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蘭難過,父親想讓她多休息,為什麼祖母偏要她早起讀書?

靳十一 發佈 2023-01-21T17:39:39.841988+00:00

皇上痛失幼子,強打起精神上朝。大臣卻勸說皇上,早點考問宗室,選擇適合的人作為皇位繼承人。皇上說他們逼供,大臣卻說,這是為了保護陛下晚節。激烈的爭執,嚇壞了第一天來上班的盛紘。父親不讓明蘭讀書盛家請來有名的莊學究來上課。就連齊國公府的小公爺齊衡都要來這念書。

皇上痛失幼子,強打起精神上朝。

大臣卻勸說皇上,早點考問宗室,選擇適合的人作為皇位繼承人。

皇上說他們逼供,大臣卻說,這是為了保護陛下晚節。

激烈的爭執,嚇壞了第一天來上班的盛紘。


父親不讓明蘭讀書

盛家請來有名的莊學究來上課。就連齊國公府的小公爺齊衡都要來這念書。

劉媽媽提醒大娘子,不要多操心林小娘得寵的事,得趕緊讓長柏溫書上課才是正途。

另一頭,盛紘卻和祖母商量,明兒就不去讀書了吧?原因有兩個:

一.她是最小的,早上她也起不來呀。

二.她的庶母(衛小娘)才沒了,她去了書塾,也是心思飄忽。


但盛紘卻同意墨蘭和如蘭上學,其實她倆並不比明蘭(8歲)大很多。

當時墨蘭9歲半,如蘭9歲。

林小娘為了墨蘭攀上豪門,所有能提升女兒價值的課,都給她報名了。

大娘子吃了不懂詩詞的虧,所以,兩個親生女兒,都會讓她們好好讀書。

盛紘不要求明蘭讀書,是因為,他根本就不重視明蘭。

明蘭一旦讀書,他就需要花時間抽查學習情況。他不願花這個時間。

古代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即使明蘭不讀書,外人也不會說他什麼。

所以,他找了兩個理由,說明蘭不適合讀書。

因為不在乎,所以會找各種理由拒絕,避免麻煩上門。

畢竟,人都是想多點自己的時間,可以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祖母讓明蘭讀書

祖母看透了盛紘的偏心。因為對方偏愛林小娘,間接害了沒什麼地位的衛小娘。

祖母曾讓盛紘再讀讀《孟子》,以汝愛子之心,及人愛子之心。

可惜,對方根本就沒讀到心裡。心裡依舊沒有為明蘭好好打算。

可祖母心疼明蘭。看到明蘭想念親媽流淚,她會抱住她。只要有祖母在你身邊,什麼都不怕。

我們明丫頭,有人疼。

所以,祖母會為明蘭爭取優質資源。

讓她去開蒙上學,有兩個原因。

一.有些事情做,能將傷心淡忘些。

二.也該明白些道理,日後做個清晰明白的人。

祖母平常管事少,她張嘴說話的事情,必是重要的事情。盛紘同意了。

明蘭愛睡懶覺,但她卻準時上課。想必,祖母在背後使了很大的勁兒。


女子多讀書,到底好不好?

長大後,明蘭覺得,讀書無用就是騙人的。若真無用,天下男子為何都要去趕科場,難道是閒得慌?

這句話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人們,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布。

明蘭享受到了讀書的好處。裡面有很多故事和道理,需要時,確實能快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更能幫到別人。

當英國公家的獨女,生孩子難產,國舅家的鄒小妾卻攔住太醫。明蘭提劍搶回太醫。終於,順利產子。

趕過來的英國公抱著女兒,回娘家坐月子。寶貝女兒差點因為小妾喪命。他要求國舅要麼和離,要麼永絕後患。

作為國舅的姐姐的皇后,想了多日,卻遲遲沒有決定。

明蘭進宮,給皇后講了兩個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曾下令,踩踏良田的人斬首。但曹操的馬受驚,踩踏了。曹操割發代首,自作懲罰。跟隨的人,如雲彩那麼多。

唐朝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公主,婚後爭吵,大罵公主,以下犯上,是大罪。公主回宮告狀,唐代宗卻怒斥女兒,仗勢欺人。直言,郭子儀可做皇帝。方有郭家死心塌地。

皇后說明白了。最終下定決心。

把鳳冠當中的明珠,給了英國公家,當作賠罪。自己更是脫簪披髮,去向皇帝和太后請罪。

事情圓滿解決。


總結

《觸龍說趙太后》裡寫道: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一個人只會把精力花在他更在意的人和事上。

對於無所謂的人,變好或者躺平,是不會在意的。

真正心裡有你的人,才會真心希望你未來也能好好的。

讀書苦,當時的明蘭,確實可以像父親想得那樣,不用這麼辛苦。

但祖母卻讓她把該走的路,該學的東西,早早學到手。

人生有兩條路,一條是我們想走的,一條是我們必須要走的。

只有把必須要走的路走完,才能有機會把我們想走的路,走得更平穩點。

你覺得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