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慧看了MoMA兩百年館藏,會做什麼樣的夢?

三聯人文城市 發佈 2023-01-19T19:46:19.861640+00:00

這一次,他讓人工智慧觀看了MoMA近兩百年來的全部館藏——從梵谷的《星空》到抽象畫家波洛克的滴畫作品,從古董車到電子遊戲《模擬人生》…

題圖來源:Robert Gerhardt

城市裡的建築能做夢嗎?疫情3年後,我們該如何暢想北京的未來?OMA怎樣將高定時裝展覽融入日本傳統文化意境之中?Calavatra如何再現「9·11」襲擊中被毀壞的教堂?本周「城市黑板報」帶你探索城市中的虛擬景象、未來狂想、傳統文化,以及一段歷史的復興。

編輯|王菲宇 邵一雪

/ 在博物館 /

觀看機器、資料庫

與城市的夢境

交糅的色彩翻滾、疊加、互相滲透,如同打翻的顏料,也如火山噴發的岩漿。這是藝術家雷菲克·安納多爾(Refik Anadol)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大廳的最新展覽「無人監控(Unsupervised)」。這一次,他讓人工智慧觀看了MoMA近兩百年來的全部館藏——從梵谷的《星空》到抽象畫家波洛克的滴畫作品,從古董車到電子遊戲《模擬人生》……通過量子計算處理形成的影像在7米高的空間裡演繹, 這是一場機器觀看博物館後做的「夢」。

展覽《無人監控》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

© Robert Gerhardt

作為最近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藝術家和數字建築師,安納多爾被稱為「21世紀的達文西」。他以參數化數據雕塑的方式在特定場所的公共藝術領域工作,通過融合現場音頻、視覺表現的沉浸式裝置,模糊了數字和物理空間的邊界。他擅長將個人記憶、城市歷史、自然景觀視覺化,將虛擬景象嵌入建築中,創造出沉浸式體驗的公共藝術。

8歲那年,安納多爾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台電腦。他發現自己與遊戲裡構建的環境產生了真實的聯繫。對三維立體空間的想像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在小時候,他曾經追問家人,為什麼看到的門窗、房間總是一樣的?一邊是遊戲裡千變萬化的動態空間,一邊是現實生活中的千篇一律,長大後,他以作品《無限房間(Infinity Room)》予以回應。運用建築設計中的噪聲算法,這間由「光」構成的空間沒有地板也沒有吊索,安納多爾解構了實體的空間,讓光線和數據都變成藝術材料。

裝置《無限房間》,美國亞利桑那州,2018

© Refik Anadol

數字和運算是安納多爾創造的原點。通過人工智慧和數據,將腦海中的夢境、對未來的想像,都轉化成可視的圖像。在他獲得流明獎金獎的系列作品《融化的記憶(Melting Memories)》中,他運用最先進的技術,讓LED媒體牆和CNC泡棉模擬出觀眾的大腦運行、變化,記憶和想像得以以具象的方式被呈現出來。

作品《融化的記憶》,土耳其伊斯坦堡,2018

© Refik Anadol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在《巴別圖書館》裡構想了一個無限數六面體迴廊的圖書館式宇宙。受到這篇小說的啟發,2017年,安納多爾將伊斯坦堡SALT研究中心的研究資料和書籍轉換成可視化內容。在圓形的空間裡,通過與資料庫互動,來者可以看到安納多爾利用人工智慧解析、特殊數位化處理對170萬份文檔資料視覺化的影像呈現。用通俗的話說,在這個名為《夢境檔案(Archive Dreaming)》的作品裡,安納多爾展示了資料庫的夢。

展覽《夢境檔案》,土耳其伊斯坦堡,2017

© Refik Anadol

比起畫廊和博物館,安納多爾更喜歡在公共空間創作。「在公共空間,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物理空間的限制,有的只是生命。」 在他的《機器幻覺(Machine Hallucinations)》系列項目中,安納多爾和他的團隊培訓了100多個人工智慧模型,使用了近5兆字節的原始數據,不僅從城市環境、氣象中收集數據,還從社交網絡、城市檔案中獲取圖像來源,同時也收集神經學數據試圖解析人的夢境。

以如此龐大的數據為基礎,人工智慧模擬了人類感官的方式,創造出充滿建築幻覺的數據雕塑,其逼真程度足以讓觀眾模糊模擬空間與物理空間界限。來源眾多、不斷變化的影像讓人得以直觀地理解記憶在空間裡穿梭的方式。

展覽《機器幻覺:自然之夢》,德國柏林,2021

© Refik Anadol

他在柏林的教堂外牆、洛杉磯的迪士尼音樂廳、巴塞隆納的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ó)都進行了一系列創作。藝術裝置《活的建築:巴特羅之家(Living Architecture: Casa Batlló)》以高迪的巴特羅之家為畫布,六面LED光束打亮了這座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現場周圍的傳感器實時收集環境數據,風、雨、溫度、人潮的涌動都會影響投影的內容,如果說作品《夢境檔案》模擬了資料庫的夢境,《無人監控》模擬了博物館的夢境,那麼「機器幻覺」系列作品則在地標性建築上為人們描繪出城市做的一場夢。

裝置《活的建築:巴特羅之家》,西班牙巴塞隆納,2022

© Casa Batlló

從資料庫、建築、城市到音樂廳、博物館,雷菲克·安納多爾的創作對象不斷變化,但不變的是他對人類集體記憶的探尋,以及他對將這些記憶進行視覺化呈現的持續追求。他說:「我盡最大努力,想要挖掘出振奮人心概念。歷史、文化、空間、時間、自然、個人記憶……與機器的合作使它們成為了極致的藝術體驗。」

展覽:無人監控(Unsupervised)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時間:2022年11月19日-2023年3月5日

/ 在美術館 /

關於古城北京

未來狂想

隆福寺得名於舊時宮廷的香火院,後來又成為京師著名的大廟會,在改革開放後擁有過北京最時髦的百貨商店,又因一場大火沉寂了二十餘年。如今隆福社區重新落地,串聯起北京的歷史和當下。於1月中旬在隆福社區木木美術館開展的「藍圖北京」展覽,呈現了建築師、藝術家暢想中的古城未來,歷史、現在、未來因此交匯。

作為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的壓軸展覽,展覽「藍圖北京」由馬岩松擔任策展人、MAD建築事務所協辦。馬岩松說,提起北京,大家最常想到的話題是「歷史」,但是這一次,「藍圖北京」想要討論的是北京的未來。「展覽中有一部分是大家熟悉的北京,還有一部分是大家想像中的北京。我們把近百年來全世界範圍內,對城市和建築有理想主義的、有瘋狂暢想的建築師和他們的作品都並置在空間中。」

展覽「藍圖北京」在隆福社區木木美術館開展

© MAD建築事務所

展覽從「歷史年輪、未來狂想」兩個維度闡釋主題,包括張永和、石上純也、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在內的超過20位國內外藝術家、建築師和建築事務所帶來了他們的作品和創想。

來自奧地利的藍天組(Coop Himmelblau)帶來藝術裝置「Astro Balloon 1969 Revisited - Feedback Space」——一個雲狀、半透明和反光的漂浮空間裝置。作為未來主義建築住宅雛形,這一巨大的藝術裝置矗立於二樓展廳的中央,提示著在建築師的未來狂想里,建築與人的居住、人的情感的互動。

藍天組帶來的巨大漂浮空間裝置

© MAD建築事務所

孫海霆通過攝影記錄下北京主幹道及環路邊體量巨大的板式住宅。這些方方正正的「背景建築」建於上世紀70-90年代,是一個時代普遍居住狀態的縮影。對於老北京城,除了保護、仿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北京2050」是MAD建築事務所的回應。

孫海霆帶來的北京大板樓攝影記錄

© MAD建築事務所

OPEN建築事務所的李虎與黃文菁從當下北京城市中的「空缺」與「擁堵」現象,提出「每個人的城市」與「二環·二零四九」這兩個使未來北京更加美好的設想。設計師硃砂通過視覺設計,將北京乃至國際上指向未來激動人心的事件,以47張具有北京特色的海報呈現出來,並在最後以留白的形式提問所有人:我們對北京未來的願景是什麼?

OPEN建築事務所帶來的未來北京美好設想

© MAD建築事務所

展覽:藍圖北京

地點: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

時間:2023年1月14日-2023年3月12日

/ 在美術館 /

日本茶園裡的

法國高定時裝

如何通過展覽設計講述經典時裝品牌的歷史?建築事務所OMA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展覽「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正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面向觀眾展出。建築事務所OMA操刀為展覽打造了豐富且沉浸式的空間設計。

展覽「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

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

作為落地日本的時尚展覽,日本傳統文化與迪奧各時期作品的聯繫是一條重要的敘事線索,日本當地的材料工藝和文化意象貫穿始終。在「迪奧與日本」的單元中,一條蜿蜒的小路打造出日本茶園的情境,天竺棉與綾神和紙包裹在木製龍骨之上,光影投射在起伏的背景牆上。在展示7位歷任創意總監作品的「迪奧遺產」單元,放大的服裝作品分割出一個個獨立空間,這是從日本傳統房屋的拉闔門(fusuma)與簾(sudare)中獲得的靈感。

日本當地的材料工藝和文化意象

在展覽空間貫穿始終

© Daici Ano

展覽主設計師、OMA合伙人重松象平表示,迪奧是來自法國的時裝品牌,但與日本有著特別的文化聯繫。他希望該展覽不僅回顧歷史,也與當下的文化活力產生關聯,「感受建築與高級定製、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融合」。

展覽: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

地點: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時間:2022年12月21日-2023年5月28日

/ 在遺址 /

一座「燈塔」,

連接城市的

過去與未來

在「9·11」襲擊中被毀壞的聖尼古拉斯希臘東正教堂及國家紀念堂日前完成重建。以想像力著稱的西班牙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在原教堂遺址上用白色大理石打造了一個半透明燈塔。

在恐怖襲擊中被毀的教堂是曼哈頓下城的歷史之一。在接下重新設計的委託後,卡拉特拉瓦不僅需要在設計中體現宗教場所的神聖性,還要與世貿中心紀念遺址及曼哈頓下城社區保持關聯。

聖尼古拉斯希臘東正教堂擁有半透明外牆

© Alan Karchmer

卡拉特拉瓦受拜占庭建築啟發,參考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勾勒出了一個完滿的穹頂結構,教堂外部由四個塔樓組成。教堂高於街道約7.6米,可俯瞰9·11紀念館。建築外牆選用了和雅典帕特農神廟一樣的潘泰列克大理石,建築的穹頂由薄石板和玻璃夾層板組成。卡拉特拉瓦與DLR集團合作進行照明設計。白天,教堂看起來像一塊堅固的石頭,而晚上,「在一萬根蠟燭的照耀下」,半透明的穹頂如燈塔般熠熠發光。

卡拉特拉瓦說:「該教堂的重新開放具有象徵意義,它為曼哈頓下城定義了過去,開創了傳奇的未來。我期待見到這座建築履行它作為禱告聖地的使命,也希望人們能將它作為沉思的場所,反思這座城市的遭遇以及思考如何走出傷痛,繼續前行。」

聖尼古拉斯希臘東正教堂內部的圓頂主空間

© Alan Karchmer

項目:聖尼古拉斯希臘東正教堂

設計: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地點:世貿中心紀念遺址,紐約

微信編輯|俞冰如

點擊進入三聯人文城市官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