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橫掃歐洲所使用的全新戰術到底是閃擊戰還是閃電戰?

知兵堂老周 發佈 2023-01-05T11:18:20.523643+00:00

摘要:二戰時期,德軍先進攻波蘭,再橫掃西歐,最後強攻蘇聯,可謂勢如破竹橫掃千軍如卷席。但是,德軍所使用的這種新戰術,到底是閃擊戰還是閃電戰?

老周

摘要:二戰時期,德軍先進攻波蘭,再橫掃西歐,最後強攻蘇聯,可謂勢如破竹橫掃千軍如卷席。德軍的勝利,主要是靠著先進的戰術。德軍的這種全新戰術,在戰場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令人瞠目結舌,從此成為軍事理論上的經典。但是,德軍所使用的這種新戰術,到底是閃擊戰還是閃電戰?


二戰時期,德軍先進攻波蘭,再橫掃西歐,最後強攻蘇聯,可謂勢如破竹橫掃千軍如卷席。德軍的勝利,主要是靠著先進的戰術。德軍的這種全新戰術,在戰場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令人瞠目結舌,從此成為軍事理論上的經典。但是,德軍所使用的這種新戰術,到底是閃擊戰還是閃電戰?

德軍的這種新戰術,是由德軍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所首創。隨後在德軍的演習中開始進行檢驗、驗證,並得到了希特勒的大力支持。

在1939年9月的波蘭戰役中,德軍是第一次大規模將這種戰術用於實戰。由於波蘭軍隊軍事思想落後,裝備也比較落後,所以成了德軍新戰術牛刀小試的試驗品。儘管德軍自己對新戰術還不是十分熟練,各軍兵種的配合也還談不上默契。但對於波蘭來說,已經是具備了代差優勢,所以僅僅一個月就打敗了波蘭。新戰術第一次為世人所知,就相當成功。

接下來的挪威戰役,嚴格說起來,並不是新戰術,而是登陸作戰。加上挪威、丹麥的軍事實力較弱,所以德軍的進展同樣十分神速,不到一個月,挪威、丹麥都先後淪陷。

1940年5月的西歐戰役,表面上看是新戰術,但實際上卻是利用了地利,德軍從阿登森林地區突破,將法軍耗費大量財力物力興建的馬奇諾防線完全失去作用,形同虛設。

由於法軍屯重兵的馬奇諾防線被德軍輕易突破,所以英法聯軍頓時陷入了進退失據的境地,完全陷入被動。因此,德軍這才採用新戰術,乘著英法聯軍戰線崩潰軍心動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長驅直入,一路殺到海邊,將英法聯軍的戰線攔腰切斷,迫使英國趕緊實施「發電機」計劃,將三十多萬部隊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

再往後就是1941年6月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德軍在三千公里的漫長戰線上,兵分三路從北、中、南三個方向展開了全面攻勢。

這一回是真正全面展現新戰術的威力,按理說蘇軍的軍事實力也算是比較強的,無論是兵力規模,還是飛機、坦克的數量,,在當時的歐洲都是數一數二的,完全可以和德軍掰掰手腕。但是由於之前的大清洗,大批有經驗的軍官被清洗,加上史達林對德軍的入侵判斷嚴重失誤,因此開戰之初,蘇軍一敗千里,損失極其慘重,也成就了德軍新戰術的巔峰威名。

這種新戰術就是——閃擊戰,坊間很多誤傳是叫閃電戰。其實,在正式的軍事術語上,就是明白無誤的稱為閃擊戰。

閃擊戰這個詞彙,是個偏正詞組,重點在「擊」而不是「閃」,因為這種新戰術的重點就是在於突擊、攻擊、打擊。而「閃電戰」則是以訛傳訛,對專業術語不太熟悉的人,將「閃擊」誤傳成了「閃電」,因為在很多人的腦海里,覺得德軍的新戰術強調突然性,所以就像閃電。但在自然界,閃電不過是一道電光火石,撕裂沉沉黑夜。真正的威力並沒有多少,這一點是很難表現出德軍新戰術最凌厲的突擊威力。

閃擊戰的核心要素是:進攻的突然性、進攻的迅猛性和在突破點上集中最大兵力。應該說,在軍事行動中,這三個要素既是戰術也是戰略,也是戰術。

具體來說,德軍是先用航空火力(也就是著名的Ju-88「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遠程炮火進行猛烈的火力準備,同時以特種部隊或空降兵對縱深的指揮部、交通樞紐等重要設施進行襲擊,搶占要點,製造混亂,然後集中裝甲部隊打開突破口,向縱深進行穿插,截斷敵軍退路,配合後續推進的步兵對敵軍實施圍殲。

所以,閃擊戰的要義是圍殲戰,而不僅僅只是撕裂戰線取得突破。從這一點上來說,才只能是「閃擊戰」而不是「閃電戰」。

坊間網絡上,眾多的德軍粉絲將德軍的閃擊戰被吹噓得神乎其神,實際上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閃擊戰也是如此,有優勢,也有致命的缺陷。

簡單來說,閃擊戰主要的缺點有兩點:

第一個缺陷,閃擊戰的重點,就是裝甲部隊的穿插突擊。這個看起來鋼鐵洪流滾滾向前,勢不可擋。但是同時也不可避免,擔負穿插突擊的裝甲部隊,側翼暴露,補給線也將暴露在對方的打擊下。這是穿插突擊部隊無法克服的問題,就如同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既然要穿插,就一定會將自己的側翼和補給線都暴露出來。如果對手沒有被閃擊戰的突然性打懵,如果對方還有相當的反擊實力,那麼這就是非常危險的破綻了。

就在西歐戰役後期,西線盟軍總司令馬克西姆·魏剛就曾發動過一次反突擊作戰,雖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無疑魏剛的方向是對的,只是當時英法聯軍的實力不夠雄厚,不然德軍的處境就很危險了。

第二個缺陷,就是閃擊戰面對大縱深就有些束手無策。閃擊戰強調的就是兵貴神速,所以速度是閃擊戰的重要核心,但是速度和縱深是一對矛盾,縱深約大,速度自然就快不起來,因為再快的速度,也必然受到距離的局限。所以,一般閃擊戰的縱深不會超過200公里,如果縱深超過200公里,無論是突擊部隊的攻擊力,還是持久作戰力,都會受到影響。

那麼,對於超過200公里的大縱深,要麼再組織第二次閃擊戰,要麼就只能就此打住。

蘇德戰爭就是因為蘇聯國土過於遼闊,德軍凌厲的閃擊威力,在一次次的突擊作戰中被逐漸消耗。閃擊戰最具攻擊力的裝甲部隊也損失殆盡,後來古德里安好不容易重新補充起來的裝甲部隊又在庫爾斯克戰役中過早損耗,最終失去了戰場主動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網名光亭,長期從事軍事戰史研究,曾多次在鳳凰衛視、上海電視台擔任軍事欄目嘉賓。出版過二十多本軍事書籍,可在微店「知兵堂書店」、某寶網店「知兵堂書店」上諮詢購買。現在喜馬拉雅上有個人專欄「老周軍事」,製作軍事類音頻節目。在各大視頻平台都開設「老周新觀察」視頻號,解讀軍事熱點,敬請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