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塔克戎是咋回事?新冠病毒變異株,會在兔年終止流行嗎?

關你健康 發佈 2023-01-20T22:37:25.965749+00:00

辭舊迎新,是民俗,祈歲納福,驅邪攘災。窮如《白毛女》裡的楊白勞,也要給女兒扯上2尺紅頭繩,歡歡喜喜過個年,期盼來年能有好光景。不過,同胞們熬過了3年的疫情歲月後,感覺唯一能夠明確的事情,是未來存在著真實的不確定性。新冠病毒,還會捲土重來嗎?江湖中傳說的德爾塔克戎,是咋回事呢?

辭舊迎新,是民俗,祈歲納福,驅邪攘災。窮如《白毛女》裡的楊白勞,也要給女兒扯上2尺紅頭繩,歡歡喜喜過個年,期盼來年能有好光景。不過,同胞們熬過了3年的疫情歲月後,感覺唯一能夠明確的事情,是未來存在著真實的不確定性。新冠病毒,還會捲土重來嗎?江湖中傳說的德爾塔克戎,是咋回事呢?變異株,會在兔年終止流行嗎?咱們結合近期的研究結論,給大家解疑釋惑。

先說大背景。1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突發事件委員會,將召開會議,探討新冠大流行是否仍然構成全球衛生緊急事件。3年前,2020年1月30日,WHO將新冠疫情列為最高警戒級別,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目前,全球關注的焦點,是XBB.1.5等重組變異株的流行情況。WHO警告,XBB.1.5可能導致病例大量增加,不過,出于謹慎,WHO認為,82%以上的報告都來自美國,需要等待更多其他國家的數據,才能給出確切的結論。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修正數據,2023年第1周,XBB.1.5病例占比27.6%,第2周為43%。同時,BQ.1.1占比,從33.5%下降至28%。預計本周,XBB.1.5的占比,將超過60%,3周後,將達到80%。這個變異株的特點,是快速傳播,核心變化是,病毒與ACE2受體的結合能力得到極大增強,而且,具有免疫逃逸能力。

近期流行趨勢的重要變化,是重組變異株的強勢現象,其中的典型是XBB.1.5。研究發現,CH.1.1的免疫逃逸能力,強於XBB.1.5,但是與ACE2受體結合的能力,遠低於XBB.1.5。從源頭上看,這2種變異株的祖宗,是一樣的,均源於BA.2。

坊間傳說的德爾塔克戎,的確存在。這種變異株,是德爾塔變異株AY.45與奧密克戎變異株BA.4/5的重組體,具體命名是XAY.2,2022年8月首次在南非發現,目前,共有9個國家或地區報告,2022年12月以後,在丹麥等少數國家的流行,呈升高趨勢,泰國近期也有病例報告。

普通百姓,看到一串用代碼命名的病毒變異株,心中不免慌亂。不過,相信大家在經歷過1次海嘯般的群體感染之後,內心已經變得強大。從科學角度看,病毒進化的方向,就是最大限度地複製自身。總體規律是,傳染性與致病性,往往不能兩者兼得。比如,伊波拉病毒,致死率很高,病毒的傳播範圍就不會很大,傳播時間也不會太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目前,令人擔心的事情,第1件,是新冠病毒的跨種群傳播,比如,通過污水、廢棄物等環境因素,造成鼠類等動物傳染,再傳回人類。經過不同種群內的進化,變異後的病毒,對於人類的致病力就會很強,因為,人體內沒有相應的免疫能力,就像新冠病毒流行的初始階段那樣,會帶來較高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因此,科學家呼籲,應該樹立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觀念,將人與動物的健康,視為共同體,加強監測和預防。

令人擔心的第2件事情,是重組病毒,比如,德爾塔克戎XAY.2,雖然目前屬於不幸中的萬幸,這個重組病毒的重組位點,並不重要,因此,XAY.2主要繼承了奧密克戎的傳播性較強的特性,並沒有傳承德爾塔的致病力強大的特點。未來會如何演化,尚待觀察。

目前,疫苗、檢測試劑、治療用的中和抗體等研發,主要針對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刺突蛋白,主要的作用,是將病毒引進細胞,然後,需要依靠非結構蛋白,掃除宿主細胞內的多種先天免疫屏障,才能進行病毒複製。如果病毒感染人類後,機體無法及時有效地清除病毒,病毒就會在複製過程中,導致細胞死亡及炎症反應。因此,病毒的致病性,主要取決於非結構蛋白。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團隊,2023年1月11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1篇論文,研究發現,非結構蛋白NSP6的突變,是奧密克戎致病性減弱的重要原因。NSP6蛋白的功能,是促進感染細胞中的某些膜囊泡的形成,為病毒基因組擴增提供加工車間,而且,NSP6還與炎症有關。此外,還有學者研究發現,包膜蛋白E,也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值得注意的是,NSP6,在原始病毒株中,並不存在,是病毒為了應對宿主的免疫屏障而進化出來的。因此,病毒變異的進化方向,主要是增強傳播力,但是,也可能損失致病力。

科學家還發現,新冠病毒,除了結合ACE2受體產生膜融合,還存在著細胞之間的傳播,這是1種更加隱蔽的複製方式 ,而且,會影響病毒的致病性。這種細胞間的傳播,具有多種模式,會對病毒顆粒形成保護,從而逃避中和抗體。

科學研究的結論告訴大家,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還不夠深入,仍然存在著許多待解之迷。因此,普通百姓不應恐懼,也不能輕視。而且,新冠病毒流行只有3年的時間,感染新冠後,會對人類健康帶來哪些潛在的長期影響,仍然需要觀察。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存在的背景下,咱們還是要堅持做自己健康的第1負責人,預防意識和措施,不能鬆懈。每個人都盡力築起自己的免疫防線,才有希望讓新冠流行在兔年終止。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點、史話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