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軍改,俄軍「旅改師」,擴軍50萬是想玩人海戰術?

谷火平 發佈 2023-01-02T07:08:50.441044+00:00

近日隨著美國宣布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俄羅斯也針對性地開始擴軍,根據俄防長紹伊古在俄國防部部委擴大會議上公布的方案,俄軍將從目前的100萬人,擴充到150萬人,同時,按照紹伊古的軍改方案,俄軍還將把原先的旅級戰鬥單位升級擴編為師級單位,這並不是簡單的人數擴編,而是要把俄軍的「師」建設成為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戰鬥群,以此去適應現代戰爭。

近日隨著美國宣布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俄羅斯也針對性地開始擴軍,根據俄防長紹伊古在俄國防部部委擴大會議上公布的方案,俄軍將從目前的100萬人,擴充到150萬人,同時,按照紹伊古的軍改方案,俄軍還將把原先的旅級戰鬥單位升級擴編為師級單位,這並不是簡單的人數擴編,而是要把俄軍的「師」建設成為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戰鬥群,以此去適應現代戰爭。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在俄國防部部委擴大會議上宣布俄軍擴軍和編制升級方案)

俄軍大規模擴編其實並不奇怪,在今年2月份俄羅斯以「特別軍事行動」的名義發起對烏克蘭的戰爭後,俄羅斯和北約徹底撕破臉,特別是芬蘭和瑞典兩個原先「中立」的國家,如今也正式申請加入北約,整個俄羅斯西部邊境的安全形勢已經嚴重惡化,再加上烏克蘭戰事已經從最初的閃電戰,演變為絞肉機一般的拉鋸戰,俄軍在烏克蘭明顯兵力不足。所以,以上兩個原因綜合的結果,讓俄軍大規模擴軍成為必然。

(雖然俄軍的武器裝備和西方比早已經落後,但是整體作戰能力依然可圈可點)

由於俄羅斯人口超過1.4億,所以俄軍從100萬人擴充到150萬人,對於整個俄羅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並不是很大。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俄軍編制上的改革。根據紹伊古的方案,俄軍不但計劃新組建10個師,同時還計劃把另外7個旅級單位,擴編升級為師級單位。要知道,如今全球陸軍的規模幾乎都在縮減,其中我國的陸軍已經把原先的師級單位縮編為旅級單位,也就是以前常說的「師改旅」,但是俄軍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原先的旅級單位重新升級擴編為師,這是怎麼回事呢?

(雖然在信息化、數位化方面俄軍遠遠落後於北約,也落後於我軍,但是坦克、火炮、裝甲車這類機械化裝備,俄軍並不缺乏,相反,還有數量優勢)

其實俄軍把旅擴編為師,是根據俄軍實際裝備水平,以及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的實際表現而做出的有針對性的調整。

在俄烏戰爭之前,俄軍的編制也效仿西方國家,使用旅替代了師的編制,同時組建營級戰鬥群(BTG),這樣雖然部隊編制縮小,但是由於整合了坦克、裝甲車、支援炮火等部隊,因此BTG成為一個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集群,這樣改動的目的是讓俄軍能夠更加精幹,而且營級戰鬥群規模小,這意味著部隊反應更快。

所以在俄烏戰爭初期,俄軍一下子向烏克蘭戰場投入了20多個BTG單位,在戰爭的第一階段,俄軍的營級戰鬥群確實表現不錯,其對烏克蘭縱深地區實施穿插,很快將烏軍很多部隊分割包圍,打得烏軍暈頭轉向。但是由於BTG單位太小,很多時候雖然能實現快速穿插和擾亂烏軍的戰術意圖,卻因為兵力不足,無法有效殲滅被穿插包圍的烏軍集團,最後很多營級戰鬥群反而被數量占優勢的烏軍「反殺」,從而造成俄軍重大損失。

(正在執行突擊任務的俄軍BTG單位)

在第二階段戰爭時期,隨著俄烏雙方陷入膠著,BTG單位過小,兵力不足的問題更加明顯,甚至俄軍的旅級戰鬥單位也暴露出兵力不足、部隊戰鬥力出現缺失,進而導致部隊遭到重大損失的情況。

在血的教訓下,俄軍已經意識到,西方式的部隊編制和戰術並不適合俄軍。這是因為,西方國家軍隊的裝備在技術上普遍優於俄軍1~2代,特別是北約軍隊的通信系統和組織協調能力遠優於俄軍。北約目前已經普遍使用了數位化的指揮通信系統,前線單兵甚至都可以呼叫後方炮火支援,但是俄軍現在完全達不到這樣的指揮協調水平,很多部隊依然需要通過無線電步話機進行相互協調,炮兵甚至還在使用人工方式計算射擊諸元,根本沒有可用的數位化自動化的指揮通信系統。

(俄軍缺乏先進的指揮通信系統,但是火炮和炮彈管夠,因此大規模火力覆蓋是符合俄軍現在技術水平的戰術,要實現這種戰術,首先就要集結足夠多的火力,包括坦克、火炮、火箭炮等等,以實現足夠的火力輸出)

在這種情況下,俄軍只能通過增加兵力的方式來彌補自身缺乏自動化作戰系統帶來的種種問題,要增加兵力,自然就要擴大部隊的規模,所以我們看到俄軍出現了反向而行的軍改:旅改師

在把旅擴編為師以後,這樣俄軍的戰術單位會得到極大加強,因為按照俄軍編制,一個摩托化師大概編制6個團:3個摩托化步兵團、1個坦克團、1個炮兵團、1個防空飛彈團,除此以外,還包括師屬反坦克營、偵察營、通信營、工兵營、物資保障營、醫療營、維修營、三防連、無人機連、電子連和指揮連。

這樣,俄軍一個師就成為一個獨立作戰單位,這比一個旅下轄的BTG的戰鬥力要增加很多,而最重要的是,由於一個師兵力在1.3~1.5萬之間,因此即便是俄軍在指揮通信方面不及西方軍隊,但是其兵力優勢,也能有效抵消西方的技術優勢。

(俄軍猛烈炮火經常打得烏軍抬不起頭)

這一點在後續的烏克蘭戰場上已經得到體現,在目前俄烏雙方的陣地戰中,俄軍在炮兵火力方面明顯優於烏軍,雖然烏軍得到了北約的大力支援,並且在指揮通信系統技術上優於俄軍,但是由於火力不足,這些優勢無法得到發揮,反而是烏軍被俄軍猛烈的炮火打得抬不起頭。根據法新社的報導,在今年9月中旬的哈爾科夫反擊作戰中,烏軍總計損失超過4000人,而俄軍僅損失了400餘人,雙方損失比接近10:1,這顯示出俄軍依靠兵力和火力優勢,足以對西方裝備武裝起來的烏軍構成壓倒性優勢。所以紹伊古推出的新軍改規劃,正是吸取了烏克蘭戰場的經驗,對俄軍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編制調整。

(從沙俄時代開始,俄羅斯軍隊就信奉「大炮兵主義」,如今火炮部隊依然是俄陸軍部隊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總體來看,俄烏戰爭早已經不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而是俄羅斯與整個北約集團之間的較量,在這種情況下,俄軍依然能守住東烏4州的大部分領土,並且給烏軍造成重大殺傷,這本身已經證明,俄軍依然強大,即便是北約全力支持烏克蘭,也無法擊敗俄軍。

普京這次軍改的手筆不小,西部軍區、中央軍區、東部軍區和北方艦隊的7個摩步旅將被擴編成師,除此之外,還要新建5個炮兵師、3個摩步師和2個空降突擊師;這還沒完,俄空天軍將新組建3個航空兵師指揮部、1個殲擊機團和8個轟炸機團、6個陸軍航空兵旅!而等到軍改完成,俄軍無疑會更強大,同時作戰也更有效率,或許到那個時候,也就是俄烏戰爭結束的時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