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電力公司:手持焊槍的「鐵裁縫」成核電建設主力軍

南方工報 發佈 2022-12-30T02:03:23.208687+00:00

今年9月,在中建電力龍川基地核電管理中心承辦的2022年全國建築行業職業技能焊工競賽預賽中建二局賽區競賽場上,30多名青年焊工會聚該基地切磋技藝。

中建電力公司焊工實操培訓 單位供圖

今年9月,在中建電力龍川基地核電管理中心承辦的2022年全國建築行業職業技能焊工競賽預賽中建二局賽區競賽場上,30多名青年焊工會聚該基地切磋技藝。來自中建電力公司核級焊工朱瑞峰在預賽中奪得冠軍。自工作以來,朱瑞峰成功考取焊條電弧焊、氬弧焊等5項核級焊工資質證書,成為「華龍一號」施工現場最年輕,取得核級焊工資質時間最短的「鐵裁縫」。

從1987年我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開工建設,到採用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取得階段性建設成就,35年來,我國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打造自主核電技術的發展之路。一路走來,中建電力公司孕育了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專注於手中的焊槍,投身於核電站的施工建設,逐步成長為一支專業化的核電產業工人隊伍。

堅持工地建校

自主培養「核」心隊伍

2017年2月26日,中建電力公司首次成立「華龍一號焊工培訓學院」,作為核級焊工培養基地。2021年,中建電力龍川基地核電管理中心投產運營後,該學院正式落地龍川,從核級焊工培養、鋼結構加工、無損檢測等多方面強化核電建設服務保障能力。

該公司秉著「梯隊分級,培訓上崗」的原則,從入場開始,便建立包含安全、質量、業務能力、綜合素質等在內的完善的培訓體系。目前,公司有註冊核級焊工300人,在培待取證焊工123人。現階段,焊培中心正與國家核安全局積極對接,爭取獲得國家級核級焊工考核中心認定,逐步從自主培養走向服務社會,以焊培學院為平台培養一批具有優秀焊接能力的焊工,為後續我國「華龍一號」核電站批量化建設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做好賽事服務

以賽促學建強隊伍

在2022年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焊接項目」中,朱瑞峰就以第一名的成績入圍「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最終進入國家集訓隊。此外,他還先後榮獲「首都建築業勞動和技能競賽先進個人」「廣東省技術能手」「深圳市技能菁英」等榮譽稱號。此次再奪全國建築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預賽冠軍,實至名歸。

中建電力核級焊工趙家豪在剛加入集訓時,針對考試的四個項目,他只會一個項目的焊法。可儘管集訓隊伍里臥虎藏龍,有朱瑞峰等身經數戰的焊接大將,他也沒有氣餒,在教練的鼓勵和指導下,拿起焊槍迎難而上。他主動向前輩們請教,在反覆的練習中一次次打磨技藝,掌握訣竅。雖然每天練習時間達12小時,可在別人休息的間隙,他仍在實操工位上爭分奪秒、奮力追趕。在一個多月的訓練中,在一次次模擬考試中,趙家豪的成績一次比一次好,焊接方法也掌握至精通,最終四個項目的操作水準均達到考試要求。在預賽中,他成功戰勝其他選手入圍前九名,與其他兩名對手一起組隊代表「北京隊」決戰決賽。

聚力創新創效

專業隊伍彰顯力量

不斷提升焊接水平和能力,發揮大國工匠精神,核級焊工班成立「楊運兵勞模創新工作室」,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推動焊接新工藝的研發工作。

在楊運兵的帶領下,光纖雷射切割技術、自動焊技術、不鏽鋼「先貼法」施工技術等在施工過程中被廣泛應用,通過反覆論證,推動設計變更水池人孔焊縫數量減少60%,一個人孔片就可以節約1萬多元,變形也相應變小,既節約了資源和資金,又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在核島內部重要部件不鏽鋼水池(核安全三級部件)加工過程中,通過QC攻關活動,有效克服了頂板圓角處拼接難,焊後變形大的問題,其「不鏽鋼水池」製作獲得全國工程建設質量QC成果獎二等獎。

伴隨我國核電技術逐漸成長起來的「焊將」們,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中建電力公司將進一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打造專業化的核電產業工人隊伍,用日益精進的焊接技術強化核心能力,為批量化建設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再立新功。(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梁鴻傑 通訊員蔡秀珍 白娟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