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李俠」:解放前20天被害,最後一封電報令人扼腕不已

有書知道 發佈 2023-01-25T06:42:37.694942+00:00

1958年,諜戰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全國上映,劇中的男主角李俠在被捕前一刻,從容打出最後一行字:「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看到這個場景,所有觀眾無不動容,而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同志,早已泣不成聲。她默默地對著屏幕說:「李白前輩,您期待的黎明到了。

1958年,諜戰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全國上映,劇中的男主角李俠在被捕前一刻,從容打出最後一行字:「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

看到這個場景,所有觀眾無不動容,而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同志,早已泣不成聲。她默默地對著屏幕說:「李白前輩,您期待的黎明到了。」

01

這位女同志叫蘇采青,曾經是一名電報員。而她口中的李白,正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地下黨李俠的原型,也是與她並肩作戰三年的戰友。

16歲時,蘇采青接到蘇區領導安排的任務,與上海地下黨李白通過電台聯絡。他倆通過電波聯繫了三年多,已經成為很熟悉的戰友。不過,在電報中他們都是使用代號,而對方的真正身份是什麼,相互都不清楚。

蘇采青永遠都忘不了1948年12月30日的那個凌晨。按照約定時間,上海的電台準時上線了,但這次她明顯感覺到對方發報的速度更快,內容更長。

這一次的內容非常關鍵,蘇采青絲毫不敢馬虎,一字一句地記錄著。突然,「滴答」聲停了下來,蘇采青的心頭一緊,「莫非敵人又在斷電搜查?」

這麼多年,兩人形成了默契,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對方立刻就能捕捉到。此刻,蘇采青心急如焚,默默祈禱著:「同志,一定要有驚無險呀!」

幸好,幾秒之後,滴答聲又響了,蘇采青終於長舒了一口氣。這次,滴答聲比之前更加密集,蘇采青飛快地記錄著。

然而,電報發完了以後,緊接著對方又發過來3個「v」,這是他們之間的警示信號。蘇采青大驚,這標誌著對方的處境很危險,這讓她十分擔憂。

於是,她趕緊小跑著向領導匯報,然後又馬上折返回來。她緊緊地盯著電報機,多麼希望再收到哪怕是一個信號。可是,那個熟悉的聲音再也沒有響起來。

02

正如蘇采青所擔憂的那樣,就在那個凌晨,李白同志再次被捕了。

當時,李白收集到了長江布防的關鍵情報,這些信息對解放上海太重要了,他趕緊快馬加鞭地發報。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敵人早就盯上了他,此刻已經在樓下實施了包圍。

當正在工作的李白察覺到異樣時,外邊的腳步聲已經越來越近了。他知道,這次敵人有備而來,自己是凶多吉少,但是,這麼重要的情報,必須在被捕之前傳出去。短暫考慮後,他再次摁起了鍵盤。

不一會兒,敵人破門而入,可李白的手卻一直沒停下。直到所有信息都發完,他才對著一圈黑洞洞的槍口,輕蔑一笑,隨後快速在發報機上打出3個「v」,向蘇采青示警,也是他對同志最後的道別。

隨後,李白被敵人帶走關押了起來。敵人對他百般折磨、嚴刑拷打,而這條漢子從未屈服,因為在他的心裡,始終有一盞明燈,在指引著方向,帶給他力量。在受盡折磨的日子裡,他暗自慶幸,幸好已提前安排妻兒逃出去了。

這次是李白同志第二次被捕。自從上一次從監獄出來後,他有了經驗,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即將家人轉移,而他自己,卻因為還有重任在身,沒能離開。

令人遺憾的是,當任務終於完成,他卻再一次被捕了。

1949年5月7日,李白的妻子裘慧英經過四個月的多方打聽,終於得知了關押李白的確切地點。她了解到,從關押李白的牢房窗口,能看到對面居民樓的陽台。

於是,她抱著幾個月大的孩子,在這個陽台上,與丈夫見了一面。


可這是一家人最後一次見面。第二天,李白連同其他11名同志被敵人秘密殺害了。而20天後,上海就解放了,這些英勇的革命先驅,終歸沒能等到勝利的這一天。

而這一切,慧英一無所知。那日一別之後,她再也打聽不到丈夫的音訊,可她不甘心,無論如何都要找到丈夫。

03

李白與裘慧英是一對革命情侶。其實一開始,二人是假夫妻。

1937年10月,27歲的李白奉命潛入日軍占領的上海開設地下電台,組織派女黨員裘慧英協助他的工作。二人白天以夫妻關係示人,晚上是協同作戰的戰友,慧英睡床,李白睡地板。

兩個有著共同志向的青年,在朝夕相處中逐漸產生了好感,後來,他們在組織的同意下,結為真正的夫妻。慧英成為李白的得力助手,幫助他收發電報,傳遞情報。

既然選擇了這份事業,他們面臨的生活就只能提心弔膽。好在兩個人相互陪伴,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成為彼此的依靠。

然而,1942年9月中秋節前夕,日軍監測到了他們的電台,他們雙雙被捕了。這是他們第一次被捕。

在獄中,氣急敗壞的日軍使出陰招,他們將慧英帶到李白面前,當著她的面對李白進行拷打,他們舉起老虎鉗衝著李白吼叫:「說,電台到底是哪方面的?」

這時,李白身下的老虎凳上已經被墊了5塊磚,奄奄一息的李白氣若遊絲地回答道:「商用的。」還沒等他說完,日軍的老虎鉗已經把李白的指甲拔出一個,鮮血頓時流了一地,李白昏死過去。

李白、裘慧英夫妻合影

慧英朝著漢奸和鬼子瘋了一樣地哭喊,想阻止他們繼續施暴。可是在這些禽獸面前,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後來,因為迫於國際國內各種輿論的壓力,慧英被放了出來。出獄後,她靠著給人洗衣賺錢,養活孩子。

又過了幾個月,鬼子實在不能從李白口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也把他給放了。出獄那天,見到已經被折磨得沒有人樣的丈夫,慧英的心在流血。慶幸撿回性命的兩人,到家後抱頭痛哭。

04

因為電台暴露,李白又一次被捕入獄。因為不能接受家屬探視,他只能與妻子隔空匆匆一見。

後來,為了安慰傷心的妻子,他提筆寫了一封家書:我在這裡自知保重,盡可放心,家庭困苦,望你善自料理,並好好撫養小孩。

幾經輾轉,這封家書才到了他妻子慧英手裡。看信後,慧英日日盼著丈夫的音訊,可是,一直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李白烈士手書

終於,噩耗還是傳來了。1949年6月20日,上海楊思戚家廟發現了12具白骨,慧英得知消息後,忐忑不安地來到現場查看,可是這些屍骨都已嚴重腐爛無法辨認了。

突然,慧英發現有具屍骨上的褲子非常眼熟,她仔細一看,上面的補丁正是她親手縫的。這一刻,慧英腦袋「嗡」的一聲,如五雷轟頂一般,她知道丈夫已經英勇就義了,哭得肝腸寸斷,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

05

縱使萬般不舍,可是斯人已去,活著的人還要生活下去。慧英默默地將丈夫的囑託記在心間,用心撫養他們唯一的兒子。

1958年,李白烈士犧牲9年後,《永不消逝的電波》全國上映,頓時引起轟動。在電影開拍之前,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導演曾帶著主演孫道臨他們,上門拜訪了裘慧英。

隨著電影的熱播,李白烈士的故事才慢慢被人們知曉。

1992年,裘慧英與世長辭。這位優秀的革命同志,一生都在為國家做貢獻,去世前9天還在為黨員同志們做報告。三年後,他們的兒子李恆勝也去世了。

值得欣慰的是,李白烈士的孫子李立立現在已經成長起來了。在奶奶裘慧英的影響下,他對爺爺奶奶當年的工作耳熟能詳。如今在紀念李白烈士的活動中,經常能見到他的身影。

英雄地下有知,看到後輩茁壯成長,也該放心了。

「仰天大笑出門去!」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體現的是躊躇滿志和大無畏精神,這正是革命英雄李白所具備的。

在祖國解放的事業中,像李白這樣的英雄何止一個,正是因為他們揮灑青春和熱血,才為我們換來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他們用生命譜寫的壯麗詩篇,比任何詩句都更恢弘精彩,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參考資料:

1、環球網《「永不消逝的電波」原型最後的電文首次被官方披露,原來是這句!》2021年6月25日

2、央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2019年10月13日

作者:形容幸福

編輯:江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