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雲和月:《滿江紅》背後的真假岳飛

小鎮詩人v 發佈 2023-01-28T20:57:00.889101+00:00

最近,電影《滿江紅》熱播,又引發了一些有關岳飛的是是非非,歷史恩怨。近千年來,關於岳飛的爭議不斷,特別是圍繞三點,《滿江紅》是否是托偽之作,秦檜的翻案之風,以及岳飛是「民族英雄」定位。

最近,電影《滿江紅》熱播,又引發了一些有關岳飛的是是非非,歷史恩怨。

近千年來,關於岳飛的爭議不斷,特別是圍繞三點,《滿江紅》是否是托偽之作,秦檜的翻案之風,以及岳飛是「民族英雄」定位。

更是有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以所謂的新史觀,吐槽岳飛被殺是因為岳飛不通時務,不懂變通,在新皇帝皇帝面前喊著要迎回二聖,是咎由自取。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歷史雲煙,塵沙遮眼,真實的岳飛究竟如何?是否如這些人所說的迂腐不堪?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稱號嗎?

1、《滿江紅》是岳飛所作嗎?

岳飛有兩首詞作比較著名,一首是《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婉轉淒切,沉鬱低徊。

一首就是《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豪邁奔放,大氣磅礴。

雖然只有這兩首詞傳世,但是千百年來卻贏得了歷史的無盡喝彩。

到了近代,浙江學者余嘉錫首先懷疑《滿江紅》並非是岳飛所作,而是托偽之作。他的根據是,這首詞明嘉靖時期所編的《岳武穆遺文》中流傳出來的,時間是嘉靖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36年,當時岳飛已經死了近400年。緣何在岳飛死後的南宋和元朝時期沒有流行?而在400年後的明朝開始流行了?

還有一位近代學者夏承燾認為,岳飛的一生主要圍繞著北伐抗金,沒有參加與西夏的戰爭,這首詞裡的「踏破賀蘭山缺」,賀蘭山在西北,顯然不對。岳飛的孫子岳珂在編撰《金陀粹編》時,也沒有收錄這首詞。

關於岳飛詞作未能在南宋流傳,很大可能是因為政治因素。岳飛死後,秦檜銷毀了岳飛的大部分資料,私藏視為謀逆,僅家人留存一些。又加上南宋偏安一隅,與金朝約為「叔侄之國」,和談才是政治正確,不可能讓這樣激進的詞作大範圍流傳。岳珂在編撰《金陀粹編》時,必然也不會選用。

至於「賀蘭山」的爭議,詩詞本就是文學作品,詞句里的意象多為代指。比如,王昌齡的「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是漢朝時候西域的小國,唐朝時候已經滅亡了,這裡代指平定西域。再比如,李白的「叱吒經百戰,匈奴盡奔逃。」,唐朝時候已經沒有匈奴,這裡代指北疆的其他軍事勢力。李白的「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難道李白真的去天山了嗎?沒有,李白當時在長安,這個意向只是反映李白建功立業的迫切心境罷了。

古匈奴的民歌云:「失我賀蘭山,使我六畜不著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賀蘭山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的象徵。

岳飛詞中的「踏破賀蘭山缺」,「笑談渴飲匈奴血」等都是以意向代指金朝的軍事力量。

以上的疑古派多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前後,正處於中華大地風雨飄零,民族危急存亡之時。部分知識分子對中華文明產生懷疑,進行自我全盤否定,中華禮儀歷史文化都是假的,只有外國的才是好的,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的。但是他們提出的論據,卻沒有一個能站得住腳。

2、秦檜和宋高宗誰才是殺害岳飛的罪魁禍首?

一些歷史虛偽主義者認為,岳飛被殺的根本原因是其過於倔強,不知變通,情商太低,沒有政治敏感性,投不到上司(宋高宗)所好,又處理不好同僚關係。

因此,不是秦檜要殺他,是宋高宗容不得他。

這大概是近幾年大眾給岳飛貼上的最「莫須有」的標籤。

首先,岳飛是南宋將領中情商拔尖的。在宋高宗時期,最熱切要迎回二聖的,是宋高宗自己。南宋初年「迎二聖,歸京闕」的口號,是每個抗金的力量的政治口號,也是宋高宗的執政基礎,不管有沒有執行,只有喊了這句口號,才能保住半壁江山。而岳飛,是高宗一朝的重臣中第一個不再稱徽欽二宗「二聖」的,而是改稱「天眷」。就是,不再承認徽欽二宗是皇帝,他們只是皇帝的家屬。

另外,岳飛多次上書建議宋高宗立太子,太子是國本,國本穩固之後,宋高宗的帝位就再也無法動搖。金人曾經試圖放回欽宗的太子,以繼承高宗,還是因岳飛的激烈反對而流產。

其次,南宋初年的官場,並不是一個新王朝的官場,而是繼承了近二百年北宋官場遺留下來的鑽營、奉承、各種等級做派。岳飛從一個農家子弟,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根基,沒有任何人脈,「曾不十年,位至將相」,成長為統兵數十萬,獨當一面,單獨指揮大型軍事行動的統帥,如果沒有高操的為官技巧和處事方法,單靠能力,很難達到這樣的成就。

最後,岳飛之死,是朝廷內部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和以岳飛為首的主戰派鬥爭的結果。岳飛是南宋初年最強硬的主戰派,堅持武力抗擊金人,收復失地,與堅持「曲線救國」保住自身榮華富貴,賣國求榮的秦檜一黨必然勢同水火。岳飛之死,是投降派占了上風,秦檜一手籌劃,當做與金國議和的投名狀,宋高宗默許罷了。

秦檜專權長達十四年,期間,秦檜始終以宰相兼領「監修國史」、「專元宰之位而董筆削之柄」,其子秦熺主編南宋國史編年體的日曆和實錄。

根據記載,「自(紹興)八年冬,檜接既監修國史,岳飛每有捷奏,檜輒欲沒其實,至形於色。其間如潤略其姓名,隱匿其功狀考,殆不可一、二數。」

《宋史》記載,史館之中「非其子弟即其黨羽」,「凡論人章疏,皆檜自操以授言者,識之者曰:此老秦筆也。」

秦檜極盡篡改史實之能事,把岳飛的功績一一抹掉,甚至要為自己洗白。

但是,其最終還是沒能夠逃脫歷史的審判,秦檜的塑像也永久跪在了岳廟之前。

3、岳飛是民族英雄嗎?

根據歷史記載,岳飛天生神力,能夠開近400斤的弓。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同,盡其術,能左右射。

敵猝至,飛麾其徒曰:「敵雖眾,未知吾虛實,當及其未定擊之。」乃獨馳迎敵。有梟將舞刀而前,飛斬之,敵大敗。

命從王彥渡河,至新鄉,金兵盛,彥不敢進。飛獨引所部鏖戰,奪其纛而舞,諸軍爭奮,遂拔新鄉。

飛時出視戰地,望見黃塵蔽天,自以四十騎突戰,敗之。

飛遣王貴、傅慶追破之,又遣辯士馬皋、林聚盡降其眾。有張威武者不從,飛單騎入其營,斬之。

關於岳飛單獨領兵,身先士卒的案例數不勝數。岳飛是一位心懷家國,有勇有謀,而又自身武力值非常的高的傑出將領。

在面對民族危亡,家國傾覆的時候,力挽狂瀾,救民水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近代以來,岳飛不是「民族英雄」的說法甚囂塵上。

其根據就是,「金人」在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民族,是內部矛盾,岳飛抗金不能成為民族英雄。

這是一種唯心史觀。

要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點評,而不能簡單的按照今天的規範來要求。面對歷史問題要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而不能依照今天的歷史條件來要求。

這才是唯物史觀。

在北宋末年,民族意識出現萌芽,「漢人」成為一個民族的初始集體意識。而金國是侵略者,是殺戮者,岳飛正是所有反擊侵略反殺戮的萬千民眾中的傑出代表。

任何為了保護自己的民族不被屠戮而挺身而出的人,在任何時候可以稱為民族英雄。

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不需要那麼多無所謂的論證,千百年來的老百姓自有公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