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性康復後大腦會萎縮,慢性病也會逐漸上身?解析4個長新冠研究

談健 發佈 2023-01-01T02:57:57.835275+00:00

突然,有一個人打破了這和諧的一幕,「你們以為感染後,就這麼快就完了?後面還有一系列的長新冠等著我們呢,比如大腦萎縮、糖尿病風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等等。還有一些男性會導致不育呢!」

某個社交平台,一群親戚朋友都在討論自己最近新冠病毒感染後是如何熬過來的,然後大家就開始相互安慰,「熬過來了就好了,以後會慢慢好起來的。」

突然,有一個人打破了這和諧的一幕,「你們以為感染後,就這麼快就完了?後面還有一系列的長新冠等著我們呢,比如大腦萎縮、糖尿病風險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等等。還有一些男性會導致不育呢!」 其他人看到了,瞬間都不說話了,恐怕心裡也生起無數的擔心。

那麼,陽性康復後真的會大腦會萎縮,慢性病也會逐漸上身嗎?接下來,我就解析4個長新冠研究,給大家減少一些擔心。

一、陽性康復後大腦會萎縮,甚至可能失智,是否屬實?

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的一篇論文研究,探討新冠病毒是否會導致患者大腦產生變化。研究人員依據英國生物樣本庫深入調查785人的腦部變化,受試者均接受兩次腦部磁振造影(MRI),其中有401名在兩次掃描之間檢測出新冠陽性。研究主要發現是,和沒感染過的人相較,感染過新冠的人,認知功能下降較嚴重。

另外,在大腦的構造方面,感染過的人在嗅覺相關的神經路徑,以及邊緣系統(和情緒、行為、長期記憶相關的構造)有萎縮的情形。這些變化是否可逆,目前尚屬未知,有待更進一步的研究來理清。不過,研究結果提到的認知功能下降並不等同失智,且認知功能變化是否可逆,也尚無定論。

目前新冠長期後遺症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針對較早的病毒株,是否能完全適用在目前大流行的Omicron仍不確定,有待更多後續的研究來理清。已經得病的朋友,也不要太過擔心,目前廣泛見諸媒體所提的長新冠症狀,不見得就會發生。

但還是提醒一點, 新冠病毒感染跟流感還是不太一樣。在新冠長期的後遺症方面,英國有一個23萬人的大型研究結果可以參考,研究發現,和流感相較,感染新冠後,6個月內各種神經精神的後遺症,比如抑鬱、焦慮等等,風險高出78%,而重症的患者風險更是高出1.87倍。因此,注意好個人衛生防護,避免染疫,還是相當重要的。

二、陽性康復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刊登於《Nature Medicine》期刊的一篇研究,其研究組為15萬名自新冠肺炎康復至少30天的美國退伍軍人,對照組則是同時期及2017年未感染新冠肺炎的資料庫數據各500萬名。結果發現,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在一年內罹患腦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缺血性與非缺血性心臟病、心臟衰竭與血栓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顯著增加。

但仔細解讀這篇研究仍有難以避免的3個限制

第一,所有新冠研究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病毒不斷在變,過去新冠可能會造成嚴重併發症,但現在的Omicron株看起來傳染力更高,但症狀比較輕,整體威脅性降低。

其次,新冠疫情有許多黑數存在,當檢驗愈來愈方便,大家在家就可以檢測,無症狀或輕症的病人並都不會通報,也不會成為確診數字之一,因此研究收案的多半都是有確診、有住院的患者,會看到比較嚴重的數據。

第三,實證研究必須講求證據力,最好的實驗設計是隨機抽樣,但疫情研究就算再嚴謹、排除多樣變數,都可能有想不到的變項會影響結果,也會影響研究的證據等級。

儘管該研究提到陽性感染後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其研究設計嚴謹,結果也可信,但大家在參考時,應先了解,該研究是過去盛行的病毒株,過去的病毒株會導致風險,不見得現在的Omicron株也是如此,該研究是否能套用到Omicron株,有待更多資料證實。

不過,目前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率很低,透過上述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參照,或許會有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若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者,可多加注意身體的狀況,但無須因為此研究而恐慌或過度緊張,並不是說感染康復後就會導致無可挽救的心血管疾病問題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心血管風險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因為擔心感染而不回診就醫、拿藥,如果血壓、血脂控制不穩,可能產生急性症狀危及生命,這是比病毒更大的威脅。此外,慢性病患也是感染後重症的高風險群,因此積極接種疫苗避免重症也是關鍵,與其擔憂感染病毒、不想共存,更重要的應該是了解自身身體狀況、控制好慢性病、接種疫苗,可降低相關風險。

三、陽性康復後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關於這一點,我查找到《刺胳針》期刊2022年3月所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此研究對象為18萬名感染新冠肺炎的美國退伍軍人,對照組為同時期未染病的412萬位退伍軍人。研究發現,感染新冠肺炎者比未感染者增加了四成以上的新發生糖尿病風險;而這些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高低,又與染疫嚴重程度成正比。

此研究是觀察性文章,都是事後觀察,所以很難避免研究偏差,糖尿病與新冠感染是否直接有因果關係,還需要更多研究佐證。此外,該文章也提到可能有一些未評估到的因素(例如COVID -19患病者可能有較多的醫療行為、驗血糖容易間接意外發現糖尿病等)會干擾結果。

根據以往的數據統計,我國可能有60%罹患糖尿病者未經診斷。因此,也許部分COVID -19患病者過去就有糖尿病而未經確診,但因感染後有較多醫療行為(例如驗血糖等),容易意外發現糖尿病。不過,得過COVID -19的朋友更應該注意健康評估,尤其曾經重症者,應早期檢測血糖。

四、陽性康復後病毒會侵入睪丸、不育症增加?

發布於《Human Reproduction》期刊的研究論文,研究團隊分析43名30~65歲的新冠肺炎染疫男性康復後約一個月的精液樣本,結果發現25%受試者的精子數量低,有近20%的人出現無精症,但研究並未做後續追蹤,研究作者也承認受試者少,統計效力有所限制。

這篇研究的受試者有70%住進內科病房、10%住進加護病房,而所有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幾乎都出現無精症。目前相關研究認為急性期感染會影響精子數量、活動力和型態,影響程度和新冠肺炎的嚴重度有關,但隨病程結束,是會慢慢恢復的。也就是說,這篇論文呈現的可能僅是暫時的影響。而這篇論文也承認,並沒有染疫前的精子報告做比較,只能比較染疫康復後的精子品質變化。

其實,這篇論文的作者並非認為新冠會造成男性不育,而是建議感染後的男性若有生育需求,最好去做精子的追蹤檢查。實際上,其實各種全身性的疾病,就算是單純重感冒、全身發高燒,也會暫時影響精子的生成。重病或溫度過高,這些情形都會影響精子品質,目前醫學研究認為不一定是病毒直接攻擊睪丸,而是全身系統性疾病造成的細胞激素影響或活性氧化物影響了精子生成。

此外,截止目前相關研究追蹤時間都比較短,後續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更清楚。其實,除了精子健康,感染男性也可能遇到不舉、性功能障礙,建議育齡男性若在感染後,若擔心精蟲量或活動力,可到泌尿科檢查,若真的有問題,醫師也會協助理清原因並給予治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