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天下第一泉 訪古七十二名泉之首——濟南趵突泉

葡萄架下 發佈 2022-12-31T13:23:22.127113+00:00

我去濟南出發工作學習次數最多,趵突泉也是我探幽天下第一泉遊覽最多的景點之一。幾乎可以說,每一個來到濟南旅遊觀光的遊客,都不會錯過趵突泉這一個優美的景點。

我去濟南出發工作學習次數最多,趵突泉也是我探幽天下第一泉遊覽最多的景點之一。幾乎可以說,每一個來到濟南旅遊觀光的遊客,都不會錯過趵突泉這一個優美的景點。在趵突泉的周圍,除了秀麗的風景之外,這裡的泉城歷史街巷歷史民俗文化及水質也是十分的清澈。根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在經過趵突泉的時候,還曾經用過這裡的泉水泡茶,味道也是十分的甘美。因此,乾隆皇帝還把這裡封為了「天下第一泉」。關於趵突泉的歷史,也是十分的悠久,這也是你在濟南這座城市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一座名泉了。

當您在趵突泉內逐漸停下腳步會看到許多書法名家留下來的字跡。一走進趵突泉景區,在這塊碑的附近,還有著另一塊石碑,寫著「趵突泉」三個大字,這則是明代書法家胡謬宗手寫的。乾隆皇帝在遊覽這裡之後,不僅把趵突泉冊封為了天下第一泉,還專門為了趵突泉書寫了一塊牌匾。直到現在,這塊牌匾依舊保留在趵突泉的南大門上,也是變成了景區內的一個重要景點。

在趵突泉內,還有著一塊造型奇特的石頭,這塊石頭被稱為龜石。來自於盛產怪石的太湖地區,也是集中了太湖石的所有優點。因為它的外形和龜十分相同,因此被稱為龜石。而這塊石頭的也是大有來歷的,原本元朝的張養浩收藏了數十塊石頭,但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和日本人的侵略,最終只留下了龜石這一塊石頭,因此也顯得十分的珍貴。

我們心中趵突泉實際上是由於濟南市這裡豐富的地下泉水,從地下噴涌而出形成的。而歷史上的趵突泉,也曾經有過一段停噴的時期。這一段時間足足長達三年之久,這也是因為當時的人們不注重保護環境和水資源所導致的。這段時間趵突泉也是處於乾枯的狀態。為了保護趵突泉之一優美的景點,和濟南市的地下水資源,當時濟南市的政府就下令停止採用地下水。

經過不斷的控制,趵突泉的水位逐漸的上漲。直到現在,趵突泉的水位仍然每年在創造新高,這也表明了濟南市當地的良好的生態環境。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象徵與標誌,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

趵突泉周邊的名勝古蹟枚不勝數,尤以濼源堂、觀瀾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堂、李苦禪紀念館等景點最為人稱道。趵突泉公園位於濟南市中心繁華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景區 ,東與泉城廣場連接,是以泉水為主題的特色園林,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位於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也曾多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則是老舍筆下的《趵突泉》。而遊客來此都是為了一睹趵突泉三股泉水噴發的壯麗景象。趵突泉最早並沒有正式名字,因趵突泉是古濼水的源頭,所以歷史上經常以"濼"代指趵突泉。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後因泉上建有祭祀娥皇、女英的娥英廟,也俗稱為娥英水。

宋代的曾鞏出任齊州知州時,為趵突泉取名"檻泉"。"檻",假借為濫,泛濫之意。"檻泉"典出自《詩經》,《詩·大雅·瞻卬》中寫道:"觱沸檻泉,維其深矣。"但濟南百姓卻因"檻泉"之稱太雅,直接棄之不用。對於此事,金代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記載道:"近世有太守改泉名檻泉,又立檻泉坊,取詩義而言。然土人呼爆流如故。"濟南百姓仍叫它"爆流泉"。"爆流"這個名字還引申出許多類似的叫法,"趵突"就是其中一種。 

趵突泉水分三股,晝夜噴涌,水盛時高達數尺。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趵突」不僅字面古雅,而且音義兼顧。不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躍」之狀、噴騰不息之勢;同時又以「趵突」摹擬泉水噴涌時「卜嘟」、「卜嘟」之聲,可謂絕妙絕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涌若輪,觱涌三窟,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趙孟頫在《趵突泉》詩中贊道:「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清代詩人何紹基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清朝劉鶚《老殘遊記》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歷城縣誌》中對趵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清代康熙皇帝南遊時,曾觀賞了趵突泉,興奮之餘題了「激湍」兩個大字,並封為「天下第一泉」。


曾鞏在《齊州二堂記》中記載:"自(渴馬)崖以北,至歷城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湧出,高或至數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 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趵突泉位於濟南市市中心,泉城廣場西鄰,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 北鄰五龍潭公園。

泉池東西長30公尺,南北寬20公尺,泉分三股湧出平地。趵突泉的四周有大塊砌石,可憑欄俯視池內三泉噴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著金線泉、漱玉泉、洗缽泉、柳絮泉、皇華泉、杜康泉、白龍泉等三十多個名泉,構成了趵突泉泉群。趵突泉的泉涌與濟南的地形結構有關係。濟南南面是山區丘陵,有千佛山,北面是黃河和平原。濟南位於山區和平原的交界線上。濟南市的山區是由石灰岩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隱藏著岩漿岩。

南部山區的石灰岩大約是在4億年前形成的,其質地比較純,石灰岩以大約30°的斜度由南向北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緊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儲存和輸送地下水。地下水順著石灰岩層的傾斜,大量地流向濟南,成為濟南泉水的水源。

在平原下的岩漿岩,組織很緊密。地下水流到這裡後碰到岩漿岩的阻擋就流不過去了。岩漿岩上又覆蓋著一層不透水的粘土層,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這些被攔阻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的壓力,從地下的裂隙中湧上地面,形成了這些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之一。歷代文化名人諸如曾鞏、蘇軾、元好問、趙孟頫、張養浩、王守仁、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郭沫若、啟功等,均對趵突泉及其周邊的名勝古蹟有所題詠。

  趵突泉又叫檻泉,是濼水的源頭,如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趵突泉,三窟並發,聲如隱雷」,「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泉水一年四季恆定在攝氏18度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薄霧冥冥,一邊泉池波光粼粼,一邊是亭台樓閣,金壁煌煌,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

  歷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諸如曾鞏、蘇軾、張養浩、王守仁、蒲松齡等都有吟泉都忍不住在此留下美文以志之。

  泉池西側的「觀瀾亭」建於明朝天順五年,亭內石桌、石凳,可供遊人休息賞泉之用。西牆上嵌刻的「觀瀾」為明代書法家的所書,「第一泉」石刻,是清朝同治年間書法家王鍾霖的墨跡,亭西「趵突泉」石碑,是明代山東巡府胡纘宗手筆。泉東池的北岸,水邊窗明几淨的建築就是素有勝名的蓬萊社,又稱望鶴亭茶社,想當年康熙、乾隆兩個皇帝都曾在這裡臨水靜坐,品茗賞泉。當品嘗到趵突泉水後竟將南巡中攜飲的北京玉泉水全部換成趵突泉水,故有「潤澤春茶味更真」,「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遊」之說。

  趵突泉北岸有一組較大的古建築群,通稱三大殿。最南「濼源堂」,三間兩層,歇山飛檐,建於北宋年間,挹廈柱上,刻有元代文學家、書法家趙孟頫的著名詩句:「雲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字體雄渾有力,詩句傳神,與波光水影交相輝映更為之添彩。殿後面又有兩殿,原為「娥姜祠」,現改寫為「娥英祠」,世人為讚頌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祠,以志紀念。在三大殿院內的花格透牆上,鑲嵌著30餘方石刻,都是歷代名人的詩篇。特別珍貴而又不同凡響的是院內的那尊的「雙御碑」,記載著康熙三臨、乾隆二臨趵突泉的題詞詩文,標示著趵突泉的非凡地位。


  • 曾鞏的七律《趵突泉》: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常早,潤澤春茶味更真。已覺路旁行似鑒,最憐沙際涌如輪。曾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 金代詩人元好問描繪為"且向波間看玉塔"。
  • 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趙孟頫在《趵突泉》詩中贊道:"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 清代詩人何紹基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
  • 清朝劉鶚《老殘遊記》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 《歷城縣誌》中對趵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隱雷,冬夏如一"。
  • 文學家蒲松齡則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正門

趵突泉的南大門橫匾"趵突泉"藍底金字,是清朝乾隆帝的御筆,有人譽為中國園林"第一門"。

觀瀾亭


觀瀾亭建於明天順五年(1461年),欽差內監韋、吳二人來濟南,於泉旁構亭(另說為巡撫胡纘宗建),名為"觀瀾",取《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之意。該亭原為四面長亭,半封閉式。宋代大文學家蘇轍於熙寧六年(1073年)任齊洲掌書記,對濟南名勝古蹟詠吟甚多,其中詠《檻泉亭》一詩猶為著稱。

亭碑

觀瀾亭前水中矗立石碑,上書"趵突泉"三字,為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寫,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端聳立木牌樓,木牌樓橫額上有"洞天福地"、"蓬山舊跡"字樣。

趵突泉邊還立有石碑一塊,上題"第一泉",其色為墨綠色,為清同治年間(1861-1874年)歷城王鍾霖所題。

觀瀾橋


觀瀾橋在趵突泉西側,位於娥英祠、通濼園之間。橋寬3米,長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風格建造,東西構架。因在橋上能觀賞趵突泉水,故稱觀瀾橋。

廣會橋

廣會橋在觀瀾橋北面約30米處,此橋在明劉敕《歷乘》、《崇禎歷城縣誌》均有記載。橋南牆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廣會橋碑記》,文中有"濟南一名大板橋,橋南數千米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與北水會,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漲發,奔騰澎湃"的記載。

龜石

龜石是元散曲家張養浩在北園的別墅--雲莊的遺物。據考,當時雲莊中有秀石10塊,稱為"十友",其中,龍、鳳、龜、麟四大靈石尤為著名。到了明代以後分移到濟南城中的皇亭、孔廟及趵突泉等地。


趵突泉原來還有一座麟石,"七七事變"時被日本帝國主義的飛機炸毀。四座靈石僅存的只有這一龜石。它是一座玲瓏剔透、栩栩如生的太湖石,高近4米,重約8噸。該石挺拔露骨,多空竅,筋絡明顯,多凹凸,具有太湖石品中的"皺、瘦、透、漏"的特點。

濼源堂

濼源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為娥姜祠或稱娥英祠。一組三進的建築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舊址,原來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大約在金元以後改為呂祖廟,曾供奉著宋代以後逐漸流行的道教新神呂洞賓。著名文學家曾鞏在北宋熙寧年間(1072-1073)任齊州太守,在濼水建二堂,南堂臨濼水之源,故稱"濼源堂"。北堂南對歷山,曰"歷山堂"。後來,金代元好問把"濼源"、"歷山"二堂改成"呂公祠"。明朝,鹽運使司張奎光、濟南知府樊時英、歷城縣令呂黃鐘又改祠為閣。此後,恢復原名"濼源堂"。

濼源堂,三間兩層,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軸線上,是一組較大的明清建築。來鶴橋

來鶴橋原為木橋,南北縱向,在趵突泉池東岸,望鶴亭西南側。系由明萬曆年間歷城知府張鶴鳴始建,天啟年間濟南知府樊時英重修,清順治年間監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為木質,後改為平板石橋。1964年擴建趵突泉公園時,更換了石板。1975年,在橋體兩側設置雕花石欄。

白雪樓

白雪樓位於趵突泉的東南側,為紀念明代文學家李攀龍所建。李攀龍晚年,在大明湖畔白花洲又建一樓,亦曰"白雪樓"。

明萬曆年間(1572-1620年),山東右布政使葉夢熊因敬仰李攀龍,出資在趵突泉畔,建了第三座白雪樓。1956年趵突泉擴建公園時,該樓因破爛不堪被拆除。1996年予以重建。



1、《趵突泉詩》

(元)趙孟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

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雲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

2、《趵突泉》

(宋)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涌如輪。

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3、《詠趵突泉》

(明)胡纘宗

王屋流來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

雲含雪浪頻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4、《千佛山》

(清)翁方綱

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臨記秋晚,几案與雲平。

曾鞏文傳久,開皇像鑿成。

歷亭遙望處,寤寐倚欄情。

5、《濟南竹枝詞》

(清)王初桐

濟源誰向地中探,岱北潛行出郡南。

斷續但看丁未歲,鐵牌何必五龍潭。


胡纘宗,字孝思,又字世甫。號可泉,又別號鳥鼠山人。明鞏昌府秦州秦安(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中進士,任翰林院檢討,書法家。

翁方綱,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順天大興(今北京大興區)人。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詩中提到了我們現在對趵突泉的叫法-「千佛山」。

王初桐,字於揚,原名元烈,字耿仲,號竹所,又號紅豆痴儂,今方泰鄉人。主要作品為《濟南竹枝詞》《奩史》等。詩中可以看出清代時期,趵突泉的水流減緩,水流斷斷續續。


趵突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近據專家考證,趵突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我國的商代,迄今長達3543年。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趵突泉曰:"泉源上奮,水涌若輪"。《歷城縣誌》中對的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殷雷,冬夏如一"。

趵突泉周邊的名勝古蹟枚不勝數,尤以濼源堂、娥英祠、望鶴亭、觀瀾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堂、滄園、白雪樓、萬竹園、李苦禪紀念館、王雪濤紀念館等景點最為人稱道。歷代文化名人諸如曾鞏、蘇軾、元好問、趙孟頫、張養浩、王守仁、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郭沫若等,均對趵突泉及其周邊的名勝古蹟有所題詠,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成為海內著名的旅遊勝地。

;"檻泉亭"、明朝天順五年(1641年),欽差內監韋、吳二人來濟,乃於泉旁構亭(另說為巡撫胡纘宗建),名為"觀瀾",取《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之意。該亭原為四面長亭,半封閉式,形制考究,為歷代文人稱頌。宋代大文學家蘇轍於熙寧六年(1073年)任齊洲掌書記,對濟南名勝古蹟詠吟甚多,其中詠《檻泉亭》一詩猶為著稱。

柳絮泉;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內李清照紀念堂之南,漱玉泉東側,屬於"趵突泉泉群"。據《歷城縣誌》卷八"山水考·三"轉引舊《志》記載,曰:"柳絮泉,在今線泉東南角,泉沫紛繁,如絮飛舞",故名"柳絮"。

漱玉泉;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趵突泉公園李清照紀念堂南側,屬趵突泉泉群。"漱玉"一詞源於《世說新語·排調》中的"漱石枕流"。漱玉泉泉池呈長方形,池長4.8米,寬3.1米,深2米。四周圍以漢白玉欄杆。

泉水自南面的溢水口汩汩流出,層疊而下,漫石穿隙,淙淙有聲,注入螺絲泉池中。明代詩人晏璧曾有"泉流此間瀑飛經瓊,靜日如聞漱玉聲"的贊語。相傳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傳世之作《漱玉集》就此泉命名,這位詞人的故居也在此稱為"漱玉堂"。有詩云:南泉漱玉派匡廬,應是雲門瀑布余。月照波心清可鑑,豈無湘女解瓊琚。

馬跑泉;位於李清照紀念堂東側的假山西北腳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有著錄。泉池長12米,寬5.9米,為不規則形池。池壁由自然石砌壘,曲折參差。泉水匯流成溪,流入西濼河,形成山環水抱的形式。

勝景坊;位於趵突泉公園東門口,其高7.5米,柱間總寬9.2米,兩側懸挑各1.5米,造型為"四柱三間沖天挑擔式"。顏額磨光花崗石上刻有"趵突勝景"、"觀瀾知源"八個凹形鎏金大字,有著名書法家武中奇、蔣維崧題書。

尚志堂;在趵突泉東北,為原尚志書院的一個院落。尚志書院,繫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山東巡撫丁寶楨創辦,就學者除學習儒學外,還學習天文、地輿、算數。該堂曾刊刻《十三經註疏》、《石徂徠來先生集》、王漁洋詩文著作等書籍,稱尚志堂版,在國內享有盛譽。

濼源堂;此堂在趵突泉北岸,最早為娥姜祠或稱娥英祠。這一組三進的建築群,原是古代娥姜祠的舊址,原來奉祀的是大舜的妻子唐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大約在金元以後改為呂祖廟,曾供奉著宋代以後逐漸流行的道教新神呂洞賓。著名文學家曾鞏在北宋熙寧年間(1072-1073)任齊州太守,在濼水建二堂,南堂臨濼水之源,故稱"濼源堂"。北堂南對歷山,曰"歷山堂"。

後來,金代元好問把"濼源"、"歷山"二堂改成"呂公祠"。明朝,鹽運使司張奎光、濟南知府樊時英、歷城縣令呂黃鐘又改祠為閣。此後,恢復原名"濼源堂",至今。濼源堂,三間兩層,坐北朝南,建在同一中軸線上,是一組較大的明清建築。

來鶴橋;此橋原為木橋,南北縱向,在趵突泉池東岸,望鶴亭西南側。系由明萬曆年間歷城知府張鶴鳴始建,天啟年間濟南知府樊時英重修,清順治年間監察史程公再次重修。均為木質,後改為平板石橋。1964年擴建趵突泉公園時,更換了石板。1975年,在橋體兩側設置雕花石欄。

蓬山舊跡坊;也稱"來鶴坊"。在趵突泉東側來鶴橋南端。為明朝天啟年間濟南知府樊時英所建。是兩柱一樓式,丹柱青瓦,斗拱承托,上飾吻獸。南北各懸"洞天福地"、"蓬萊舊跡"匾額。

觀瀾橋;在趵突泉西側,位於娥英祠、通濼園之間。橋寬3米,長5米,呈弓型,系按民族風格建造,東西構架。因在橋上能觀賞趵突泉水,故稱觀瀾橋。

廣會橋;在觀瀾橋北面約30米處,此橋在明劉敕《歷乘》、《(崇禎)歷城縣誌》均有記載。橋南牆壁上嵌同治四年的《重修廣會橋碑記》,文中有"濟南一名大板橋,橋南數千米為趵突泉。清山之泉均與北水會,每值夏秋之交,山水漲發,奔騰澎湃"的記載。

每當我們看到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築「濼源堂」,堂廳兩旁楹柱上懸掛有「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的對聯;西南有明代建築「觀瀾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書「趵突泉」三字,為明代書法家胡纘宗所寫;池東為「來鶴橋」,橋南端聳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樓,橫額上有「洞天福地」、「蓬山舊跡」字樣,泉池中可放養金魚,大者長逾三尺。一種戀泉訪古的情愫油然而生。
  
趵突泉水從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湧出,最大涌量能達到24萬立方米每日,出露標高可達26.49米。水清澈見底,水質清醇甘洌,含菌量極低,經化驗,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是理想的天然飲用水,可以直接飲用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時帶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濟南品嘗了趵突泉水後,便立即改帶趵突泉水。

我作為民俗文化學者,關注探秘民俗活動,最著名的趵突泉民俗文化燈會:趵突泉燈會由來已久,每年於農曆正月初一舉辦,持續一個月,是泉城濟南一大文化品牌和冬季旅遊主打項目,有「不到趵突泉觀燈不算過年」之說。

  • 菊展:趵突泉賞菊由來已久。
  • 泉水文化節:每年在眾泉齊涌、泉水旺盛的九月下旬舉辦趵突泉水文化節,一般持續十天左右。活動如戲曲演唱、民俗活動、書畫展覽、趵突泉行為戲、雜技等讓人們流連忘返。探幽天下第一泉, 訪古七十二名泉之首——濟南趵突泉。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