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走單騎3》走進山東德州,感受大運河的生生不息

新京報 發佈 2023-01-08T23:47:59.007423+00:00

新京報訊(記者張赫)1月8日21點,浙江衛視《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第三季走進德州大運河段,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帶領周韻、唐九洲和飛行嘉賓楊迪組成的「萬里少年團」,步入德州大運河「風景畫」。

新京報訊(記者張赫)1月8日21點,浙江衛視《萬里走單騎-遺產里的中國》第三季走進德州大運河段,由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帶領周韻、唐九洲和飛行嘉賓楊迪組成的「萬里少年團」,步入德州大運河「風景畫」。通過已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大運河德州段,展示德州推動世界遺產保護的實踐,描繪運河與百姓美好生活的故事。

海報。 節目組供圖

在德州市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德勝的帶領下,「萬里少年團」來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女寺樞紐,這也是京杭大運河全線通航的重要節點。歷代治洪都是國家大事,大運河水利工程系統,關鍵是什麼?在四女寺樞紐,節目展示了大運河水利工程中運用的智慧和技術。

接下來,「萬里少年團」兵分兩路,探尋水路的小組,由單霽翔、楊迪、唐九洲組成。他們坐船觀賞大運河,討論碼頭文化,追尋德州城市的文化歷史起源。楊迪提出:「『書碼頭』文化,是不是相當於現在的脫口秀?」

楊迪。 節目組供圖

陸路線小組,由周韻和北京清華同衡規劃研究設計院遺產五所所長張謹組成。她們用騎行的方式,探尋大運河德州段的「三道彎」。大運河和自然的融合、運河環境的改善,讓周韻感同身受。

大運河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也孕育了很多文化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州京劇城發展、運河號子、德州美食文化,都和運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萬里少年團」探訪了德州扒雞第十代傳承人崔嶺,體驗扒雞製作過程。「萬里少年團」了解到,德州扒雞是經過大運河時代、鐵路時代傳承三百年,流傳至今的運河美食,從配料、工藝,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

編輯 徐美琳

校對 趙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