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夢憶 110 (街頭藝人)

一心一意漂流瓶cs 發佈 2023-01-27T23:08:24.876913+00:00

解放後上海的街頭藝人上街賣藝,主要出現在兩個時期,五十年代與六十年代自然災害時期。我對五十年代的街頭賣藝印象比較模糊(晚上在地上要點電石燈,即乙炔),只記得廉價印照片的地攤。他們印的照片,是藍顏色的,現在我知道,這是氨水的化學作用。至於六十年代的街頭賣藝,那時我已經十幾歲。

解放後上海的街頭藝人上街賣藝,主要出現在兩個時期,五十年代與六十年代自然災害時期。我對五十年代的街頭賣藝印象比較模糊(晚上在地上要點電石燈,即乙炔),只記得廉價印照片的地攤。他們印的照片,是藍顏色的,現在我知道,這是氨水的化學作用。至於六十年代的街頭賣藝,那時我已經十幾歲。所以記憶深刻。那些藝人在拉場子前,都會用石灰粉在馬路上畫圈,然後再用石灰粉在圈裡寫上一些帶有鼓動性的文字,如推銷什麼東西,有什麼功效;表演什麼絕活,本人有何背景等等。

1962年,隨著自由市場開禁,一些以自由職業為生的個體戶乘機而起。我家附近(浙江北路海寧路)每到晚上七八點鐘的樣子,就有一個綽號叫「小癩痢」的藝人,在這裡唱「小熱昏」。小熱昏是推銷梨膏糖的一種說唱。這個小癩痢可能就住在附近,所以他與圍觀的路人都熟悉,我也看到過幾次,也可能是因為他隔三差五地遊走在本地段的緣故。他所表演的說唱,大多數是從電台《說說唱唱》中剽竊下來的,比如《金鈴塔》等傳統的說唱。他的說唱功夫並不怎樣,駐足圍觀的大多是一些貧民百姓,估計家裡都沒有收音機,所以聽得還是津津有味。有些人還會主動點戲,要他唱一些低俗的唱段,他一般都會拒絕。但生意好的時候也會大著膽子唱一段,這時圍觀的人便會報以熱烈的掌聲。我記得有一個段子叫《癩痢做親》,其實內容也一般,沒有什麼下流的語言。他買的梨膏糖,我沒有嘗過。據說是他的家傳,能治一般的咳嗽。但據我現在了解的醫藥常識,知道咳嗽有許多種情況,有些屬於頑疾,根本不可能靠梨膏糖治癒。每當他唱過幾個節目後,開始兜售梨膏糖時,圍觀的人群就數量大減,於是他忙說,不買不要緊,場子不能散。有時人走得太多,他只能掃興地宣布散場。估計他一個晚上要唱幾個場子。

我從農場上調後,進了三航局工作。我所在的工程隊裡有不少原先的自由職業者,有蹬三輪車的、有擺小攤的、有修自行車的、自然也有賣唱的。其中有一位來自南市區的街頭藝人。他與老婆兩人搭檔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上飯店賣唱,老婆能唱青衣,他的京胡拉得也不錯,所以他曾參加我們單位的文藝小分隊,為革命樣板戲伴奏。這位仁兄的外號叫「脫底棺材」【就是前吃後空的意思】,在隊裡是有名的,一發工資夫妻倆就上館子喝酒,第二天又向同事伸手借錢。可見那些街頭藝人因為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過著「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生活。這位「脫底棺材」窮到什麼地步,大家只要看一下他的穿著,就不難想像: 有時候晴天他也會穿一件橡膠雨衣,腳上穿一雙套鞋(這些都是單位里發的勞防用品)。

街頭賣藝,除了小熱昏之外,我還看到過猢猻出把戲和賣拳頭的。猢猻出把戲一般都在白天,它最能吸引小孩子,猢猻所表演的節目基本上都是老套,如果你看過陳強主演的國內第一部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電影裡那猴子的表演要精彩得多。賣拳頭,攤主出賣的不是拳頭,而是傷藥,跌打損傷無所不治。但與現在買假藥不同,他們一般都有家傳秘方。那些攤主多是練功的人,我見過的一位攤主是個老頭,確實有真功夫,現在這類功夫統稱為硬氣功。他的一門絕活,就是用拐棍拼命地往自己頭頂敲打,連續敲打一百下也不止,直敲得頭頂心又紅又腫(一個大疙瘩),但他絲毫沒有異常,所以這個老頭是練的硬氣功。

有時候街上還有「西洋鏡」(也叫拉洋片),這種西洋鏡在今天的城隍廟裡還能看見。小時候我也看過,其實就是一些彩色的畫片,放在一個封閉的大柜子里,通過幾個圓孔來觀看畫面。每換一張畫片,攤主就會敲著鑼鼓,唱上一段與畫面有關的戲文。畫面再好看,可惜裡面的人物不會動。有時候街上還有變魔術的,往往只用一副撲克牌就能吸引眾多行人。還有一些表演,是絕技還是騙術,我至今也搞不明白,有一個攤主掛了一個大算盤,介紹珠算的一些速算口訣;還有像吃玻璃、嚼洋釘、吞寶劍、吐火焰等等,無所不有。看了這類表演讓我覺得既新鮮又很恐怖。這些藝人有的也是推銷東西,有的表演後就直接向圍觀人群乞討。

街頭藝人上街賣藝的情況大概到1964年就結束了。那時的政治氣候一下子轉了180度。到文化大革命,這些人都受到了批鬥。街頭賣藝也就成了絕響,之後好像就再也沒有了。我的那位同事也因為這段不光彩的歷史,見人矮三分。其實他們也都是無產階級,只是之前得加一個定語——流氓——無產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