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文天祥為何被立為杭州城隍」

儒雅黑月 發佈 2023-01-27T22:08:51.958028+00:00

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城隍,道教中守護城池之神。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時期興起,至明清時期,漸由守護神演變成與人間政府所派遣的「陽官」對應的「陰官」,專責這一地區的大小陰間事務。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一二七三年,襄樊陷落,長江防線完全崩潰,南宋已經經歷了最後的風雨。第二年,蒙古大軍進攻常州,將全城屠盡。此時,宋度宗憂死,宋恭宗繼位,太后下詔要求全國各地組織軍隊入臨安城勤王。

文天祥,徵集一萬多人,準備北上。但是,南宋丞相陳宜專專權誤國,文天祥的軍隊未能進京,被調到平江府,打亂了軍民全部抗元的大好格局。一二七六年,元朝大將伯顏率軍兵臨臨安城下,逼迫南宋朝廷投降。城內無兵,城外也無援兵,左右丞相已逃到外地,只有文天祥率軍前來增援失去戰鬥勇氣的南宋朝廷,此時朝廷加封文天祥為丞相,要求他前往元營進行投降談判。文天祥悲憤地以使者身份來到元營,面見統帥伯顏,陳述利害,大罵蒙元朝廷背棄約定,遂曰:「吾乃南朝狀元宰相,但不及一死報國,刀子鼎鑊,非所懼也。」。表現了錚錚鐵骨和不屈不撓的氣節。伯顏驚訝於南朝竟有這樣的人物,打算率領投降的南宋帝的皇后等人回北,打算任用文天祥為元朝丞相,為大元之用,但文天祥斷然拒絕。文天祥被伯顏逼迫回北方。

途中,在朋友的幫助下,文天祥逃了出來,來到兩淮組織軍隊繼續反元,救南宋。此時,丞相陸秀夫、張世傑已另立幼帝,並在海上設置行營,作為統領機構,形成了陸地文天祥、海濱陸秀夫雙重抗元格局。此時,南宋兩淮兵將眾多,但矛盾重重,文天祥的到來雖然緩和一時,但未能解決矛盾。文天祥的軍隊被元朝大軍各個擊破,文天祥再次被擒。

文天祥被帶到元朝大軍張弘范的駐地。當時,張弘范消滅了文天祥的軍隊,正打算招降張世傑,他請文天祥寫信勸降。文天祥提筆寫下了千古名篇《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心意。張弘范見勸降無效,便下令進攻崖山,張世傑全軍覆沒,陸秀夫背著宋幼帝跳海殉國。十萬軍民不願做亡國奴,紛紛跳海殉國,海中屍塊遍布,南宋就此滅亡,宋詞也不再有人吟唱。

文天祥目睹崖山之敗、南宋滅亡,決意以死報國,從北方前往元大都時絕食八天而不死,但過吉州後在家鄉殉節之志未成,便開始進食回答道。他是司馬遷和太史慈那樣的人,在乎的是功名垂千古,為後世師表。

來到元大都後,元帝給文天祥錦衣玉食,派人勸降,又以丞相之位相誘,但文天祥絲毫沒有動搖,只要求速死。元帝見文天祥絲毫不動搖,就把他關進了北兵馬司的地牢。在獄中,寫下了千古名篇《正氣歌》。

元世祖忽必烈見文天祥如此拼命,便親自說服他為大元所用。衣衫襤褸的文天祥看到忽必烈便背對著他坐著,忽必烈知道他不可能投降,便問他有沒有其他想做的事。文天祥回答說:「天祥受宋恩,當了宰相,安事二姓嗎?賜死就夠了。」忽必烈終不忍殺他,便繼續關押。

1283年,忽必烈自知勸降無望,遂決定殺文天祥。就義前,文天祥問南方在哪裡。指了指南方,文天祥三拜,對行刑人說:「我並沒有其他事情為了,然後慷慨地「死了」。發現其衣間絕筆一書,曰:「吾位將相,不能救社稷,不能正天下,軍敗國辱,為囚虜,其當死久。時執以來,欲引決不久,今日藉此機會,謹南百拜而死,其贊曰孔成仁,孟成義,惟盡其義,故至仁。讀聖賢書,學什麼?從今以後,無所虧心事。

後人見其忠君愛國,便立廟供奉他,久而久之,文天祥便成為杭州城隍,受後世百姓香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