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究竟如何做研究?

再建巴別塔 發佈 2023-01-27T05:56:14.818894+00:00

有這樣一則幽默故事,講述的是不同國家的人在路上丟了一塊錢。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誇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刻畫出德國人獨特而生動的形象——生活中的德國人很嚴謹,甚至有些刻板。

即使我知道明天世界將要毀滅,但我今天依然種下我的葡萄樹。

——(德)馬丁·路德

有這樣一則幽默故事,講述的是不同國家的人在路上丟了一塊錢。如果是美國人,那麼他會馬上打電話給警察:「我丟了一塊錢,馬上來給我找,因為我是納稅人」;如果是英國人,那麼他會表現得很紳士,聳聳肩膀就走了;如果是德國人,那麼他會在丟錢的範圍內畫出一萬個小方格,拿著放大鏡,挨個去找,最後還真找到了。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誇張,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刻畫出德國人獨特而生動的形象——生活中的德國人很嚴謹,甚至有些刻板。同樣,在其他方面,比如科研方面,德國人也是一板一眼、執著而認真。

慢悠悠做學問

初到德國,在閱讀學術資料時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腳註和尾註:「T Wagner, 1999, S. 98.(人名, 1999年,第98頁)」,偶爾會產生疑問:僅僅標註人名和年份,怎麼知道是哪篇論文?萬一這位教授每年發表5篇論文呢?標註過於簡略,會不會出現混淆?於是查閱了很多學者的論文,突然發現一個現象:德國學者每年一般只發表一篇。當然,超過一篇的情況也有,但並不是很多。對此,我曾經問過一個德國教授:「你們一年才發表一篇論文,豈不是太少了?我們有些中國學者每年能發表三五篇,甚至十幾篇呢」。德國教授反問:「一年發表一篇嫌少?如果堅持下來,30年的時間就有了30篇論文,還少嗎?」

即使每年才發表一篇,但德國人並不追求長篇大論。德國學者顧彬認為,中國作家寫得太長了。莫言用43天時間寫出了《生死疲勞》,中文有500多頁,翻譯成德文有900多頁。他說:「在德國,不可能有人敢去寫900多頁的書,因為那意味著你可以比肩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德國作家一年能寫出100頁的作品就不錯了,因為一頁作品,他們要用兩三天的時間來修改。像我,也寫小說,但短篇可以,中篇也行,長篇我是不敢的」。

笨辦法做學問

我的導師哈瑟教授是個標準的德國老頭:灰白頭髮、高高的鼻樑、身材高大、說話不緊不慢、用詞講究、做事死板,而且一臉的威嚴。很多學生希望找他作導師,但是看到他那樣子就害怕了。倒是我這個亞洲人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概,不知深淺就去找他。沒想到他爽快地答應了。如果說在德國留學是一個苦活的話,那麼寫論文就是苦中之苦了。我的論文前後被這個導師打回八次之多,但是每次幫我修改論文都很仔細,一個標點符號、一個單詞都不會放過。

例如一次看見我拼錯了一個單詞,就不再看下去,直接給退回了。那是一個什麼錯誤呢?我把表格「Tabelle這個詞」錯寫成Tablette了,估計是晚上太困而胡寫的。Tablette 是藥片的意思,他很嚴肅地說:「你的論文上要是讓人看到有這麼多藥片的話,大家會誤以為你是學醫的呢。」看到他這封郵件,當時我恨不得馬上鑽到地縫裡面去。

德國書中錯誤之少,是舉世聞名的。有的極為複雜的書竟能一個錯誤都沒有,連標點符號都包括在裡面。讀過校樣的人都知道,能做到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國人為什麼能做到呢?他們並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們比別人高出一頭的訣竅就在於他們的「笨」,即肯下「笨功夫」。

親身考證做學問

我的好朋友、文革史專家普朗克博士(Dr. Tomas Plaenkers)為了得到文革的第一手資料,先後十餘次來中國搜集文革資料,包括當時的報紙、雜誌、標語、大字報、領袖語錄、書籍等,並與上百名當事人進行談話。他的研究工作並未得到官方資助,所以每次來中國都是自掏腰包。我問他,這樣做是否值得?他回答:「如果不是親身考證,寫出來的東西有什麼價值?」

做學問如此,在事關人命的問題上德國人更是一絲不苟。德國醫生在接診患者時會很詳細地詢問患者發病的全過程並認真閱讀患者以往的就診資料。在進行身體檢查時非常認真,對疑似陽性的體徵會反覆多次檢查。在決定治療方案時很謹慎,對複雜病例往往會集體討論。德國的科技很發達,可以使用許多測量軟體對患者的X光片、CT片和磁共振片進行精確地測量得出一系列數據,根據這些數據進行更精確的手術和治療。在手術中,主刀醫生從消毒開始直到傷口完全縫合好都是親自操作。

德國人嚴謹的精神

嚴謹和認真已經滲入到每個德國人的血液之中,這種精神與宗教信仰有密切的關係。德國是著名的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發源地。路德給德國人帶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職」。在德語的Beruf(職業、天職)一詞中,包含的是宗教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務。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教徒來說,他做一樣工作,生產一件產品,並不是為了工資、為了謀生而做,而是為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務。我們可以想像,這與干工作只是為了對得起所拿的那份工資,在工作態度的嚴謹與認真上會有多大的不同,製造出來的產品在品質上又會有多大的不同。路德及其後來路德派的職業思想至少在三個層面上深刻地影響了德國人:一是將世俗工作視為神聖,並以最神聖的態度去從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與合作,不過分注重職業的形式;三是極其安心於本職工作,有良好的職業精神。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9年,德國共有一百多人獲得諾貝爾獎。如果把移民美國、加拿大的德裔算上,獲獎人數將突破200人大關。德國諾貝爾獎獲得者主要來自研究型的綜合大學,其中哥廷根大學44人、洪堡大學29人、維爾茨堡大學14人(包括5位短期研究學者)海德堡大學10人、弗萊堡大學9人、圖賓根大學7人、萊比錫大學6人,此外還有其他大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未列入統計。

據說中國有一個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中國60年出不了頂尖的人才?許多學者研究去研究來搞不明白,教育官員們想破頭也沒有得到答案。其實,問題有那麼複雜嗎?你只要轉臉往德國看一看不就明白了?除了自由、獨立的科研環境之外,德國學者對學術研究的敬畏、淡定、執著和較真也密不可分。

聲明〡本文來源於管理學季刊公眾號,版權

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