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有點奇怪,為什麼不讓親生兒子當皇帝?

靳十一 發佈 2022-12-31T11:23:05.511762+00:00

雍正去世後,大家剛行完禮,慎郡王就請熹貴妃上位。熹貴妃本是有皇子的人,這儲位的事,怎能她說了算?甄嬛插話,我一個深宮婦人,怎麼懂得?

雍正去世後,大家剛行完禮,慎郡王就請熹貴妃上位。

恆親王立馬就反對。熹貴妃本是有皇子的人,這儲位的事,怎能她說了算?

甄嬛插話,我一個深宮婦人,怎麼懂得?


大家都認為,甄嬛會扶持六阿哥當皇帝

甄嬛說,先帝在時,多次提起儲位的事,臨終也有吩咐,我一直不敢妄言。諸位親王們都在,我只得據實相告。

恆親王立馬插嘴,立黃口小兒為國君,怎能服眾?

慎郡王說,世祖六歲登基,聖祖8歲登基,怎麼不能服眾?

恆親王衝著甄嬛說,世主有多爾袞,聖主有鰲拜,你可別學錯了路!

甄嬛說,我既然掌管六宮事宜,諸位親王不得不聽完我說完這一句。

先帝聖明,雖然喜愛六阿哥,但也知主少國疑。一切以國事為重。

先帝有親筆密旨,四阿哥弘曆,人品貴重,歷練有成。宜承繼大統。

大家都覺得,皇上喜愛六阿哥,甄嬛也肯定會扶持親生兒子當皇帝。

畢竟,兒子還是親生的更孝順。如果不親近,後面會有很多矛盾和猜疑。

哪怕雍正是德妃親生的,他們的矛盾也不少,太后最後請求見老十四,皇上也沒有同意。

換成養子,肯定日子更難過。

弘曆一直也覺得,甄嬛這個後媽會扶持弟弟當太子。他就曾多次試探。

哪怕甄嬛眼下扶持自己,他也猜疑,也許是想等弘曕長大後,再找機會爭奪皇位。

所以,他登基沒多久,就給甄嬛說《鄭伯克段於鄢》,親生兒子尚且如此,養子又會如何?

當時,慎郡王已經請旨讓元澈當他的兒子。果親王一脈就斷了。

皇上嘴上說的是,以後挑好的,過繼給果親王。其實,他在等甄嬛主動發話。

甄嬛也如他願,這樣,弘曕的玉諜就從皇子變成貝勒,再沒有動搖江山的理由。

槿汐也皺眉評價,太后這是要保全六貝勒。

甄嬛說出打算,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弘曆並非我親生,又多疑多思,只有讓弘曕出嗣旁支,永無繼位可能,才能保住他永生平安。

這樣有一個好處,弘曕生前不能叫允禮爸爸,死後就能陪伴親爸了。


六阿哥當太子的可能性不小

皇上喜歡六阿哥,前朝的官員也覺得,六阿哥從小就聰慧,很愛讀書。比四阿哥更合適。

就連張廷玉也說,他對六阿哥沒有反對意見。只是覺的,六阿哥如果當皇帝,甄嬛可能會學武則天把持朝政。畢竟孩子小,一切都得聽媽媽說的。他建議,去母留子。

雍正為難了。

他寵愛甄嬛,弘曕也確實有慧根,如果等弘曕成人,他肯定是最合適的太子。

他之前讓甄嬛毒殺果親王,條件就是,弘曕將會是毋庸置疑的太子。

但他如果活不了那麼久,他覺得應該選四阿哥。

甄嬛卻幫他下了決心。

因為皇上曾說過,當年康熙特別寵愛舒妃。允禮讀書好,騎射佳。賢能,可以當太子。

但前朝反對聲太大。這才逼迫皇上放棄了。改立呼聲比較好的雍正當皇帝。

這樣看,前朝不反對六阿哥,還有支持者,只要等他成年,會有人擁護他當皇帝的。

甄嬛為什麼主動放棄?

1.弘曕的身份被懷疑過。

如果弘曕是皇帝的孩子,甄嬛或許還會堅持,但他是果郡王的兒子。

滴血驗親後,雖然皇上和皇后都相信了,弘曕是皇子。

但隨著果郡王愛甄嬛的事實,浮出水面。

一旦皇上或者外人懷疑弘曕的血統,重新滴血驗親,真相就會大白於天下。弘曕就沒了立足之地。

甄嬛等人,就會被打入冷宮或者失去生命。

甄嬛不會想要這個最壞的打算。


2.甄家理念:平安快樂最重要。

另外,甄嬛入宮前,她的父親甄遠道就提醒她,如果沒有完全把握過得皇上恩寵,就一定要韜光養晦,收斂鋒芒。

為父不指望你日後大富大貴,寵慣六宮,只願女兒能舒心快樂,平安終老。

當時甄嬛也說,不求能獲得皇上寵眷,只求能在宮中安穩一生,保住甄氏滿門和自身性命即可。

這種人生理念,是會傳承下去的。

爭當皇帝,她和兒子可能有性命之憂。

不當皇帝,平安終老。她肯定會選後者,畢竟榮華富貴,她覺得是過眼雲煙。

當她要屠龍的時候,依舊希望皇上聖明,我只需依賴皇上,其餘什麼都不用知道。

她就是在遠離權力,畢竟爭權奪勢,總是會有性命之憂。

她和弘曕,就差點被剪秋用鶴頂紅毒死。

當皇上認為,甄嬛會讓弘曕當皇帝。甄嬛就可以牝雞司晨。時間久了,甄嬛就是女皇了。

甄嬛回答卻是,我要這天下來做什麼,我要的始終都沒有得到。

她一直沒有忘記初心。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夫妻間沒有那麼多的猜疑,只要謹慎經營,就能恩愛到白頭。

皇上感嘆,要求的或許曾經得到,然而正如流沙逝於掌心,終於也都沒有了。

甄嬛覺得,當皇帝未必就是天下第一的得意事。

需要顧忌的太多。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如果再遇到像宜修一樣的皇后,更會被算計得幾乎斷子絕孫。

這樣的日子,她經歷過,不想讓兒子過得如此辛苦。


總結

李嘉誠曾說: 「七分合理,八分也行,則只取六分。

為了利益,有些人精明過了頭,只注重短期利益,反而越精越難,最後無路可退。應了《紅樓夢》裡說的「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強求一些東西,就會過度。反而過猶不及。

甄嬛看似放棄了一些東西,但她卻保全了家人的幸福。

做人不求太圓滿,才能獲得更長久的平安快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