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愚弄有錢人的米其林

從心聊電影播客 發佈 2023-01-18T02:46:11.452004+00:00

傳說中的米其林餐廳,總是有很多奇葩菜。有錢人來這裡吃菜,吃的是優質的食材,廚師的做法,還有一樣——創意。但是米其林真的好吃嗎?那倒是不一定。有些時候,米其林餐廳只是身份的象徵。

傳說中的米其林餐廳,總是有很多奇葩菜。有錢人來這裡吃菜,吃的是優質的食材,廚師的做法,還有一樣——創意。

但是米其林真的好吃嗎?那倒是不一定。

有些時候,米其林餐廳只是身份的象徵。所以在《菜單》這部電影裡,編導也幾乎用盡諷刺之能事來彰顯米其林餐廳的華而不實,同時也諷刺了那些去吃飯的人。

在故事裡,安雅飾演的Margot臨時陪著尼古拉斯·霍爾特飾演的Tyler,一起赴宴。據說,就是這一個套餐,就需要1250刀/人。

吃這麼一餐飯,得先上個小遊艇,眾人來到一個小島上,才能開始這一天的餐飲供應。

與Margot和Tyler一起上船的,有三個看上去像少數裔的金融男、一對老年的富商夫婦、一個明星和他的助理、還有一個美食評論家和她的同伴。這些人,都是社會上有些聲望/地位的人,這些人還不知道,他們在登陸的時候才是噩夢的開始。

主廚看上去要求嚴格,但是卻總像個大法師,他喜歡在介紹菜品的時候拍掌,而且還總是一副上帝姿態。而且上來的菜,也是具有一定的侮辱性。

特別是第二道菜,沒有麵包的麵包盤

Margot上來就覺得不對勁,可是Tyler卻一直樂在其中,他就是一副膜拜主廚的樣子,而且一直都在拍照。

餐廳在供應顧客餐點的時候,並不提供必要的主食,你可以說是一種創意,但更多的時候,其實像是一種虐待。當然,我們在開篇就說了,很多人來到米其林的餐廳吃飯,並不真正是為了果腹,最重要的是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但是也可能正是因為這種高高在上,讓主廚的團隊成員開始了他們的復仇。

除了這些各有罪狀的人之外,還少不了項目的天使投資人……

資本的介入導致真正喜歡美食的人無法再享受做食物的樂趣,只能通過不斷疊加概念、創意、甚至聯繫環保、社會問題,才能夠將食物的標價提得再高一點,讓真正的投資人賺到錢。

本來這趟就是復仇之旅,全部都是主廚的行為藝術,但是Margot的出現,打破了原定的計劃,因為她並不在名單里,她是臨時被替換過來的。所以Margot會就此喪命嗎?還是要看故事發展,我就不做劇透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者聽我們的節目。

不過《菜單》現在的評分並不高。但是我開始的時候還是蠻喜歡的,說到優點,電影呈現出來的海島意境和做菜的色調,整體都很像一個藝術品。故事的講述方式也很像舞台劇,形式感很強,藝術性也不小。

但是作為電影來講,能夠講述出來的所謂「罪孽」,也只是非常片面的呈現。

富商對婚姻的不忠,金融男工作上的中飽私囊,明星出演垃圾電影,甚至是有人為了一己私慾找了別人墊背……人物各懷居心的展現,其實已經成為了社會常態,好像已經不再是影視作品中常常諷刺的內容了。

這也可能就是為什麼《悲情三角》也評分不高的原因之一。

而且電影的標籤是有「驚悚」和「恐怖」,不過你可能大多數時候看到的還是「喜劇」。

然後再看看這些菜,說不定要怨恨起那些華而不實的米其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