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房租,中國最牛超市扛不住了!

投資家網 發佈 2023-01-11T14:29:13.248385+00:00

中國最牛超市,又出事了。為了得到西甲2015 年-2020 賽季賽季版權,英超2019-2022 賽季獨家版權,德甲2018-2023 賽季獨家版權,張康陽不惜斥資2.5 億歐元、50 億元、2.5 億美元。

中國最牛超市,又出事了。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 | 老高

中國最牛超市,又出事了。

投資家網獲悉,「中國第一大賣場」家樂福近日被曝出「購物卡消費受限」導致消費者憤難平,隨後市場傳來家樂福「即將倒閉」的消息,引發零售業高度關注。

1 月9 日深夜,家樂福相關負責人表示,「倒閉是謠言」。「家樂福進入中國市場28 年,一直伴隨著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變化,會持續深耕中國市場,提供至好至省服務。」

然而,對於家樂福的「闢謠回復」,消費者並不買帳,認為家樂福是在「拖延時間」。1 月10 日早間,一些消費者在社交平台表示,「北京最大的方莊家樂福超市閉店,購物卡消費受限,黃牛也不收卡,官方說目前門店消費支持各類快捷支付,但找不到合適門店。」

雖然,家樂福方面不承認「即將倒閉」,但這個昔日中國最牛超市的前景十分堪憂。

進入中國幾十年的家樂福自2018 年巨虧5.78 億元以來,活得很辛苦。2019 年,蘇寧易購以48 億元高價收購家樂福中國股權,本以為會帶來一線生機,沒想到張近東自己負債纍纍。

蘇寧易購2022 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收183.28 億元,同比下降16.57% ;淨虧損18.05 億元,同比擴大56.1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虧損為24.63 億元,同比擴大41.24% 。

對於蘇寧易購巨虧,它們把矛頭丟給了「小弟」家樂福,一家新店不開,順便關閉了54 家門店。「公司淨利潤虧損是受家樂福拖累,下滑的業績難以分攤高租金成本。」

也就說,家樂福「即將倒閉」消息來源可能是因為「交不起房租」。按著蘇寧易購三季報描述,現在的家樂福已經成為張近東的「棄子」,可他仍堅持「打腫臉充胖子」。

作為較早進入中國的大型超市,家樂福一直被視為「大賣場」模式的締造者。

靠著「大賣場」的新穎概念,家樂福在中國迅速成長,每年遞增10 多家門店,被譽為中國最牛超市。2011 年開始,國內連鎖商超瘋狂複製家樂福模式,中國零售業煙火瀰漫。

促成零售業「內卷」的一個點在於,網際網路向各個行業滲透,傳統零售與電商擦出火花。對於網際網路,家樂福始終態度迷離,這也被視為它們走向衰落的誘因。

早年,曾有媒體質問家樂福為何不學學沃爾瑪?後者在2011 年就通過入股1 號店布局了電商業務,緊接著又斥資33 億美元收購美國明星電商Jet.com 。面對競品布局電商,家樂福選擇視而不見。 它們甚至認為,「電商是曇花一現,傳統零售不會被網際網路衝擊。」

當電商變成網紅,傳統零售弱點顯現,入主中國幾十年的家樂福經營業績明顯下滑,它們在2015 年以不情願的被動姿態向電商妥協。當一個人不情願的做事,就很難把事最好。

一方面,家樂福布局電商;另一方面,電商業務不給予過多支持。搞來搞去,哪件事都沒搞明白,導致家樂福2018 年巨虧5.78 億元。 眼看中國業務跟不上節奏,法國總部決定售賣這個對中國零售業影響深遠的超市。不過,那筆交易很多巨頭都不願意當「接盤俠」。

直到一個中國商人的出現,他就是張近東。

2019 年6 月,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與家樂福簽訂《股份購買協議》, 蘇寧國際將以現金48 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 股份,成為控股股東。

這是繼蘇寧易購拿下萬達百貨後,再一次購買傳統零售業務。連續兩次大動作,張近東成了焦點人物。 在傳統零售紛紛布局線上的時代,張近東選擇反向布局線下。

有分析師把張近東的行為看作是一次「大冒險」。收購家樂福,蘇寧易購給出了頗為合理的解讀,「蘇寧零售體系的4 億會員與家樂福中國的3000 萬忠實會員將形成互補。」

根據張近東的設想,「這不是大冒險,是線上與線下的融合,蘇寧時代來了。」

「蘇寧時代,一去不返。」

沒人敢說張近東的選擇一定錯,但收購家樂福成了「蘇寧系」繞不過去的痛。

完成收購後,家樂福向蘇寧業務線靠攏,張近東希望用家樂福的快消品運營經驗與供應鏈能力,與蘇寧易購及智慧零售場景結合,打通「蘇寧系」大棋盤的最後一公里。

「理想美好,現實骨幹。」實踐過程中,家樂福的改變沒有想像中容易, 一些媒體調查發現,家樂福超市除了貼上蘇寧標誌,能線上支付,本質還是一家傳統超市。

與電商、傳統零售布局線上的同行相比,家樂福沒有任何優勢,加之新鮮電商、超市走紅,新零售風口到來,幾方分流之下,張近東意圖線上融合線下的美夢很快破滅。

大型超市本身是一門重資產生意,動輒上萬平米的門店,年年上漲的房租,對現金流要求極高。張近東花了48 億元買下的只是家樂福在中國的授權,不是地產。

家樂福門店越多,蘇寧要拿出的房租就越多,對於四處投資、業務雜亂的「蘇寧系」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好消息,家樂福持續虧損與吸血,給張近東帶來了沉重負擔。

2020 年,一場突然襲來的疫情將家樂福拉向深淵,年年閉店,順便拖垮了母公司。

根據蘇寧易購2022 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收183.28 億元,同比下降16.57% ;淨虧損18.05 億元,同比擴大56.16%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虧損為24.63 億元,同比擴大41.24% ,其中家樂福方面極為慘澹,無新開門店,且閉店數量達到了54 家。

蘇寧易購認為,巨虧是家樂福造成的。「公司淨利潤虧損是受家樂福拖累,下滑的業績難以分攤高租金成本。」誰能想到,「中國第一大賣場」最終會因為交不起房租,閉店。

隨著家樂福在一線城市陸續閉店,大量消費者為了防止購物卡失效湧入線下門店發現,「購物卡消費受限」,隨後市場傳出它們「即將倒閉」的消息,引發零售業高度重視。

家樂福相關負責人急忙回復稱,「倒閉是謠言」,打了一波廣告。面對「闢謠回復」,消費者並不買帳,覺得是在「拖延時間」。一些消費者在社交平台表示,「北京最大的方莊家樂福超市關門了,黃牛也不收購物卡,官方說目前門店消費支持各類快捷支付,但找不到合適門店。」

作者走訪北京最大的家樂福門店發現,確實閉店了。雖然,家樂福不願意承認「即將倒閉」,但這個昔日中國最牛超市顯然扛不住了,老大張近東已負債纍纍。

2022年,是張近東父子最悲催的一年。

張康陽在香港敗訴,陷入了一場波及全球的追債漩渦。

59歲張近東受完家樂福拖累,又受兒子拖累,還欠下一屁股債。

那麼,張近東是怎麼混成今天這樣的?

總結下來,他始終沒有放下執念與顏面,執念讓他超車,顏面讓他翻車。

張近東的故事線很長,他在國內成名主要靠蘇寧電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張近東抓住紅利,整編蘇寧易購,用資本市場的槓桿效應,徹底變身成一位商界大佬。

從蘇寧電器到蘇寧易購,張近東用執念創業,他相信自己能改變中國零售業的未來。

蘇寧易購的上市,則讓張近東成了風雲人物,一些媒體喜歡拿他與劉強東比較,並稱「電商二東」,正是從此刻開始,張近東高調起來,他頻繁出現在雜誌的頭版頭條。

業務越來越多,盤子越做越大。除了蘇寧易購,「蘇寧系」還布局了外界熟知的蘇寧體育、蘇寧置業。其中,蘇寧體育由張近東之子張康陽操盤,屬於一大燒錢業務。

為了得到西甲2015 年-2020 賽季賽季版權,英超2019-2022 賽季獨家版權,德甲2018-2023 賽季獨家版權,張康陽不惜斥資2.5 億歐元、50 億元、2.5 億美元。

2015 年,張康陽看上江蘇國信舜天足球俱樂部,直接掏出5.23 億元;他喜歡國際米蘭,就花20 億元遠赴義大利買下70% 股權,幾年下來為國際米蘭至少花了約50 億元。

而在「蘇寧系」深陷債務漩渦時,一切持續投入的燒錢生意都變成了重負。

去年5 月,張康陽在微博發聲慶祝國際米蘭贏球,馬上遭到前江蘇蘇寧俱樂部球員集體討薪。「蘇寧系」支柱蘇寧置業同樣如履薄冰,多地分公司納入異常名錄。

算上陷入巨虧的蘇寧易購與年年閉店的家樂福,張近東的新年之路舉步維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