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大環境下,運營新人如何快速成長?

鳥哥筆記 發佈 2023-01-04T09:21:35.567172+00:00

2022年是我進入網際網路運營工作的第四年,回顧過去的四年,從一個運營小兵到開始帶人獨立做項目,也在大環境不太樂觀的時候,感受到了身邊一些新人的迷茫與艱難。運營本身是一個門檻較低的工作,如果沒有前輩的指導,新人的成長需要靠自己摸索。

2022年是我進入網際網路運營工作的第四年,回顧過去的四年,從一個運營小兵到開始帶人獨立做項目,也在大環境不太樂觀的時候,感受到了身邊一些新人的迷茫與艱難。運營本身是一個門檻較低的工作,如果沒有前輩的指導,新人的成長需要靠自己摸索。

都說進入職場0~3年是成長最快的階段,也是最容易迷茫的時期。在正式成為一個全職運營打工人時,我利用在校的空閒時間,參加了2家大廠的運營實習,也經歷過千軍萬馬擠進大廠的校招。

在2022年最後一個月,借這個節點,進行一些工作的復盤,也希望這些經驗能夠幫到一些準備從事運營工作的新同學,或者處於0~3年運營成長期的運營朋友。而我也即將邁入職場的下一個5年階段,希望我們都能順利度過寒冬,共勉。

大冬天的溫馨提示:本文適合運營小白或準備從事運營的新人,運營老司機歡迎在文末下方留言給到建議,幫助更多新同學成長。

這次的分享將會圍繞以下內容進行展開:

關於職業的規劃

去大廠或小公司?該選擇什麼運營方向?該走什麼樣的發展路線?

對於很多剛畢業準備邁入職場的新人來說,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幾年,我從大廠再到一個中小型的公司。如果回到四年前,我依舊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進大廠,不是說小公司不好,對於職場新人,一些系統性的培養方法,是這個階段的職場人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特別需要的。

從個人發展的機會來看,大廠擁有各種成熟完善的流程,對新人的培養,會更加完善。

從工作資源和效率來看,小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弱,所以在很多決策落地前,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周期進行落地前的論證。而大廠提供的資源會更豐富,這也就意味著,對於新人的包容性會更強,我們會獲得更多試煉的機會,在每個部門有新的項目成立後,就會進入一個小步快跑的階段,落地的效率反而大廠會更快。

很多人認為在大廠就只能當個擰螺絲的流水線工人,而小公司小步快跑的模式,可以變得更全能。其實恰恰相反,不同工作環境雖有工作模式差異,相對小公司單一的業務線,大廠更豐富的業務線,包括活水機制,反而能給新人提供更全面的鍛鍊機會。

對於新人的第一份工作建議:儘量先去大廠沉澱幾年,成熟的協作機制以及更快速獲取最新的機會的公司,能夠幫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關於後兩個問題:該選擇什麼運營方向?該走什麼樣的發展路線?

運營的常見工種: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產品運營再到後面出現的電商運營,這幾個工種之間的邊界在逐漸模糊,也就是說無論哪一類運營,都需要掌握其他幾類運營的技能,我認為未來的運營會變得越來越全能。

我第一份實習工作是產品運營,但實際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內容運營需要的文案內容技能去處理產品上線前的推廣工作。正式工作後,從事的是社區相關的內容運營,在此過程中也會接觸很多活動相關的策劃以及產品疊代優化相關的工作。

所以我的建議是新人在決定做哪個運營方向前,多去實習,加入不同的運營團隊,去觀察正式員工在這個工種上每天的工作,結合自己的性格,找到感興趣的方向。在這個方向深耕的同時,不斷拓展其他運營所需要的技能作為自己的副線,幫助自己的業務目標更好地達成。

新人的0~3年,如何從打雜模式切換到專業模式?

在我們剛步入職場時,做的事情往往是很多基礎又瑣碎的執行工作,但這些工作其實是在幫助我們打牢運營最基礎的部分。

舉個例子,你每天重複執行一項調研工作,不厭其煩的去和不同用戶聊天,問相同的問題,然後把收集到的用戶反饋信息整理成文檔提交給你的上級。看似是一件瑣碎的事情,你是在機械執行還是可以從中發現很多用戶的問題,或者用戶調研的方法。這就是一個從執行工作中,積累專業度的一個過程。

對於專業這個詞,往往在很多新人的下意識里,是屬於有一定工作年限又或者是在很多項目里摸爬滾打過,有相當豐富的業務經驗的前輩。

但我個人認為,專業度是一種工作思維,它不是由工作年限長久決定的。同一項工作,交給不同思維的人做,A接到任務立刻執行,而B先確定好最後要交付的結果,並把結果拆解成每個階段性需要達成的目標,再制定節奏,隨時向上匯報。

在交付結果的時候,A交付的是一個結論,而B除了結論還能提出在落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並給到經過自己思考產出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專業度和純執行模式的差異,這些差異的本質是由於工作思維造成的。

所以,無論是處於做執行的階段還是日後需要出方案做決策的階段,有意識的去訓練自己的工作思維,讓自己一步步向專業模式靠近。

專業的工作思維我總結為一句話:「有始有終,有長度也有寬度」。

怎麼理解呢?有「始有終」代表一項工作,無奈大小輕重,交到自己手上的時候,意味著你需要對它的結果負責,要隨時圍繞這件工作的進展有向上的反饋。

「有長度也有寬度」代表這項工作,在落地的過程中你能主動延伸去發現其他的問題或者機會點,這是「寬度」。即使已經交付了結果,也要有意識到去思考是否還有可繼續優化的可能性,這就是「長度」。

職場中有哪些資源我們需要有意識的去抓住?

資源一:來自上級的信任

新手運營初入職場時,一般會有一個師傅帶著,這個人可能是我們的直接上級,我認為這是最寶貴的資源之一。你首先要做到的是通過每件工作如期完成或者有所反饋去建立你們之間的信任,這個信任代表對方相信你可以完成下一項工作,然後給到你更多鍛鍊的機會,隨著接觸的工作增多,你的經驗值也會跟隨增加。

資源二:你的協作夥伴

運營是個需要進行跨部門對接的工種,有時候項目需要對接到產品、數據、市場、設計、法務、財務,這種跨部門協作的項目,往往成事在人。這種時候我們管理的不只是手頭的項目,更多是每個對接人之間怎麼去協作,而獲得不同部門的同事支持就是你的項目推進中最寶貴的資源。

對於運營新人來說,也許對接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這一小部分的人也有擴大的一天,所以我們在對接的過程中,尤其要注重溝通的高效和邏輯性,方便你的協作方能快速理解你的需求,幫你落地。

同時,在利用這些人力資源推進項目落地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去了解對接過程中,每個人的工作習慣,尊重對方的習慣而不是為了目標快速達成,去打破它,這樣才能避免這些協作方只是「一次性」資源,每個同事之間的信任也是在一次次對接中去建立的。

新人在職場中如何快速成長,拉開差距?

和自己同職級的同事拉開差距,除了上面介紹到的工作中的專業思維,還有一個方法來自工作之餘的積累。

我平時會用到以下幾個方法:

(1)記錄下你的思考

有時候可能是一個靈感,也可能是一次項目之後的個人復盤,記憶是有期限的,這些想法需要真正落到文檔里,記錄下來,才是可以沉澱下來永久保存的。關於個人的復盤,不需要那么正式,選擇自己喜歡的記錄方式就好。

(2)拆解和模仿

不是每個新人都能夠幸運的獲取到一些好項目的鍛鍊機會,如果你處於打雜階段,沒有什麼項目實戰,那不如去做一些市場上比較成功的運營項目拆解。看100個優秀案例積累的東西始終不是自己的,但是拆解運營案例沉澱下來的經驗可以在下一次需要的時候借鑑。

拆解市面上的方法很多,把自己當成用戶去體驗流程,再嘗試去挖掘它的底層運營邏輯,總結歸納它成功的原因以及你認為可以再繼續優化的方向。

當拆解完的案例形成自己的積累之後,結合自己的業務,去找到可借鑑的地方,先模仿再優化,這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一個案例,之所以能夠成功,至少證明了它的一些模式可以在市場上跑通,這個時候再去借鑑它的成功之處,可以避免自己的項目踩一些坑。

工作中除了借鑑案例之外,也可以模仿你認為比較厲害的同事,在工作思考、表達的方式上的可取之處,這也是幫助我們思維快速成長的一個方法。

(3)交流

運營是一個需要不斷擁抱變化,接受外界新鮮事物的工種,切忌閉門造車,多和同行交流,也是我認為可以打開思維的一個方法。

現在可以接觸到同行的群也很多,可以去一些運營分享的網站或者公眾號去加入交流的社群,運營比較推薦的就是鳥哥筆記,從我入行到現在一直陪伴我5年了,可以在公眾號上去找到一些適合你的文章,下方都有作者的聯繫方式。

寫在最後

在我看來0~3年是一個運營快速成長最好的時機,如果你還處於是否要邁入運營門檻的迷茫期,在我看來渡過迷茫期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動,往前走,總能找到破局的辦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