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軍也能稱為「虎賁」?濫用抗日部隊的代號,那是對歷史的不敬

度度狼gg 發佈 2023-01-06T16:59:30.352828+00:00

第74軍是抗日鐵軍不假,但是我們在討論和介紹這支部隊的歷史時,仍然要把它的番號、代號、稱號和別號捋清楚,否則既不能展現軍事歷史的專業性,也是對抗日歷史的某種不敬,時間長了更是以訛傳訛了。

近年來,回顧抗戰歷史的文章和視頻層出不窮,不少自媒體創作者在作品中,總喜歡稱謂第74軍為「虎賁軍」,貌似很牛叉很拉風的樣子,反而暴露出非常業餘。余程萬將軍如果在世,第一個表示不滿:那是我們57師的榮譽稱號,什麼時候授予給整個第74軍了?妥妥的張冠李戴嘛。

第74軍是抗日鐵軍不假,但是我們在討論和介紹這支部隊的歷史時,仍然要把它的番號、代號、稱號和別號捋清楚,否則既不能展現軍事歷史的專業性,也是對抗日歷史的某種不敬,時間長了更是以訛傳訛了。

首先要說明,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的1937年7月之前,國民革命軍從未使用過「第74軍」的番號。這是由控制軍隊規模和不斷實施整編決定的,從北伐勝利到中原大戰,為了裁撤龐大和混亂的部隊編制,曾經進行了三次整編和縮編,尤其限制了軍級番號的數量。

至1937年初,國民革命軍的軍級數字番號,最多只授予到了「第67軍」,眾所周知,第67軍是對東北軍實施壓迫和縮編的產物,這已經是西安事變之後的事情了,那麼時間點顯而易見。

即便如此,其中的第49軍、第50軍、第54軍、第55軍、第56軍,以及從第58軍到第66軍的番號仍然缺編,也就是說,至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軍隊的全部軍級番號尚不足60個,更高級編制則多以「路軍」番號存在。

一、第74軍番號的出現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軍事委員會先後徵調了70多個步兵師趕赴上海參戰,由於此前的大規模整編,其中的軍級建制數量並不多,中央軍嫡系部隊只有第1軍、第18軍等寥寥幾支,大多數都是以師級建制為單位,逐次投入戰場的。

比如原來警備京滬線的三個所謂「德械師」,也就是第87師、第88師和第36師,之前並不隸屬於任何一個軍,只是在戰前臨時編組為第九集團軍,會戰期間再分別升格為第71軍、第72軍和第78軍。

同樣,王耀武的第51師和俞濟時的第58師,也是分頭從漢中和宜昌出動的,抵達上海後直接劃歸各集團軍總司令部指揮。戰場上師級建制過多,當然不利於集中指揮,於是1937年8月30日,第51師和第58師火線合編為第74軍。

未來的抗日鐵軍,就這樣匆忙成立了,該軍以鐵桿嫡系黃埔一期的俞濟時直接晉升軍長,副軍長讀者們大多不太熟悉,是黃埔一期的蔣伏生,而三期的王耀武和一期的馮聖法分任兩個師長。

那麼第74軍的這個「第74」,當然就是軍級部隊的番號,而正式的數字番號,那是由軍事委員會軍政部統一編排和授予的,是一支部隊的「合法身份」,要登記在冊還要授予軍旗。

如果沒有最高軍政當局授予的正規番號,一支部隊就是不被政府所承認的,得不到軍費,得不到補充,臨時性的部隊建制,甚至還要加以遣散,所以一些暫編師、預備師都會搶著要求「轉正」。

既然是身份證明,部隊番號也是唯一的,不可能兩支部隊授予同樣的番號,但是會有撤銷、轉授的可能,比如淞滬戰場上張治中率領的第9集團軍、陳誠率領的第15集團軍,其後都實施了重組和轉授。

到第一次長沙會戰時,第15集團軍的番號已經轉給關麟征所部,集團軍所屬部隊也截然不同。1944年王耀武奉命組建第24集團軍,這個番號就是原來龐炳勛的部隊所有,投敵後被撤銷,然後重授。

比如「第八路軍」的番號原屬粵軍陳濟棠部,1936年兩廣事變後,這個路軍番號被軍政部撤銷,到1937年8月,番號又被轉授給陝北紅軍,於是「八路軍」才有了新的定義。

包括新編第4軍,那也是由軍政部授予的正式番號,而紅軍一旦有了正式番號,那就是國民政府承認的正規軍,理論上就得撥款、撥槍和撥糧,所以之前的談判才非常艱難。

抗戰初期,第八路軍(第18集團軍)和新4軍,也確實得到了一定的糧餉,儘管數量不多,直到後來才逐漸停發,沒辦法,因為國民政府從一開始,就把這兩支部隊視為異類。

按稍後劃分的編制級別來說,下轄兩個師的軍那是「乙種軍」,因此第74軍在成立之初,雖然屬於中央軍嫡系部隊,但是編制並不算龐大,戰鬥力也還沒有達到巔峰狀態,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戰損嚴重。


二、第74軍各部的「代號」變化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各部番號基本是半公開的,因為部隊持有上書番號的軍旗,全體官兵又都佩有「胸標」,清楚地寫著部隊番號和官兵姓名,在行軍宿營作戰中,幾乎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尤其是日本人發動侵略戰爭乃是蓄謀已久,戰前的情報工作非常細緻到位,其對中國軍隊的編制、番號甚至各級指揮官的姓名通通門清,這方面的虧我們沒少吃,因此軍委會在行文和發電中為了保密,又給高級編制單位分別取了「代號」。

各部隊使用代號的準確時間,大約是在南京保衛戰以後,那是用戰場上血的教訓換來的。武漢會戰期間,第74軍所屬兩個師的情況是:第51師代號「克成」、第58師代號「長泰」,而當時還隸屬於第2軍的第57師代號為「天全」

這一時段的部隊代號名稱,並無特別含義,大抵是每個師選用比較威風並且上口的名詞,然後在行文發電時,再以代號來代指某支部隊,進而起到一定的保密作用,比如調動第58師即可稱為「長泰部隊」。

1938年底武漢會戰結束後,全軍再次實施整編和整頓,第74軍作為嫡系主力被調整為「甲種軍」,那就得下轄三個師,於是調入了人員裝備較為精良的第57師,這支部隊雖然是直魯聯軍的底子,卻是曾經入選「整理師」的精銳。

如此到了1939年春夏之交,第74軍開始正式下轄第51師、第57師和第58師,不久以後俞濟時他調,之前已經升任副軍長的王耀武,順利接班執掌該軍。既然編制級別和作戰序列有了調整,於是該軍三個師又啟用了新的代號:

其中第51師代號「文昌」、第57師代號「徐聞」、第58師代號「榆林」,這三個詞分別是海南(舊屬廣東省)的三個縣名。注意一下,「榆林」這個地名不光是陝西省才有,如今的海南省也有「榆林」,並且還是個港口城市。

將三個師的代號統一定為某地區的三個縣名,自然是為了規範和方便。在此期間,資格老卻是雜牌出身的施中誠,被王耀武保舉為副軍長,而第57師師長一職,改由黃埔一期的余程萬續任,這也是「雜牌中央化」的常規操作。

1941年春,第74軍作為主力參加贛北戰場的「上高會戰」,王耀武以兩個師(余程萬率第57師、代師長張靈甫率第58師)擔負上高城的正面防禦任務,硬剛日軍一個師團(第34師團)的瘋狂進攻,48小時內陣地巋然不動。

其中尤以第57師的防守最為堅決,讓日軍橫屍遍野卻遲遲無法完成突破,該師的善守之名從此鵲起。而李天霞第51師則奉命出擊外線,吊打南路日軍獨立混成第20旅團,徹底孤立了中路日軍主力。

戰役總指揮羅卓英的「後退決戰」之戰法,由此條件成熟,各路增援部隊同時向日軍第34師團包抄而來,終於大破賊寇,遂有「上高大捷」。此戰被譽為抗日最精彩一役,而第74軍的戰場表現著實令人側目,這也才是該軍的「成名之戰」。

羅卓英戰後評價說:在這次戰役中,第74軍發揮了最大的力量,創建了最大的戰果,這是非常光榮的,記得北伐時期第4軍以「鐵軍」聞名,現在抗戰時期,我敢大膽地說:第74軍是抗戰的「鐵軍」!

三、「虎賁」代號的出現

上高大捷之後自然要論功行賞,第74軍全軍獲藍底白色飛虎旗一面,故又稱「上高飛虎」,同時李天霞第51師、余程萬第57師,則分獲第1號和第2號「陸海空軍武功狀」,第74軍繼德安(萬家嶺)大捷後,再次名震天下。

這裡順便得說下,後來的第74軍副軍長、第100軍軍長、整編第83師師長李天霞,儘管「風評」不太好,但是在抗日戰爭中的表現還是可以的。八年抗戰期間,軍委會共頒發武功狀107張,而李天霞擔任部隊長時就獨得17張,排名高居榜首。

第57師在會戰期間的頑強防守,也贏得了相當高的榮譽,軍事委員會特別命名該師為「虎賁」,這個詞既是一個榮譽稱號,也是第57師新的部隊代號。因此上高戰後,第57師全師官兵在原有的胸標之外,統一佩戴了「虎賁」臂章。

也就是說,「虎賁」只是陸軍第57師的專屬代號,而非整個第74軍的榮譽,濫用是不合適的。「虎賁」這個詞,古語中就是精銳甲士和禁衛軍的意思,因此57師的榮譽還是蠻高的,所謂「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

為什麼說「虎賁」既是部隊代號又是榮譽稱號呢?很顯然,部隊代號應該是保密的,而第57師全體官兵都佩戴上「虎賁」臂章,全然已經失去了保密性,只能說,余程萬所部對這個部隊代號特別鍾愛,乾脆引以為「榮譽稱號」。

上高會戰後,王耀武也很是得意,特地把軍部代號更改為「輝煌」,所以這個詞才是整個74軍的部隊代號。既然第57師的代號已經從「徐聞」更換為「虎賁」,原來的三個師級代號明顯不成系列了,老王琢磨琢磨,就把另外兩個師的代號也改了。

1942年春,第74軍調往第三戰區支援浙贛會戰,戰役結束後的9月間,王耀武報請更改了第51師和第58師的部隊代號,以便與第57師的風格統一。其中第51師因善於攻擊被命名為「前矛」,第58師因作風硬朗被命名為「激揚」,第57師則保持「虎賁」代號不變。

這也充分說明,部隊的代號跟番號的性質有所不同,它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不定期更換的,本來就是個用於保密的「代稱」,長時間不更換自然就失去了意義。

豈料一年以後,余程萬率領第57師便迎來了最慘烈的考驗,那就是1943年深秋的常德會戰,由於戰場指揮失誤,余師8529名官兵,驟然間成為了困守常德城的孤軍,有部電影的名字即為「喋血孤城」。

在3萬餘日軍的圍攻下,第57師死戰不退,苦撐了整整14天,戰後連同廢墟里爬出來的,倖存人員不足400。因此常德保衛戰之後,第57師基本等於重建,因為連同提前送出去的重傷員,這個師剩下的攏共不到1000人了。

為了紀念這次殘酷的守城作戰,第57師在完成重建後,再申請把部隊代號更換為「常德」。常德保衛戰的苦難也讓第57師元氣大傷,在後續的長衡會戰、湘西會戰中,戰鬥力已經大大落後於第51師和第58師。

因此嚴格來說,第57師的情況是這樣的:部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7師」,部隊代號先後為「徐聞」、「虎賁」、「常德」等,尤其是常德會戰後部隊代號再次更換,「虎賁」這個稱謂已經很少見諸紙端了。

四、第74軍「別號」的由來

不僅僅是第74軍以及下轄各師,其他正規部隊也是有代號的,比如在長沙保衛戰、衡陽保衛戰中表現出色的第10軍,被授予的代號是"泰山",因此又經常被稱為「泰山軍」,李玉堂和方先覺兩任軍長可謂是如雷貫耳。

其他諸如:粵軍之母第4軍的代號是"抗戰建國",土木系骨幹第54軍代號是"還我山河",桂系第84軍代號是"發揚光大"等等,再比如廖耀湘新編第22師的代號為「湘濤」,總之各有招牌各具特色。

除了正規番號和所賦代號外,比較強悍的部隊還經常被賦予各種「別號」,第74軍由於下轄的三個師番號均以「5」開頭,因此又被別稱為「三五部隊」。注意這樣的別號並非唯一所有,之前撰文介紹過,湘系第19師由於下轄第55、第56、第57三個團,也被稱為「三五部隊」。

日軍也給第74軍取了代號或者稱為別號,起因正是1941年的上高會戰,此戰過後,日寇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被解職,日軍上下難免對第74軍格外重視,甚至布置參謀專門研究74軍的作戰特點。


與此同時,日寇第11軍司令部還把第74軍冠以「虎」部隊的別號,認為第74軍是「重慶軍之最精銳部隊」。特別注意,日軍給74軍所起的代號僅僅是一個字,這是由侵華日軍的命名習慣所決定的,因為日軍各部隊也有單字代號。

比如在11軍編成內的日軍第3師團,代號為「幸」字,日軍內部稱為「幸兵團」;第4師團代號為「淀」、第13師團代號為「鏡」、第40師團為「鯨」等等,讀者對此多有了解。

在日軍的軍事術語中,其實把這種漢字代號方式稱為「通稱號」,一般賦予獨立混成旅團、師團、軍以上擁有獨立作戰能力的混合編成部隊,也是出於一定的保密目的。

不過到了中國軍隊口中,就多以「虎之師」、「虎部隊」來作為第74軍的別號了,尤其是上高會戰後第74軍獲得過飛虎旗,更加深了這種說法。所以包括「抗日鐵軍」的稱謂在內,這些都屬於第74軍的「非正式稱謂」。

實際上,鬼子在戰爭後期也跟中國軍隊學了,1944年起由於日軍的不斷擴編,開始出現兩個漢字的部隊代號,而且多是鼓舞士氣的字眼,比如第120師團的代號「邁進」、第132師團的代號「振超」、第133師團的代號「進擊」等等,當然無論怎麼改,也挽救不了覆滅的命運。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奉命自芷江空運南京擔負受降和警備任務的,其實是廖耀湘的新編第六軍,不過要守備偌大南京地區,一個軍的力量有略顯不足,於是陸軍總司令部下達命令,將第74軍第57師配屬給新六軍執行任務。

也就是說,第74軍確實是首批進入南京的部隊,但卻不是全部,直到1946年初,新六軍奉調前往東北戰場,第74軍才全部調入南京擔任衛戍任務。

第74軍時駐南京孝陵衛,新晉軍長張靈甫兼南京警備司令,遂有「御林軍」之別號。其實這個別號不太準確和貼切,因為第74軍並非總部的警衛部隊,其在南京的駐防時間也很是有限:

1946年5月第74軍改制為「整編第74師」,實有官兵31000餘人,張靈甫改任中將整編師長,至7月間,整74師便調往蘇北戰場,在南京駐紮的時間前後不過半年多。

1947年5月,整編第74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華野全殲,原三個師縮編而來的整51旅、整57旅和整58旅,也隨之灰飛煙滅,後來雖有重建,不過用一句話調侃就是:「哥已不再是當年的哥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