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進攻日本的計劃:聯合日本國內諸侯島津義久消滅豐臣秀吉

霧起雨消散 發佈 2023-01-26T22:36:28.886749+00:00

1592年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集結九州、四國、中國地區幾乎所有大名去入侵朝鮮,這些地方大名們紛紛相應號召,但有個大名不但對入侵朝鮮表現得非常消極,而且家中還有人在戰前將日本入侵明國的消息給泄密出去,並且這家還發動反對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叛亂,日本哪個大名敢搞出這麼大事情,那便是薩摩島津家。

1592年日本統治者豐臣秀吉集結九州、四國、中國地區幾乎所有大名(諸侯)去入侵朝鮮,這些地方大名們紛紛相應號召,但有個大名不但對入侵朝鮮表現得非常消極,而且家中還有人在戰前將日本入侵明國的消息給泄密出去,並且這家還發動反對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叛亂,日本哪個大名敢搞出這麼大事情,那便是薩摩島津家

島津家紋

華人醫生許儀後

島津家第十六代家主島津義久(島津龍伯)有個私人醫生名叫許儀後,許儀後又被稱為許三官。他是江西吉安人,職業是江湖囊中,1571年時候,許儀後前往廣東行醫,我們都知道廣東和浙江等沿海地區是倭寇常光顧的區域,許儀後就在廣東被倭寇抓了,然後被擄去日本。

倭寇

由於九州島地區每個大名多少都支持了倭寇,可能擄走許儀後的倭寇是島津家支持的,所以許儀後就被帶到薩摩,許儀後來到日本後發覺當地有不少和他一樣被擄到這裡的中國人。

明朝時期,有不少中國人到日本定居,有主動移民過去的,還有前往當地做生意的,還有像許儀後這樣被倭寇擄去的,總之在日本生活華人數量非常多,比例高達當地10個人里就有3人是中國人

這段數據絕非我自己編的,而是出自壬辰倭亂期間潛伏到日本的明國間諜許豫所收集到的情報。「浙江、福建、廣東三省人民,被虜日本生長雜居,六十六州之中,十有其三,住居年久,熟識倭情。」裡面還提到在日本華人大部分源自浙江、福建、廣東這三個地方。

而被倭寇擄到日本的華人基本上一開始只能當奴隸,很多人後來才得以擺脫賤籍成為正常人,而薩摩這個地方的華人奴隸數量非常多。

明朝嘉靖時期的浙江總督楊宜所派到日本辦事的手下鄭舜功在《日本一鑒》記載當時薩摩島津家的華人奴隸情況: 本(高)洲民居約百家,我民之被驅虜為夷奴者約二三百人。

據鄭舜功所述,當時薩摩平均每戶日本人有華人奴隸2~3人,可見當時日本社會華人奴隸人數之多。

九州南部的薩摩

而許儀後因為通曉醫術而被島津義久看中,所以許儀後應該沒有當過奴隸,而是直接獲得當地公民的待遇。

也正因為許儀後深受島津義久這位薩摩統治者的重用,所以他被推舉為當地薩摩華人領袖,成為當地華人的庇護傘。

島津義久(龍伯)

由於許儀後是因為遇到倭寇而被迫背井離鄉生活,所以他對海盜痛恨欲絕,得勢以後,許儀後曾請求島津義久在他地盤內嚴懲海盜,於是島津義久下令斬殺了大海盜陳和吾、錢少峰等人(看名字這些好像都國人),這些海盜頭子死後他們的餘黨基本都跑到了越南和泰國。(出自《跨境人員、情報網絡、封貢危機》

後來豐臣秀吉發動九州征伐,島津義久被迫向豐臣秀吉屈服,並出家改名島津龍伯,島津家主也從島津龍伯變成了島津義弘,而許儀後依然生活在薩摩,並為島津家效力。

1591年,即許儀後來到日本生活的第二十年,這年已經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已經開始準備入侵明國。當時大多數日本華人只想著生活,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還有當地華人直接加入日本軍隊,後面還在韓戰與明軍相遇,有名有姓的不在少數。

但許儀後和這些人不同,在日本九州生活二十年的他雖然早已習慣了當地的一切,而且還已在當地娶妻生子,這輩子也不會再回國了,但他仍然心繫祖國,於是他在當年9月曾想辦法托人將信送到明國,告訴明國政府日本將要入侵的消息。

許儀後於1591年9月寄出去的兩封信均沒有回信,許儀後擔心信件送不到明國政府那裡,於是委託他在日本的同鄉朱均旺親自將信送回明國。

朱均旺和許儀後一樣都是江西人,朱均旺是於1577年在越南做生意的時候遇到倭寇被擄去日本,由於朱均旺會寫漢字於是在薩摩一家寺院裡抄佛教為生,有一次許儀後碰巧拜訪了朱均旺所在的寺院,聽見朱均旺說家鄉話,於是兩個人認識,許儀後且收朱均旺為徒弟,從此朱均旺生活在許儀後家裡。

日本的唐人社區

實際上回國並非易事,除了要瞞過日本方面,還要克服交通等問題,並且明國政府不一定會相信他們說的話,說不定還會以「通倭」罪名逮捕他們,但在許儀後堅持下朱均旺還是幫他將信送了回去。

許儀後在這封信中不但提到了豐臣秀吉要進擊大陸的野心,並且還將當時日本戰國軍隊作戰方式都寫進信件里。(出自《跨境人員、情報網絡、封貢危機》

但是許儀後一個鄰居,也是在日華人,他卻將許儀後寫信給明國這事給告發了出去,和石田三成並列為五奉行之一的淺野長政親自將許儀後緝拿歸案,並帶到豐臣秀吉那邊。

有一種說法,許儀後被抓捕後,豐臣秀吉曾令人布置一個升滿沸水的鍋鼎企圖將許儀後煮死,島津龍伯為了想辦法救出許儀後於是就請求德川家康向豐臣秀吉求情,秀吉最後看在家康面子上才釋放許儀後,這種說法也被日文維基百科所收錄。

但還有一種說法,是根據壬辰倭亂期間被擄到日本的朝鮮人姜沆所記載,豐臣秀吉聽說許儀後向明國告發他入侵計劃時候,表現得十分大度,還說許儀後本來就是明國人,告狀屬於合情合理。秀吉還責備了告發許儀後的華人,說他們是明國人,卻告發其他明國人。最後許儀後被無罪釋放。

個人覺得第二條也就是姜沆所記載的說法才貼近事實,首先說第一條說法,德川家康為島津龍伯的醫生許儀後向豐臣秀吉求情先不說有多戲劇性,如果豐臣秀吉執意要殺許儀後,當時不管是島津龍伯還是德川家康,無論哪個大名都攔不住,而且秀吉本來就提防德川家康和島津龍伯這兩個人,如果這兩個人為許儀後這般求情,恐怕只會加重豐臣秀吉對他們猜忌。

而姜沆還記載豐臣秀吉的家臣曾經建議他派出奇兵偷襲明國本土,像後面偷襲珍珠港那樣。但卻被秀吉拒絕,秀吉表示他希望跟明國正面決勝負,不搞偷襲這套。這也說明秀吉為什麼會對許儀後將他入侵計劃泄密出去而不在意的原因。

不管哪種說法,許儀後都沒有被當時日本政府追究。而到了1592年正月,朱均旺經過九死一生終於來到福建,徑直去找福建軍官張汝濟,把許儀後的報告遞交給明國官方。

許儀後這份報告最終得到了明國官員的稱讚,同時福建方面開始加強戒備以免倭寇入侵,福建也因此成為當時明國最早熟知豐臣秀吉要入侵的省份之一。(出自《鏡山全集》

當時不止許儀後,還有許多在日華人將豐臣秀吉入侵的消息想方設法傳遞迴國內,比如一個叫蘇八的人,他當時已經是九州大名松浦鎮信麾下一名武士,蘇八也想私自傳遞情報,奈何他文化程度低,不會寫字,所以他只能想辦法自己親自跑回國內,口述告密。

明國不光還有許儀後、蘇八這樣的在日華人投遞來的情報,還有鄰國琉球王國在獲知日本要入侵大陸的消息後,琉球長史鄭迵也派人通知福建方面。

福建地方和琉球王國

而豐臣秀吉雖然沒有因為許儀後一事而追究島津家,但島津家發生的另一件事卻使得豐臣秀吉勃然大怒。

梅北一揆

1587年豐臣秀吉動員25萬大軍發動九州征伐迫使島津義久降服,令島津龍伯辭去家督位置,令老二島津義弘當家督,並且扶持親豐臣的勢力伊集院忠棟

但這些措施依然沒有消除島津家整體仇視豐臣政權,尤其是以梅北國兼這樣的島津國人眾,他們將希望寄托在當初島津四兄弟中歸順豐臣政權最晚的島津歲久身上。

豐臣秀吉自然察覺到島津家國人眾對他的不滿,於是在出征朝鮮之際,找了個藉口令表面上響應號召的梅北國兼部隊滯留在肥後的佐敷。而島津龍伯則負責參與鎮守名護屋城,說是參與鎮守其實就是扣押在名護屋城當人質。

1592年6月15日,梅北國兼等人大概是覺得機會來了,於是舉兵就地在佐敷謀反,史稱「梅北一揆」爆發,規模共數千人。

沒多久一揆軍攻陷了佐敷城、八代城,這些城池當時都是加藤清正的封地,而加藤清正本人早已渡海前往朝鮮。

佐敷城當地一個叫安田彌右衛門的人向梅北國兼投降,梅北國兼非常高興還為安田彌右衛門舉辦酒宴,卻不料安田彌右衛門是詐降,而且在獲得接近梅北國兼機會後而將其殺死。不久安田彌右衛門也被其他人殺死。

佐敷城、八代城和名護屋城位置

梅北國兼死後,一揆軍群龍無首,不久後就哄然散去。從6月15日梅北國兼舉兵謀反開始,到6月17日梅北國兼被殺,「梅北一揆」共持續3天

梅北國兼下場自然是慘,死後他的頭顱被砍下,然后豐臣秀吉命令掛在名護屋城內顯眼位置。梅北國兼的妻子包括他的親族統統被處死。(出自弗洛伊斯著《日本史》

名護屋城內,島津龍伯一襲素衣趴在地上向豐臣秀吉請罪,這不是自入侵朝鮮以來第一次闖禍了,之前方才發生許儀後事件,所幸這事沒有被過多追究。

但對於豐臣秀吉而言這次梅北一揆性質比許儀後泄密還要嚴重得多,這時候豐臣秀吉告訴島津龍伯他所看到參與梅北一揆的名單里有島津歲久的黨羽,而且數量超過300個以上。

島津龍伯得知後先是大吃一驚,之前的梅北一揆他都不知情,他沒想到三弟島津歲久竟然選擇在這時候謀反,但他又仔細一想,島津歲久雖然因為喪子之痛而仇恨豐臣,但他也是非常聰慧之人,知道事情輕重,所以這場一揆策劃者又不像是島津歲久。

就在島津龍伯思考之際豐臣秀吉打斷了他,並表示可以赦免他和島津家罪過,但是龍伯必須得取下島津歲久的首級,豐臣秀吉已經認定島津歲久是梅北一揆的幕後策劃者了

到這裡先介紹島津歲久生平,他是島津兄弟中的老三,出生於1537年,和豐臣秀吉年齡一樣大。他們四兄弟小的時候,爺爺島津忠良就對四兄弟有過評價。說島津義久(龍伯)有統治三州(薩摩、大隅、日向)的才華。島津義弘則擁有成為頂天立地英雄潛質。島津家久則擅長用兵,而島津歲久被祖父評價擅長洞察時局。

在講述九州征伐的篇章時候,我雖然提到島津歲久,但是相比他其他三個兄弟,島津歲久戲份相對弱些,除了在他兒子戰死時候有過刻意描寫。

島津歲久

主要原因是島津歲久其實是在島津家中扮演幕後指揮,很少親自出面,其實島津龍伯以前當家主參與的諸多戰役決策其實都是徵詢島津歲久的意見。可以說島津歲久是島津家不可缺少的軍師。

1575年,島津歲久上洛前往京都,說是去學習茶道,實際上是去收集情報,尤其是關於當時織田信長的情報。而島津歲久確實對局勢變化也比其他三個兄弟要敏感,之前篇章講過在豐臣秀吉發動九州征伐初期,島津歲久是四兄弟里第一個提出向秀吉屈服的人。

如果不是他的愛子島津忠鄰在九州征伐的根白板之戰中陣亡,由此讓他痛恨豐臣軍,或許島津歲久還能作為豐臣和島津的和平中介人,但是島津忠鄰之死讓他成為豐臣政權的堅定反對者,島津歲久甚至還失了智在島津龍伯和豐臣和談期間派人去刺殺豐臣秀吉。

也正因為島津歲久有過刺殺秀吉案例,再加上梅北一揆參與者有許多島津歲久黨羽的人,所以使得豐臣秀吉向島津龍伯下達殺死島津歲久的命令。

島津龍伯自然不忍殺死島津歲久,但若違抗高居太閤的豐臣秀吉,恐怕島津家業難保,島津龍伯只能照做,他先是想辦法將島津歲久騙到鹿兒島。

島津歲久一開始中計,但是在途中發覺到事情不妙,然後他想返回自己封地宮之城,卻不料島津龍伯已經派兵堵住了回到封地的去路。

島津歲久察覺他被人下令緝拿了,只能逃亡,但又能逃到何方,他只能落腳平松神社。很快追兵也抵達這裡,島津歲久原本想繼續逃跑,忽然他身體中風,癱倒在地。由於追兵都是薩摩本地人,都認得島津歲久,他們不忍其進行加害。

今日平松神社

但島津歲久卻要求追兵將其首級砍下。島津歲久還留下辭世詩:晴蓑(せいさ)めが 魂(たま)のありかを 人問わば いざ白雲の 上と答へよ。

大意是:如果有人問靈魂在哪裡,回答就是靈魂在白雲上。

1592年8月25日,島津歲久的首級由一名叫原田甚次的武士斬下,享年55歲

然後島津歲久首級被下令送到京都展覽,後來島津家將島津忠長想辦法將歲久首級奪了回來,秀吉去世後,島津歲久在心岳寺安葬。

幸運的是,島津歲久的愛子島津忠鄰雖然戰死,但是島津忠鄰卻有兒子,島津歲久的外孫兼義孫島津常久最終繼承了歲久的家業。

最後說下島津歲久發動梅北一揆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其實並非為死去的愛子島津忠鄰復仇,島津歲久知曉島津家歸順豐臣秀吉後,仍有不少反對秀吉的存在,這些人遲早有一天會成為不穩定因素,如果到時候爆發很可能會導致秀吉毀滅掉整個島津家,還不如黑鍋讓自己來背,這樣秀吉剷除他後,就會對剩下島津家放心。說到底島津歲久是為了島津家的未來才這麼做。

在日本近代的薩摩軍校中,島津歲久比二哥島津義弘還更加受歡迎。就是號稱「日本最後的武士西鄉盛隆都十分崇拜島津歲久。

以上便是壬辰倭亂初期,薩摩島津家發生的兩件事,許儀後告密梅北一揆

平松神社裡的龍頭噴水池

明國的策反

接下來再講一件島津家的故事,這件事時間線發生在壬辰倭亂開始後,當時明軍已經介入朝鮮戰事了。而島津家和豐臣政權不和這點明國方面也是知道的,如1593年被明國派去前往日本境內的間諜許豫曾提到「關白奸奪六十六州,所奪之州,必拘留子弟為質,令酋長出師以侵高麗,實乃置之死地。各國暫屈,仇恨不忘。及察倭僧玄龍與豫對答語氣,義久等甚有惡成樂敗之意。豫於寫答間,亦微有囮誘之機。」

許豫指出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六十六州(國)過程中,每國大名都要獻出人質給豐臣秀吉,秀吉也是令這些「酋長」(大名)去入侵朝鮮,但是各個大名對秀吉都心懷不滿,比如前任島津家主義久島津龍伯)就對豐臣秀吉不滿。

而許豫這樣潛入日本的間諜是由當時福建地方長官許孚遠所支持,許孚遠收到許豫的情報後,於1594年制定出抽調官軍直接攻打日本本土的戰略。許孚遠的計劃這裡不詳細交待了,其中一條就是策反島津龍伯反抗豐臣秀吉,最好是讓島津龍伯成功推翻豐臣秀吉,成為日本的首腦,這樣即可結束在朝鮮的戰爭。(出自《福建巡撫許孚遠的謀略——圍繞豐臣秀吉的「征明」》

豐臣秀吉和日本各個大名勢力範圍

當時就是許儀後也向福建地方官提議聯合島津龍伯一起攻打豐臣秀吉。(出自《薩摩にいた明國人》

但是許孚遠遠征日本本土的方案被兵部尚書石星否決,後來明國和日本進入和談期,這項計劃被徹底否決,許孚遠也被調離福建。

那麼策反島津龍伯這方面有沒有進展呢?有,1595年,島津龍伯派出一名叫玄龍的人跟隨許豫來到福州,當時許孚遠已經被調離出福建,最終玄龍也回到日本,所以聯合島津龍伯一起對抗豐臣秀吉的計劃就這麼不了了之

但事情也沒這麼簡單,根據島津家史料披露,這個跟隨許豫來到福州的玄龍其實是作為島津家潛伏到明國的反間諜,而且這背後有豐臣秀吉支持,原來秀吉知曉明國的反間計,並還將計就計。(出自《征韓錄》)這也說明當時島津家雖然對豐臣政權不滿,但在豐臣政權明國之間依然選擇支持前者。

老年豐臣秀吉

壬辰倭亂時,日本和明國的較量不止在朝鮮正面戰爭上,還有在雙方諜戰方面,壬辰倭亂七年間有許多這樣的諜戰故事,還有島津家和中國發生的故事也不止這幾件,這些也許以後會在其他篇章講到。

16世紀末明國聯合島津家推翻當時日本的中央政府豐臣政權的計劃破產了,但是在兩百多年後的19世紀末,島津家在英國的支持下成功推翻了那時日本的中央政府——德川幕府,然後島津家和其他反對幕府的大名在西方列強支持下成立了日本新政府,且以天皇為主導,然後日本發生了人們熟知的明治維新,開始了新的時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