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通過老舍,領略70年前北方地區的年味

一更歷史 發佈 2023-01-23T02:29:31.052643+00:00

中國人都將春節視為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節日,歷朝歷代,有無數文人墨客吟誦春節,留下許多經典文章與詩句。譬如,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所著的《元日》,包括陸游的《游山西村》都是描繪春節的千古名作。但如果談及近現代文學家留下的關於春節名作,還當數老舍先生。

中國人都將春節視為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節日,歷朝歷代,有無數文人墨客吟誦春節,留下許多經典文章與詩句。

譬如,宋代著名文學家王安石所著的《元日》,包括陸游的《游山西村》都是描繪春節的千古名作。

但如果談及近現代文學家留下的關於春節名作,還當數老舍先生。

老舍,著名現代作家,他在1951年創作了一篇名為《北京的春節》散文。

在此文中,老舍先生不僅寫了過年的習俗,還詳細記述了元宵節看燈的熱鬧場景,摻雜了老北京人對於過年的美好回憶。

我們不妨通過老舍先生的這篇散文,來領略70多年前北方地區的年味。

在《北京的春節》中,有一句話至今令我記憶猶新:「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給予人們對當今生活的美好熱切期許。

老舍先生先是從臘八節開始寫起,分別講述了熬臘八粥、買年貨、除塵、貼春聯、掛福字、做年菜、放鞭炮、包餃子、團圓飯,一直寫到正月十五元宵燈會等一系列年俗活動。

甚至文章最後還簡單提到了二月二龍抬頭。

在老舍先生的筆下,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年俗躍然於紙上。這不僅是北方人傳統過大年的方式,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民風習俗的集中體現。

要過年了,大人忙著預備過年吃的喝的,小孩穿上新衣服買炮仗。從臘八節到小年,再從小年到除夕春宵、元宵,真的好不熱鬧。

孩子們纏著大人要些零花錢,去街上買點東西。大街上蹲著一堆賣春聯、年畫、水仙花的小商小販,這些攤子讓兒童們心跳特別快,每條胡同里的吆喝聲都比平日更雜。這樣的場景一直延續到二月初二。

過春節時,北京小朋友們一定要做以下三件事:買爆竹、買雜拌兒、買各種新奇玩意兒

爆竹就是如今的煙花鞭炮;雜拌兒是用花生、棗、栗子等乾果與蜜餞製作成的甜食。

至於各種玩意兒,就是風箏、空竹、燈籠等等新奇小玩具。

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是從臘月就開始,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熬製濃濃的臘八粥。

小年節過完,就等於走到了春節的門檻邊。家家戶戶都要吃些「黏食」,拜灶王爺,灶王奶奶,祈禱來年風調雨順。

住在北京周邊郊區村裡的青壯年,大多都在城裡工作,過年休息的時間只有一周左右。

正是從小年今天開始,青年們陸續返回家鄉打掃屋子、購置年貨,熱熱鬧鬧等著春節當天闔家團聚,享用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不僅如此,老舍先生還在文中詳細記錄了北京人過年時的習俗。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北城外的大鐘寺,西城外的白雲觀,南城的廠甸,每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江湖藝人匯聚於此,形成了空前的廟會文化。

初一至初三這幾天人不多,到了初六時,這些開廟會的地方可真是人山人海。正月十五這一天歡鬧氣氛被烘托至高潮,大人們會帶著孩子長輩一起觀看元宵燈會。

那老舍先生寫的《北京的春節》一文為何如此經典?就是因為老舍先生寫的這些年俗不僅在北京才有,幾乎在中國各個城市或者鄉鎮都會出現類似的春節民俗。

與其說老舍先生是在追憶年俗,不如說是在普及他對春節的回憶。從他的文字裡,我們能聞到濃濃的臘八粥香味,還有北京人貼五福的習俗,加深了對中國年甚至中國文化的認同與了解。

通讀這篇散文,還能細細領悟到老舍先生對於傳統春節的發展有著深刻地認識。

傳統春節是在農業社會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也就是根據農忙和農閒時進行消遣聚會的傳統節日。

所以,春節中的許多習俗形成是源於人們在農業社會中獲得的收穫與實際經驗。

老捨生活的那個時代,鄉村城鎮化發展遠不如今天那麼繁榮。大部分在城裡務工的人們都會在春節之前回到家鄉,讓年味越聚越濃。

在這篇散文中,我們不難發現,過年前家家戶戶的準備工作非常忙碌,但同樣也非常快樂。

小年一過,由於店鋪多數初六才開張,所以還要把肉、雞、青菜、年糕、魚之類的食物都預備充足,顯出辭舊迎新的氣象。

現如今呢?大部分農村勞動力主要依靠外出打工謀生,農業生產的民俗事項逐漸減少。隨著鄉村城鎮化的發展,導致傳統春節習俗逐漸凋敝。

包括老舍先生筆下繁榮的廟會文化,在如今的北京也是很難看見了。如今的廟會大多都成了小商販聚集場所,不像從前那麼吆喝了,各個攤位前擺著一個大喇叭,裡面傳出空洞呆板的聲音。

所謂的江湖藝人,大部分早就銷聲匿跡了。

總而言之,在《北京的春節》一文中,深刻體會到了70多年前的北京城沒有紅牆綠瓦,也沒有高樓大廈,有的只是一條條破敗不堪的胡同,熱情的街坊四鄰以及特殊的廟會文化。

記得小時候總是盼望著春節的到來,因為不僅有好吃的,還能買上一身新衣服。向長輩說上兩句吉祥話,便能討得紅包。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不知怎的,總感覺每年的年味相較於兒時變淡了不少。

若大家能在春節這一天穿越時空,相信多數人不會留在2023年,而是回到老舍先生筆下那有滋有味的年節。

然而,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就會產生不同的風俗習慣,這是隨著時代發展而進行變化的,非人力可以改變。

萬幸,還好有老舍這些現代文學家留下的經典文章,才能讓我們在年味變淡的今天,從文字中產生對老年間春節的共鳴。

無論是老北京的年味,還是各個地方的春節,都值得咱們懷念,更承載著我們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喜愛。

參考文獻:

[1]楊曉霞.感受喜慶祥和之春節習俗——品《北京的春節》中的濃濃年味[J].課外語文,2022(16):23-2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