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文物:魏晉南北朝時期圓雕玉獸收藏與鑑定初探|真知堂上古史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 發佈 2023-01-09T01:52:30.834309+00:00

中國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指的是西晉建立之後到隋朝一統之前的這一段歷史時期,具體年代大致是公元256年到公元589年之間,時間跨度333年。


中國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指的是西晉建立之後到隋朝一統之前的這一段歷史時期,具體年代大致是公元256年(西晉建立)到公元589年(隋滅陳)之間,時間跨度333年。

這一時期,中國從大一統走向大分裂,再從大分裂走向大一統,正好像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說的一樣,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也是一個中國文化史上充滿浪漫和想像力的時代。讓我們跟隨真知堂去看看這一時期的玉器文物如何鑑定吧。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西晉滅亡之後,北方進入大分裂,五胡十六國紛紛建立。北魏統一北方各族之後,南北朝並立存在著劇烈的競爭和文化交流。使得這一時期的中國文物藝術品,風格獨特,堪稱藝術史上另一座高峰。

上圖為北魏時期石獸,充滿藝術張力,視覺上的衝擊力帶來作品強大的感染力,眯著的雙目,萌態中飽藏威儀,正是這一時期古代中國特殊的指代。它睡著了嗎?沒有。它醒了嗎?也沒有。臥虎時期的中國,雖然看似懶洋洋,卻一樣不可輕視。

但奇怪的是,中國古代玉文化,在這一時期卻停滯不前,陷入低迷。其存世玉器數量稀少,似乎國人(不論南北)一下子對玉器這種自古以來的奢侈品不再喜愛。

此時期的古代墓葬中出土玉器文物稀少,玉質不佳,工藝不精,似乎是魏晉南北朝玉器的總體形象。歷來研究高古玉的學者,對此現象也迷惑不解,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玉器研究得也不多。

本文在此拋磚引玉,僅以館藏文物圓雕玉獸,對此時期特有的玉文化現象進行闡述,不當之處,有教於方家。下圖為甘肅館藏文物,前涼時期的玉臥羊。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前涼國(318年~376年)是晉朝涼州刺史張軌在姑臧城(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建立的國家,它同時向東晉和前趙稱臣,實際上則是閉關自守的割據政權。

由於前涼王的漢族背景,和其餘十五國多為胡人所建不同,其存續時期一直是南方士族北上的最大聚居地。所以,前涼時期的文物實際上保存了魏晉時期漢族文化的基本傳統,可被視為晉代文物的典型器。

這件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青白玉臥羊,出土於武威市涼州區靈鈞台遺址,青白玉質,臀部有黃色玉皮痕跡。長15.1厘米,寬6厘米,高8厘米,重910克。

這件玉羊器型比較大,戰漢時期的玉獸,一般尺寸都在5-10厘米之間。像此玉羊一樣長達15厘米的玉獸,可謂大獸。此羊似乎是綿羊,羊為義獸。《增廣賢文》說它「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此羊前腿彎跪,後腿彎曲於腹下,呈靜臥姿勢。眼、鼻、嘴俱用陰線刻出。由於此玉羊是考古出土文物,因此對於晉代玉器的鑑定相當於標準器。下面根據這件標準器,真知堂對拍賣行和館藏文物中的魏晉南北朝玉圓雕器進行剖析,以幫助大家對此時期玉器鑑定產生更直觀的認知。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海外大行拍賣成交過一件白玉臥羊,定為東漢,見下圖,真知堂認為其年代定得有些早,此物定為宋代比較合適。

無獨有偶,天津博物館也收藏了一件玉羊,年代定為南北朝時期,見下圖。我們可以看到,這件玉羊的角和拍賣場成交的玉羊角如出一轍,但整體的氣韻和神態則迥然不同。

雖然兩隻羊都是臥姿,但天津館藏羊四肢鮮明,頭部形象栩栩如生,羊角和背部之間,鏤空挖掉的部分較大,可見並不太愛惜材料(古代玉料價比黃金,特別是玉材難得的宋代,而漢朝則是一個特例)。這是其年代早於拍賣器的重要證據之一。


為什麼真知堂把拍賣器定為宋代呢?簡單的給大家講幾句。

第一,宋代仿古之風盛行,但由於一直沒能控制河西走廊,所以宋朝玉料的來源是極為緊張的。也因此對白玉更為推崇。戰國時期,白玉罕見。漢代白玉,和宋代白玉相隔千年,其包漿和沁色是有明顯不同的。箇中緣由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說了。此拍賣玉羊白玉和館藏漢代白玉質感略有不同,此其一。

第二,宋玉仿古,多仿戰漢。但萬變不離其宗,玉器工藝品很難脫離宋朝武力軟弱的現實。由於玉料過於珍貴,也就造成了玉匠在雕琢過程中特別愛惜材料的現象。

因此,拍賣的這件玉羊整體氣勢軟弱,羊角和羊背之間所留空隙很小。整體比例和天津館藏玉羊相比不夠協調,和此時期的玉兔則較為相似。

第三,拍賣羊的頭部細部特徵雕琢比較簡單,比較符合宋代玉獸的工藝特點,和漢代玉獸對羊頭部刻劃的細緻入微,有較大差異。請大家再細看下面二圖。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為什麼館藏玉羊定為南北朝時期呢而不是漢代呢?我們再來看一件典型的漢代羊形文物就都明白了。

下圖為著名的館藏文物東漢鎏金銅羊燈。

相比天津館藏玉羊,其神態和甘肅出土玉羊更為類似。所以天津館藏玉羊的年代,不會早到西晉,而更可能是南朝之物,年代較晚。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我們再來看看天津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玉獸。這件玉獸也是青白玉材質,有紅色沁,似乎為玉犬的形象。燈光下顏色偏紅,兩圖可以明顯看出色差。

和前面的玉羊一樣,此獸也被館方定為南北朝時期,但直接觀感上和玉羊相比有兩處很大的區別。

第一,此玉獸雖然也是臥姿,但前肢朝前,而並非牛羊駱駝一類的前肢朝後。


第二,這件玉獸基本上肚皮貼地了,和前面的玉羊四肢明顯支撐起身體的狀況差異較大。

圓雕玉器比較少見,所幸同時期的其他類材質文物存世較多,所以我們可以從其他材質的文物來分析判斷其年代。

以前古玉界多認為,西漢時期的玉獸多在站姿,而到了東漢時期,則多為跪姿,下圖這件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玉駱駝,就被定為東漢器。

我們從材質和神態來分析的話,天津館藏這件玉犬形器,年代可能早於天津館方定的南北朝時期,為東漢玉犬的可能性更大。

值得指出的是,古玩行歷來有句行話,叫做「漢獸不回頭,回頭不到漢」。說的是漢代動物的頭部都是朝前的,回頭或扭頭的都不是漢代文物。此說不確。下圖為河南三門峽出土的東漢陶犬,大家自己看。

再有,僅從陶犬這類文物來看,古玉界說的西漢為站姿,東漢為臥姿也不確。東漢時期也有不少站立的動物形象。如下圖這件東漢時期的綠釉陶犬。明顯的就是站立姿態。

由於這件玉犬,和甘肅出土的前涼玉羊在眼部刻劃上非常相似,而甘肅玉羊是相當於西晉晚期,東晉早期時代的出土文物。

西晉時代和三國時代聯繫緊密很難明顯劃分,三國時代又和東漢晚期聯繫緊密很難劃分,所以真知堂認為,天津博物館這件玉犬,定為東漢晚期到晉應該更為準確,館方定為南北朝時期偏晚。

以上也是甘肅這件出土玉羊帶給我們對晉代玉器更多的認識。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和上圖相似的還有下面這件玉駱駝,也是天津博物館的收藏品,年代也定為南北朝時期。

我們先來看看南北朝時期北魏的陶駱駝長什麼樣。下圖是一件館藏陶駱駝。這件陶駱駝的藝術張力明顯強於天津館藏玉駱駝,和後世盛唐時期的唐三彩駱駝極為相似。

我們從這匹駱駝和甘肅出土玉羊對比來看的話,這匹玉駱駝的年代應該和玉羊接近,大概也是西晉到東晉之物。年代略晚於東漢時期。

所以,它並不是南北朝時期玉駱駝(南朝根本看不見駱駝,北朝駱駝則應該是北魏駱駝那種雄姿),而是西晉到東晉時期文物,也有可能和前涼這件玉羊同出一匹工匠之手。


而下面這件2017年北京某拍賣公司拍賣的舊玉駱駝。從圖片來看年代應該早於天津館藏這件玉駱駝。真知堂的看法,它應該是東漢時期文物(僅僅是從圖片看,沒有親眼見過實物)。

而下面這件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南北朝玉獸,斷代應該是比較準確的。

天津博物館這件玉獸定為南北朝時期,也應該沒有太大爭議,個見更接近東晉時期的風格。

下圖這件洛陽出土的玉辟邪就比較粗糙了,看材質不類軟玉。年代也定為南北朝時期,應該是有所依據的。

杭州市博物館收藏的這件定為南北朝時期的玉獸,也是沒有多大爭議的。

這件天津博物館收藏的玉熊,也定為南北朝時期,它和典型的東漢玉熊確有差異,值得真知堂為此多寫一篇文章,在此暫不贅述了。

最後給大家留個作業,這是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定為南北朝時期的玉辟邪,你能準確斷出它的年代嗎?漢代?晉代?南北朝?還是什麼時代?

格物致知!真心喜歡中國古代文物和文化的,可以關注真知堂,帶你破解上古文明的歷史真相,正確的玩收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