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房空調的結構、組成、冷卻與送風方式

給排水設計與暖通設計 發佈 2022-12-29T23:44:09.074081+00:00

1、製冷基本參數溫度:表示物質的冷熱程度。攝氏溫度(℃):水在1個大氣壓下凝固點溫度定為0 ℃, 沸騰點定為100℃ ,中間100等分,每等分為1℃。濕度: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的多少。


1、製冷基本參數

溫度:表示物質的冷熱程度。

攝氏溫度(℃):水在1個大氣壓下凝固點溫度定為0 ℃, 沸騰點定為100℃ ,中間100等分,每等分為1℃。

濕度: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的多少。

絕對濕度:一定溫度下,單位重量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相對濕度:一定溫度下,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與同溫度下飽和水蒸氣分壓比值。

空氣的焓值:空氣中含有的總熱量


2、製冷性能指標

製冷量:從低溫熱源吸收的熱量,以Q ( Kw)表示;

顯冷量:用於溫度變化而消耗的冷量;

潛冷量:用於相變化,而不引起溫度變化而消耗的冷量(水冷凝);

全冷量:顯熱量和潛冷量之和;

顯熱比(SHR):顯冷量與全冷量的比值;

製冷係數(COP):製冷量與壓縮機消耗的功率之比;

能效比(EER):得到的冷(熱)量與付出的能量之比。包括系統風機消耗的電量;

空調風量:空調機組單位時間內輸出的風的總量(常用m3/hr標稱)


3、冷量單位

千瓦(kw):國際單位制,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冷量單位

大卡(kcal/hr):習慣使用單位,與kw的換算關係為:

1kw=860 kcal/hr ;

冷噸(RT)—美國冷噸;

1冷噸=3.5kw;

匹(HP)—又稱匹馬力,即表示輸入功率,也經常表示製冷量。表示製冷量時,實際含義為消耗1hp功率所產生的製冷量 :

1HP≈2.5kw;

BTU—英製冷量單位;1kw=3414BTU


4、製冷循環

在製冷循環系統中,壓縮機從蒸發器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絕熱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再壓入冷凝器中定壓冷卻,並向冷卻介質放出熱量,然後冷卻為過冷液態製冷劑,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絕熱節流成為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蒸發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從而冷卻空氣,使空氣的溫度下降,達到製冷的目的, 流出低壓的氣態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如此循環工作。



5、為什麼要使用機房空調

因為機房空調設備散熱量大且熱密度集中,而且設備全年不停機運行:

  • 如果機房溫度無法恆定,會造成電子元器件的壽命大大降低;
  • 如果局部溫度過熱,會造成設備易燒毀而宕機;
  • 如果機房濕度過高,會造成產生冷凝水;
  • 如果機房濕度過低,會造成產生有破壞性的靜電;
  • 如果潔淨度不夠,會造成交換數據錯誤,設備部件過熱;
  • 如果風量沒有足夠大的風量,無法快速的移走設備散發的熱量;




6、機房空調和舒適型空調的區別

總結:機房空調能保證機房恆溫、恆濕、恆潔淨度、長設計壽命。


7、機房空調的結構

製冷系統

加熱系統

加濕器的作用:當機房中的相對濕度低於設定值時,啟動加濕系統,將外界的水經過加濕系統處理後,轉換成水蒸氣,進入機房,提高機房的相對濕度


控制系統:

8、機房空調冷卻方式分類

1、直接膨脹風冷式

優點:安裝施工方便、設備運行獨立性強。

缺點:受室內、外機安裝距離和上、下位置落差距離影響。


2、直接膨脹水冷式

優點:通過泵的配置,不受換熱部分設備距離限制。

缺點:熱量遷移通過二次換熱系統,系統複雜。水系統工程施工複雜,機器運行受換熱器和水塔的的影響。



3、冷凍水冷式

優點:機器結構簡單、機器造價低,運行成本低(無壓縮機)。

缺點:系統必須配套冷水機組,冷水機組故障會導致整個系統癱瘓;冷水機組進行備份的話,總造價就會高。


4、風冷式雙冷源空調

優點:機器內具有二套不同方式的製冷系統,運行可靠性高。

缺點:機器結構複雜、機器造價高,安裝施工複雜。



9、機房空調送風方式分類

地板下送風:應用於地板淨空高度>300mm;單側送風距離<20米;機房熱密度大於500W/m²時優先選擇。


風道上送風:應用於送風距離較遠,且無下送風地板。


風帽上送風:應用於送風距離一般<15米的中小型機房。




機房內空調送風方式的選擇:

如果機房內安裝有架空地板,且架空地板高度≥300,考慮選用下送風空調。


如果機房內沒有安裝架空地板,或者架空架空地板高度不足以保證送風通暢,則考慮選用上送風空調。上送風空調在使用時需要加裝送風風帽,以保證空調送風方向。


如果機房具備條件,上送風空調配合送風風道,空調運行效果,將優於風帽送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