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影視公司的「忙」與「茫」

每經影視 發佈 2022-12-30T07:38:16.648066+00:00

回顧2022年各上市影企的表現,今年行業狀態仍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但一些「行業之光」在今年亮點頻頻,值得在歲末之時再次重溫。

回顧2022年各上市影企的表現,今年行業狀態仍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但一些「行業之光」在今年亮點頻頻,值得在歲末之時再次重溫。

影視公司「升值」記

博納影業在2022年迎來新起點——8月18日,博納影業在深交所上市,正式重返A股市場。

作為民營電影公司「五大」之一,博納影業重返A股後的首份成績單引人關注——一是在今年中秋假期上映的《海的盡頭是草原》,累計票房3611.6萬元;另一個則是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其中營收3.03億元,對比上年同期下降46.59%;實現淨利潤-1.51億元,對比上年同期下降422.45%。

截圖來源: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第三季度報告

對於當期財報虧損原因,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報告期內電影票房表現及電視劇銷售較上年同期減少、受疫情影響影院收入下降所致。

去年暑期檔,博納主控出品影片《中國醫生》收穫13.29億元票房,同年國慶檔博納主控出品的電影《長津湖》一舉拿下57.75億票房,並登頂中國影史票房冠軍。但這樣的情況在今年兩個重要檔期卻「消失」了,國慶檔上映的主控項目《平凡英雄》累計票房僅有2.15億。所幸的是2022年春節檔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拿下40.67億元票房,加上2021年所獲,公司今年上半年整體業績較好。另外,劇集方面,博納熱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Q4迎來成立後的第二部劇《不期而至》,劇集話題熱度較高。

從招股書來看,在投資發行方面,公司後期將持續押注「主旋律」,並積極布局線下院線和影院。

同樣在「市」面上迎來新起點還有在今年8月10日正式掛牌港交所的檸萌影視(09857.HK)。經歷過多次IPO「小別離」後,檸萌影視終於在資本市場獲得「小歡喜」。

成立至今,檸萌影視製作及發行的作品多以都市生活類劇集為主;今年,檸萌出品的《超越》《獵罪圖鑑》《二十不惑2》《膽小鬼》等四部劇表現尚可。

截圖來源:檸萌影視2022年中期報

除了檸萌影視外,今年樂華娛樂也再次勇闖港交所。但據多家金融媒體報導,其實受港股新股表現不佳影響,自2020年初新發行的300多家公司中,僅64家企業股價在2022年內出現了上漲,餘下的240家企業股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稻草熊娛樂(02125.HK)、檸萌影視(09857.HK)包含發行首日股價波動在內,已分別下跌了56.34%、20.9%。

入「股」不易,經營亦不易。

2022年多家上市電影公司、院線公司通過增資、收購、增建等方式,進行資產優化、調整。

其中,金逸影視因看好中匯影視的長遠發展前景,決定將投資展期;橫店影視在非常時期進行資本洗牌——收購上海星軼100%的股權。

中影CINITY與萬達電影攜手增建100家CINITY影院,其目的是發揮各自所長,升級觀眾觀影體驗;曾拍出《士兵突擊》天意影視,因受到諸多因素衝擊,公司業績連年虧損,因此將做破產清算,重新成立新的子公司。

非常時期的資產調整,是商場的正常操作,也一定能講出更多新故事。

幕後故事同樣精彩

3部扛起今年暑期檔、國慶檔票房大旗的電影,它們出品方的業績表現「精彩」程度不輸於劇情內容。

今年在票房、口碑、獎項等三個重要衡量維度都贏麻了的電影《人生大事》,其背後的出品方也贏麻了。影片居首位的出品方聯瑞影業,因這部作品再次證明了公司「會押寶」的本領並非幸運或者偶然,而是靠公司立足之本——電影發行一步步練就而來。

雖然是電視劇第一股,但華策影視在電影投資上也不遺餘力——目前,華策影業參與的電影作品已有72部,其中《金剛川》《我和我的祖國》等以聯合出品方的身份參與其中;今年主控的作品《萬里歸途》邁入10億元票房俱樂部,成為2022年國慶檔扛大旗之作。

在注重藝術追求的同時,一批青年導演也開始注重平衡商業價值。

在《萬里歸途》的導演行列中雖然只有饒曉志,並沒有「合作夥伴」郭帆、路陽的身影,但郭帆影業、自由酷鯨卻以出品方身份深度參與影片製作,而他們從電影拍攝合作到資本層面的捆綁遠不止於此。無獨有偶,今年春節檔影片《奇蹟·笨小孩》的導演文牧野,因執導《我不是藥神》開始走入大眾視野,此後他又與製片人劉明軼(曾參與製作過《風聲》《我不是藥神》等影片)合夥創立了夢將軍影業,目前仍深入嘗試現實題材。

拯救今年暑期檔的不止《人生大事》,還有開心麻花的《獨行月球》。31.02億的票房,一定程度上再度激活檔期和市場,也在票房上扛起了挽回開心麻花口碑的大旗,讓開心麻花的電影夢又擁有了希望。

但對於從新三板摘牌,自家出品電影質量參差不齊,但擁有數十部話劇IP、上百名簽約演員的開心麻花,如何更好地從資本平台借力,值得研究。

無奈的「減法」與業績

幾家歡喜幾家愁,一直是上市影企的縮影。

回顧今年上半年以及Q3業績,從中影、上影等國家隊影企到萬達、華誼、光線等民營企業,業績起起伏伏的變化背後,對應的基本內容生產儲備不足、平台資本運作欠佳等問題。

這其中,於2022年5月5日起停牌的*ST當代,曾將「內容+渠道+衍生」全產業鏈作為目標的「跨界」公司,但如今內容布局上的困境令其掣肘。

今年宣布裁員的華誼兄弟,則因電影市場外部環境的改變,在對市場競爭和未來戰略布局上缺乏足夠的靈活性而影響了業績。

圖片來源: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

有行業分析師認為,理論上,華誼兄弟的劇集業務是有機會幫助其走出目前過度依賴電影的狀況的,因為就目前的劇集市場而言,供應量仍然不足,市場是有空間的。因此,能否離開困局,這些待播作品身兼重任。

對於從年頭熱鬧到年尾的芒果TV而言,《浪姐2》《披哥2》《聲生不息·港樂季》等節目的一股懷舊風確實為平台帶來了很多關注度,甚至拉升股票市值。但熱度能否最終轉化為收益,需要辯證看。

從單季度數據來看,芒果超媒今年二季度業績相較一季度有所改善。

芒果超媒2022年Q1業績(截圖來源: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第一季度報告)

芒果超媒2022年Q2業績(截圖來源:芒果超媒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半年度報告)

目前,各家上市影企的Q4業績報和全年業績報還未出,對於全年表現還未知全貌。但可以看到的是,今年目前在業績表現上較為亮點的平台,在作品創作質量、作品存儲數量、資本合理支出、業務線靈活調動分配變化等方面,皆有學問。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5264613)

文章來源:文娛一線 艾洛菲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每經影視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yingxiangli@nbd.com.cn。每經影視不對本內容之智慧財產權或其他權利作任何保證,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yingxiangli@nbd.com.cn。

每經影視獲邀,已強勢入駐網易號、搜狐帳號、頭條號、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號等平台

年末巨獻——每日經濟新聞年度投資特刊《活力2023》隆重登場!首席經濟學家把脈宏觀經濟走勢,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研判股市激盪起伏,每經投研院院長、每經投資專欄名家分享2023年的實戰思路,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析後疫情時期經濟走向,行業發展趨勢,剖析2023年A股市場以及投資機會,獲取兔年投資好參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