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不是終點,恰恰是一個開始

熊倌兒 發佈 2023-01-10T03:00:35.048470+00:00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開創者無不相信自己將要開創萬世帝王基業,可結果均是一敗塗地,無一例外。即便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覆滅,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情況下,依然阻擋不住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這樣的事情發生。

黑格爾曾經說過: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開創者無不相信自己將要開創萬世帝王基業,可結果均是一敗塗地,無一例外。

即便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清帝國覆滅,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情況下,依然阻擋不住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迎著時代的浪潮,公然開起倒車,歷史的教訓根本阻擋不了這些人的冥頑不靈,狂妄自大。

這樣看來,歷史的教訓似乎並沒有影響我們的步伐。只是在前進的路上,那些曾經踩過的坑,載過跟頭我們又再來了一次。到底是我們人類太過健忘,還是歷史總是被扭曲更改?

我曾不止一次問自己,歷史是什麼?意義在哪裡?中國歷史的治亂之循環是否可以終結?我們的生活與歷史是否會一直如此荒誕?

回顧歷史,我們往往指點江山,意氣風發。但是展望當下,我們卻又迷霧重重,一片茫然。

我們很多人自豪於自己的歷史與文明,崇拜自己的祖先與傳統文化,開口就是五千年文明。

可當我們深入研究中國的歷史就會得出一個結論,沉湎於過去的榮光,往往是為了逃避現實的窘迫與匱乏。

大多數人自豪的祖輩,往前數不到明清就基本到頭了。歷次改朝換代,都是無數人的死亡,換來新的循環。

以四川為例,南宋末年蒙古人對四川人多次屠殺。蒙古將領闊端入蜀,攻下成都,一次屠殺的成都軍民超過一百四十多萬。蒙古人未入蜀之前,四川有一千兩百多萬人。但是到南宋覆滅,元初時,四川只剩60多萬人。四川人的災難並未就此結束,明朝恢復的四川人口,在明末清初之際,又是一場場屠殺,數百萬人口消失。

這還只是四川一地之情況,清朝初期為了穩固統治在各地的屠殺更是數不勝數,嘉定三屠、揚州十日這些還只是比較出名的,其他的趙州、潼關、崑山、嘉興、常熟、江陰、金華、南昌、湘潭、廣州、南雄、大同、潮州都有屠殺的記錄。

清末的太平天國起義前前後後有人說死亡上億人口或有誇張,但幾千萬人報銷了應是有的。曾國藩在自己家書裡面說的道貌岸然,屠殺宰人可是一點也沒手軟。

以上這些歷史,往後倒騰還沒算民國,抗戰時期。往前還沒算唐末黃巢起義,混亂的五代十國,安史之亂,五胡亂華等等。

看到這裡,不知諸君的祖先能躲過哪次天災人禍?往前可以數幾代?

我們的教科書明明白白的寫著,封建王朝對百姓,對人的壓迫和剝削,可依然有無數人在網絡上吹噓帝王的豐功偉業,這些通過奴役數萬萬百姓得來的東西有何值得誇耀?

那些搞民粹主義的人,誇耀帝王的盛世武功,漠視背後為此死去的無數生命,仿佛那些遙遠歷史功績與榮耀的暢想可以填滿他們空虛的靈魂,他們將自己的意志,對歷史,對帝王的意淫填入棋盤之中,幻想自己是歷史的執棋人。

這些君王所謂的功績,放在歷史中,縱向來看,很多是毫無意義的,如果這樣的功績值得稱讚,那些枉死的百姓算什麼?是人礦?是盛世的養料?

為何人們說中國歷史是一部治亂循環史?

那是因為這些帝王功業,對整個社會進步來說是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所有的一切不過是為了供養滿足權貴階層而已,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其實是沒有什麼有價值的產出。

那我們常常自豪的傳統儒家文化呢?

不可否認儒家在特定歷史時刻具有進步意義(春秋戰國),提倡「仁」的思想。可當封建統治者把他納入統治帝國的工具當中時,早已經變味了。

儒家所提倡的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結合血緣宗族構建了封建等級制度,時時刻刻鉗制壓迫人們的思想,人們常說吃人的禮教並不為過。

文明進步到今日的地步,如果還是不加辨別批判的將儒家傳統文化拿出來。那麼,大清被船艦利炮轟開大門的茫然無措,無數條約的簽訂的歷史教訓也就僅僅只是教科書的一頁紙。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若不「鑒之」,而是僅僅反覆「哀之」,那麼歷史的循環往復則不可避免。

克羅齊曾經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當現實開始讓我們無所適從,彷徨無助。

當我們發現生活開始荒誕,歷史的洪流已在暗中醞釀,隨時都會席捲而來。那時候,沉默一文不值,曾經搭上開往康莊大道的順風車,可能會變成通往地獄的靈車。

加繆說過,生命中的荒誕不可能是一個終點,而恰恰是一個開始。

承認這一切的荒誕或許才是我們真的看清現實,看清歷史,認真生活的新開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