批重大重點項目及負責人簡介

個人簡介:曾任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會長,現為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世界華文文學聯盟秘書長,長期致力於「台港澳及海外華文文學」研究,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主持完成7項國家、省部級社科基金項目,多次獲社科優秀成果獎。

項目簡介:本課題從總體上對140年(1881-2021)來東南亞華文文學中所產生的史料進行全面整理,從重要作家作品史料、文學影響史料、思潮論爭史料、文學媒介史料和學術史料等五個方面,對東南亞華文文學史料展開專題性學術研究,建設具有學術價值和方法論意義的東南亞華文文學史料學,並建構具有東南亞區域特色的中華文化共同體詩學。

個人簡介: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特聘教授,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兼任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ISSCO)會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項目簡介:僑聯是黨和政府聯繫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樑,本課題將總結既往僑聯工作如何在黨和政府的僑務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探討新征程中如何繼續發揮僑聯組織開展公共外交的優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個人簡介: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獲聘青年長江學者。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等項目十餘項。研究成果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三等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三次)。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國家一流課程主持人,獲第二屆全國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第四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

項目簡介:課題基於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理論與體系,針對國有資產治理體系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理順治理結構和治理運行機制的制度間關係,健全中國特色國有資產治理體系理論分析性框架,並從數位化核算評價體系建設、決策管理體系建設和監督體系建設等角度闡述健全中國特色國有資產治理體系的可行路徑和具體措施。

個人簡介: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外關係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南海疆域史,至今已20載,曾發表CSSCI論文30餘篇。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重點、一般、青年等多項;已出版南海疆域方面的專著4部。

項目簡介:課題主要研究近代以來列強侵占南海諸島的緣起、演變過程及對南海地緣形勢的影響,中國在南海維權過程中政府、學者和報刊所發揮的不同作用;同時,運用國際法原理批駁某些國家所持歷史或法理「依據」的荒謬。

來源:暨南大學新聞網

頭條號編輯:賴子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