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末年(52)宇文泰的意外之喜

杏花春雨2022 發佈 2023-01-26T10:37:18.549523+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永熙三年,鎮守關中的賀拔岳被侯莫陳悅設計殺害後,將領官吏各自逃散,無人忠於職守。只有趙貴對他的親信們說道:「賀拔公對我們待以國士之禮,難道能混同於其他人嗎?」說到這裡,趙貴痛哭流涕。於是有五十人隨從趙貴,到侯莫陳悅處假裝投降,侯莫陳悅信以為真。

永熙三年,鎮守關中的賀拔岳被侯莫陳悅設計殺害後,將領官吏各自逃散,無人忠於職守。

只有趙貴對他的親信們說道:「賀拔公對我們待以國士之禮,難道能混同於其他人嗎?」說到這裡,趙貴痛哭流涕。

於是有五十人隨從趙貴,到侯莫陳悅處假裝投降,侯莫陳悅信以為真。趙貴乘機請求為賀拔岳收葬,言詞慷慨。

侯莫陳悅認為他很有勇氣,答應了他的請求。

趙貴等人收殮賀拔岳的屍體而歸,與寇洛等人糾集部眾,逃往平涼,共同商議抗拒侯莫陳悅。

三軍沒有歸屬,將領們因寇洛年紀最長,共同推舉寇洛總領軍隊事務為盟主。

寇洛以「自以非才」為理由辭去了盟主之位。

諸將只能重新推舉新的盟主。

於是趙貴對眾人說道:「元帥忠心國事而竭盡臣節,已為朝野所共知,但勳業尚未成就,卻遭遇兇殺,豈止國家喪失良宰,也使大家無所依靠。若真要集合同盟,報仇雪恥,就必須推選賢能的人,總領各軍。如果推選的人不當,就大事難成,雖想建立忠義,怎能達到目的。我私下觀察宇文夏州,英姿絕世,雄略無雙,遠近的人心都歸向他,士兵們都願為他效命。加之法令整肅,賞罰嚴明,確實可以依靠。現今如果向他報喪,他一定會來赴難,乘機推舉他,那麼大事就成了。」

眾將猶豫不決。

赫連達隨後附和道:「宇文夏州從前曾任左丞,智謀高明過人,是當世的豪傑。今日之事,非他處理不可。趙將軍的建議是正確的。我請求輕裝騎馬前去告訴喪事,順便把他迎接過來。」

但諸將卻不贊同宇文泰為第一人選,有許多賀拔岳的堅定追隨者認為應由賀拔家的人接管軍權,不過賀拔岳的兩子年紀太小,尚不能提當重任,賀拔岳的兄長賀拔允又投靠了高歡,所以推舉賀拔岳的二哥,時任南道行台的賀拔勝。

有的建議向東報告朝廷。

但這都是零星聲音,宇文泰幾乎是壓倒性的得到了推舉。

剛剛推辭盟主諸將年齡最大的武川人寇洛、賀拔岳的心腹虎將武川人侯莫陳崇、諸將中年齡最小的武川虎將若干惠、有縱橫計略常先鋒陷陣的大都督中山人劉亮、都督代人達奚武、都督盛樂人杜朔周、都督遼西人怡峰皆力挺宇文泰。

賀拔岳心腹長史留守長安的武川人雷紹千里迢迢奔赴力挺宇文泰。

征西將軍武川人梁御從長安遠赴平涼力挺宇文泰。

……

賀拔岳集團中,以武川派為主,包含各種籍貫和履歷的同志們紛紛推舉宇文泰。

只有賀拔岳的家將李虎,在平涼會商前,出於對賀拔岳的忠誠,第一反應就是應該由賀拔勝接收賀拔岳餘眾,所以來不及收集自己的部眾就星夜上道,千里迢迢去荊州找賀拔勝。

不過,賀拔勝在接到李虎報喪後並沒有親自前往關中撫慰賀拔岳舊部,而是派獨孤信代表自己前去。

至於想要「東告朝廷」、由朝廷委派新領袖的那些人,可能只是見到賀拔岳與朝廷聯合的表象,高估了朝廷當時的地位,沒有看出賀拔岳尊奉朝廷僅是為了牽制高歡,並從朝廷索取更多名號,更加合法地統治關隴和剷除異己勢力。

最後,赫連達說道:「這些都是遠水不救近火,哪裡值得一說。」

趙貴於是下令,派赫連達馳馬前往迎接宇文泰。

消息傳到宇文泰處,宇文泰找來于謹進行商議。

于謹對宇文泰說道:「魏朝國運衰微,權臣專權,成群的盜賊蜂擁而起,百姓嗷然。明公仗著世間少有的英姿,胸懷濟世的才略,四方遠近的人,都已歸心。希望您早作打算,不要辜負眾人的期望。」

宇文泰說道:「我應該怎麼做呢?」

于謹回答:「關中為秦漢舊都,古稱天府,將士驍勇,土地肥沃,南有巴蜀之饒,北有羊馬之利。今若據其要害,召集英雄,養兵勸農,足觀時變。況且天子在洛陽,身邊群凶環伺,若明公懇切勸請遷都關中,到時候挾天子令諸侯,奉王命以討暴亂,則大業可成。」

宇文泰深以為然。

宇文泰準備奔赴平涼,夏州的官吏百姓都哭泣著請求道:「聽說侯莫陳悅如今在洛水城,離平涼不遠。如果他已經擁有了賀拔岳的兵馬,那麼謀取他就確實困難了。希望您暫且停留下來,以觀察時局的變化。」

言下之意這是個陷阱。

關鍵時刻,宇文泰看得很透徹。他說道:「侯莫陳悅既已殺害了元帥,自然應當趁勢直接占據平涼,他卻反而猶豫觀望,屯兵水洛,我知道他沒有作為。況且難以得到而且容易失去的是時機,終不可等待的是機會,要是去得晚了,平涼的人馬就散了!所有騎兵趕緊跟我南下!」

此時高歡也密切關注關內動態,得到賀拔岳死訊後,立刻派侯景前去接收賀拔岳軍團。

宇文泰率領數百騎,南赴平涼,南下途中,在安定遇到了侯景。

宇文泰厲聲呵斥侯景:「賀拔公雖死,宇文泰還活著,你到此想要幹什麼!」

侯景道:「我就是枝箭,被高歡大人射這來了,別急眼,你來了我趕緊走。」

侯景除了被宇文泰的英雄氣所折外,恐怕也與宇文泰所率領的數百騎有關,其兵力應多出侯景數倍,所以侯景才不敢以身犯險,明智地選擇撤回。

高歡沒有料到的是,侯莫陳悅固然殺了賀拔岳,但宇文泰卻躲過一劫,最終讓高歡的謀劃功敗垂成。

同時,這一事件也反映出當時形勢的緊迫,若平涼諸將當時沒有選擇距離較近的宇文泰,而是選擇遠在荊州的賀拔勝,抑或等待帝命,那麼憑藉侯景的智慧和能言善辯,再加上侯莫陳悅軍近在水洛城,賀拔岳軍團很有可能因形勢所迫而歸降高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