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李鴻章曾告誡後人:若想中國沒後患,必要先滅其國

汗青史籍 發佈 2023-01-09T14:54:16.826507+00:00

對於中國人而言,李鴻章的去世,其實算是一個時代的落幕。這位身居權力中樞多年的老人,一生功過難以完全評價。

綜述

公元1901年,78歲的李鴻章在家中去世。

對於中國人而言,李鴻章的去世,其實算是一個時代的落幕。這位身居權力中樞多年的老人,一生功過難以完全評價。

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李鴻章的眼光還是有的。在簽訂《馬關條約》之後不久,李鴻章特地給朝廷上了一封奏摺。

在這封奏摺中,李鴻章用一句:

「泰西雖強,尚在七萬里之外;日本則近在門戶,窺我虛實,誠為中國永遠大患。」

此時的日本,在清朝的嚴重,最多是一個實力頗強的小國,怎麼能夠說是永遠大患呢?對於這句話,當時的許多人都頗有些不以為然。但是,歷史證明了,李鴻章的這句話是對的。

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下李鴻章為何能夠做出這種預言。

難以挽救的亂局

1842年的鴉片戰爭,之所以被認為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其原因,就是清朝被迫開放國門,以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

為了尋求自保,清朝上下皆開始尋求自救的方法。這裡不要小看清朝的皇帝,他們雖然平庸,但是不算傻子。人家英國只有幾千人,就攻破國門,這種事情自然是會深刻刺激清朝的統治者。

不過,在如何解決問題方面,清朝上層卻出現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對於清流派而言,中國傳承千年,其中自由祖宗規矩在。隨意改變規則,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貿然引進洋人的學說,很可能導致規則崩塌,影響上層階級的統治。

而洋務派官員,則是務實得多。他們認為,如果不學習洋人的學說,那麼中國不用等到自己崩潰的那一天,單是洋人的侵略,就足以將清朝滅國。

在慈禧的支持下,以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客觀來說,洋務運動並不像後來很多人說的那樣毫無成效。洋務運動使得中國在近代有了一些工廠,在制度上也發生了改變,使得國力上升,此上的種種,都是實打實的貢獻。

在這場運動中,李鴻章的貢獻是相當卓著的。也正是因為這些貢獻,李鴻章才能深得慈禧的信任,才會在後來有那麼多的信徒。

但是,清朝的爛不是爛在表面,而是爛在了骨子裡面。而1894年發生的甲午戰爭,簡直就是把清朝統治者的臉給打腫了。

那麼,為什麼1868年才開啟近代化進程的日本,能夠和清朝扳手腕呢?

趕上風潮的小國

日本能夠崛起,跟他們下定決心改革是脫不開關係的。

和只改革生產方式的洋務運動不同,日本開展的明治維新,可以說是從上到下進行的一次徹底的變革。堅持傳統的幕府派早就在倒幕運動中死完了,而崛起的各藩,本質上就代表了新思潮。

因此,倒幕派上台以後,日本的制度實際上已經完全變了,由地方分權轉變為中央集權,由重農主義轉變為重商、重工主義,由閉關鎖國轉變為開放共榮。

這種種改變,都是清朝遠不能及的。一個強大的國家,制度的改變只是第一步,關鍵在於思想的轉變。

而日本,又剛好有一個模範「君王」明治天皇。天皇帶頭表率,這種影響使得日本的民間也跟著效仿。因此,整個日本社會風氣煥然一新,完全有了一個近代國家的樣子。

而反觀清朝,洋務運動只是一場運動,從根本上來說,並沒有改變社會風氣,該愚昧的人還是愚昧,落後的生產方式依舊是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

這樣一對比,清朝簡直不要太落後了。

李鴻章對於日本的看法,其實就是因為他深刻認識到了日本的這種改變。但是,他無能為力,也不想出力。

之所以無能為力,是因為清朝的政治權力實際上是掌握在了慈禧的受眾,慈禧不同意,什麼維新運動都是不可能的。而不想出力,也是因為李鴻章是既得利益者,他並不可能主動背叛自己的階級。

但是,李鴻章這個人是很矛盾的。他的身上,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是也有忠於國家的一面。這種矛盾,促使他不得不上書慈禧,闡明日本對於中國的威脅。

然而,慈禧已經聽不進去了。面對日益糜爛的局勢,慈禧仍然熱衷於權術遊戲。她的重心,是放在洋人身上的。利用民眾對抗洋人,已經成為慈禧心中不可動搖的「國策」。

一地雞毛難收場

慈禧的政策,最終還是讓清朝走向了覆滅的結局。

從我們今人的視角來看,慈禧無疑是罪大惡極的。作為清朝的實際控制人,慈禧也應當為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失敗負責。

但是,李鴻章就沒有責任了嗎?作為中樞的一員,李鴻章毫無疑問也是要擔上責任的。他雖然有能力,但遠不是現在某些人口中的「清朝諸葛亮」。他的心中,私人利益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不然,也不會有「宰相合肥天下瘦」。

李鴻章的人生,無疑是悲劇的。他作為一個有理想的政治人物,一輩子卻沒有見到國家的強大,而且其人代表清朝,簽訂了一項又一項的賣國條約,壞了自己的名聲。

這種結局,對於李鴻章而言,無疑是悲慘的。他的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而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