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泗縣下屬各區情況介紹系列之墩集區概況

鄉土泗州 發佈 2023-01-19T09:15:49.302304+00:00

墩集區位於泗縣東南,地處北緯33°19´——33°27´,東經117°——50´——113°02´。

墩集區概況

墩集區位於泗縣東南,地處北緯33°19´——33°27´,東經117°——50´——113°02´。面積184.6平方公里,東與江蘇省泗洪縣上塘公社接壤;西接丁湖區;南與五河縣雙廟毗連,北抵新汴河,與草廟區隔河相望。轄4個鄉41個村委會,274個村民小組,181個自然村,11857戶,58305人,均系漢族。區公所設在距泗縣11.3公里的墩集。傳說:從前這裡住一對窮苦老人,一仙人憐其貧寒,贈米三粒,並囑其將米掰碎煮吃。豈知,老人飢餓乞食心切,一次將三粒米放進鍋里,米飯越脹越多,鍋里盛不下,就溢到外面堆成一個墩,因名冷飯墩。後此地興集,簡稱墩集。

解放後,1949年設墩集區;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墩集公社1961年設區劃社時恢復墩集區;1969年撤區並社為墩集公社;1980年又設區劃社恢復墩集區至今。

本區東部為壟起的崗地,高程在1937米之間,其餘地勢平坦,平均海拔在19米左右。崗地為黃、白土質地粘性,其餘多系黑淤土、粘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攝氏14.3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攝氏零下1度,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攝氏27.5度、年降雨量895.6毫米、夏季偏多,無霜期204天。解放前,因水利失修,早澇災害頻繁。解放後,疏浚了石樑河、開挖新汴河、火箭溝、項溝、小運河、龍鬚溝、九里溝、七里溝、大苗溝、排水骨幹工程已基本形成。並建有中小型機電灌溉站7座,裝機14台,總容量600千瓦。部分村民小組利用小型農業機械進行季節性灌溉,受益面積45000畝,占總耕地面積32%以上。

全區有耕地146701畝,以農為主。1985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小麥78471畝,單產500斤;水稻7054畝,單產357斤;玉米18622,單產415斤。豆類21093畝,單產176斤,糧食總產72392500斤,平均畝產396斤,比149年畝產70斤提高5倍多。花生23857畝,單產250斤,芝麻12360畝,單產83斤,1985年總收入267萬元,人均分糧千斤,人均純收入260元。

農業產量的不斷提高,促進林牧業發展。近年來,植樹造林年年增多,現有林地1410畝。有各種樹木142.578萬株,各種樹蓄積23100立方米,其中經濟林280畝。四旁部份地段和村莊林帶密布,全區現有大牲畜14097頭,毛豬年末存欄18929頭,羊5629隻。

鄉鎮企業主要有輪窯、麵粉、磚瓦、小綜合廠和飯店、建築隊、農機站、旅社等單位,年產值466萬元。

交通、電力、文教、衛生、財貿等事業也有較大發展,泗縣至合肥、明光、五河、上塘公路貫穿全區,交通方便。建有高壓線路網,其中有兩個鄉,10個村委會、部份村民小組能用電照明、加工、灌溉,有郵電支局2所,文化站2個,影劇院2個,電影隊3個,現有初級中學4所,教師職工68人,在校學生1862人;小學40人,教師361人,在校學生5973人,入學率達97%,全區有衛生院4所,醫護人員7人,病床35張。診所29個,醫務人員50人,銀行營業所2個,信用社4所,供銷社2個,供銷門市部22個,糧站3個,食品站4個。

文字選自《泗縣地名錄》一書

敬告:鄉土泗州頭條號是一個記錄和研究古泗州及今泗縣(包括部分周邊地區)地區歷史、文化、民俗及自然風物的公益平台。本平台註明稿件來源為相關歷史資料、書籍和其他媒體與網站的文/ 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平台轉載,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平台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轉載稿侵犯了您的版權,請告知本平台及時撤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