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德意志-三十年戰爭,宗教外衣之下的王朝爭霸戰

縱橫藍星 發佈 2023-01-27T05:30:08.976632+00:00

面對王國境內日益崛起的新教勢力,激進的費迪南二世終於亮出了屠刀,他一改前任國王們宗教寬鬆政策,直接宣布王國內新教非法,並取締一切新教徒活動,這樣的極端措施引發新教徒的嚴重不滿,抗議活動很快就演變成武裝起義。

17世紀初,當伽利略在佛羅倫斯因為堅持日心說而失去強大的天主教耶穌會支持,被迫頻繁被宗教裁判所召喚質詢時,醉心學術的他可能不知道,在他的北方-德意志地區的波西米亞王國,另一位耶穌會重點培養的人物-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二世出道亮相。

宗教衝突

面對王國境內日益崛起的新教勢力,激進的費迪南二世終於亮出了屠刀,他一改前任國王們宗教寬鬆政策,直接宣布王國內新教非法,並取締一切新教徒活動,這樣的極端措施引發新教徒的嚴重不滿,抗議活動很快就演變成武裝起義。

1618年5月,憤怒的起義民眾衝進布拉格市政廳,使用了捷克人民的傳統政治技能,又將三名帝國派駐的欽差大臣拋出窗外,丟在了樓外的糞坑裡,以此來表達憤怒和對國王的羞辱,史稱「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

顯然,新教的起義軍們沒有去翻歷史書,沒有去想這樣做意味著什麼。200年前,他們的前輩們也做了同樣的操作,即「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這一事件引發了長達15年的胡斯戰爭,只不過當朝皇帝由盧森堡王朝的西吉斯蒙德變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二世。當然,君主雖然變了,不變的依舊是欲望無窮的權力鬥爭。

不過這一次,無論是起義的新教徒,還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誰都沒有想到這次以宗教之名引發的戰爭會持續長達30年,成為一場人類歷史上戰爭規模、持續時間和慘烈程度都異常罕見的歐洲血腥大混戰。

尤其對於皇帝斐迪南二世,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且戰局形勢從開始得有利於王朝到變得一發不可收拾,直到他在1637年去世,也沒能看到戰爭結束的痕跡。要想了解這一場長達30年的大混戰始末,首先我們回到開戰之前的1608年。

新教聯盟與舊教聯盟

155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簽署《奧格斯堡宗教和約》,提出帝國內200多個諸侯國可以自行確立各國法定宗教,且新教可以在天主教轄區內保留信仰自由。這個和約使得新教勢力在此後的半個世紀裡大規模發展起來,信仰新教路德派、加爾文派的諸侯國越來越多。

當時德意志地區,天主教主要在萊茵河畔和多瑙河南岸,而新教路德派主要集中在帝國北部和北歐地區,新教加爾文派則在帝國中西部、瑞士、荷蘭等地發展壯大。

1606年,巴伐利亞境內的利伯維爾自由市發生一起宗教暴亂。原因是信仰路德派的市長禁止天主教徒舉行聖駕遊行,引發天主教徒聚集並圍攻市政廳,結果遭到武力鎮壓,造成流血事件。

最終,信仰天主教的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憑藉強大實力迫使利伯維爾政府收回禁令。

本來這個並不算什麼大事,但是帝國境內的新教徒認定天主教的巴伐利亞公爵以勢壓人,破壞了《奧格斯堡宗教和約》,即武力干涉別國信仰問題,開了一個對新教諸侯國非常不友好的頭。

於是,1608年,帝國境內新教諸侯們坐在一起開了一次會,決定組建以普法爾茨選帝侯為首的帶有政治軍事性質的新教聯盟。

作為對此的回應,天主教一方於1609年也組建了以巴伐利亞公爵為首的天主教聯盟。

因為時任皇帝、波西米亞國王魯道夫二世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平等,因此新舊教聯盟之間有了皇帝做緩衝和平衡,雙方如同後世二戰後的北約、華約一般,採取了除直接火拼外的一切暗中對抗活動。

魯道夫二世於1612年去世後,這個宗教平衡漸漸被打破。他的弟弟馬蒂亞斯只在位7年,沒有子嗣。為了保住哈布斯堡家族的皇位,馬蒂亞斯在1617年將自己的波西米亞國王位置給了堂弟斐迪南二世,以保證這個家族核心領地維持天主教信仰。

擁有虔誠的天主教信仰、立志在帝國境內建立法國式的天主教中央集權統治的斐迪南二世才一上任,就引發前文所述的「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

國際形勢

那麼事件發生以後,當時的國際形勢又是怎樣的呢?

自歐洲雄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登基之後,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共主邦聯出現。

查理五世死後,他的兒子腓力二世因為娶了西班牙公主而繼承了西班牙王位,開創了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支系,他的弟弟利奧波德則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本部領地,開創哈布斯堡家族的奧地利支系,兩大支系繼續聯手合作稱霸歐洲。

所以,此時的國際局勢可簡單用以下對話概括:

法國:你丫的哈布斯堡不要欺人太甚,兩頭耍流氓一樣的欺負咱家半個多世紀,自古只有咱老法家欺負人,何時做過這麼久的忍者神龜?你等著,我十三如今兵強馬壯,新教舊教,能為我老法抓住老鼠的,才是好教。我老法的口號:立足舊教,找機會捅你哈布斯堡刀子才是正道。

西班牙:斐迪南老哥莫怕!我老四鼎力支持你,干他丫的新教徒,恢復我主的榮光就在今日。你說啥?沒錢僱傭軍隊?淡定,我老四家剛從玻利維亞挖了幾座銀礦,不多不多,幾百噸的銀幣正在路上。咱兩分頭行事,你把你帝國內部搞定,我來先收拾低地那幫子叛徒,為你剪除新教羽翼。老哥,做你想做的吧,讓我做你背後的男人!

巴伐利亞公國:皇帝陛下,咱們熟歸熟,都在為了主的榮耀奮鬥!那個嘛,江湖規矩還是要遵守的。你出錢,我出力,就這麼簡單純粹!另外,我這公爵位置不夠檔次啊,您瞧隔壁普法爾茨選帝侯位置,您看……?要不……?如此這般……?

英國:大陸混亂而均勢才是我想要的,誰冒頭我搞誰,前段時間西班牙哈布斯堡那廝的無敵艦隊剛被我掀翻,不長記性?奧地利哈布斯堡那誰,巴伐利亞那誰,你們揍了誰清楚嗎?那是我女婿!打狗還要看主人,揍我女婿就是打我臉,不給我面子。當然,我這等身份不便於下場,否則大爺的拐杖打爆你的狗頭!丹麥,錢收好,給大爺揍他!

荷蘭:西班牙老四,洒家與你勢不兩立!你家從你爺爺開始就吃我的,用我的,國庫稅收一半都是我上交的,還不停鎮壓我信教自由?是可忍孰不可忍啊!獨立戰爭都打了幾十年,休啥戰?來來來,咱們繼續比劃比劃,英國大老爺,你可得力挺我!無自由,毋寧死!

波蘭:恢復我主榮耀勢在必行,虔誠的波蘭人支持你,斐迪南老大!

俄國: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必須死在沙灘上。天下苦哈布斯堡霸權久矣!同志們,削他,必須削他,我老沙支持你們!

丹麥:我丹麥人明人不說暗話!支援新教兄弟在下義不容辭!給錢給錢,錢給夠,我就上!

瑞典:我乃北歐無敵雄獅,拯救新教兄弟當然不在話下。只是我這身份、這段位,就給這點錢就讓我出人?打發叫花子呢?隔壁丹麥傻子先上試試水,本人看情況再說吧。

教皇烏爾班八世:咳咳,本宗必須說幾句。恢復我主榮耀勢在必行!但是,你哈布斯堡爪子伸到北義大利就過界了啊!當我教皇國不存在嘛?來呀,把教堂里的銅台通通熔了鑄炮,武裝起來,是時候讓他們見識下教皇國的威儀!明面上哈布斯堡打新教是必須要支持的。但是背後嘛,老法你說得對,哈布斯堡的霸權必須被遏制!頂你!削他!

斐迪南二世:各位的發言極其坦誠而富有建設性,特別是巴伐利亞公爵的提議可操作性極強。來而不往非禮也,本人正式宣布:只要波西米亞起義軍暫緩圍困維也納,等我軍隊集結完畢,你們要的獨立自由也是可以在戰場商量商量的,這點你們大可放心。另外,我將舉辦擂台賽,我坐莊,歡迎各位。

第一回合 波西米亞內戰 (1619年-1623年)

在布拉格發生第二次「擲出窗外事件」之後,新教起義軍成立臨時政府,宣布廢黜斐迪南二世國王。1619年8月26日,推選普法爾茨選帝侯、新教聯盟盟主腓特烈五世為波西米亞國王。腓特烈五世自恃有丹麥、荷蘭以及老丈人治下的英國支持,不顧其他新教國家勸其慎重考慮的意見,毅然前往波西米亞就職。

而另一邊,遭到波西米亞單方面罷黜的斐迪南二世在天主教勢力的支持下,成功當選新一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在許諾戰後將普法爾茨選帝侯位置劃給巴伐利亞公爵之後,斐迪南二世得到了天主教同盟的全力支持。

1620年11月8日,安哈特侯爵率波西米亞和普法爾茨聯軍在布拉格郊外的白山迎戰巴伐利亞公爵麾下大將蒂利伯爵統帥的帝國僱傭兵與天主教盟軍。結果,波西米亞聯軍一敗塗地,腓特烈五世帶著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倉皇逃往荷蘭避難,波希米亞重新納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而腓特烈五世的大本營普法爾茨也被協同作戰的皇帝鐵桿同盟西班牙軍隊攻陷,只在王位上坐了一個冬天的腓特烈五世也因此被世人譏諷為「冬王」。

1621年至1623年,英勇善戰的蒂利伯爵多次擊敗企圖反撲的普法爾茨新教軍隊。

至此戰爭的第一回合—波西米亞內戰以哈布斯堡皇帝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軍獲勝而結束。

第二回合 丹麥參戰(1625年—1629年)

皇帝的勝利引發了德意志地區之外的新教國家的警惕。尤其是法國可謂是坐立不安,因為它夾在兩個強大的哈布斯堡之間腹背受敵,地緣政治格局非常被動,而對於其他國家,兩個強大的哈布斯堡再上一個新高度,如查理五世的哈布斯堡那般空前絕後,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1625年,在法蘭西政治強人、十三、十四兩朝元老、政府首相、紅衣大主教黎留塞的倡議下,法、英、荷、丹等國結成反天主教同盟,並決定由最積極的丹麥作為主力出兵,其他國家出錢出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選擇丹麥出兵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丹麥國王同時也是德意志北部什勒斯維希與霍爾斯坦公爵,是合理合法的德意志內部人,丹麥參戰,還是算德意志邦國內戰,不算升級為國際戰爭。

1625年2月,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率領6萬大軍南下進入德意志境內,並與帝國內部的新教聯盟軍隊匯合後,向天主教同盟諸侯國發動了進攻,憑藉兵力優勢很快就占領帝國西北部,並將戰線穩步向南推進。

由於蒂利伯爵一人難以應付敵軍多方向的大舉進攻,皇帝費迪南二世僱傭了另一位猛人,信奉天主教的波西米亞貴族瓦倫斯坦。瓦倫斯坦在得到皇帝授權之後,自行招募了一支驍勇善戰的僱傭軍,並對皇帝表示不要錢,到處花大錢的皇帝當然喜歡這樣的。

只是皇帝沒想到的是,瓦倫斯坦說的不要錢,是採用以戰養戰的方式,即允許僱傭軍對作戰地區進行搶掠和剝削,此舉引發老百姓的強烈不滿。

但瓦倫斯坦確實是軍事大才,皇帝為了戰爭最終的勝利,其他方面能忍則忍,暫時默認之。

在瓦倫斯坦和蒂利伯爵兩位大牛人的聯手打擊下,自1626年盧特戰役起,帝國軍隊先後擊敗新教聯軍和丹麥軍隊,接連收復被丹麥占領的德意志北部地區並一鼓作氣將戰線反推至波羅的海沿岸,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不得不收兵回國據守邊境。

1929年5月,丹麥被迫與神聖羅馬帝國簽訂《呂貝克合約》,宣布放棄對德意志北部地區的領土要求,並承諾不再插手德意志內部事務。戰爭第二階段以神聖羅馬帝國的勢力伸延到波羅的海告終。

第三回合 瑞典參戰 (1630年-1648年)

在丹麥敗走北德意志地區後,新教聯盟兵敗如山倒,惶惶不可終日。皇帝斐迪南二世關於在德意志建立天主教中央集權制的設想越來越接近現實,他認為新教敗局已定,無人再敢挑戰他,於是他裁撤了數量龐大的僱傭軍,並將戰績彪炳的瓦倫斯坦解除職務,回家養老。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帝國軍隊勝利抵達波羅的海沿岸的形勢,引發了北歐另一個新教強國瑞典的深深忌憚。當時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南打丹麥、東錘沙俄、南踹波蘭,稱霸波羅的海沿岸。

在法國、英國、荷蘭、俄羅斯等國的人力物力支援下,古斯塔夫二世決定先發制人,他於1630年6月底,親率1.5萬瑞典精銳之師登陸波美拉尼亞,隨即在北德意志地區站穩腳跟。

瑞典軍隊的秋毫不犯和帝國軍燒殺搶掠(尤其是馬格德堡大屠殺)形成鮮明對比,這讓對瑞典抱有戒心的新教諸侯們(如強大的薩克森選侯)終於放心與古斯塔夫二世結盟,瑞典-薩克森聯軍同仇敵愾,一舉收復北德意志地區,並將戰線反推至德意志中部。

1631年9月,瑞典-薩克森聯軍和大名鼎鼎的蒂利伯爵率領的帝國軍隊在萊比錫附近的布賴騰費爾德展開了一場決定性的大會戰。古斯塔夫二世率領4.7萬聯軍對陣蒂利伯爵的4萬帝國軍。結果在這場「改變世界之戰」的決定性戰役中,瑞典聯軍採用新式的高機動線性陣列+火槍三段擊的戰術重創天主教聯盟軍隊老式的西班牙大方陣,蒂利伯爵率領的4萬精銳老兵幾乎全軍覆沒。

次年4月,整兵再戰的蒂利伯爵在列克河戰役中再次被古斯塔夫二世擊敗,蒂利伯爵本人被炮彈碎片擊中身受重傷,不久死去。

兩次大勝為古斯塔夫二世贏得了「北歐雄獅」的美譽,也成為名震歐洲的傳奇君主,再也沒有人敢因為年輕而輕視於他,也為新教聯盟注入了一針強心針,士氣大漲。

古斯塔夫二世接連取勝,已率軍深入德意志腹地,帝國在過去十來年的戰果全部失去,連天主教聯盟的最大支柱巴伐利亞公國也遭受到攻擊。

大好形勢轉瞬陷入被動,皇帝費迪南二世不得不再次徵召此前被光榮退休的瓦倫斯坦出山拯救局勢。

瓦倫斯坦臨危受命,在得到皇帝諸多許諾之後,重新組建了4萬多人的僱傭軍,通過調整戰術成功抵禦住瑞典軍隊氣勢如虹的攻勢。如果說瑞典軍隊有點像「全攻全守」的足球踢法,那麼,瓦倫斯坦則是防守反擊的典型。

1632年11月,古斯塔夫二世率軍在萊比錫的呂岑與瓦倫斯坦軍展開決戰。此戰瑞典軍再次獲勝,然而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卻意外戰死沙場,瑞典軍隊失去主心骨,士氣低落而無心再戰。

而瓦倫斯坦也被他接下來的私自和敵人媾和和一再得和皇帝討價還價的騷操作,導致他眾叛親離,當然,也有說法表示瓦倫斯坦後期已變成一位和平主義者,大力倡導德意志地區休戰並差點成功,如果刺殺時間晚點的話。1634年2月,他被手下刺殺身亡。

1634年7月,帝國僱傭軍聯合西班牙軍隊在諾德林根戰役中終於打敗了瑞典軍,奪回帝國南部被占領的領地。新教諸侯與皇帝費迪南二世簽訂《布拉格和約》。

自此,戰爭第三回合—瑞典階段暫時以哈布斯堡再次獲勝而告一段落。

第四回合 法國參戰 (1635年-1648年)

雖然新教諸侯和皇帝簽訂了《布拉格合約》,但瑞典軍隊在與法國結盟後,主戰派勢力大過主和派,所以瑞典軍隊繼續盤踞在北德波羅的海沿岸堅守據點不撤退。

長達四年的瑞典回合戰事幾乎摧毀了整個德意志地區,雙方交戰之地皆變成一片焦土,瘟疫橫行,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哈布斯堡這一回合雖然勝利了,但屬於慘勝,畢竟戰場從北到南,幾乎遍布德意志地區,尤其是巴伐利亞,著實受到不小的驚嚇。

眼瞧著哈布斯堡如打不死的小強一般,戰事稍息就又開始回血回藍,一直隱藏在幕後的法國終於忍不住要親自下場了。時任法蘭西王國首相、著名的紅衣大主教黎留塞,決定通過打擊宿敵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進而切斷神聖羅馬帝國的資金、兵力來源,最終削弱甚至推翻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和奧地利的統治。

法國是天主教國家,但宗教情況和當時的歐洲其他國家,尤其是老對手哈布斯堡王朝一樣,國內也面臨著新(加爾文派,法國國內稱胡格諾派)、舊教的對抗。從1562年胡格諾戰爭爆發,直到1629年6月簽訂了阿蘭和約,法國天主教政權才最終把胡格諾派完全降服,只給與對方信仰自由,其他方面特權一律被取消。

胡格諾戰爭也是三十年戰爭前幾個回合,法國一直無法騰出手來親自下場的原因。

既然同為天主教國家,那麼,法國為何自己血腥鎮壓國內新教勢力,卻對隔壁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勢力一直暗中支持,甚至不惜親自出手呢?

時任法國首相的黎塞留是個王權專制主義者,在他看來,宗教是為王權服務的,一切行動都要以王權利益為優先,而當時,歐陸上能夠阻擋法國的只有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所以為了確立歐陸霸權,法國的外交政策很明確,只要能夠打擊這兩個國家,法國都願意參與,甚至不惜和昔日的歐洲公敵-奧斯曼帝國結盟。

而教皇烏爾班八世的態度很值得玩味。作為天主教名義上的總盟主,他自然是希望能夠撲滅各地的新教勢力,重振天主教,但作為世俗的教宗國的領袖,他當然視整個北義大利地區為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對哈布斯堡王朝南北控制義大利(南方那不勒斯王國屬於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夾擊自己的行為非常忌憚,所以烏爾班八世選擇與法國的黎塞留結盟。

這個聯盟的成立,讓哈布斯堡王朝非常受傷,它再也不能對外自稱是天主教的首席捍衛者和教皇的保護人,於是三十年戰爭的宗教外衣被教皇本人親自撕下,也讓這場戰爭從名義上的宗教戰爭演變為純粹的王朝爭霸戰爭。

1635年,法國聯合瑞典、尼德蘭對西班牙哈布斯堡宣戰,但由於被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兩個哈布斯堡王朝南北夾擊,戰場形勢開始對法國非常不利,聯軍甚至一度攻打到巴黎附近,但法軍最終頂住了壓力,成功實現反推。

1638年,法國決定直接攻擊西班牙本土,先後打擊巴斯克和加泰隆尼亞地區。尤其是極其富庶的加泰隆尼亞,法軍支持當地人民起義,脫離西班牙,給了西班牙帝國一記致命打擊。在海上,西班牙橫行一時的海軍主力在地中海敗於法國海軍。

1639年10月,再次集合的西班牙海軍主力居然被深藏不露的尼德蘭海軍重創,西班牙海軍徹底失去戰鬥力。

西班牙軍隊的接連失利和加泰隆尼亞大起義,讓暫時臣服於西班牙的葡萄牙看到了復國的機會,1640年,葡萄牙貴族擁立若昂為新國王,宣布脫離西班牙帝國獨立,這讓焦頭爛額的西班牙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1642年,盤踞在北德地區的瑞典軍隊策應西線法軍攻勢,再次發起進攻,於布萊登菲爾德會戰中擊敗神聖羅馬帝國軍,並繼續向南大舉進攻南德意志地區。

瑞典的接連勝利並擴大在中北德的領土,讓此刻被瑞典南北包圍的丹麥坐不住了,新教的丹麥宣布支持哈布斯堡,並向瑞典宣戰。1644年,丹麥海軍擊敗瑞典-荷蘭聯合艦隊,但其後又被瑞典擊敗,被迫割地求和。

丹麥的再次參戰,充分說明了這是一場毫無疑問的王朝爭霸戰,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已經是一場歐洲無關宗教的爭權奪利大混戰。

1643年,法國名將孔代親王擊潰西班牙陸軍主力,從此法國陸軍取代西班牙成為歐陸第一強,而對神聖羅馬帝國而言,它從此失去了最強大的西班牙盟友支持,國內也在沒有蒂利伯爵、瓦倫斯坦等將星挽狂瀾於既倒。

1645年,瑞典軍隊在波西米亞多次重創帝國僱傭軍,法軍在西線也進展順利,神聖羅馬帝國大部分領土都被占領。

1648年,法瑞兩國聯軍合兵一處,在蘭斯等會戰中擊潰帝國軍,此後,神聖羅馬帝國再也無力發起反擊。

收尾

戰至此時,交戰雙方都已經無法再打下去,這場法國入場進行的十三年戰爭,使得法國經濟崩潰,國內接連發生平民起義,而哈布斯堡家族已經失去德意志邦國的支持,領土大幅萎縮,無錢也無人再支持戰爭的消耗。

於是,雙方在10月份終於老老實實坐到了談判桌前,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瑞典等國簽署《明斯特和約》和《奧斯納布呂克條約》,統稱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三十年戰爭至此終於落幕。

總結

對於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來說,《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讓它數百年來一直試圖在歐洲恢復天主教統治和建立君主專制國家的夢想徹底破滅,各邦國獲得獨立主權,哈布斯堡王朝從此既丟了祖傳領地,又失去對帝國境內諸多邦國的控制權,神聖羅馬帝國成為一個空架子,哈布斯堡家族被迫只能去經營奧地利、波西米亞等祖傳領地。

對於德意志地區來說,與其說是新教的勝利,不如說是德意志境內的一場空前浩劫。這場戰爭使得德意志各邦國被消滅了約60%的人口,造成800多萬人死亡,約占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整個德意志地區變成一片廢墟。

對於法國來說,終於實現了黎塞留生前所說的「使法王榮耀」的諾言,成為新一代歐洲霸主,波旁家族踩著哈布斯堡家族晉升為頂級豪門。

對於西班牙來說,這場戰爭讓它走下神壇,失去歐洲霸主之位。在此後國力持續衰落,更於半個世紀之後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哈布斯堡家族失去西班牙王位,來自法國的波旁王朝成功上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