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毒株來襲:二次感染的概率多少?看看美國紐約州的統計數據

jim博士 發佈 2023-01-02T11:33:52.029421+00:00

本周美國紐約州的XBB毒株爆發,引起很多網友對於接下來XBB毒株傳播到國內是否會引起劇烈的二次感染,我仔細研究了美國紐約州近期的二次感染數據,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本周美國紐約州的XBB毒株爆發,引起很多網友對於接下來XBB毒株傳播到國內是否會引起劇烈的二次感染,我仔細研究了美國紐約州近期的二次感染數據,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美國紐約州自2021年1月開始登記新冠二次感染病例以來,截至2022年12月底,一共記錄了51.54萬例二次感染,而紐約州截至目前一共記錄了693萬例陽性感染。因此,有記錄的新冠二次感染的比例是7.4%

美國的二次感染定義是兩次新冠陽性超過90天,所以時間越長,記錄的二次感染的比例肯定越高。從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總共經歷了24個月,以及數輪的新變異毒株的肆虐,所以7.4%看上去是一個並不很誇張的數據。大家覺得呢?

下面我們具體看一下過去24個月,紐約州的這50餘萬新冠二次感染發生的時間分布

1,在2021年1-11月期間,二次感染的患者數量是非常少的;

2,幾乎全部的二次患者都發生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間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都知道2021年12月,美國開始出現奧密克戎大流行,也就是說奧密克戎毒株能夠更顯著的逃逸此前的新冠毒株及疫苗的免疫力,從而導致顯著的二次感染。

為了更清晰的論證,我們先找到美國紐約州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間流行的毒株數據: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期間連續發生了BA.1,BA.2,BA.4/5,BQ和XBB共5波主要的變異毒株切換。

我們聚焦到紐約州的過去12個月的二次感染數據段,可以看到二次感染每一次出現的波峰,都幾乎對應了BA.1,BA.2,BA.4/5,BQ和XBB等5波主要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切換引起的疫情。

不過,比較幸運的是,從2021年12月的BA.1毒株引起了一波顯著的二次感染之後,BA.2、BA.4/5和BQ毒株引起的二次感染已經大幅度下降,只有BA.1波峰時期的20%左右。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圖中觀察到2022年12月由XBB引起的二次感染的數量,比之前的BQ引起的二次感染的數量,要增加50%左右

我們就用紐約州XBB爆發期的二次感染做一個大概的估算:

目前美國紐約州的XBB爆發,大約是在BA.5疫情之後的90天,而這期間每周的二次感染人數在14000人左右。所以,在未來的3個月中如果二次感染率沒有顯著變化(我們可以看到紐約州過去的半年由於奧密克戎感染產生的二次感染率幾乎保持在穩定的水平),累計的二次感染人數大約是17萬,也就是二次感染比例是2.4%;在未來6個月中,累計的二次感染人數大約是35萬,也就是二次感染比例是5%

當然,二次感染和很多因素有關, 例如前一次感染引起的抗體水平、疫苗接種水平、季節等等,所以目前XBB引起的二次感染的程度,尤其是BA.4/5感染患者面臨的二次感染機率,仍需要繼續觀察未來的詳細的統計數據。但是從奧密克戎毒株過去半年的整體表現而言,我也傾向於相信未來9個月我國發生XBB二次感染的比例不會高於5%。當然,對於我們一次性10億規模的感染人數來說,5%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大家認為我的判斷是否合理呢?

參考資料

紐約的 COVID-19 數據|衛生署 (ny.gov):https://coronavirus.health.ny.gov/covid-19-data-new-york

COVID-19 變體數據|衛生署 (ny.gov):https://coronavirus.health.ny.gov/covid-19-variant-data

outbreak.info SARS-CoV-2 data explorer:https://outbreak.info/location-reports?xmin=2022-10-02&xmax=2023-01-02&loc=USA_US-NY&pango=B.1.617.2&selected=B.1.617.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