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光污,點到為止!5600G+安鈦克DF700Flux機箱無顯卡裝機攻略

筆點酷玩 發佈 2023-01-02T17:38:59.813333+00:00

今天筆點酷玩給大家展示的這台PC,光效主要來自安鈦克DF700 Flux機箱自帶的3個前置ARGB風扇+安鈦克交響樂一體式360水冷,微星的MPG 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主板也略有添彩。

組裝台式機,沒有光污染就不好意思見人?

非也非也。我認為,電腦桌有點RGB可以,但要量力而為,點到為止,畢竟現在不少硬體自帶光效。但是,為了花里胡哨的RGB打腫臉充胖子毫無意義,甚至屬於過度消費的敗家行為,不建議普通網友效仿。

這個道理放在「獨顯裝機」上也是一樣:明明日常使用電腦一塊5600G核顯就夠用了,偏要跟30系礦卡40系貴卡較勁,冒著風險砸大錢,屬實自討苦吃。

今天筆點酷玩給大家展示的這台PC,光效主要來自安鈦克DF700 Flux機箱自帶的3個前置ARGB風扇+安鈦克交響樂一體式360水冷,微星的MPG 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主板也略有添彩。沒有牛掰的顯卡,內存也只是1對阿斯加特弗雷系列的銀白色馬甲條,但整機裝起來看著也蠻有感覺,屬於「點到為止」的那一種。而且這種方案預留升級空間較大,從性價比方面看也比較合算。

這塊AMD 銳龍5 5600G堪稱年度神U,雙11前夕東哥家盒裝799入手很香,7nm製程工藝,Zen3架構,6核12線程,基礎頻率3.9GHz,加速頻率4.4GHz,二三級緩存3/16MB,自帶Radeon Graphics Vega 7核顯,頻率1900MHz,日常中度辦公遊戲足夠用了,放客廳用剛剛好。

裝機硬體一覽:

5600G更適合B550或X570平台,由於不必考慮顯卡,荷包壓力小了很多,可以給基礎硬體讓出更預算。下圖是我的所有硬體,包括微星的MPG X570 Gaming PRO WiFi暗黑版主板,散熱能力超強的安鈦克的DF700 Flux風行者電競機箱,雷克沙NM800 1TB固態硬碟,阿斯加特弗雷系列ddr4 3200MHz 16GBx2鈦銀甲套條,為了達到高度兼容,水冷和電源也都是安鈦克的,分別是Symphony 360ARGB一體式水冷,以及HCG850W金牌全模組電源。

雷克沙NM800是我從書房主力PC上淘汰下來的,那台電腦已經升級了2TBx2的雙NVMe SSD,所以這條PCIe4.0x4的就被下放到客廳PC上,儘管它要被迫降到PCIe3.0x4下工作,但對核顯PC來說實際影響並不大。

安鈦克的DF700 Flux風行者電競機箱

臨近年底我突然變成小陽人了,裝機測試有心無力,斷斷續續搞了一個禮拜,所以裝機評測文也分成幾小塊兒,便於和大家分享乾貨細節,這篇就主要講我的機箱吧。廢話不多說,多視角看圖如下:

安鈦克DF700 Flux是電競雙風道設計的中塔式機箱,整機三圍467x220x486mm,兼容ATX,Micro-ATX和ITX主板;前臉和頂部都可以安置360水冷,正面一體式防塵網有獨特的「時空扭痕」設計,還贈送了5把風扇,其中前置三把12cm的ARGB風扇,後置1個無光風扇,還配置了一個渦輪反葉的無光風扇,可以形成穿透電源倉的垂直風道,加強獨立顯卡的散熱,整機散熱能力強過同類機箱一個檔位。

從上圖可見,機箱左側為4mm厚的大側透鋼化玻璃,右側板下方對應電源硬碟倉設計了大面積的鏤空進風孔,冷空氣可以由此進入,穿透電源倉向上直吹顯卡。不僅如此,機箱頂面360風扇位、電源倉底部,右側板進風區都有可拆卸清洗的防塵網。

這兩張圖可以看到機箱的做工細節,它可以支持405mm以內長度的顯卡,175mm以內高度的CPU散熱器,PSU支持長度達到205mm,硬碟倉可安置2個SSD或3.5英寸機械硬碟,背面可以掛裝最多3個SSD,中間還配備了一體化燈效控制模組;電源倉底部有2個長條緩震墊,左側開窗可視;機箱空間規劃工整,硬體安置更靈活,走線空間也非常富裕;如果你想將前置3風扇換成360一體式水冷,它可以支持最多55mm的後水排(風扇裝前方、冷排裝內側),如果風扇也裝到內側,這個厚度上限是33mm。

這個背面的Synchronize燈控模組接好之後,可以通過機箱頂部獨立的LED控制鍵一鍵切換燈效,實現7大類幻彩模式變化,如果你想省點電,也可以長按2秒LED鍵關閉全部光效。不過,安鈦克DF700Flux機箱取消了Reset重啟鍵。

其他硬體:

由於我這台機器用AMD銳龍5 5600G鎮場,暫時用不到獨顯,底部2個反葉風扇位也可以不裝,安裝流程省了好幾步,走線也可以更加清爽。

微星X570 Gaming PRO WIFI暗黑版和雷克沙NM800 1TB SSD都是我的主力PC淘汰下來的硬體,不過這兩樣也很強大,除了浪費了PCIe4x4,搭配5600G遊刃有餘。你別跟我說更強大的X670早出了,新平台死貴不說,所有硬體都要換,尤其要費腦子肝顯卡,這是普通人三年口罩能有的魄力?別為了虛榮面子強行升級,老老實實AM4就很好了。

這款安鈦克HCG850W金牌全模組電源也是從之前主機上被1000W白金牌新電源淘汰下來的,HCG系列專為電競PC打造,全日系電容,機身短至14cm,效能更高,120mm FDB液態軸承風扇,支持智能溫控,低負載時零噪音,而且支持十年換新,850W上獨顯可以支持到RTX3080,留足升級餘地。全模組設計也可以讓我這台PC內部走線更清爽。

水冷是安鈦克的Symphony 360ARGB,外號「交響樂」,支持主流AMD和intel處理器(如intel LGA 1200/115x/1366/2011-V3/2066,AMD FM2/FM1/AM3+/AM2+/AM2/AM4)。3隻12cm PWM溫控風扇轉速800~1600,最大風量72CFM;水泵揚程1.2米,流量每分鐘1.3升,風扇和冷頭噪音分別控制在20~35dB(A)和30dB(A)之內。燈效支持神光同步,這塊兒可以與機箱燈控模組連為一體,鏡面+琴鍵的冷頭ARGB觀感非常nice。

裝完機箱內部格局一覽。安鈦克DF700 Flux機箱頂部預留空間足夠大,總厚度52mm的水冷排加風扇與主板無衝突,走線簡單明了。

額外提一下這個機箱自帶的反葉渦扇,只送了1把,最多可以在電源倉上並排裝上2把。

這2個風扇位主要對獨立顯卡起加強散熱作用(從下向上吹形成垂直貫穿機箱的第二風道),我這裡沒裝獨顯,就暫時取消了,更少的風扇可以讓機箱整體噪音更低。

完成組裝

用優啟通製作的U盤+微軟官方下載的22H2版本windows 10的iso鏡像輕鬆完成裝機,1TB固態給系統盤分了240GB,D盤用PSSD導入基礎軟體,一次性點亮後花了累計2小時就完成了維護。如果不是我陽了,這個過程應該更快一些。

燈效還是很迷人了,圓了我一個5600G無顯卡高性價比裝機夢。

跑分測試

內存默頻為2400MHz(17-17-17-39),一鍵XMP到3200MHz(18-20-20-40)。2400MHz下娛樂大師v6.0跑分90萬,超頻到3600Mhz(18-20-20-42)跑分提升到97萬。

5600G的核顯水平大家都懂,雖說中度辦公遊戲(1080p)能hold住,但與主流獨顯相去甚遠,儘管如此PCMARK10跑分也很穩。3DMark僅供參考。

另一項穩定性測試我用AIDA64跑了20分鐘的4項全烤,持續20分鐘後,再同時開啟甜甜圈,繼續跑15分鐘,這後15分鐘,CPU溫度始終維持在66℃以下,前面20分鐘不開甜甜圈時穩定在65℃,差不了一兩度。CPU+圖形顯示都是5600G一個人在承擔重任,安鈦克Symphony 360ARGB一體式水冷的散熱效果可見一斑。

裝機清單一覽:

  • 主板:微星MPG X570 GAMING PRO CARBON WIFI 主板(2021年1k3入,已下架)
  • CPU:AMD銳龍5 5600G處理器 7nm六核十二線程3.9GHz 65W AM4接口(盒裝冰點799入)
  • 內存:阿斯加特弗雷系列ddr4 3200 16GBx2內存條鈦銀甲(499入)
  • 水冷:安鈦克 Antec Symphony 360 ARGB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599入)
  • 硬碟:雷克沙NM800 1TB PCIe4.0x4固態硬碟(649入)
  • 機箱:安鈦克DF700Flux Flux機箱+3ARGB風扇+2無光風扇(399入)
  • 電源:安鈦克HCG850W金牌全模組電源(899入)
  • 顯示器:聯合創新(INNOCN)27英寸4K HDR1000 MiniLED顯示器(2499入)
  • 鍵盤1:杜伽K330w 68鍵青軸 無線三模 + 洛斐OEM大全套法老主題鍵帽(599入)
  • 鍵盤2:ikbc w210茶軸108鍵無線+ 洛斐OEM大全套艦載熊貓主題鍵帽(599入)
  • 滑鼠:雷蛇八岐大蛇V2阿凡達水之道限定款無線三模鍵盤(399入)

裝機分享

再聊一下光污染。我認為,台式機如果放在桌下,平時眼不見心不煩,有沒有RGB就無所謂,利用無光污染壓低成本也是正解。但是如果你要將PC擺在桌面上,作為桌搭的一份子,那麼總歸要安排得好看一些,平時辦公、學習、打遊戲,心情和效率也會好許多。

還有一點就是:「過猶不及」,沒必要讓所有硬體都炫光閃閃。你看我選的銀白色馬甲的內存條阿斯加特弗雷,在水冷和機箱風扇的映照下也似乎有了光彩,這就叫「無光勝有光」。

認真一點說,RGB都是浮雲。關鍵是錢要花到刀刃上,每個硬體之間搭配要合理,同時儘量兼顧日後升級的預留空間。像我這台核顯PC目前作為日常上網娛樂之用是綽綽有餘的,別看電源850W,如果我突然搞到一張高性價比的非礦獨顯,其他硬體不用動,插上顯卡就能直接用,豈不香死個人。這一點也是我認為它適合我的重點,另一點就是機箱散熱要強,而且不用每次拆硬體走線布線搞半天,少一點折騰就多一點歡樂。

最後我請大家牢記四個字:因地制宜。不是所有配置清單都要照單全收,通過對比參考選擇最適合你的配置,必要時換掉或劃掉對你來說無所謂的硬體,夠用+少坑+省錢,一切就很完美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