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街頭騷亂對整個美洲構成挑戰

環球網 發佈 2023-01-12T09:42:48.670133+00:00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彭博社1月10日文章,原題:先是美國,後是巴西,下一個輪到誰?8日,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的一群瘋狂支持者強闖巴西國會大廈、總統府和聯邦最高法院。但反叛者姍姍來遲:總統盧拉幾日前已經宣誓就職。盧拉當天甚至不在首都,而是在聖保羅州。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彭博社1月10日文章,原題:先是美國,後是巴西,下一個輪到誰?8日,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的一群瘋狂支持者強闖巴西國會大廈、總統府和聯邦最高法院。但反叛者姍姍來遲:總統盧拉幾日前已經宣誓就職。盧拉當天甚至不在首都,而是在聖保羅州。

真實的、持續的威脅

眼下,巴西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對首都巴西利亞三權廣場的衝擊在幾個小時後被警方控制。盧拉將首都置於安全部隊的管轄之下,最高法院正在調查聯邦區警察放任叛亂發生,甚至護送抗議者前往國會大廈的證據。

巴西《聖保羅頁報》的社論版稱,反叛者不過是「一小撮白痴」。儘管反叛毫無意義,但出現這種情況是一個真實的、持續的威脅,而且可能不僅僅在巴西。街頭騷亂作為推翻民主統治的工具,對整個美洲構成了令人擔憂的挑戰。在美洲,對民主的支持正處於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兩極分化嚴重

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次未遂的政變最終將加強盧拉的實力,減少民眾對極右翼勢力的支持,因為極右翼勢力表現出暴力和不民主的姿態。然而,這種解釋似乎過於樂觀。

根據一些統計,巴西的兩極分化如今十分嚴重,盧拉以不到兩個百分點的優勢擊敗博索納羅。如果以美國作為先例,盧拉將極難克服將巴西選民一分為二的極端兩極分化,並且很難將另一半選民納入自己的陣營。

巴西的叛亂發生在政治動盪席捲其周邊地區之際。秘魯前總統卡斯蒂略被國會趕下台後,目前仍處於動盪之中。智利左翼總統博里奇在投票中以微弱優勢擊敗右翼候選人何塞·安東尼奧·卡斯特,但他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政治立腳點,支持率急劇下降。在玻利維亞,當警方逮捕該國主要反對派人物路易斯·費爾南多·卡馬喬後,抗議活動不斷蔓延。在阿根廷,副總統克里斯蒂娜因涉嫌腐敗,被判處6年監禁,並終身不得擔任公職。

正如拉美民調機構「拉美晴雨表」2021年的一項研究中指出的那樣,拉美民眾對民主的支持處於25年來的最低水平。

2020年,只有40%的巴西人認為民主比其他形式的政府更可取,低於2010年的55%。考慮到持續存在的不平等、暗淡的經濟前景以及對政治階層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這些趨勢將很難逆轉。

或許盧拉最緊迫的任務是,在叛亂之後儘可能地追究責任。各國領導人譴責政變的反應速度,對於粉碎叛亂分子可能持有的幻想至關重要,但還有更多工作要做。

美國負有重大責任

美國對8日在巴西發生的叛亂負有重大責任。美國不僅為世界反民主工具箱中增加了2021年1月6日國會騷亂式的政治暴力,更有甚者,博索納羅的兒子、巴西議員愛德華多·博索納羅在海湖莊園受到過川普的款待。他還與川普的前顧問史蒂芬·班農討論了戰略問題,並與川普的另一名顧問傑森·米勒共進午餐。

美國的參與助長了巴西的反民主火焰,其有責任幫助巴西撲滅這場大火,以免對巴西的民主造成更大傷害。(作者愛德華多·波特,陳欣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