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土豪」島嶼金銀島,從越南手裡武力收復,如今建設得如何?

洞鑑地理 發佈 2023-01-26T11:18:18.857159+00:00

金銀島,我國固有領土,位於西沙群島之中,上世紀因清政府腐敗無能,而被越南強占,脫離祖國懷抱數十年。金銀島,又名錢財島,位於我國西沙群島中的永樂群島中,位於永樂環礁的西端,其經緯度的位置是16°26′47″N 和111°30′25″E,在整個環礁中略微凸出,就像一個圓,凸出來一點。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可以讓您下次繼續閱讀相關文章,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您的認真閱讀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支持。


金銀島,我國固有領土,位於西沙群島之中,上世紀因清政府腐敗無能,而被越南強占,脫離祖國懷抱數十年。

直到1974年,西沙海戰爆發後,我國才順勢將它收回,並開始了全新的建設。

而如今的金銀島建設得怎麼樣了呢?

一、金銀島地理

金銀島,又名錢財島,位於我國西沙群島中的永樂群島中,位於永樂環礁的西端,其經緯度的位置是16°26′47″N 和111°30′25″E,在整個環礁中略微凸出,就像一個圓,凸出來一點。

因此,當地的漁民又把金銀島叫作「尾島」或者「尾峙」,形容金銀島像永樂環礁的小尾巴。

金銀島面積不小,長有1257米,寬有560米,總面積足有0.36平方公里,相比西沙群島中的一般島礁,要大上許多,除了面積大以外,金銀島的地形也較為奇特。

它的四周是沙洲和礁石,二者的高度都不低,而中間則是一個乾涸了的潟湖,形成了一個大圓坑。

因此,金銀島的地形是很少見的盆地地形,就像一個碗,碗的底部是潟湖,兩邊是沙洲和礁石。

雖然金銀島上的潟湖已經乾涸,但島上卻還有數口泉眼,有大量的地下水流出,水源不僅豐沛,也可以飲用,但味道一般,帶有一股土腥味。

除了自然的泉眼外,金銀島的西部還有我國海南漁民挖的水井,一直處於可使用的狀態,水源也較為豐沛。

而這些水井也是海南漁民為上面生活的人所準備,據金銀島上的遺蹟顯示,除了水井外,島上還有一座神廟和數個石碑,以及多處人口栽種的「海棠樹」 這些痕跡都表明在很久以前,金銀島很有可能有人居住。

在經過專家的研究後,島上神廟的作用,也逐漸清晰。據說在很久以前,有不少漁民來這裡打魚,每一次都會滿載而歸,而且還會獲得許多珍貴的魚類。

長久以往,不少漁民便把這塊海域稱為「寶地」,意為是上天賜下的寶物。因此便在島上修建了一座神廟,用來祭拜上天。而金銀島,也被他們稱為「錢財島」,意思是帶來錢財的地方。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金銀島附近有很多古代錢幣或者瓷器,所以被稱為「錢財島」,而神廟只是當地人的祭拜之地,沒有太多的含義。

至於真相究竟是什麼,誰又知道呢?

二、收回金銀島

雖然金銀島自古以來便是我國的領土,但我國對它的開發、建設時間卻很短,只有最近的幾十年。

上個世紀,因為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南海很多島嶼都長期處於無人看管的的境地,一些島嶼更是被東南亞各國侵占。

如金銀島,便被越南侵占。不過越南對金銀島的侵占沒有維持太久。上個世初紀,英法等國入侵亞洲。

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最先淪陷,其中緬甸被英國占據,越南則被法國強占。在占據了越南後,法國以越南為基地,開始向南海諸島入侵,而金銀島便被法國收入囊中。

法國在占據金銀島後,在島上修建了不少法式建築,用來駐守士兵。其中不少建築,現在還保存在金銀島上。

二戰結束後,全球爆發了民族獨立運動,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都紛紛獨立,建立了全新的國家。

金銀島也因此被越南趁機占領。

而當時的我國,正忙於內戰,等新中國建立後,還沒來得及收回這些島嶼,抗美援朝戰爭又爆發,將我國的精力又吸引到了北方。

好不容易打完了抗美援朝戰爭,國內的建設又刻不容緩,國家也沒有精力顧及南海,只能守住一些比較重要的自然島嶼,離得遠的島礁根本無能為力。

可以說,在剛開始建國的幾十年裡,我國雖然有心想收回南海中的一些邊緣島礁,可有限的國家資源,讓當時的我國實在有心無力,只能維持住原樣。

這種情況一直到西沙海戰爆發,才有一定的改變。

1974年,越南政府野心膨脹,企圖趁我國不注意,突襲西沙,占領西沙群島。由此,兩國交惡,雙方爆發戰爭,也就是西沙海戰。

而我國的主持這場戰爭的最高統帥,分別是葉劍英將軍和鄧公。一者是總指揮,一者是總參謀長。

在我國解放軍的努力下,越南入侵西沙的計劃很快便失敗,越南海軍也被我國海軍趕回老家。

在打敗越南後,鄧公沒有罷休,而是提出應該擴大戰果,趁機收回金銀、甘泉、珊瑚三島。

鄧公的建議得到了中央的贊成。於是,我軍在打敗越南入侵的海軍後,立刻追擊而去,將金銀島和其它兩島趁機收回。

至此,金銀三島,在脫離祖國數十年後,再一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三、如今的金銀島怎麼樣呢?

在收回金銀島後,我國立即派兵駐守在金銀島上,防止越南的再一次入侵。

我國士兵上島後第一件事便是改建,我們前面說過,法國在金銀島駐守士兵時,是建設過一些建築的。

所以為了節省時間,我國的士兵在上島後,很快便對這些法式建築進行了改建,將它們改建成了更適合駐守士兵的軍事堡壘。

除了這些軍事堡壘外,金銀島的戰士們還發揮了「有苦不叫苦,苦幹不苦熬,苦中有作為」的西沙精神,開始對金銀島進行第一輪的植樹造林。

我們前面說過,金銀島上有古人栽種的海棠樹,所以島上的士兵,在植樹時第一時間便想到了海棠樹,在金銀島的大部分地區都栽上了海棠樹,實現了第一輪的綠化。

但我們的戰士們沒有停止改造的腳步,除了海棠樹外,還在滿是珊瑚沙的金銀島上開始種植起了椰子樹。

儘管條件艱苦、種植困難,但在士兵的努力下,一片片椰林也拔地而起,為荒涼的金銀島增添了一抹綠色。

除了種植樹木外,島上的士兵,還在努力的開墾菜地,打算自給自足,減輕國家補給的費用。

一開始時,效果並不好,可在島上士兵的努力下,如今已經有了十幾畝的菜地,實現了蔬菜的自給自足。

當然除了綠化小島外,島上士兵的生活質量也不能忽視。

在國家的支持下,如今的金銀島上修建起了一座座現代化的營房,取代了一開始改建的舊軍事堡壘,提高了居住環境。

而且還修建了如棋牌室、運動場等諸多娛樂設施,讓島上的士兵也能在空閒之餘,放鬆精神。

除此之外,島上更是安裝了區域網。

可以說,建設了幾十年的金銀島完全不復當年那個荒涼的景象,已經成了西沙群島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