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為純愛電影流淚真的不丟人

胡辛束 發佈 2023-01-05T02:55:02.578659+00:00

意識到隨著年齡增長,自身的一些變化越來越明顯,也就是近兩年的事。尤其是喜好方面,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許多。


意識到隨著年齡增長,自身的一些變化越來越明顯,也就是近兩年的事。尤其是喜好方面,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許多。


就拿觀影取向來說,之前刷微博看到有姐妹說,上學的時候正處青春期,對未來和愛情有很多憧憬和幻想,就特別喜歡看愛情片。工作之後談過幾段戀愛,反倒對描述愛情的影視劇興致缺缺。


而我剛好是相反,以前很少看愛情片,快到三十歲了,反倒會為純愛電影流眼淚了。



回想起來我的觀影量頂峰是還在讀書的時候,除了上課和跟朋友出去玩兒,其餘的時間幾乎全部拿來看電影。


那時候最愛的題材是科幻、恐怖、懸疑、犯罪這類,熱衷於追求刺激,喜歡窺視人性陰暗面。覺得愛情片無聊又矯情,甚至沾一丁點兒愛情元素都會讓我提不起興趣來。


尤其是被朋友拉著看過兩三部國產愛情爛片,不是昏睡過去,就是尷尬地想逃,一度讓我看見這個類別的影片就繞道走。


坦白來講,除了跟隨內心喜好做選擇,產生這種想法多少也是沾著點逆反心理。好像這樣一來就顯得自己的品味很與眾不同,並且為之沾沾自喜。


強調自己對愛不感興趣,似乎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



當然永遠有人會為愛情電影買單,之前跟一位朋友聊天,她是一段時間不看愛情片就會枯萎的那種人。


她說在嚮往愛情的青春期,看愛情片是站在上帝視角,去看男女主兩個人的心理活動,以及正面和反面的例子。


研究別人的愛情樣本,也會對愛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自己很多早期的愛情觀,也是通過一些愛情電影塑造的。


現在再看愛情片,帶來的更多是慰藉和共鳴,以及看到和了解關於愛的更多可能性。


愛情片拍得好看且真實,其實很難得。或許很多人只是不能理解爛片中那些懸浮的感情觀,牴觸無聊套路的狗血情節,覺得刻意的人工糖精太膩,但不耽誤會被真摯的感情所觸動。



跟現在的男友交往後,一次我們聊到觀影喜好,我跟他大談特談自己最愛的某部科幻電影,還有刷過N遍的燒腦懸疑片,他同樣認為它們很精彩,不過他說自己最喜歡的電影是《班傑明·巴頓奇事》和《時空戀旅人》。


很奇怪,當下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沒有嫌他很矯情,而是覺得他跟外表看起來有很大反差,甚至有些可愛。


也是受到他的影響,我開始不再那麼排斥愛情片。《愛樂之城》上映他帶我去看,當時我只是覺得電影的畫面很美,直到二刷的時候,才靜下心來隨著主人公體會到了跟相似的人相戀的美好,以及分別的遺憾,慢慢感受到了這部片子的魅力。


包括三年前的《想見你》也是他帶著我一起看的,第一遍看一心想著怎麼還不開始穿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盤人物關係和捋時間線上。第二遍看的時候才被李子維和黃雨萱的感情所打動,為這份雙向奔赴的愛狠狠落淚。


前段時間他說看《初戀》沒忍住哭了,我去看了幾集,沒想到也會為女主車禍失憶的爛梗心碎,被兩個人相處時柔軟細膩的情節觸動,為真誠且不計利弊的情感所感動。



也是在這兩年,看到關注的博主的婚禮視頻會很感動,看到別人相愛也會熱淚盈眶,總是會被他人的真情所觸動。


原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情感會變得更加豐富。閱歷帶來的不是所謂的鈍感,而是會增添更高級的情感觸角。被感動不是人變脆弱,淚點變低了,是心變得柔軟了,共情能力更強了。


年紀越大越會被純愛打動是真的。以前看不進去節奏太慢的電影,可看了太多驚悚、獵奇、燒腦的東西,有點索然無味了,感覺很難再戳到G點,也不想再那麼苦大仇深了。


現在普通又不尋常的愛好像更能觸動到我,不需要太跌宕起伏,平平淡淡的細枝末節也能打動人。


如果說看劇一直是我很喜歡用來逃避現實的途徑的話,只不過以前喜歡躲進一個宏大的異世界裡,現在我會樂意從他人的愛情里攝取一些糖分。



以前的世界裡不需要情情愛愛的牽絆,那樣不酷也不灑脫,把所謂的「無愛一身輕」當作信條,如今卻「軟弱地」渴望愛與被愛。


被純愛打動,是那些輕視過愛的人的宿命。


愛的確很抽象,但它不是虛無縹緲的,它是接地氣的,是動人的。嚮往愛,憧憬愛,會被愛所打動真的不丟人,相反這很美好,也很珍貴。


想到一句很喜歡的話,科幻電影很酷,但愛才是宇宙終極的答案。


插圖 / 《初戀》

頭圖 / 阿仁


「今晚22:22的報時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