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粵西?奇葩的粵西?你過你的年例,我過我的年宵

愉悅鋼筆 發佈 2023-01-25T22:42:09.491936+00:00

如果了解年例的都知道,年例一般是一條村一天,少數兩天,個別村會有三天時間做年例。年例還有大年例和小年例之分,大年例,每個村都有,集中在農曆正月、二月份,來的客人最多傳統習俗項目最豐富氣氛最熱鬧;

本文核心內容提示:瑤和俚僚有淵源。歷史上,粵西本地人口結構的變化軌跡:從俚僚為主,到俚瑤為主,閩語人、漢族客家人間處之……筆者還將根據史實詳析俚僚年例是怎麼異化的。

如果了解年例的都知道,年例一般是一條村一天,少數兩天,個別村會有三天時間做年例。

年例還有大年例和小年例之分,大年例,每個村都有,集中在農曆正月、二月份,來的客人最多傳統習俗項目最豐富氣氛最熱鬧;小年例被稱為「翻秋」年例,只有部分村莊會有,一般是在秋收之後舉行,也有「翻秋年例」是在三四月份舉行。

有些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左右。


至於,有人提到擲聖茭(聖杯)決定做年例者,其實是受到了道教的影響。(古時的嶺南各地還流行「雞卜」「茅卜」「蛋卜」「石卜」「珓杯卜」等卜筮之法。唐《番禺雜記》一書曾記載:「嶺表占卜甚多,鼠卜、箸卜、牛卜、骨卜、田螺卜、雞卵卜、蔑竹卜,俗鬼故也。」)

據《茂名年例,一段屬於冼太夫人的歷史,也是當地人的一份鄉土情懷》一文介紹,當地比較大的村落,會通過「選舉」的辦法選出10位頭家,還有10位下手形成一個組織,一起做年例。而「選舉」的方式則是「擲珓」,擲珓就是打卦,以占卜吉凶。

做年例時,去年的頭家會把今年的參選者都帶到冼太夫人的廟宇,通過擲珓來選舉,擲到一正一反的就是聖珓,表示大吉,也代表著通過。而參選者也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夫妻和睦,有兒女,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文約5000字,閱讀和思考時間建議至少合計10分鐘

年例似乎成了粵西「狂歡節」「大食會」

那麼,為什麼年例會異化呢?

首先,我們必須再次明確,年例的初衷是俚僚人的原始信仰帶來的祭祀活動,之後又因為冼夫人被神化,又引入了祭祀冼夫人的內容,甚至成為年例的核心精神。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俚僚年例雖仍保持祭祀冼夫人的核心精神,但也在不斷演化,甚至異化。

比如,年例加入了舞獅、舞龍、舞春牛、八音、粵劇(「做大戲」)、木偶戲(「鬼仔戲」)、飄色、歌舞、雜劇等活動項目。

年例似乎成了粵西「狂歡節」「大食會」。


因此,有人總結指出:

年例是以嶺南祭祀文化為核心的活動,在粵西茂名市、湛江吳川市、廉江市及廣西北流市等地區流行,以冼夫人文化為主體,以廟宇或者宗親文化為維繫,受高涼文化、潘茂名文化、諸神信仰、祖宗崇拜的影響,由歷史上多次南遷帶來多元文化與土著文化交融補充,不斷發展演化,經過沉澱、傳承、繁衍而來的一種獨特的嶺南俚僚文化。——這顯然並非所謂的廣府文化!

粵西人口結構變化對年例異化

而這些影響,筆者認為,根源之一在於粵西等地區俚瑤漢人口結構變化。

綜合史料和專家考證,我們可以看出粵西人口變化軌跡:

粵西地區歷史上經歷越人、俚僚人、俚僚人和漢人、漢人和瑤人共同居住的幾個階段,最終除了個別瑤人遠遷他鄉,和陽春市有部分瑤人保留不變外,隨著國家昇平日久,瑤人欣欣向化,衣食動作,俱與齊民無異,最後和漢人一體,形成了今天粵西地區的居民。(據郭安胤《試論瑤人對粵西居民形成的影響》一文整理)

我們仍以粵西為例作詳細說明。這一段內容很重要,也比較長,請耐心看完,謝謝!



我們先對瑤族作基本的了解。瑤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國華南地區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是中國最長壽的民族之一,傳說瑤族為盤瓠和帝嚳之女三公主的後裔。

「苗瑤畲同宗同源」,歷史上「苗瑤畲是一家」,苗瑤畲都信奉蚩尤、盤瓠。這在史學界、民族學界也是一致公認的。

據《試論瑤人對粵西居民形成的影響》論文考證,瑤人祖先或者自秦漢時期以軍人的身份進入嶺南,然後去向有三種可能,一是可能成為漢人,一是可能融入越人中,一是可能回原籍。在粵西地區,明清兩代,封建朝廷使人招撫瑤民入籍,編入各村寨保甲,瑤民逐漸與漢民成為一體。


但是,我們也不應忘記一點,瑤和俚僚關係非常密切。

對南嶺的瑤族有深入研究的李默先生在討論廣東的瑤族源流時就曾經提出,瑤族中包括了古代廣東的俚僚。李默先生認為,宋代曾下令在嶺南招土人營田,「俚僚營田而為瑤」;元代則營田屯戍之蠻僚是為瑤人;明代有瑤兵制,嶺南俚僚之裔又化為瑤。——這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俚僚人也信仰布洛陀即盤古了。不信?你問問壯族兄弟。

學者劉志偉在《如何理解帝國邊緣的南嶺》一文中認為,宋明以後南嶺山地中的所謂「瑤化」,除了古代「俚僚」轉變為「瑤」之外,還有另一個意義,就是原來的州縣編戶逃避州縣賦役,逃入山中成為「瑤」。在官方眼中和士人的筆下,貼上「瑤」、「僚」、「畲」、「疍」這類標籤的南嶺山地的人群,相當數量是本地和周邊地區逃脫州縣編戶身份的人。


李默和劉志偉兩位學者的意思是,瑤人的構成中必有俚僚,還有逃避賦役之人。所以,瑤人並不能簡單理解為九苗之一或完全是俚僚人。

綜上,瑤人也分支系(主要分為勉瑤、布努瑤、拉珈瑤、平地瑤四大支系),很顯然,瑤人和俚僚曾經相互轉化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外,瑤人也融合了其他族群,所以,才會有「苗瑤畲同宗同源」的說法。



明萬曆年間《陽春縣誌》中「瑤」條記述為:「瑤盤瓠之遺種也。陽春山林深郁,徑路險阻,故瑤多居之。其人衣斑斕布褐,椎髻跣足,言語侏離;登臨險地如履平地,就澗依林,刀耕火種。大約在清代中葉以後,除陽春瑤人沒有全部漢化外,粵西地區瑤人「與齊民一體」,全部漢化,書籍再沒有記載。

仍據《試論瑤人對粵西居民形成的影響》論文研究:

由於封建王朝在粵西地區進行了有效的管理,將瑤人編入保甲,與齊民一體稽查,又通過族譜編寫,開設私塾學校,接受教育和參加科舉考試,使瑤人永久性漢化,形成了現在的粵西地區的部分居民。

《瑤族最早十二姓探秘》記述了瑤族的一般姓氏:「一般盤、沈、包、黃、李、鄧、趙、周、胡、唐、雷、馮十二姓……平王共賜28姓。即:盤沈包黃李鄧趙周胡唐雷馮鄭蔣祝鳳羅龐蒲龍藍卜劉奉戴陳文房。平地瑤有盤奉包沈唐黃李廖鄧任趙周一十二姓等多種說法。如進一步對簡本型賜姓統計,肯定還會增加。有學者稱,可達38姓。」現粵西地區也存在這些姓氏的大部分。

據韋小寶先生收集的資料載:「陽春古代瑤族有盤、麥、藍、雷、鍾、苟、趙、唐姓,陽江古代瑤族有黃、彰姓,恩平古代瑤族有盤、方、唐、黃、莫、梁、謝、吳姓,台山古代瑤族有甘姓。

今粵西的盤、房、沈、李、鄧、趙、周、胡、唐、雷、馮、鄭、蔣、祝、羅、龍、戴、卓、俞、夏、馬、謝、劉、張、盧、譚、丁、龔、藍、任、姚、歐、杜、蘇、列、闕、鄭、馮、梁、何、黃、陳、容、廖、陸、覃、潘、蔡、張、甘、莫、麥、方、鍾、吳、陀、毛、嚴等等姓氏中,都可能有瑤族的成分存在」。

南宋,粵西又發生「鼓反之亂」,即朝廷為了瓦解占當地人口多數的俚僚的團結,更好地控制各部族,遂將象徵首領權力的銅鼓收走,剝奪大首領權力,造成他們無法統領部眾而引起的動亂。大宋朝廷鎮壓動亂,馮冼氏俚僚力量遭到重創,很多俚僚人四散遷走。


郭安胤《明代粵西瑤人居民區冼太夫人信俗弱化及後來的恢復》一文對「鼓反之亂」後的變化作了考證:粵西部分俚僚(越)人首領及其部族四散遷走,該族系部分人齊民化(入民籍),其中有部分在遷移中又分化。如信宜部分地區的俚僚(越)人仍盤據在雲開山脈,與瀧州俚僚(越)人呼應,其中有部分與湖南南遷瑤人融合,成了粵西地區瑤山主人,史稱為瑤僚、瑤僮。

於是,在這個人口空檔期間,從俚僚中分化又和其他族群融合而成的瑤人(雖從俚僚分出,但又各自演化,所以瑤人和俚僚習俗又有些不同,這一點必須注意到,否則就以為瑤和俚是完全不同的淵源)大量遷入填空,福建和潮汕閩語人、韶州(今韶關)客家人亦有遷入,粵西地區居民結構隨之發生變化。

而到了明朝,據吳永章所著《瑤族史》及其他史料稱,粵西地區的羅旁(今鬱南縣北部)等地,瑤人成為了最大的土著居民。


明代萬曆之後,因官府的圍剿、鎮壓和招撫瑤人,部分瑤人下山移遷到丘陵谷地定居,長期與俚僚雜居交往,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如史書所言其語言習俗「已與齊民同」,成為耕種水田、旱地、納租稅的齊民。

明成化年間,朝廷鎮壓粵西「瑤僮作亂」(「僮」為俚僚的古稱之一,今之壯族就是俚僚一支,解放前稱僮人或僮族),後安撫之,「撥荒田以俾之耕而其徭役」,從此瑤人、僮人大量入籍,成為了粵西地區的主要居民。

明清時期,又有閩語人,韶州(今韶關)、梅州等地客家人遷入,使得粵西的人口結構從以較為單一的俚僚人為主,轉變為以瑤俚為主,客家人間雜其中。而雷州半島被閩語人(即講雷州話的)所填空,其成為主要的本地人。

因此,人口結構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年例」等風俗融入了諸多外來信仰和信俗。比如,陽江市陽西縣上洋鎮雙魚村的冼太夫人廟,最初名稱是冼廟,後來名稱演變成船廟,現在又演變成天后宮了。再比如湛江市吳川市吳陽鎮中街村(李屋巷)冼太廟(阿婆廟),歷史上一直是冼太廟,是冼太夫人的神銜,前幾年重建,神銜變成了天后娘娘,直到2020年1月24日己亥年除夕才更正恢復了冼太夫人神銜。

年例受到瑤人等風俗的影響

據專家考證,粵西地區的年例、山歌、白花燈巡遊、燒火撈、飄色、木偶戲、八音、春牛舞、做醮等風俗,都與粵西地區古代瑤人的風俗有一定的關係。

瑤人的耍歌堂,是瑤人祭祀祖先、慶祝豐收的大型娛樂活動,影響著粵西年例、山歌、燒火撈、飄色、木偶戲、八音、春牛舞、做醮等風俗。

而在湛江、雷州等閩語地區(福建、潮汕等閩人移民粵西,最早始於唐、宋時期),「年例」期間,神明崇拜變成了天后(又有稱媽祖、天妃、婆祖等等);客家人的神明崇拜變成了佛像等,因為客家人多信佛教,奉祀的大多是佛像,也有兼祀儒家道教的神像以及其他神像,另外還有奉祀社公即土地公(伯公)等。——這其實不是真正的年例,雖然有人試圖將俚僚年例混為一談。


因此,在粵西俚僚年例期間,三大民系(俚僚、閩語、客家)都在搞祭祀活動,爭奇鬥豔,但各游各的神,各祭各的主,各玩各的戲,場景往往就顯得很「奇葩」,好不熱鬧。





在雷州半島等地,不叫年例,叫游神,有穿令箭(「穿腮」、「穿面頰」)、爬刀山(爬刀梯)、下火海(過火場)、滾刺床、儺舞(俗稱「走成倀」)、舞鷹雄、人龍舞等節日。祭祀的神主要有雷神、媽祖和各村單獨供奉的主神、主神的部屬,但沒有冼夫人的神像。戲劇方面,請的是雷劇團,而不像俚僚地區請的是粵劇團。



在粵西客家地區,不叫年例,叫年宵。農村的年宵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舉行敬神、游神、祭禮社稷等活動,還有舞獅與武術表演等。祭祀的神主要有道教的玉皇大帝、白馬先鋒、三真大人、伯公等,唯獨沒有冼夫人的祖像——請土白記住了,不要再制謠傳謠,粵西講涯話的就是客家人,他們的祖先來自粵北韶關和粵東梅州等客家地區,不信仰不祭祀俚僚祖神合一的冼夫人。(筆者有空將根據史實梳理出粵西客家源流,還講涯話的客家人以清白。須知,粵西等地的客家受白話侵蝕太嚴重了。)請的是用客家話唱的採茶戲等劇團。

不過,各民系的祭祀活動也相互受到影響,比如,多數都信仰康王(對,就是廣州市荔灣區的康王路的「康王」。傳說其真身為北宋抗遼名將康保裔。)、車公(又稱車大元帥,相傳車公為南宋末年時的一名勇將,因勘平江南之亂有功,被封為大元帥。車公廟供奉的就是車大元帥);再比如,多數有儺文化的表現。

俚僚年例的三層涵義

而俚僚的年例中的冼夫人信仰這個核心,雖然受政治等影響(比如歷代朝廷對政治人物的神化和解放後的「破四舊」、文革等),一度被淡化或暫時失憶,但仍找回了記憶,沒有忘本:



如今,俚僚年例中「游神」的神像總是有1400多年前南北朝時期的人物――冼太夫人的雕塑造型,就是證明。

年例「游神」時,所經民宅之處鞭炮齊鳴,煙花綻放,以示敬意。




有學者田野調查走訪時,鄉里人說,「年例」包含有三層涵義:


一是請冼太夫人沐浴、更衣。因為冼太夫人生前每逢節日都要出來巡視,所以這一帶的人們就習慣性地把她接回娘家與大家一齊吃飯過年。吃飯時,來客無論認識與否,越多越好,以表示有人緣,家業興旺的意頭。


二是請冼太夫人出來游一游,看一看家鄉人們生活的變化,感謝冼太夫人給自己帶來的富裕。


三是今天的「游神」也是過去為抵禦外敵而顯示自己村落勢力而演化的一種形式。

這是人口結構變化對年例的影響,並使年例產生異化。

俚僚人的信仰多元化影響了年例

但是,還有一種影響也不容忽視。那就是俚僚人的信仰多元化。


據郭安胤《明代粵西瑤人居民區冼太夫人信俗弱化及後來的恢復》指出:冼太文化在粵西地區,本是最濃厚的,但時間一長,外來信俗引進,冼太文化傳播就異化。

比如,瑤人和江西道教進入粵西地區後,盤古與其他信俗就掩蓋了冼太夫人信俗。粵西沿海,隨著福建莆田人的遷徙進來,冼太夫人信俗進一步異化。又比如,湛江市坡頭區南三島麻弄村(原吳川縣地),是冼姓最大的村莊之一,因為族譜記載族先是福建莆田人,所以也成為了莆田的天后信俗。

這當中,道教對粵西俚僚的影響其實就很明顯。茂名就是中國唯一以「道士」命名的城市。


潘茂名,被粵西人稱為「潘仙」,約生於西晉太熙元年(公元290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今廣東省茂名市轄縣級高州市根子鎮人,相傳世居在今浮山嶺半山腰的亞盤村。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設立茂名縣,以紀念潘茂名的思想傳播、教化鄉民、行醫除疾等活動,對粵西人民「濟世救民」之恩德。

唐貞觀八年(634年),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為潘州。

在年例中,我們也可以從擲聖杯和祭祀道教神明等舉止,看出受高涼文化、潘茂名文化、諸神信仰、祖宗崇拜等影響的結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