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短視頻格局會如何變化?

單仁行 發佈 2023-01-17T11:12:56.803332+00:00

01在去年2022年,短視頻度過了看似平淡的一年。我們說它平淡,不是說它真的很平,是因為短視頻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打開短視頻已經成為一項日常習慣。今天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利用短視頻對企業營銷具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2022也是短視頻的一個重要節點。

01


在去年2022年,短視頻度過了看似平淡的一年。


我們說它平淡,不是說它真的很平,是因為短視頻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打開短視頻已經成為一項日常習慣。


今天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利用短視頻對企業營銷具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



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2022也是短視頻的一個重要節點。


所以,在新年伊始,藉助於我對短視頻的一些思考和實踐,跟大家一起總結一下短視頻的變化,以及2023年,企業在營銷中的短視頻應用,企業如何讓自己的營銷跟短視頻更好的聯繫起來,適應新變化。


02


第一個變化是:流量增長已經達到天花板。


從2016年到2021年,是短視頻迅猛發展的爆發生長期。


這5年,短視頻平台的月活躍用戶,從2.17億一路攀升到9.07億。



終於在2022年,這樣的增長到達了天花板,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預計,截止到2022年12月,短視頻月活達到9.8億人,占手機網民用戶總規模的97%.


也就是幾乎每一個拿手機的人都是短視頻用戶,再往上已經沒有新的增量,


根據Quest Mobile發布的《2022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報告》,在2022年,視頻號月活躍用戶8.13億,抖音6.8億,快手3.9億。



除了視頻號因為有著國民級社交應用微信做背書,在統計上更占便宜,抖音、快手的月活數量並沒有超出預期,增長特別緩慢。


短視頻格局基本上穩定下來了,視頻號、抖音(包括西瓜視頻)、快手三國鼎立,剩下的就是更加細分,針對性更強的小紅書、B站、好看等等。


從整體來說,除非未來出現顛覆性的技術和應用,現在就是這些平台值得我們去布局短視頻了。


你要問為什麼?這就是我們要說的第二條。


第二個變化是,總量雖然沒多少提升,但用戶使用時長正在增長。


2022年,短視頻的流量提升主要體現在用戶時長的增長。


目前,短視頻成為所有手機應用當中時間最長,打開頻率最高的應用,抖音日均使用時長118分鐘,快手是119分鐘,視頻號因為跟微信綁定,使用時長大概在35分鐘,沒辦法像抖音、快手這種獨立APP有高粘度。



從整體上說,短視頻每月人均使用時長達到了56.4小時,也就是兩天多的時間,相比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年底增長90%。


所以,三年的疫情是危機,也是機遇,正是疫情當中的封控隔離,才讓短視頻融入了每個人的生活。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兩個關鍵要素:


一是算法分發為主的短視頻形態,給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內容體驗,特別是頭部短視頻平台不斷學習和進化的算法機制。


二是平台的技術能力向其他領域溢出,短視頻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特別是電商領域。


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講到的2022年短視頻最大的變化。


03


第三、算法機制和電商閉環。


以抖音為例,在2022年,抖音「興趣電商」的推薦算法有了明顯的疊代,推送的內容更加精準,多元。



在2015年,我有一次跟張利東(現任字節跳動董事長,當年字節跳動的副總,2號人物)一起吃飯,那個時候張利東負責今日頭條的商業化,我們就聊到了算法推薦里的邏輯。


過去的搜索平台,叫直排,我們帶著需求去,搜索結果是直接排序在用戶面前,我們選一個就走了。


這個時候的算法是根據用戶點擊哪一個,來調整排序是不是合適,廣告放在哪一條可以效果最大化。


內容平台是混排,我不是帶著需求去,我可能就是上來看看新聞,內容好我就可能一直看下去,不好就走了。


這個時候的算法是混合排序,也就是用混合的內容來測試我的喜好,給我打上標籤,把我關注的內容大量推送給我,把我留在平台。



這個就是今日頭條當時的算法,但我跟張利東還講了一個問題,雖然這樣的算法和推薦比搜索平台確實好,但我使用起來就有個問題,比如說我關注台海局勢,整個平台推送給我的全是同一類的內容和觀點,很多信息被窄化,我看了一段時間就審美疲勞了。


張利東那個時候說我們算法還在學習和疊代,充實整個算法的資料庫。


所以,我們看今天的抖音,在繼承今日頭條的數據,經過這些年不斷疊代後,抖音的混排已經非常智能和快速了。


算法會參照大數據,給我們打上幾十個標籤,你可能喜歡財經,喜歡管理,喜歡營銷、喜歡實事新聞,我先推送給你看。


誒,你好像更關注營銷,不愛看新聞,停留時間很短,算法就會以大數據為藍本,結合用戶實時行為在後台秒算,減少新聞的推薦權重,提升營銷的推薦權重,然後再把營銷相關的企業管理穿插著推送給你,直到計算出你這個用戶ID背後的完整畫像和喜好比重。


這就是目前抖音的算法邏輯,它計算非常快,推送的內容比以前更精準,也更多元。



但是,這還不是最主要的變化,我們想一個問題,算法疊代的這麼精緻、多元的目的是什麼?


是了解你的畫像,知道你的興趣,然後呢?


當然就是為了商業化,形成電商閉環。


興趣電商,興趣是前提,電商才是根本。


算法給抖音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推送的混排內容里,電商元素大大增加了,我們過去10條視頻還刷不到一個廣告,現在刷2條就會有廣告出現,甚至是1:1的比例。


但因為抖音很好的掌握了用戶的畫像,按照我們每個人的興趣和需求進行推送,用戶可能不需要,但是我們不會對平台反感,依然會留下來繼續刷。


這也就是為什麼抖音、快手的電商業務從2019年才開始啟動,短短4年時間,電商交易規模就能突破到2萬億的原因。


04


了解了這些變化,對我們利用短視頻進行營銷的企業來說,我們在2023年該做哪些動作呢?


首先,我們要懂得平台的算法變化,我們帳號所有的內容、名稱都要圍繞著我們所從事業務的品類、行業的關鍵詞出發。


我們要懂得把目標對象和行業品類有關係的關鍵詞篩選出來,在製作短視頻的時候,就要把這些關鍵詞放到裡面,不管是開頭的黃金3秒、結尾、封面、還是標題。



算法就會根據這些關鍵詞識別我們是幹什麼業務的,然後推送給有這樣需求的用戶。


第二、我們的內容要根據算法推薦的比列來調整,今天各大平台都在追求商業化,算法會傾斜一部分流量給電商性質的內容。


我們可能有兩三條免費的內容是做宣傳,那下一條內容就要把產品帶出去,或者是去做付費推廣。


我們需要有免費的內容去「種草」,但也需要有轉化的內容來「拔草」,兩類內容要配合,平台就會更好識別我們帳號的屬性,即時推送給潛在需求的用戶達成轉化。



對2023年的短視頻來說,爆發期慢慢過渡到了專業期,商業化會成為平台的重心,這也是屬於我們所有企業的機會。


當然,前提是我們需要足夠專業,了解平台的變化。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