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記憶:上個世紀寶雞最繁華的街道——中山路(中)

寶雞趣聞事 發佈 2023-01-25T19:18:11.924076+00:00

中山路聚集寶雞單位最多的街道自然歲月無痕,人生猶如時空流星划過短暫瞬時而逝。今天知道寶雞城市歷史往昔的人,已然是越來越不容易有機會聆聽「坐在高高的黃土堆上聽爺爺奶奶講述舊日寶雞城市風情往了」。

中山路聚集寶雞單位最多的街道

自然歲月無痕,人生猶如時空流星划過短暫瞬時而逝。今天知道寶雞城市歷史往昔的人,已然是越來越不容易有機會聆聽「坐在高高的黃土堆上聽爺爺奶奶講述舊日寶雞城市風情往了」。

今天記錄寶雞城市歷史風貌則是後人應該傳承記憶的責任,寶雞趣聞事願無償擔此責任,這就是我們存在於今日頭條的意義

接上敘述:

老寶雞的城市街道,是隨著隴海鐵路2938年通道寶雞而逐漸形成的土石混合路基馬路。那時候中山西路一帶,原為寶雞縣城(留谷城)舊址。

不為人知有趣的是,自隋唐以來,歷代縣衙所在地都在這裡設立。七十歲的人應該依稀還記得當時只有「現代」味道的寶雞電信局也就是今天的中山路郵政局。包括民國時期的原國民政府也在此設立辦事機構。

寶雞有位已經去世的老人,籍貫是江蘇沛縣人。這位已逝老人當時是國民政府寶雞物資供應保障基地團職基地主任。

寶雞1938年到1996整個城市發展變遷的全過程這位老人當時都有文字敘述交代記錄。

二十幾年前,當時記者曾用文字採訪還專門記錄了老人口述當時寶雞中山路由簡而繁的五十年建設發展歷史。後面編輯整理後將專門發表在此。

寶雞解放後,又建設了解放電影院和馬道巷食品店曙光照相館。以及寶雞地區專署?寶雞市經貿委、市計委、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物資局、市外貿局(寶雞人稱公交大院)也就是今天的西府大院,寶雞中醫院、金台區政府、區人大機關單位等;寶雞市委第二招待所(西府賓館)、寶雞八大公司的六大公司,百貨公司、紡織品公司、燃料公司、綜合零售公司、食品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市人民印刷廠、市針織廠、市第二印染廠、市工農服裝廠、鐵路四總隊等工交企業和西街小學、西街幼兒園等。

中山路上很值得一說的有幾家影響寶雞為了城市商業繁榮或者說是萌發後來寶雞許多經典有名的食品和餐飲人物的老記憶。其中,最有資格被稱為餐飲鼻祖的寶雞第一食堂就位於火車站出站馬路對面今天到中山大廈後面的地方。那是當時寶雞最有講究宴請賓客朋友請客吃飯很有面子的地方。

這裡用文字再次描述記錄寶雞城市唯一一幢具有大上海南京路海派建築風格的大食堂的記憶畫面。

這可能是老寶雞最被人忽略的歷史記憶了。當一九五一年初,寶雞解放後,在這裡成立了寶雞第一家具有實驗培訓性質的大食堂,它的名字是寶雞市實驗食堂。之所以這麼稱謂,主要是為了今後寶雞地區餐飲服務培養人才而由當時的西北貿易委員會寶雞分會決策成立的。後來就是寶雞市飲食服務公司管理的寶雞市第二食堂。

最值得一說是,實驗食堂這具有海派風情味道的建築建構。實驗食堂一位於中山東路和群眾路十字,當時並沒有文化路。坐西北朝東南方向而建,四層青磚磚混結構,也就是後來的新華綢緞店。

大樓的東南立面最有吸引人眼球的建築風格,出了火車站到旅客,抬眼就可以看到這幢在寶雞這座到處是滿眼黃土裸露的街道上孤零零聳立著的這幢很特別的大樓。圓弧形的大樓東面,窗戶都是八十公分乘與一點五米的長方形豎面形狀的樣子圓弧形排列而開。二層以上每層由西到東扇形,有十幾個樹形窗戶組成,在火車站出站口就直接可以目視到藍天白雲下映襯在寶雞最有名的明清時間建造金台觀的大樓。一古一洋,好有一種別樣風情。這麼說吧,如果說後來人沒有具體的三維立體空間印象,那麼可以回憶一下寶雞第二招待所的大樓外觀立面結構,幾乎說二樓以上部分是非常類同的,只是一樓入門處區別很大。

實驗食堂的一樓大門基座離地面有五十公分高,從人行道上進入食堂大門有三級台階,大門由兩扇高約三米一寬約一米的雙開木構成。門口兩側又兩個石獅子 矗立,人在樓前給你的感覺就是在進入大上海洋樓的氣派。

拾階而入食堂大門,映入眼帘的是,前面的圓弧形接待大廳。往右是通往二樓的圓形樓梯。二樓基本上結構和一樓大廳一樣布置;三樓是雅間和包間,記得有一位今年八十六歲曾經在二食堂當過服務員姓李的女師傅閒聊時說起過當年的一些情況。

解放後寶雞當時由西北貿易委員會寶雞分會也就是今天大家都知道的商務局下轄的飲食服務公司負責管理運營的具有實驗性質的食堂,故而稱為實驗食堂。也就是寶雞市第二食堂。

當時的第一食堂在今天的金台區老政府對面的三層青磚結構綢緞店,後來變為寶雞紡織品公司下屬經營絲織綢緞品門市部了。

進入二食堂前廳可以看到頂部安裝了一盞具有在大上海才能看見的水晶燈,這應該是寶雞最明亮的接待大廳了。

大廳的東北右面是一排熟食品零售窗口,裡面陳列著各種熟食肉製品和涼菜。

最為有印象的是豬頭肉和雞蛋粉蒸肉,當然還有西府最具煙火氣息的茶酥餅和鍋盔。

轉過視線往西是接待服務台,也就是交錢開票點菜的地方。那個大服務台很有氣派,和圓弧形前廳一樣也是圓弧形的。

裡面是前廳部分,大概有二百平方米的面積,屋面有四米二三的樣子高度。屋頂懸掛著幾盞當時在寶雞很難見到的燈飾。

廳內擺放了成二排擺放直徑有一米二左右實木製作的棕紅色方桌十六張。

實驗食堂在寶雞是很有氣派的食堂,在這裡工作的大師傅都是經過好多天烹飪自己的絕活經過幾番激烈角逐,被上級領導和資深評為評定認同後正式擔任具有教授新廚師的工作資質。

寶雞今天大家知道的曾經出國擔任大使館主廚的廚師就有寶雞實驗食堂的師傅,其中後來擔任南方菜館的國家特一級廚師的王保衛就是當年從二食堂學成出名的。

下部恭請待後續。

關注寶雞趣聞事,了解更多老寶雞城市風骨情懷,秦嶺山人需要您的支持鼓勵。感謝您的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