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記憶: 上個世紀寶雞最繁華的街道——中山路(下)

寶雞趣聞事 發佈 2023-01-26T17:15:12.968709+00:00

今天知道寶雞城市歷史往昔的人,已然是越來越不容易有機會聆聽「坐在高高的黃土堆上聽爺爺奶奶講述舊日寶雞城市風情往了」。

自然歲月無痕,人生猶如時空流星划過短暫瞬時而逝。今天知道寶雞城市歷史往昔的人,已然是越來越不容易有機會聆聽「坐在高高的黃土堆上聽爺爺奶奶講述舊日寶雞城市風情往了」。

今天記錄寶雞城市歷史風貌則是後人應該傳承記憶的責任,寶雞趣聞事願無償擔此責任,這就是我們存在於今日頭條的意義。

中山路的往事這些年逐漸在歲月靜好中被當下的新寶雞者們淡出記憶的時空,這源於老者或者輿論環境的改變。寶雞日報或者寶雞電視台寶雞新聞網掌上寶雞等屬地主流各類媒體的影響力在逐漸的失去年輕的寶雞人熱度關切,這應該是不爭的殘酷現實。但這還不是主要的,人們對寶雞城市故事不能硬核引起熱度,哪來激情共鳴關心何談關注?

就不知道寶雞為什麼就不能把中山路舊事寫成故事拍成電影呢?

記憶中的中山路就是寶雞近代史應該被喚醒的記憶,離題啦,還是繼續扯扯中山路吧!說完中山東路後繼續簡單再說中山西路。

1986年1月,寶雞火車站由中山路轉向經二路以後,中山路逐漸變得冷清蕭條起來。從2008年3月開始,對中山路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整條街道,整潔有序,道路平坦,綠樹成蔭,清爽宜人。整個街面突出周秦文化特徵,古韻十足。仿古門頭和牌匾,從西周青銅器上拓印的精美圖案,把門頭裝飾的古香古色,富麗堂皇,賞心悅目。改造後的中山路,人氣指數日復一日地在不斷提升。

九十年代初期,喜歡懷舊的老寶雞們欣喜地看到,金台區商業龍頭企業華通商廈在原老車站醪糟鋪的位置上建設落成了,今天華通依舊矗立在繁華的老火車站口。

中山西路從紅旗路北口到西關十字,是中山路不太熱鬧的路段。過去寶雞由於城市人口基數實在太少了,受制於消費能力的影響,整個中山路無法承載很多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

那時候服務寶雞城市百姓類的基礎設施項目基本上都在中山東路了,中山西路都是政府部門的單位。

當時的金台法院、寶雞市房管局、寶雞市商務局、寶雞中級人民法院、寶雞市公安局、寶雞市公交大院(大院裡基本都是市政府下設部門)、寶雞市第二招待所、原鐵道部第一勘探設計院、寶雞市人民印刷廠、八一四五針織廠、西街小學、寶雞製藥廠、寶雞市財政局等和百姓熱鬧沒關係的單位。

但當年和百姓有關聯的寶雞百貨公司、寶雞紡織品公司、寶雞綜合零售公司,和市民最為有關係的是寶雞寄賣商店,也就是後來的中山西路街道辦事處。那時候許多人家都和這裡發生過故事呢!還記得當時的南門口有家百貨公司下轄的華僑旅遊批零商店曾經是中山西路最大的有外國商品出售的商店。

老寶雞都知道,過去的城市街道基本上就是中山東路,經二路中斷這不到三平方公里的街道有人氣,其它街道基本是寂靜無人的街道。

有人知道寶雞最早乘坐計程車無論到哪都是五塊錢。就因為許多人就不去中山西路或者橋南清姜,或者東風路以東的地方。

今天回首然目睹了中山路由冷清走向繁榮後又變冷清的無奈失意的發展。能夠熱鬧繁華的地方就只有老車站十字了。要知道當年在寶雞商業能人趙碚宏領導下,華通商廈每天迎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城鄉顧客,那種繁忙、喧囂、人頭攢動場面與情景存在到今天實屬不易了。

進入新千年後,作為記者,十分關注寶雞城市方方面面的細節末枝的變化。最為有印象的就是九零後以後出生的新寶雞人,從他們的口中就感覺到這些人對中山西路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印象。遇到十幾次和他們對話的場景,人家都自己沒去過中山西路,或者說西關在什麼地方?

說是回憶中山路舊事重提的文章,怎麼就成了吐槽了。

說實在的中山西路歷史上基本就沒有什麼知道人們記住的熱鬧事情去回憶吧!但解放電影院和曙光照相館應該還是引起許多人的記憶的,畢竟寶雞新人們的父母有許多是在解放電影院裡談情說愛情定終身的,之後就在曙光照相館留下結婚證件照的。

歷史就是歷史,歷史是需要人們記住並且傳承記憶的。寶雞城市記憶不能被傳承,我們那什麼給為來的寶雞書寫城市故事呢?

關注寶雞趣聞事,了解更多老寶雞城市風骨情懷,秦嶺山人需要您的支持鼓勵。感謝您的閱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