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電首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發佈 2023-01-03T20:56:55.874800+00:00

國家基金委副主任陸建華,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院士、常務副主任劉克,項目驗收專家吳培亨院士、羅先剛院士、李陟院士,以及技術專家、儀器測試專家、文檔及財務檢查專家等20餘位專家參與驗收。

2022年12月25日至2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專家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對學校首個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臨近空間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進行驗收。

國家基金委副主任陸建華,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院士、常務副主任劉克,項目驗收專家吳培亨院士、羅先剛院士、李陟院士,以及技術專家、儀器測試專家、文檔及財務檢查專家等20餘位專家參與驗收。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基礎處處長李人傑、項目監理專家鄧小剛院士,房建成院士等專家線上參會。項目首席包為民院士、承研單位李應紅院士、以及來自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空軍工程大學,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物理研究所的參研人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張新亮、副校長張進成以及學校科學研究院、國有資產管理處、計劃財務處、檔案館、後勤保障部、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等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和參研團隊共計70餘人線上線下參加會議。

12月25日至28日,測試專家組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儀器指標測試驗收及檔案和財務驗收,現場討論並通過了「臨近空間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測試大綱,對關鍵指標進行了現場一一測試,討論形成《測試報告》;檔案專家組與財務專家組分別對檔案資料與財務資料進行審核,形成《財務驗收意見表》與《檔案驗收意見表》。

12月29日上午,項目驗收會在南校區舉行,聽取各驗收專家組意見。驗收會由基金委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劉克主持。

張新亮首先代表學校對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院士和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給予西電大力支持和傾心關注的專家教授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作為西電牽頭的第一個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在包院士的帶領下,在各位專家的悉心指導下,在六家單位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今天即將交出答卷,希望與會領導和專家為項目驗收嚴格把關,共同將裝置打造成為國之重器,為國家航天強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基礎處處長李人傑發表講話,她表示教育部作為項目的推薦部門和組織管理部門,一直都十分重視儀器研製專項的組織實施工作,本項目在國家基金委的統一領導下,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6家單位共同努力下,為探索未知物質世界、發現新科學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希望項目組認真總結、系統梳理研究成果,同時希望各位專家在現場考察,聽取匯報和審閱材料的基礎上,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陸建華副主任在發言中講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推動科研儀器的開放共享就是其具體表現之一。建議專家在驗收時重點考察儀器的原創性、研究目標的實現情況、儀器技術指標完成情況和指標先進性,以及對解決重大科學問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促進人才培養和推動學科發展發揮的作用。項目組成員要在現有項目基礎上進一步凝練關鍵核心技術和創新方法,總結該領域研究的關鍵變量,通過該儀器設備促進相關領域進一步取得科研突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院士在致辭中表示,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促進科技創新、拓展認知疆域的重要工具,是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基石和保障,希望項目在驗收後能夠繼續遵循「邊建設、邊運行、邊開放」的原則,站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高度,以系統思維解痛點、疏堵點,形成完善的開放共享體系,打造科研設施與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升級版。

隨後,驗收專家組聽取了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劉彥明教授所做的項目結題報告、監理組組長鄧小剛院士的監理工作報告,聽取了測試專家組、檔案專家組與財務專家組的考察報告,認真審閱了驗收材料,並進行現場質詢和現場科學實驗考察。經過充分討論後,專家組認為項目達到預期研製目標,符合驗收要求,同意通過驗收。

會議最後,包為民院士代表項目組成員對參與本次驗收評審的各位專家及監理組成員表示衷心感謝,為項目推進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及關鍵性指導。同時向基金委和教育部專家的關心關懷,以及學校對項目給予的全方位支持表示誠摯感謝,向6年來充分發揚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精神的參研單位及參研人員致以誠摯的敬意。團隊將會以本次驗收會作為新起點,繼續在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國家重大工程中充分發揮作用,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悉,「臨近空間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實驗研究裝置」是2016年基金委批准的4個部門推薦級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之一。項目團隊在包為民院士的帶領下,經過6年的艱苦奮鬥,從實驗場地的設計建設到一步步落實4大系統研製方案,先後攻克了9項關鍵技術,最終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個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實驗研究平台,為高速目標等離子體電磁科學基礎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項目通過空氣動力學、熱化學、機械、信息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創造性地提出了高超聲速飛行器等離子體鞘套不同部位的地面模擬新方法,發明了集感應耦合、流動剪切、頻率可變輝光放電於一體的宏觀/細觀等離子體動態特徵模擬新方法,提出了遠紅外雷射/微波/光學多譜段信息融合處理、接觸及非接觸聯合診斷的方法,提出了高溫複雜電磁環境下高精度、多維度電磁測量新方法,建立了等離子體環境下從電/磁場、電磁波到多體制信號傳輸的科學實驗體系。項目團隊利用該裝置在地面首次實現了從L到Ka頻段黑障現象的復現、等離子體包覆目標的RCS測量和SAR成像,提出了低頻電磁波和動態自適應的抗黑障通信新方法,並初步通過了驗證。在裝置研製期間,團隊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面向等離子體鞘套下黑障難題,取得系列成果,結題為評價優秀;國家重大專項基礎理論項目研究等離子鞘套信道傳輸的特性、提出與之匹配的通信理論與方法,並探索嚴重「黑障」條件下信息傳輸的新機制,取得了「高速飛行器等離子體鞘套下通信理論與方法及應用」成果,對推動我國航天測控領域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西電新聞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