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排名(二) 榮譽提名篇

大鵬人文 發佈 2023-01-07T10:46:37.971649+00:00

之前搞了個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排名,這是第二篇,第一篇請看下面連結。盧象升也會練兵,也身先士卒,也提出了很多有創意的軍事戰法,甚至於,盧象升本人的武功也很高強,即:象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鬥,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升額,又一矢僕夫斃馬下,象升提刀戰益疾。

之前搞了個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排名,這是第二篇,第一篇請看下面連結。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82877973261910586/?log_from=c0bec59fb214e_1673066978781

上一篇寫完後,看了評論區一些朋友的回覆,感覺我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的。

首先,我所進行的排位,排的是「軍事家」,而非「猛將」,請大家注意這兩者的區別。

其次,能夠上榜的,必須有實打實的戰果,也就是「以成敗論英雄」。

就像盧象升與孫傳庭,相較之下,兩者的個人素質並沒有顯著差距。盧象升也會練兵,也身先士卒,也提出了很多有創意的軍事戰法,甚至於,盧象升本人的武功也很高強,即:

象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鬥,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升額,又一矢僕夫斃馬下,象升提刀戰益疾。賊駭走,相戒曰:「盧廉使遇即死,不可犯。」象升以是有能兵名。

但是,他確實沒有幹掉民軍重量級人物,他也曾率大軍圍剿過高迎祥、李自成,但是都被對方逃脫了,這一點與孫傳庭形成鮮明對比。而在賈莊與八旗兵的野戰對決中,他也是完敗。所以,我並不打算讓他上榜。

最後,這一篇要講的,是幾位有機會上榜但是卻因種種原因而無緣的,算是個番外。

孔有德

這是一個典型的「因兵強所以將強」的人物。

明末清初,在人數對等的情況下,哪支軍隊的戰鬥力最強?

答案就是孔有德的「天祐軍」。

以下內容之前寫過的,直接拿過來了。

受當年明月老師的影響(此處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當年明月是我的超級偶像),很多人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的軍隊類比「二鬼子」。然而就當時的裝備而言,這三人的軍隊才是真正的正規軍。
孔有德、耿仲明的軍隊,原為明朝遼東軍區登萊鎮的「登萊新軍」,這是在徐光啟的建議下,由孫元化聘請葡萄牙教官,訓練的一支西式新軍。當時,孫元化一共練了約兩個營,一個守城,一個野戰。每營(相當於同期西方的「團」)有4000人,其中戰鬥部隊2000人,後勤人員2000人;配紅衣炮16門、中炮80門、鷹銃100門、鳥槍1200桿。尚可喜所屬的東江鎮,也是明軍優先供給先進火炮的重點軍區。
根據黃一功教授的統計,孔有德投降時給後金帶去了紅衣炮12門,尚可喜投降時帶去了4門,他們攻破東江鎮後,累計又繳獲紅衣炮20門。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袁崇煥守寧遠時,城內紅衣炮一共11門,就打得努爾哈赤鬱鬱而終;孔有德率軍投降的時點,後金所有的紅衣炮加起來不到20門。史載:

「三年,從攻錦州,有德等以炮攻下戚家堡、石家堡及錦州城西台,降大福堡;又以炮攻下大台一,俘男婦三百七十九,盡戮其男子;又以炮攻五里河台,台隅圮,明守將李計友、李惟觀乃率其眾出降,皆籍為民,勿殺。
四年,從攻松山,以炮擊城東隅台,台上藥發,自燔,殲其餘眾,又降道旁台二。上至松山,使有德等以炮攻其南郛。有德當郭門,仲明居右,馬光遠佐之;可喜居左,石廷柱佐之。自夜漏下至翌日晡,城堞盡毀。」
由上可見,凡是有孔有德的地方,就必有「炮」。
可以說,孔、尚、耿三人的投降,將後金軍的火器水平提高了數個檔次,大大提升了其攻堅能力。
在此之前,努爾哈赤在寧遠吃癟,皇太極在錦州吃癟,都是因為紅衣炮這種長身管加農炮天然克制後金軍的重型攻城器械,即盾車和輪式雲梯,而這三人投降後,堅城大炮再也不是問題。

正是因為如此,皇太極對他們高度重視,孔、尚、耿三人的軍隊各成兩軍,分別為「天祐軍」、「天助軍」,編制待遇與八旗相仿,他們相當於各領兩旗,旗色分別為「皂色」和「白鑲皂」,可以理解為「黑旗」和「鑲黑旗」。

孔有德自身也有一定的戰績。清軍攻破明東江鎮(即毛文龍生前地盤)、第二次征伐朝鮮、松錦大戰、山海關大戰、入關後兩路大軍攻克西安、南京,他都隨軍出征。

順治五年,經多爾袞的一通瞎搞後,各地起義、叛亂不斷,八旗兵傷亡慘重,孔有德開始獨當一面,他主動挑硬骨頭啃,率領自己擴招後的兩萬人搞定了湖南和廣西。

這份成績單,還是相當不錯的。

而孔有德之所以未能上榜,主要原因是他本人的軍事能力確實一般。

在登萊反叛時,孔有德率登萊新軍、登萊水軍和皮島守將陳友德的3000餘人圍攻萊州,在輕重火器具備、兵力絕對占優的情況,數月不能攻克。也正是因為他菜到如此地步,才導致他守不住登州,之後航海歸降後金。

順治三年,他又在桂林被手下無兵無將的南明重臣瞿式耜擊敗。

值得一提的是,瞿式耜和鄭成功都可算作民族英雄一類,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大漢奸老師,即錢謙益。由此可見,錢大學士真的是「嚴於教人、寬於待己」。

再接下來,就是孔有德被李定國圍於桂林而自焚了,這也是嚴重扣分的表現。

綜上,孔有德跟著別人敲邊鼓時,表現相當不錯,但主要是因為他的兵強;當他獨立領軍作戰時,他的表現可謂是勝負各半,這種水平就無緣上榜了。

代善、岳託、豪格、杜度

同時代愛新覺羅宗室貴族中,除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以及多爾袞三兄弟外,這幾人是最能打的,每個人都有不少實打實的戰績。例如:豪格有單獨領兵擊潰張獻忠的戰績;代善在努爾哈赤時期征伐蒙古時,也曾作為統帥之一,但大多是四大貝勒一起出動,即與皇太極、莽古爾泰和阿敏一起;岳託之前說過,在清軍第四次入關時曾作為右翼統帥,但是其難度也不高。

總體而言,這些人大部分時間內都是作為副將、班子成員領兵征討,缺乏獨當一面的戰績。即像吳三桂搞定四川、雲貴,像多鐸攻陷西安、南京,像多爾袞的山海關大戰。單獨指揮這種難度、規模的大仗,以上仁兄通通沒有。

而且,他們所帶領的軍隊,即八旗兵,是同時代最精良的軍隊之一,數量也是幾支精兵中最多的。帶著好兵打勝仗,是理所當然的,所以,這也是他們的減分項之一。

簡單列一列同時期的幾支精兵。

1、八旗兵

努爾哈赤時期八旗常備兵2.3萬人,其中:2萬為滿蒙八旗重甲騎、步兵,分屬八旗旗主;3000為明朝降軍火器兵,由佟養性、李永芳、石廷柱等人管理,即皇太極上位後成立的漢軍旗。

說明一下,上述軍隊是「常備兵」,即按三丁抽一甲的比例得來的。薩爾滸之戰時,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湊夠六萬軍隊,是因為當時後金境內的全部壯丁都參戰了,即總動員。在之後的戰爭中,再也沒有這種規模的後金軍隊出動了。

到了皇太極後期,八旗軍隊人數如下。

八旗滿洲有318.5個牛錄,八旗漢軍有159.5個牛錄,八旗蒙古有119.5個牛錄。皇太極時期規定,每牛錄額定200人,抽調60人(相當於三抽一)進入八旗常備兵。這樣,八旗滿洲常備兵為1.91萬人,八旗漢軍常備兵為0.96萬人,八旗蒙古常備兵為0.72萬人,合計3.6萬人,平均每旗0.45萬人。

孔、尚、耿、沈(即沈志祥)的軍隊單獨編立,相當於兩個旗,有0.9萬火器部隊。山海關大戰後,吳三桂的軍隊2萬餘人也加入了清軍,1.06萬仿效孔尚耿沈的編組模式,相當於八旗兵;1.2萬人被編為12營綠旗兵。

2、關寧軍

前後建設分為三撥,即袁崇煥在天啟年間練的一萬餘人、在崇禎年間練的兩萬餘人和吳三桂在崇禎朝末期練的四萬人。

吳三桂的軍隊基本沒有為明朝作戰過,所以明朝實際的關寧軍在三萬人左右,在大凌河之戰中基本被張春、祖大壽敗光,不是戰死就是投降清朝了。

3、登萊新軍

上文已經說過,這裡不再贅述。

4、李成梁時期遼東軍的老底子

約7000人,歸祖大壽統轄,由其直領。3000人由祖寬率領入關打民軍,消失在茫茫起義軍中;4000人跟著祖大壽在大凌河投降後金。

5、東江軍

下文講毛文龍時再說。

以上,就是同期的天下精兵。其實他們都有共同的出處和母版,即「大明遼東軍」。歸根結底,明遼東軍與後金八旗兵在本質上是同一支軍隊,從服色、旗色到盔甲、武器再到利益分配方式,雙方高度一致。而為後金/清朝打工的遼東軍,多達四萬餘人,占八旗總兵力的一半左右。之所以如此,都是皇太極拉人拉來的。具體過程,請大家期待我的新書吧,哈哈。

現在很多人認為,明清戰爭清朝的勝利,是「野蠻戰勝了文明」,其實並不然。我認為這場戰爭的本質是:「兵源素質更優、戰法更優、戰力更強、組織更有序」的清軍,戰勝了各方面均不如對手的明軍。

阿濟格

此人頗有些「猛張飛」的味道,曾親自率軍衝擊明軍車營火器陣,大破之。即:

明兵千餘人為車營,掘壕,前列火器,阿濟格擊殲之。

清軍第五次入關時,他曾率軍一直打到山東,56戰皆勝,擄掠人數十餘萬而歸。

崇德元年,進武英郡王。偕饒餘貝勒阿巴泰及揚古利伐明,自鵰鶚堡入長安嶺,薄延慶。越保定至安州,克昌平、定興、安肅、寶坻、東安、雄、順義、容城、文安諸縣,五十六戰皆捷,俘人畜十餘萬。

雖然這種劫掠行為比較王八蛋,但阿濟格確實是一員猛將。

然而,當他自己單獨領軍獨當一面時,其表現真的很一般。

順治元年,清軍占領北京後,多爾袞派出兩路大軍,目標分別是陝西的李自成和南京的南明。一路由阿濟格領三萬騎兵,攻打陝西;一路由多鐸領二萬騎兵,攻打南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吳三桂、李國翰等將,分率所部隨兩王作戰。清軍可謂是精銳盡出。

大軍出發後,多爾袞明顯對阿濟格不放心,又令多鐸暫緩南下,先與阿濟格配合攻破陝西。多鐸自河南進軍,阿濟格領軍繞道蒙古,入陝北垂直南下。

在多鐸方向的是李自成本部主力,在陝北防禦阿濟格的是李自成麾下大將李過部。至於戰果,我們直接來看多爾袞是怎麼罵阿濟格的。

諭阿濟格:"爾等自京起行在先,定國大將軍和碩豫親王等起行在後,今豫親王等已至潼關,攻破流寇,克取西安,爾等之兵,未知尚在何處。今已命豫親王恪遵前旨往定南京,爾等可仍遵前旨、將流寇餘孽務期剿除,以贖從前逗留之咎。」

通俗點兒說,多爾袞是這麼罵的:「你領的軍隊比人家多鐸多,比人家先啟程,現在多鐸已經攻克潼關,占了李自成的老窩西安,擊敗李自成本部主力,你的軍隊他媽的在哪呢?現在我又賦予多鐸新的使命,去攻打南京,你仍然繼續完成舊任務,去剿滅李自成殘部。」

雖然後來阿濟格在湖北率軍奇襲李自成主力,一舉擊潰之,但此時的大順軍已經是被多鐸軍團擊敗的驚弓之鳥,且無堅城防禦,甚至連陣型都沒擺好,所以這種戰績也不是那麼有說服力。

再後來,阿濟格在平定姜瓖叛亂的過程中表現也很一般,以至於多爾袞不得不親征(此時多鐸已死)。

so,此人也無緣本榜。

沙爾虎達

相信沒看過我專欄的朋友對此人應該比較陌生,他的具體事跡請看以下回答。

世界上有什麼重大且影響深遠,但不為人普遍認知的戰爭?504 贊同 · 53 評論回答

簡單點兒說,這是一位抗俄英雄。順治朝時期,沙俄入侵黑龍江,建立雅克薩、呼瑪爾等據點,是沙爾虎達率領黑龍江當地居民奮起反擊,驅逐入侵者。

相比以上諸位猛人,沙爾虎達的名氣實在是很低。如果說在列舉上述人等事跡時,我的目的是「他們為什麼未上榜」;那麼在說沙爾虎達時,我的目的就是「為什麼他會出現在這裡」。

其實理由很簡單,在從1618年至1662年這段時間內,打死外國入侵者最多的中國將領,就是沙爾虎達與巴海父子,超過了鄭芝龍、鄭成功父子。

俄國史料記載,累計有1500名俄寇死在了黑龍江,而當時沙俄在西伯利亞的軍隊總數,不超過6000人。

也正是因為沙爾虎達在順治朝的抗俄鬥爭,使得俄軍在康熙朝再次入侵時,將侵略範圍嚴格限定在了黑龍江北岸。因為他們明白,黑龍江南岸有清軍駐防,不好惹。

而且,沙爾虎達的對手絕對是塊硬骨頭。現在全網盛傳哥薩克是土匪,但其實當時哥薩克的火器裝備率甚至要高過沙俄正規軍。沙俄的正規軍每100人有40名長矛手,而哥薩克則是人手一支火槍。烏扎拉村之戰時,200餘名哥薩克有120餘人身披鎖子甲,而當時沙俄的火槍手已經不穿盔甲了。

所以,哥薩克絕非土匪、民兵,反而更像是特種部隊。

沙爾虎達接任時,清軍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在烏扎拉村之戰中,俄軍以陣亡不到20人的代價,擊斃清軍及當地民兵600餘人,其中駐防寧古塔八旗兵100餘人。

而沙爾虎達接任後,在寧古塔駐防部隊中訓練水軍和火槍手,新建炮船50艘,裝備火炮50門,訓練寧古塔火槍兵二百人,並兩次徵調朝鮮火槍手配合作戰,在之後的五次對俄戰爭中皆勝,成功驅逐俄寇,為保衛東北邊疆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果說收回寶島台灣是鄭成功的重大加分項,那麼同樣保衛疆土的沙爾虎達也應該提一下。

而他最終未能上榜,只是因為他的戰果太小了。獨自領軍殲敵千餘人,在同時代實在是不值一提。

毛文龍

這是我在尚未出版的新書中做的一張圖,不妨先給大家看一下。

圖中的東江鎮,就是毛文龍控制的地盤。圖中的黑圈,就是毛文龍曾屯田駐兵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其控制地域有多麼廣闊。

說起來,現在知乎上盛行「毛袁之爭」,但其實這兩個人都只是前台人物。袁崇煥背後是孫承宗,毛文龍背後是袁可立。

袁可立當時經略登萊,算是毛文龍的上級。而毛文龍的總兵,其實就是袁可立舉薦的。毛文龍之所以能夠在皮島站穩腳跟,就是因為袁可立在登萊練水軍兩萬、戰船千餘艘,不遺餘力地支援東江鎮後勤。

然而相比另一個前台袁崇煥,毛文龍的戰績實在是乏善可陳。

說起來,東江鎮士兵的裝備與寧錦防線的關寧軍相比並不算差。孔有德、尚可喜攻滅東江鎮時,繳獲進口紅夷炮20門,而袁崇煥守寧遠時,城內紅夷炮僅11門。

東江的兵源也不少,後來袁崇煥上島清點時,全鎮兵額有2.8萬人,僅尚可喜(鎮守東江鎮的廣鹿島)所部就帶給後金軍民萬餘人。

而且,東江鎮位於後金後方。努爾哈赤沿遼河修築防線,用來防備關寧軍可能的進攻;但是在其廣闊的腹地,他根本無法防禦。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毛大將軍並沒有類似「寧遠、錦州」那種實打實的戰果。所以,他的軍事水平實在是不敢讓人恭維。

但是,他畢竟經營了如此大的地盤,搞得努爾哈赤後方不得安寧。換句話說,他是個長於謀劃、短於交兵的統帥。同時代的明朝,並不缺這種人,熊廷弼、孫承宗、袁可立,都是謀劃型統帥。明朝缺的恰恰是敢於臨陣指揮、短兵相接的統帥,就像袁崇煥。

所以,毛大總兵也就無緣此榜單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