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 | 民國時期北京收藏第一人是誰?

同古堂 發佈 2023-01-05T09:50:01.247652+00:00

顏世清字韻伯,號瓢叟,廣東連平人,寄居北京。進士出身,曾任東方繪畫協會幹事,直隸洋務局會辦。觙 民 行書自作詞。

顏世清(1873-1929)字韻伯,號瓢叟,廣東連平人,寄居北京。進士出身,曾任東方繪畫協會幹事,直隸洋務局會辦。民國成立後,任直隸都督府外交廳廳長,北京大總統府軍事參議,井陘礦務局督辦,豐田巡按使署政治顧問,財政部印刷局局長,張家口稅務監督等職。其聰穎過人,在政界多年,提倡文化最力。善鑑賞,收藏之富為北京之最。作山水、花卉,以古拙勝,毫無近習。


顏世清的收藏極富亦精,前有完顏景賢號稱民國收藏家第一,後有其繼起,亦稱冠絕。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是書法巨跡,曾為其篋藏。另有董源《溪山圖》、宮素然《明妃出塞圖》、王蒙《秋林書屋圖卷》、傳為燕文貴所作山水長卷、趙子固春蘭圖卷、黃山谷《伏波神祠詩卷》等亦是其舊藏,前三後為日本人收藏,部分畫作曾影印出版,後三則被轉讓給葉恭綽。


其餘名家的精品更是諸多,如沈周《溪山深秀圖》《湖山春曉圖卷》,吳偉《鐵笛圖》,董其昌《仿大痴富春大嶺圖》, 李流芳《山水卷》, 程正揆《江山臥遊圖卷》,所藏書法如鮮于樞《老子道德經》、傅山《小楷千字文》,拓片如《麻姑仙壇記》《魏安樂王墓誌》等,不一而足。


顏世清舊藏:蘇軾《黃州寒食詩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外,顏世清曾數度在中外舉辦書畫展覽,所示重量級墨跡之多,皆引起文化界震動。如1917年在北京舉辦「京師書畫展覽會」,並發行《展覽目錄》,1920年又舉辦「京師第二屆書畫展覽會」,又刊《出品錄》,以及1922年在日本舉辦「顏氏寒木堂書畫展覽會」等,累累古書畫精品,令人嘆為觀止。1918年時,其亦曾召開「敦煌石室藏經頒布會」,展覽其所藏敦煌寫經一百餘卷,也是令人震撼。


日本美術史家大村西崖在其《中國美術史》中,亦曾言:「今北京、天津之鑑藏家,當推完顏朴孫(即完顏景賢)最有眼識;藏品之多,則推顏世清、關冕鈞、楊蔭伯、汪向叔等諸家。」不過,完顏氏的藏品不少後為顏世清所得。另有吉田千鶴子所輯《西崖:中國旅行日記》中也有記載:「金紹城令賀嗣章告予曰:北京收藏家中,最冠者為顏伯韻,請先訪之。」說的是大村西崖調查古書畫收藏時,第一個拜訪的便是顏世清。


類此種種,無一不彰顯彼時顏世清有「京華第一藏家」的美名,且精於鑑賞,同時又因其身居多種官職,亦有著半官方半民間的頂級策展人的身份。其也為所藏而自得,曾言「吾閱書畫二十年,自問三百年來梁蕉林、安麓邨庶幾抗行,餘子碌碌,不足道也。」自比梁清標、安儀周。


而是次北京保利2022秋拍,所呈現的「顏世清舊藏」,名家累累,精品不乏,又是無底價起,藏家當可覓得心頭所好,以盈寶齋。


675

佚  名(宋-元)  山水圖

立軸  水墨絹本

103×133 cm. 約12.3平尺

無底價


此作「山水圖」寫文人水閣讀書的場景,以寫意、界畫技法繪製。畫中,連廊屋舍掩於竹林之中,竹葉以典型的「雙鉤法」勾勒,簌簌有聲,有清高拔俗之美。其略向左側倚斜,老竿新篁,或疏或密,縱橫恣意,各盡其態。風霧之中,竹影搖動,有起伏跌宕之流動觀感。


宋金時期,文人甚為喜愛竹畫,如文同、蘇軾、王庭筠等,而元代擅於竹畫者,則如高克恭、趙孟頫、李衎等,皆能寫竹之挺秀瀟灑。其中,李衎學李頗、黃筌等先賢的「雙鉤法」畫竹,青綠設色,細筆渲染,而風神兼備,又著有《竹譜》,可謂後人竹畫的津梁。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李衎作《雙鉤竹圖軸》可稱名畫,而是作佚名《山水圖》中的竹林描繪,二者所作竹竿皆如作篆書,圓勁有力,竹葉的技法、設色等,亦有異曲同工之妙。



「雙鉤法畫竹」,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圖,局部


李衎作《雙鉤竹圖軸》,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而連廊屋舍為水閣,依山水而建,曲折相連,繁複精美,閣後另有建築群若隱若現,顯示其山居之中仍是富貴氣派。紅衣文士端坐,頭戴黑色巾帽,手捧書籍,書童站立其旁,另有二仆童或掃地,或端盤,亦是描繪精細。

「水閣讀書」,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圖,局部


「掃地仆童」,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圖,局部


此作中的水閣描繪極具特色,以竹子為材料構建,斑紋似湘妃竹,甚是典雅。屋內地面以竹篾編織,門帘則以竹條編織,屋頂則以竹片並排,既富有裝飾效果,又可遮風避雨。主屋門為敞開式,其上懸布制帘子,隨風鼓起,表達其輕盈之質,桌上擺放香爐,當為青銅材質。


畫中斗拱並排,尺寸較大,間隔亦寬,似與梁架相互拉結,類「鋪作層」,構造精巧,造形美觀,宋《營造法式》中即稱之為鋪作。此即有鮮明的宋元建築特徵。而明以後,斗拱的尺度不斷縮小,間距亦加密,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檐之作用。此可作為斷代參考依據之一。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 燕文貴(傳)納涼觀瀑圖」中,斗拱樣式、間隔等,亦是大體相似,可作參閱。而二作捲簾亦是相像,不同的是,其一垂落,另一則捲起。

「竹製水閣」中「斗拱」、「捲簾,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圖,局部


「斗拱」、「捲簾」取自「宋 燕文貴(傳)納涼觀瀑圖」,局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畫中屋檐前脊部分亦飾有懸魚,形狀類雲頭如意紋。而水閣後半露屋頂的裝飾,屋脊如蓮花瓣,中心似花蒂聳立,也是別具一格。此或可參照「元 王振鵬(傳) 大明宮圖卷」(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局部建築樣式。

「元 王振鵬(傳) 大明宮圖卷」,局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水閣」後「半隱屋頂」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圖,局部


另有絕美細密的「拉絲」水波紋描繪,則可參照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 馬遠《水圖·層波疊浪》」、「宋 佚名《滄海涌日圖》」亦或是美國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藏「宋 李嵩《赤壁圖》」等,雲舒浪卷,湖光瀲灩。


「水波紋」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圖,局部


宋 馬遠《水圖·層波疊浪》,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 佚名《滄海涌日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是作「佚名(宋-元)山水圖」描繪的文人風雅,竹風習習,江浪層層,充滿高士隱幽之逸,而其建築中不經意間所流露的上層雅士風流,亦是契合宋元時期,文人好築園,亦喜臨淵觀潮聽水的閒適旨趣。其繪法則精妙,以俯瞰透視的構圖,將古時的文人漫生活完美呈現,誠是佳作難得。宋元的畫作,傳世寥寥無幾,其價值稀珍,不再贅言。


「顏世清舊藏」中,另有其餘佳作,因篇幅所限,筆者將僅簡略介紹,權作浮光掠影,窺斑知豹足矣。

649

梁鼎芬(1859-1920)  行書自作詩團扇

團扇  水墨絹本

1911、1912年作

D:19.5 cm、D:21 cm、D:19 cm、D:20.5 cm

無底價

說明:顏世清上款。


此為梁鼎芬行書自作詩四首書贈顏世清的團扇,作於1911、1912年,「寒木堂」為顏世清齋號。梁鼎芬,字海星,號節庵,番禺人,18歲中舉人,光緒七年(1881)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因彈劾李鴻章六大可殺之罪,被罷官。南歸後任廣東豐湖、端溪書院院長。張之洞督粵,聘主廣雅、兩湖、鐘山書院。清帝遜位後,其與陳寶琛同為末代帝師,以遺老自居。


梁鼎芬與顏世清同為廣東人,又皆入仕途,彼此往來諸多。顏世清舊藏的《黃州寒食詩帖》上樑鼎芬亦曾作跋。梁鼎芬詩文書法皆擅,其書初學柳公權、饒爽健剛勁之氣。中年後兼取法黃山谷、褚登善,細筋入骨,撇捺加長,筆道細而勁,風骨稜稜,頗如其人。近代簡經綸評介其書法:「秀雅絕倫。」其亦與羅惇曧等人並稱「嶺南近代四家」。

650

王  澍(1668-1743)  楷書旌節祠碑

冊頁(五十一開)  水墨紙本

24.8×13 cm.×51 約0.3平尺(每幅)

無底價


此為王澍楷書書寫「旌節祠碑」,題識:「詔旌貞節。祠碑。詔栓貞節祠碑」,題簽:「王良常書旌節祠碑。戊辰秋七月,眠原題簽」,共計五十一開


王澍(1666-1739),江蘇金壇人。清代書法家、字若霖、篛林、若林,號虛舟,亦自署二泉寓居,別號竹雲。官至吏部員外郎。康熙時以善書,特命充五經篆文館總裁官。工書,善刻印,尤以書名。其書名播海內,摹古名拓殆遍,四體並工,於唐賢歐、褚兩家,致力尤深,輒跋尾自道所得。吳修《昭代尺牘小傳》評介其書:「書入率更之室,篆書出李斯,為一代作手。晚歲眇左目,鑑定古碑刻最精,金壇良常山館最擅名。」

651

賈  鉉(清)  墨竹圖冊

冊頁(十八開)  水墨紙本

30.5×22 cm.×18 約0.6平尺(每幅)

無底價


此為賈鉉《墨竹冊頁》,冊中繪寫竹子的不同形態,筆墨精妙,搖曳生姿。賈鉉亦自題識「直寫性靈,隨性而發,使天機流動,不稍凝滯,傳幽芳清韻之神於風晴雨雪間,方得此中真趣」,可見其對於此作之自得。


顏世清亦題跋賈鉉所作墨竹,冷氣逼人,不食煙火,其作亦是鮮見。賈鉉,字玉萬,號可齋,康熙時山西臨汾人。工竹石及折枝花卉,喜用瘦筆干墨。其蘭竹,晴、雨、露無不各肖,兼善荷花,名噪都下。


652

戴  鑒(清)  山水花卉冊

冊頁(十二開)  水墨紙本

30.5×40.5 cm.×12 約1.1平尺(每幅)

無底價


此為戴鑒作「山水花卉冊」,繪山水、屋舍、古樹、花卉等,畫面清雅,共計十二開。戴鑒,字賦軒,號石坪,山東濟寧人。少穎異,沈詩、畫。與同里李睿以六法互相師友。嘗游吳、越、晉、豫間,遍覽江山之美。及歸,詩、畫益進。山水墨氣濃厚,出入董其昌、王鑑之間。著《潑墨軒詩詞鈔》。

653

寶  熙(1871-1942)  行書四屏

四屏  水墨紙本

1923年作

127×29.5 cm.×4 約3.4平尺(每幅)

無底價

說明:顏世清上款。


此為寶熙行書臨米芾四條屏,內容為「孔聖手植檜贊」。寶熙,清末官吏、學者。字瑞臣,號沈盦,室名獨醒庵。光緒十八年進士。歷任編修、侍讀、國子監祭酒、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修訂法律大臣、總理禁菸事務大臣、理度支部右侍郎等職。寶熙的書法端莊肅穆,此四條屏臨帖取質,碑帖之間,用筆亦是殊為流暢,並有古樸之氣。

654

俞  樾(1821-1906)  隸書七言聯

對聯  水墨紙本

127.3×31 cm.×2 約3.6平尺(每幅)

無底價


俞樾(1821-1907),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其是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等皆出其門下。


此其隸書七言聯,語出唐代韋莊《題安定張使君》,書法古拙不失清雅。上款人「子清」或為朱學勤之子朱澄,字子清,喜好藏書,與繆荃孫、孫詒讓等晚清學術名流交往頻繁。

655

何紹基(1799-1873)  行書七言聯

對聯  水墨箋本

124×28.3 cm.×2 約3.2平尺(每幅)

無底價


此聯行書書寫,內容語出宋代陸游《綿州錄參廳觀姜楚公畫鷹少陵為作詩者》。何紹基,晚號蝯叟,其出身書香門第。父親何凌漢,官至戶部尚書。何紹基所獨創的「回腕法」,是從李廣「猿臂善射」中悟得,使得行筆線條有生澀感,可更好地表達「金石味」。而其熟稔的「屋漏痕」,亦使得線條骨力內蘊,如崇山峻岩,如決大川,飽含陽剛之美,亦變化無窮。曾國藩曾言何紹基的書法:「字則必傳千古無疑矣」。


656

潘祖蔭(1830-1890)  行楷七言聯

對聯  水墨紙本

131.5×28.5 cm.×2 約3.4平尺(每幅)

無底價


潘祖蔭(1830-1890),清代官員、書法家、藏書家。字在鍾,小字鳳笙,號伯寅,亦號少棠、鄭盦。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大學士潘世恩之孫。內閣侍讀潘曾綬之子,咸豐二年一甲三名進士,探花,授編修。數掌文衡殿試,在南書房近四十年。光緒間官至工部尚書。通經史,精楷法。


其秉性直爽,任賢愛才,曾三次力保左宗棠,使其最終成為「同治中興」的得力重臣。其亦喜寫《書譜》,一生臨習、書寫無數。是行楷七言聯,行筆酣暢,線條粗細、濃淡有別,頗具瀟灑神采。

657

陸潤庠(1841-1915)  行書七言聯

對聯  水墨箋本

139×28 cm.×2 約3.5平尺(每幅)

無底價


陸潤庠(1841-1915),字鳳石、號石灑,別號固叟,祖藉江蘇元和(今蘇州市吳縣),為同治十三年狀元,歷任翰林院編修、山東學政、國子監祭酒、內閣學士、工部尚書、吏部尚書、釐訂宮制大臣、東閣大學士、弼德院院長,曾五次任鄉會試主考官。其亦是末代帝師。


陸潤庠的書法以行楷為主,而其所作楹聯更是「清末一絕」,備受讚譽。此聯語出楊維楨《無題效商隱體四首》。北京故宮一面牆上,目前仍存刻有翁同龢、陸潤庠、劉春霖三人的題墨,譽為「三絕」。

658

曾  熙(1861-1930)  行楷八言聯

對聯  水墨箋本

170×32.6 cm.×2約5.0平尺(每幅)

無底價


曾熙 (1861-1930) 湖南衡陽人,晚清民初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兼畫家。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進士,官兵部主事、提學使、弼德院顧問,先後主講衡陽石鼓書院、漢壽龍池書院,任湖南教育會長。工詩文,擅書畫。書法自稱南宗,與李瑞清的北宗頡頏,世有「北李南曾」之說。是聯內容語出清代詩人黃奭的古詩《集句聯》,書法有秀雅婉麗的魏碑風格。


659

徐世昌(1855-1939)  行書七言聯

對聯  水墨紙本

1927年作

135×24.5 cm.×2 約3.0平尺(每幅)

無底價


徐世昌 (1855-1939),字卜五,號菊人,又號弢齋、東海、濤齋,晚號水竹村人、石門山人、東海居士。直隸天津人。曾任軍機大臣、署理兵部尚書、東三省總督兼管東三省將軍。民國七年十月,徐世昌被國會選為民國大總統,被後人稱為「文治總統」。徐世昌國學功底深厚,不但著書立言,而且研習書法,一生編書、刻書 30 余種。


是行書七言聯,內容「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可為春聯,又如詩畫一般,表達春景盎然生機。

660

王福廠(1880-1960)  篆書九言聯

對聯  水墨紙本

1941年作

98.5×20.5 cm.×2 約1.8平尺(每幅)

無底價


王福廠,字維季,號福廠,著名書法家、金石家。浙江杭州人。名褆,初名壽祺,七十歲後自號持默老人,尤以篆刻聞名,其篆隸書法亦是造詣深厚,風格多樣。此為王福廠書王世貞集宋人詞句,篆書行筆,結體謹嚴,線條亦是婉約流暢。

661

吳敬恆(1865-1953)、孫其業  篆書五言聯、楷書八言聯

對聯  水墨紙本

145×38.5 cm.×2 約5.0平尺(每幅)

169×33 cm.×2 約5.0平尺(每幅)

無底價


吳敬恆即吳稚暉,中國近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聯合國"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偉人"榮譽稱號獲得者。其與譚延闓(楷書)、胡漢民(隸書)、吳稚暉(篆書)、于右任(草書)各擅一體,並稱「民國書法四大家」。


孫其業,字梅庵,金匱(今江蘇無錫)人。諸生。官至五品銜浙江補用巡檢,性溫厚和平,舉動風流瀟灑,工書,善山水。摹仿趙松雪維妙維肖,所書匾聯甚多。


662

鄭孝胥(1860-1938)  行書「月午」

橫批  水墨紙本

33.8×77.8 cm. 約2.4平尺

無底價

說明:顏世清上款。


鄭孝胥(1860-1938),字蘇戡,一字太夷,號海藏,福建閩侯人。宋詩派重要詩人,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書法造詣尤深。其書初以帖學為主,並受館閣體影響,而後間習歐陽詢、柳公權、蘇東坡諸家,參以六朝碑刻的筆意,在結體上,將魏碑的扁勢拉長為縱勢,把魏碑的峭利凌厲、拙率蘊藉之勢變成了端重敦實、肅壯雍和之姿。是作「月午」寓意半夜、午夜等,富有詩人的哲學、朦朧詩意。

663

鐵  保(1752-1824)  行書王醒齋記

橫幅  水墨絹本

32.7×128.7 cm. 約3.8平尺

無底價


鐵保,清代大臣,亦是彼時滿人中最知名的書法大家,其與成親王永瑆、劉墉、翁方綱,並稱為「清朝四大書家」。其書法早年曾學「館閣體」,後學顏真卿,糾正「館閣體」帶來的板滯之病。此其行書「王醒齋記」,絹本,行筆渾厚,亦見「二王」瀟灑俊逸之風。據《淮安鹽業志》,含山王醒齋、臨汾王文山、德清徐東麓、桃源薛竹居、司馬程吾廬為五老會,曾應召赴「千叟宴」。程吾廬曾有詩《自題荻莊<五老宴集圖>》。

664

傅  山(1607-1684)  行書五言詩

鏡心  水墨紙本

22×142.5 cm. 約2.8平尺

無底價


傅山當是明末清初最為博學之人,其「忍辱負重,寧死不屈」也是天下學子的「精神領袖」。其精研道學、哲學、儒學、佛學,而且醫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也幾乎無所不通。同時,經史之外,傅山也兼通先秦諸子。更可敬的是,其所堅持的民族氣節,如高雲拂崖,從不曾消減分毫。有人說「世人皆以青主字好,豈不知字不如詩,詩不如畫,畫不如醫,醫不如人」。此亦可見其之氣骨獨標,堪稱後世典範。是作內容為唐代詩人裴度《皇甫判官溪居》,大字行楷書,書法渾穆蒼勁,甚有古致。顏世清題簽。

665

溥  儒(1896-1963)  行草節錄《與山巨源絕交書》

鏡心  水墨紙色

25×55.5 cm. 約1.2平尺

無底價


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其書法精妙,啟功先生亦曾言「心畬先生的書法功力,平心而論,比他畫法功力要深許多」,其骨氣十足的書風,從南渡台灣後,被譽為「台灣第一帖學大師」,亦可窺知。


666

溥  儒(1896-1963) 

鍾馗降福圖

立軸  設色絹本

1935年作

27×14 cm. 約0.3平尺

無底價


此溥儒1935年所作「鍾馗降福圖」,畫中鍾馗身著大紅色寬衣大袍,面相併非其他畫家筆下的凶神惡煞,而是更富有文人逸趣,甚至有點可愛。事實上,溥儒甚為喜畫鍾馗、亦擅畫鍾馗,在藝壇故有「溥鍾馗」之稱,其筆下的鐘馗形象各異,有傳統的捉鬼驅邪、嫁妹出行,也有棒打窮鬼、騎自行車等詼諧有趣的題材。


667

姜  筠(1847-1919)  仿王翬筆意山水

立軸  設色紙本

1914年作

64.5×40.5 cm. 約2.4平尺

無底價


此姜筠1914年作「仿王翬筆意山水」,畫面構圖飽滿,崖石巍峨峭立,山麓下屋舍半掩,古木蒼鬱,山石苔點細密,兩個長衣文士站立於曲折山路的石階上,似乎在攀談,富有文人雅意。姜筠,字穎生,別號大雄山民,安徽懷寧人。光緒十七年(1891)舉人,官禮部主事。工于丹青,山水專學王翬,筆墨濃重。偶爾也描繪花卉。書法師蘇軾,兼善篆刻。


668

秦炳文(1803-1873)  山水四屏

四屏  設色紙本

1848年作

30.5×20.6 cm.×4 約0.6平尺(每幅)

無底價


此秦炳文1848年所作「山水四屏」或水墨或設色,畫面清雅,或青山滿色,或滿幅秋意,以趙大年、董源、巨然、董其昌等人筆意而成。秦炳文(1803-1873),字硯雲,號誼亭,江蘇無錫人,道光二十年(1840)舉人,官戶部主事。擅山水,初師王鑑,後宗黃公望、吳鎮,臻其勝境。

669

顏世清(1873-1929)  致葉恭綽信札、文徵明赤壁賦原盒

鏡心  水墨紙本/木盒

32.6×48.2 cm. 約1.4平尺

無底價


顏世清收藏的不少畫作後為葉恭綽所得,二人書畫往來諸多。《北宋燕文貴山水長卷 跋》葉恭綽跋雲:「瓢叟晚年不克保其所有, 其精品先後讓之親友, 此卷旋即歸餘。……」另有《黃山谷錄伏波神祠詩真跡跋》,葉恭綽亦跋雲:「瓢叟初得此卷,持以示余,余嘆為得未曾有。瓢叟頗欲以歸餘,余向不為巧偷豪奪,故未之應。今春京師重晤,瓢叟復理前說,且以石庵、成邸故事為喻。余感其意,從焉。」


此為顏世清致葉恭綽信札,信中顏氏盛讚葉恭綽才華橫溢,並期待相聚交談,同時提及其藏有米芾的巨跡「研山銘」等。此對於考據「研山銘」的流傳亦有很大意義。另附有文徵明赤壁賦原盒。

670

石達開(1831-1863) 

行書自作詩

立軸  水墨紙本

1855年作 

29.5×31 cm.×2 約0.8平尺

無底價


此石達開1855年作「行書自作詩」二首,分別為「乙卯夏五月舟過揚州」、「乙卯荷月舟過仙女廟遇大風雨」。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其亦是太平天國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其書法傳世鮮少。

671

趙世駿(?-1927)  楷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紙本

1916年作

100×26.7 cm. 約2.4平尺

無底價


此趙世駿1916年錄寫「楊誠齋過湖駱坑詩一首」,楷書行筆,形准而意足,線條勁健,楊誠齋即楊萬里。趙世駿,字聲伯,號山木,江西南豐人,久居在北京,為陳寶琛弟子,與清書法家魯琪光齊名。


672

翁方綱(1733-1818)  行書五言詩

立軸  水墨箋本

164×71 cm. 約10.5平尺

無底價


此翁方綱行書錄斜唐寅「俠客」詩,用筆堅實,質樸厚重。上款人「裴山」或應為錢楷(1760-1812)字裴山,浙江嘉興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土,散館改戶部主事,充軍機章京,安徽巡撫。


673

趙之謙(1829-1884)  贈顏鍾驥信札一通

立軸  水墨紙本

15.5×12.5 cm. 約0.2平尺

22.5×12 cm. 約0.2平尺

無底價


上款人顏鍾驥,字筱夏,廣東連平人,官江西撫州知府,浙江布西使。善畫花卉,用筆蒼秀雅健,書卷氣溢於楮墨之間,近於陳鴻壽一派,亦能篆刻。其為顏世清的父親。而趙之謙是清末篆刻巨擘、「海上畫派」先驅。其書法初師顏真卿,後取法北朝碑刻,所作楷書,筆致婉轉圓通,人稱「魏底顏面」。此信中,趙之謙奉呈書作三種,包括其散書一集,以及《鄒氏遺書》、《謫麐堂集》各一冊。


674

端  方(1861-1911)  題埃及古文字石刻拓片

立軸  水墨紙本

106×40 cm. 約3.8平尺

無底價


此為1907年七月端方題埃及古文字石刻拓片,贈予「筱夏仁兄」,即顏鍾驥。端方精於鑑賞,亦富有金石收藏。在國外考察期間,其專門去埃及購得數十件古埃及石刻珍品帶回國內。其自己賞玩、考釋之餘,亦常製成拓片贈送友人,或為立軸,或為扇面。


676

真德秀(款)、呂祖謙(款)  書法手卷

手卷  水墨紙本

28×34 cm. 約0.9平尺

28×96 cm. 約2.4平尺

28×204.5 cm. 約5.2平尺

28×59 cm.約1.5平尺

無底價


真德秀(1178-1235),本姓慎,因避孝宗諱改姓真。始字實夫,後更字景元,又更為希元,號西山。福建路建寧府浦城縣(今福建省浦城縣仙陽鎮)人 。南宋後期理學家,大臣,其亦是繼朱熹之後的理學正宗傳人,創「西山真氏學派」。


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世稱「東萊先生」,為與伯祖呂本中相區別,亦有「小東萊先生」之稱。婺州(今浙江金華)人,原籍壽州(治今安徽鳳台)。南宋著名理學家、文學家。為學主張明理躬行、學以致用,與朱熹、張械合稱「東南三賢」。


趙汝騰(?-1261),字茂實,號庸齋,居於福州(今屬福建),南宋宗室大臣。寶慶二年(1226)進士,官至代理工部尚書、代理中書舍人併兼任同修撰。亦曾以端明殿學士的身份提舉佑神觀,兼任翰林學士承旨,泉州知州、掌管南外宗正事務等。

677

寶  熙(1871-1942)、羅  惇(1874-1954)

金拱北(1877-1926)  致顏世清信札

冊頁(十三通)  水墨紙本

尺寸不一

無底價


此寶熙、羅惇、金拱北等致顏世清信札冊頁,共計十三通,其中寶熙十通,羅惇兩通,金拱北一通。內容多為書畫往來等事宜。


寶熙,為清末民國初著名的金石書畫文物收藏鑑賞家。羅惇早歲從兄羅惇曧同為康有為弟子。清末歷任禮制館編纂。金拱北,即金城,又名紹城,字拱北,一字鞏伯,號北樓,與陳師曾同時享譽北京畫壇。

678

夏孫桐(1857-1941)  行書自作詞

冊頁(十一 通十二頁)  水墨紙本

25.5×15.5 cm.×14 約0.4平尺(每幅)

無底價


夏孫桐(1857-1941),字閏枝,一字悔生,晚號閏庵。江蘇江陰人。近現代文學家、詞人、學者。光緒十八年(1892))進土。 授編修。 署寧波知府,補湖州知府,調杭州。民國後,入清史館。此其自作詩詞十餘首,辭藻華美古典。


679

譚祖任(1880-?)  自作詞手稿

冊頁(四通)  水墨紙本

26×16 cm.×2 約0.4平尺(每幅)

25.5×15.5 cm.×2 約0.4平尺(每幅)

無底價


此譚祖任自作詞稿,計四頁。譚祖任,字篆青,是清末時期的著名學者,其獨創的譚家菜享譽京師。祖籍廣東南海,在京城為官多年。家學淵源,是有名的鑑賞家和詞章家,愛好書畫,擅寫顏歐。上款人「閏公」或為丁傳靖(1870-1930)文學家、戲曲作家,歷史學家。字季甫,號閏公,又號京口招隱寺行腳僧。後被清廷聘為禮學館纂修。

680

樊增祥(1846-1931)  行書自作詞

冊頁(兩通四頁)  水墨紙本

30.5×18.3 cm.×2 約0.5平尺(每幅)

27×36 cm.×2 約0.9平尺(每幅)

無底價


樊增祥,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雲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陝西布政使、署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後遺詩三萬餘首,並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


681

夏仁虎(1874-1963)  行書自作詞

冊頁(六通八頁)  水墨紙本

尺寸不一

無底價


夏仁虎,南京人,字蔚如,號嘯庵、枝巢、枝翁、枝巢子、枝巢盲叟等。 其兄弟五人,即夏仁溥、夏仁澍、夏仁析、夏仁虎、夏仁師,因排行老四,鄉人成其為「夏四先生」。為晚清秀才、拔貢、舉人,刑部、商部、郵傳部小吏。辛亥後在民國北洋政府交通部、財政部為官,進為國會議員。張作霖入關,任國務院的政務處長、財政部次長、代理總長和國務院秘書長。


682

觙  民  行書自作詞

冊頁(四通)  水墨紙本

尺寸不一

無底價


此作者「觙民」,筆者考或應為李哲明,字惺樵,湖北漢陽人。葉恭綽《詞學文集》載其著有《觙民詞學》。夏孫桐有詩《見惺樵詩多言丁香色香之盛而余太略戲疊前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