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入塵煙》,讓我看到了童年農村生活的影子,和不忍面對的人性

飛揚講電影 發佈 2023-01-10T23:25:37.624462+00:00

2022年八月份,在電影《隱入塵煙》全網下架之前我觀看了它。電影講述的是西北農村,兩個苦命的可憐人馬有鐵和曹桂英搭夥過日子,雖然有著重重困難,但依舊堅強樂觀善良,眼看就要迎來新的生活,卻遭遇了意外。

2022年八月份,在電影《隱入塵煙》全網下架之前我觀看了它。

電影講述的是西北農村,兩個苦命的可憐人馬有鐵和曹桂英搭夥過日子,雖然有著重重困難,但依舊堅強樂觀善良,眼看就要迎來新的生活,卻遭遇了意外。

這部電影給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真實和殘酷。接近於80年代我生活的農村的真實面貌,揭露當時了一些農民生活的殘酷生活狀況和赤裸裸的人性。

首先,我說的電影的真實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隱入塵煙》這部電影裡面有太多熟悉的畫面,它讓我再次懷念起我那貧窮、辛苦,但自由且溫馨的童年生活。

實際上我生活的農村和電影西北地區相差兩千兩百多公里。我生活在華南地區,南嶺以南。

但是以前中國的農村生活、耕種方式大同小異。

電影中的馬有鐵耕地犁田用的是驢子。這頭驢子是農民最重要的財產,也幾乎是那時候農民家庭唯一貴重的東西。它既耕地犁田的勞動能手,還是農民的運輸工具,交通工具。

在我們南方地區,牛也是農民家中的寶貝。牛既是農民的產生工具,也是我們小孩的玩伴。

那時候每家每戶種了幾十畝地,一年播種兩季水稻,兩季花生,兩季紅薯,還要種豆子等其他農作物。。

所以每家必須都得養一頭黃牛或者水牛,我家當時養的是水牛。

我至今還記得我爸拉水牛犁地的情景。

到了農忙季節,爸爸拉著我家的水牛下到田地里,把犁地的犁套在牛的脖子後面,然後他一手牽著牛繩,一手扶著犁跟在水牛後面犁天。

我們那裡種的是水稻,在把秧苗插進水田之前還要拉水牛套上耙子,把水田靶的鬆軟又有粘性,這樣秧苗才容易插下去。

《隱入塵煙》裡,馬有鐵和曹桂英自己動手燒磚,砌牆蓋房子的畫面,我小時候在農村也見過。

馬有鐵把黃土鏟起來堆在一起,澆上水,水和土攪拌均勻,鏟起來放到模子裡,等太陽曬乾之後,這就成了蓋土方的土塊了。

在我上小學之前,我家裡住的也是這樣土房子。在我的記憶深處,我是見過村子裡頭村民自己燒土塊的,當我一看到電影裡馬有鐵在攪拌黃土,做土胚這個畫面我就覺得很熟悉。

馬有鐵和曹桂英自己蓋房子的畫面我也很熟悉。

八十年代開始,我們村子的人經濟狀況漸漸好起來,各家各戶逐漸蓋了水泥磚房。砌磚牆的工人也是站在用木板搭起的架子上。有專人用鏟子鏟水泥,有提水泥磚塊的小工就在下面把水泥提過來,遞給站在架子的工人,也有專人搬磚塊,提磚塊。到了後期,攪拌水泥,提磚塊都是用機器了。

《隱入塵煙》的殘酷之處在於好幾個方面。

村里首富張永福患病,需要有人獻血。但他是熊貓血,村里只有馬有鐵一個人的血型和一樣。

馬有鐵在村里人的勸說下,幾次去張永福家獻血。

所以,按理說馬有鐵就是張永福的救命恩人,是他的貴人。可是我們來看看張永福的兒子是怎麼對待馬有鐵的?

他們只用了幾頓飯,兩件衣服就打發了馬有鐵。物質上如此吝嗇對待馬有鐵,態度上對他也是冷冰冰的,好像就是理所當然的樣子。

殘酷的剝削,就是吃我們的血,反過來還嫌我們的血髒。


張永福的兒子開車來接馬有鐵和蔡桂英的時候,車裡鋪滿了塑料膜,張家請兩人吃飯的等著也包了塑料膜

在一些人的眼裡,農村是淳樸的,善良的,但是有時候他們也是自私冷漠的。

桂英掉水裡,每人下去救,屍體浮起來,也沒人幫忙去撈。

村民們也很現實,他們讓馬有鐵去獻血,是想讓馬有鐵幫他們說好話,讓張家早點把欠款結了。

魯迅先生說的「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會下劣兇殘到這個地步。」

我想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性是複雜的,所以江湖也是混亂的。有些人眼裡覺得農村人淳樸老實,其實並不盡然,那裡頭也是魚龍混雜的。

我生活在農村,我也知道人心有好的,有壞的。但是幸運的是,我們那個村子的人總該不敢做的那麼赤裸裸的冷漠或者絕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