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和支柱嗎?中國國際知識發展中心權威解讀

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 發佈 2023-01-12T05:20:37.219884+00:00

文丨周太東 中國國際知識發展中心來源丨《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編輯丨王秋蓉前 言當前,世界面臨多重危機,氣候變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地區與國內衝突等對各國推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造成了嚴重破壞。人類發展指數首次出現連續兩年的下降。

文丨周太東 中國國際知識發展中心

來源丨《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

編輯丨王秋蓉

前 言

當前,世界面臨多重危機,氣候變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地區與國內衝突等對各國推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造成了嚴重破壞。人類發展指數首次出現連續兩年的下降。中國提出和穩步推進全球發展倡議,聚焦減貧、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為全球加速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注入動力。

雖然如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發展範式,但是各方對其含義或定義以及其對發展理論和實踐的含義仍不清晰。在全球環境容量趨緊、氣候變化明顯和發展中國家面臨艱難發展路徑選擇的大背景下,對可持續發展概念演變進行梳理、明確其主要內涵有利於統籌好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維度,有利於處理好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有利於推動各方進行政策協調、形成政策共識。

關於發展

討論可持續發展的含義首先要從發展這一概念開始。實際上,發展概念本身也被賦予了許多不同的含義和闡釋。發展被視作「人類能力增長的演進過程,這種能力包括發起新的結構、應對問題、適應不斷地變化以及有目的和創造性地實現新的目標」。

也有人認為,發展是一國內部人口需求通過理性和可持續使用自然資源和系統得到滿足的社會條件。其他觀點則指出,發展是一個多維度的過程,涉及社會結構、態度和制度的主要變化以及經濟增長、不平等的減少和絕對貧困的消除。有關發展的理論包括現代化、依附論、世界體系和全球化等。

現代化理論將社會區分為兩種主要類型,即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現代化理論認為,傳統社會受到規範、信念和價值的束縛,阻礙了發展。為了實現進步,傳統社會必須模仿現代社會的文化,積累資本,實現工業化。本質上而言,這種理論試圖通過引進現代技術等方式來實現經濟增長,提高傳統社會的生活水平。這種理論也因為過於看重經濟增長,忽視自由和自尊等目標而受到批判。

依附論對現代化的信條進行了批判,認為發達國家構成了世界經濟中心,發展中國家處於世界經濟的外圍,受發達國家剝削與控制。但該理論並沒能清楚說明發達國家如何獲得或剝削欠發達國家的經濟剩餘。

世界體系論則認為,國際貿易分工和資源從邊緣國家向中心國家的轉移阻礙了邊緣國家的發展,使得邊緣國家過於依賴中心國家。世界體系理論將世界經濟看作不平等的垂直關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不平等交易關係是第一世界盈餘的來源。這種理論也因為過於強調世界市場、忽視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而受到批判。

類似地,全球化理論起源於全球經濟交易的深度融合,但除了經濟關係外,全球化也關注文化、政治、技術等維度,認為國家之間開放和便捷的溝通為文化趨同創造了基礎,一國的政治也具有全球性。

儘管這些發展理論都有自身的不足之處,但均為現在的全球發展理念和範式,即可持續性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可持續性

從字面理解,可持續性意味著一段時間內維持某種實體、結果或過程的能力。但在發展領域,許多學者和從業人員則將該概念理解為改善和維持健康的經濟、生態和社會系統,促進人類發展。例如,有學者將可持續性定義為「在固定的生態系內,代內和代際間的資源的有效和公平分配」。

也有人從人口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動態平衡角度來理解可持續性,認為人口的增長不能對環境的承載能力帶來不可逆轉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人類的活動及其滿足人類需求的能力不能帶來生產資源的減少或耗盡。這激發了人們對如何更好利用現有的生態資源來促進人類發展的思考。

在這種背景下,不同的學者指出,考慮到地球的承載能力,實現全球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轉型是人類當下面臨的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世界銀行不斷呼籲用創新的方法來管理現實世界。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則指出,可持續性概念的終極目標是在考慮地球生態系統可再生能力的基礎上,確保經濟、社會和環境的適當統一和平衡。

因此,可持續性的含義需要特別關注動態統一和平衡。但也有學者認為,可持續性的定義必須強調代際公平。雖然這種理念很重要,但卻因為未來人口的需求無法定義而帶來了不確定性。基於這些討論,當代的可持續性理論試圖在應對人類挑戰的過程中,將經濟、社會和環境維度進行融合統一。

在經濟方面,考慮可持續性地積累和使用自然和資金資本;在社會方面,則尋求提高政治、文化、宗教、衛生和教育系統,確保人類的尊嚴和福祉;在環境方面,考慮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的整體性。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成為發展敘述中最時髦的詞彙,但卻被賦予了不同的定義、含義和解釋。從字面理解,可持續發展是指「可以永續或在特定時間內可以繼續的發展」,包含著「可持續」和「發展」兩個關鍵詞。

儘管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很多,但引用最多的仍是布倫特蘭委員會報告中的定義,即「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發展模式,既滿足現在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發展政策和議程中一個核心的概念,為社會和環境互動但不會損害未來資源提供了機制。因此,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發展範式和理念,呼籲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不能危及地球生態系統或導致諸如森林砍伐、水和空氣污染等會帶來氣候變化和物種滅絕的環境問題。

可持續發展也是一種發展方法,即在使用資源的同時允許資源繼續存在,在滿足人類發展目標的同時,維持自然系統提供經濟和社會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服務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可持續發展致力於實現社會進步、環境平衡和經濟增長。隨著人口的繼續增長,而滿足人類需求的自然資源並沒有變化,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相關性不斷增強。

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全球關於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也集中於可獲得資源的審慎使用上,為的是在滿足現代人的需求的同時,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他們需求的能力。因此,可持續發展意味著在經濟增長、環境整體性、社會福利之間取得平衡,進而強化了關於代際公平的要求,承認可持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期和長期含義。

可持續發展的歷史

儘管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很流行,但人們往往忽略了該概念的歷史或演進。這種演進對於預測將來趨勢並對現在和未來提供了有用的指導。歷史上看,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概念主要源於經濟學。

18世紀末,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引起了人們對地球有限的自然資源承載力能否繼續支持人口不斷增長的命題。1789年,馬爾薩斯提出,物資供給是按算術級數增加,而人口是按幾何級數增長的,因此生活資料的增加無法趕上人口的增長,自然資源有可能無法支撐日益增長的人口的需求。如果不採取措施限制快速的人口增長率,那麼就會發生自然資源枯竭或減少,進而為人類帶來災難或苦楚。

儘管這種假設忽視了技術的力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球對於一些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對生產和長期經濟增長的威脅的關注度日益升高,進而對發展的可持續性提出了疑問。

類似地,為了考究全球經濟發展的範式是否「可持續」,德內拉·梅多斯利用人口增長、工業生產和污染等數據,於1972年研究出版了《增長的極限》,指出如果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等按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這個星球上增長的極限將在今後100年中發生,最可能的結果是人口和工業生產能力有相當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

同年,可持續發展概念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上首次受到廣泛關注。儘管這次會議關於概念本身並不明確,但國際社會對發展和環境兩個獨立的議題可以通過相互促進的方式進行管理達成了共識。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也稱為布倫特蘭委員會報告),對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明確的定義。該報告集中關注了兩大問題:一是需求問題,特別是要將世界貧窮人口的根本性需求置於優先位置;二是技術和社會組織現狀對環境滿足現在和未來需求能力的限制。

報告的建議也成為1992年在里約召開的地球峰會討論的基礎。該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成果文件明確表示,可持續發展應該成為國際社會議程的一個優先事項,並建議各國的國家戰略應該應對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

2002年,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在約翰尼斯堡召開,回顧了里約峰會以來取得的進展,並制定了約翰尼斯堡計劃。2012年,里約峰會召開20周年之際,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召開,聚焦綠色經濟和制度框架兩大議題,在49頁的成果文件中,可持續發展出現了238次,鼓勵在全球發展議程的各個方面採取行動,推動可持續發展。

同年,聯合國時任秘書長潘基文將可持續發展作為聯合國的五項優先工作之一,強調可持續發展在國際和國內發展政策、項目和議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持續發展的支柱

通過以上梳理可發現,可持續發展幾乎從一開始就要求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確保環境和經濟可行、經濟和社會公平以及社會和環境可承受。作為一種願景和前瞻性發展範式,可持續發展強調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積極轉型,因此可持續發展關注的三個主要問題是經濟增長、社會平等和環境保護。

在追求人類發展的過程中,這些相互交織的理念和概念應該成為決策和行動的基礎。如果可持續性三個維度能很好地應用於現實世界場景,那麼將實現共贏,自然資源得以保存、環境得到保護、經濟得到增長且更具韌性、社會生活也變得良好。為了實現可持續性,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維度必須綜合、系統考慮。

經濟可持續是指生產體系既能滿足現在的消費水平,也不會損害未來的需求。傳統上,經濟學家認為自然資源的供給是無限的,因此對市場有效分配資源的能力過於重視,經濟學家也認為經濟增長會伴隨技術進步,因此也能對在生產過程中被毀的自然資源進行修復。

但是,現在人們逐漸意識到,自然資源並不是無限的,而且也並不是所有的自然資源都可恢復或再生。經濟體系的日益增長對自然資源基礎帶來了過度消耗,促使人們對傳統經濟假設進行再思考,使得許多學者開始懷疑不受控制的增長和消費的可行性。

當前,指導和評估經濟活動框架並沒有充分考慮社會和環境的成本。由於對經濟增長的過度關注,諸如污染和環境資源的減少等重要成本因素都被忽視,對商品和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繼續驅動市場,並對環境帶來了破壞性影響。經濟可持續性因此要求決策時充分考慮可持續性問題。

社會可持續性則包含著公平、賦能、可及性、參與、文化身份以及制度穩定等概念。這個概念本身強調發展是關於人的,因此人很重要,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社會可持續性包含著有助於減少貧困的社會組織體系。但從更加根本的角度看,社會可持續性則關注的是貧困等社會條件和環境破壞兩者的關係。

社會可持續性理論認為,貧困的減少既不需要帶來環境的毀壞,也不需要導致經濟不穩定,貧困的減少應該以現有的環境和經濟資源為基礎。也有觀點認為,在社會層面,可持續性需要基於適當的衛生、教育、性別平等、和平和穩定,培育人、社區和文化的發展,幫助人們實現有意義的生命。

由於社會維度較為複雜,實現社會可持續性並不容易。與環境和經濟系統的流動或周期比較容易觀察不同,社會體系具有高度無形性,並不是很容易模型化。其他人則認為,社會可持續性並不關注每個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是為每個人有能力實現自身需求提供有利的條件,因此也包括人權、性別平等和公平、公眾參與以及法治等。

環境可持續性主要關注自然環境及其對人類生活提供的支持,與生態體系的整體性和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環境可持續性要求自然資本作為一種經濟投入資源得以可持續性利用,維持生態體系平衡。但是,無節制的增長追求對地球系統帶來了更大需求和壓力,技術的進步也可能無法支持指數式增長。

支撐對環境可持續性擔憂的證據也日益增多,氣候變化正是其中的一個例證。氣候變化帶來了大氣和海洋變暖、冰面減少、海平面升高以及生物多樣性喪失等變化。

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5年9月各國一致通過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個主要特點是,這些目標和子目標基本上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也就是說,不同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既能相互補充和協調一致,但也具有張力,需要作出妥協和平衡。相互補充意味著應對一個目標也會同時有助於解決其他目標,每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都可以被視作一個龐大複雜「拼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塊。

為了利用好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相互補充的特點,各國在實施整個議程的同時,應該基於自身國家的優先領域和資源可獲得性,找到那些可以發揮催化劑作用或多方面影響的目標。由於許多目標的相互補充性,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任何一個指數也可以用來評估多個目標和指標。

但是,可持續發展目標之間也有張力,需要進行權衡,而且很多時候選擇並不容易,會帶來贏家和輸家。例如,如果為了增加農業生產和確保食品安全而砍伐森林,那麼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目標則會受到威脅;如果糧食作物被用來生產生物燃料和確保能源安全,那麼食品安全的目標則會受到影響。

另外,各利益攸關方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看法也不盡相同。例如,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儘管全社會總體上和長期來看是贏家,但那些化石燃料的企業和工人短期看則是輸家。這種平衡往往會對治理帶來挑戰。也就是說,要想在通過高水平經濟增長實現減貧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微妙平衡並不容易。

因此,可持續發展原則要求系統性綜合經濟、社會和環境等維度,並將其納入不同代際的決策的各個方面。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經濟、社會和環境目標和子目標的平衡,不同國家需要承認其中的潛在張力,並設計相應的策略進行克服,同時找到更多可以相互補充、協同推進的著力點。各國在落實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不同的國情、能力、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

儘管所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均適用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但這些目標在不同的國情下面臨的挑戰卻不盡相同。在落實全球目標和強調普遍性的同時,需要尊重國別的方法。發達國家在為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應該對社會和經濟進行可持續性的轉型;由於技術的使用可以促進經濟和環境的平衡,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應該得到鼓勵;私營部門、公民社會等的參與也尤其重要。


來源丨《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2022年12期

編輯丨王秋蓉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合作推廣、投稿、轉載可在後台留言,或加官方微信(ID:sdg-china)聯繫我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