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的臨終遺言究竟是什麼含義?張昭和孫權做出了不同的解讀。

握中懸璧 發佈 2023-01-29T04:25:51.492321+00:00

本文是長期連載的一部分,請關注我並私信回覆: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經整理好。夜已深了,此時丹徒城中孫策的行轅內一片愁雲慘澹,一眾文武將佐垂手侍立在兩旁,等待他最後的訓示。

本文是長期連載的一部分,請關注我並私信回覆: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經整理好。

夜已深了,此時丹徒城中孫策的行轅內一片愁雲慘澹,一眾文武將佐垂手侍立在兩旁,等待他最後的訓示。

此時這名猛銳冠世的傑出統帥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曾經的赫赫武勛已經成為過眼雲煙,孫策必須儘快說出自己的遺言,留給他時間已經不多了。

目前對於孫策來說有兩件事最為重要,首先是確立繼承人的人選,其次就是對今後的發展方向作出指示。而第一項則是最重要的。

一個政權如果沒有穩定可靠的繼承人,陷入分崩離析是遲早的事,他不能讓自己多年的奮鬥成果付諸東流。

其實孫策有繼承人,他就是兒子孫紹。然而孫紹的年齡是個硬傷,雖然他的具體年齡不詳,但考慮到此時孫策才二十六歲,因此孫紹最多也就十歲左右,這樣的年齡,能擔得起這份重任嗎?

況且孫策名義上的身份只是會稽太守,和具備世襲性質的王公級別還差得遠,朝廷怎麼可能會認可一個孩子繼承他的位置呢?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沒有朝廷的認可,統治起來難度便會大得多,這也是孫策之前迫切地給許昌漢廷送禮表態的原因。

就算強行讓孫紹上位,一方面不能服眾,另外孫家宗室成員倘若有人生出野心,難免爆發內亂。

按照後來孫家宗室成員的所作所為,這是極有可能的事情,到時候孫紹一個孩子,他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好說。

因此,孫紹最多也就是繼承孫策的爵位,卻無法繼承他的權力。強行讓他上位,不是愛他而是害了他。

其實孫策目前面對的問題和多年後的司馬師類似,自己的兒子由於年齡問題無法繼位,為了家族的未來,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兄終弟及這個模式。

孫策有四個弟弟,分別是孫權、孫翊、孫匡和孫朗。繼承人將在這四個人中出現。

首先出局的是孫朗,因為他是庶出,顯然沒有繼承資格。

第二個出局的則是孫匡。其實孫策是很喜歡孫匡的,他將本來應該自己承襲的父親的爵位烏程侯都讓給了孫匡,可見對這位幼弟的寵愛。

然而孫匡一來年紀也是偏小,二來當初孫曹兩家蜜月期間,他和曹操聯姻了,如今兩家關係破裂,他這個身份就有些敏感了。

這樣一來,繼承人就只能在孫權和孫翊兩個人中產生了。至於究竟怎麼選,則涉及到今後的發展方向。

孫權和孫翊兩個人各有千秋,可以說他們分別繼承了兄長不同的特點。

首先孫權性格豁達開朗,講仁義又善於決斷,且能收買人心,這和孫策超強的人格魅力很是相似。

而孫翊則繼承了兄長暴烈的一面,他性格急躁,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又勇猛強悍,果敢剛烈。以張昭為首的重臣都認為孫翊有兄長之風,建議讓他繼位。

面對這個問題,孫策根據對未來的規劃,做出了更合理的選擇。

由於孫策始終和江東大族處於一個互相提防的狀態,幾乎沒有深入合作,因此他的統治只能依靠江北士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張昭、張紘和周瑜。

其中張昭是內政型人才,張紘以謀略見長,而周瑜則擅長軍事,他們三人分別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策略的時候,張紘是孫策非常仰仗的,然而此時他已經被曹操扣在許昌了,這下孫策只能靠自己了。

如果打算繼續對外擴張的話,或許孫翊倒有些合適之處。但問題是擴張這條路已經走不下去了。

孫策確實有著進取中原的理想,但是有可能實現這個理想的人只有他自己,因為孫翊只繼承了孫策勇猛的一面,卻沒繼承他善謀的一面。

況且遇刺一事讓孫策明白,別說是進取中原,就連坐穩江東都還任重道遠,如果他還活著,憑藉不斷地對外勝利尚可維持統治,但如今他命在旦夕,那麼孫家就必須要立刻轉向了,如何維持內部穩定才是下一任繼承人所面臨的重中之重。

孫權自幼飽覽群書,詩、書、禮記、左傳、國語以及史書都有涉獵,他的文化素養還是比較高的,這樣一位繼承人,顯然比性格剛烈易怒的孫翊更容易爭取到江東大族的好感。

況且孫權也並非沒有一點軍事才能,之前廣陵之戰雖然大敗,但後來跟著兄長參加討伐劉勛和黃祖的戰鬥,立下了一些戰功,可以說挽回了一定的顏面。

打仗嘛,能無師自通的人太少了,總得需要歷練,自己人生的初戰也是會灰頭土臉,但後來一樣橫掃江東。孫策相信孫權還是會成長的。

當然,孫權畢竟還年輕,也需要賢臣輔佐,如今周瑜在外,而身邊親信重臣則只有張昭了,他成了首選的託孤大臣。

孫策對他說了一句話: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簡直和後來劉備託孤諸葛亮如出一轍。

那麼孫策說的是真心話嗎,難道他竟甘心將自己的基業送給張昭?

這當然不可能,孫策雖然命在頃刻,但他一點也不糊塗。因為孫策這番話只不過是表達了自己對張昭的信任,也就是說個漂亮話,但如果張昭生出異心,則完全沒有操作空間。

一般來講,主君在去世前安排託孤大臣,都不會只安排一個人,而是造成一個由兩個或者幾個託孤大臣互相制衡的局面。

孫策也不例外,雖然張昭是他信任的人,但他也不可能把家業百分之百託付給他,孫策是安排了雙保險的,而那個制衡張昭的人就是周瑜。

當時周瑜並沒有隨軍,而是駐紮在廬陵巴丘縣,然而當周瑜聽說了孫策的死訊後,立即趕來奔喪並和張昭一同主持大局。

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如此迅速的行動,極有可能就是孫策早就做好的安排。

當然,這並不是說孫策對自己遇刺一事未卜先知,但至少可以說是未雨綢繆。

也就是說,孫策實際上安排的是張昭和周瑜二人輔政的局面,一人主內政,一人主軍事,這樣明顯是更加穩妥的。

現在輔政班子已經安排好了,接下來就是明確將來的發展方針了。關於這一點,孫策則最是猶豫。

首先,一個明確的思路就是暫緩爭霸中原的計劃,將發展方針變為保據江東,坐觀成敗。

請張昭等謂曰:「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根據清代史學家趙一清的說法。《三國志》的這段記錄是完全照搬《吳錄》的,而《吳錄》中還有一句話,就是「慎勿北渡」。

趙一清認為慎勿北渡的意思是守護好江東的基業,不要向中原俯首稱臣,然而張昭違背了孫策的遺言。

其實我認為這句話還有另一個解釋,那就是不要隨意北伐。

這裡要根據上下文去理解,前面說得信心滿滿,然後突然大轉折,又涉及到了投降的問題,這有些不合情理。何況當時江東沒有面臨外部的任何壓力,根本談不到投降。這裡理解為不要擅自北伐更加合理。

同時這也能跟孫策的另一句遺言對應上。

「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這句話的含義頗為玄妙,我們來大概分析一下。表面意思應該是:即使不能獲勝,慢慢向西,也沒什麼好憂慮的。

實際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向西面去投靠劉表嗎?

孫策當然不會讓孫權投靠殺父仇人,所謂向西,應該是和江東相對的,在這裡西歸指代的應該就是渡江北上。

自己千辛萬苦打下的基業,孫策自然希望繼承人能夠保住,並且發展壯大。但未來的事,誰也說不好。此時做個最壞的打算也是合情合理的。

這裡就可以看出孫策的深謀遠慮,本來有機會在中原的亂局中分一杯羹,但隨著自己時日無多,這個念頭只能打消了。

他非常清楚未來中原統一後,江東很難與之抗衡,因此告誡大家倘若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刻,即使向中原稱臣也不要有太大心理負擔。

如果慎勿北渡的意思是不能投降,和緩步西歸就相互矛盾了,因此我認為這就是孫策遺言的真實含義。

而這也是孫策反覆權衡後給出的方案,雖然看起來太過保守,似乎不符合他的性格,但這卻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儘管孫策內心中有些不情願,但也只能如此,當下生存比發展更重要。

他的話,張昭和孫權都聽進去了,然而兩個人卻有著不同的解讀。

張昭是按照原意理解的,因此在赤壁之戰前他的立場就一點也不奇怪了。而孫權卻進行了自由發揮,稱臣可以但投降不行,而且好處要給足,這就為他日後實行的極為靈活的外交政策打下了基礎。

不得不說,孫權在外交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孫策的預期,這個繼承人確實選對了。

做好了一切安排後,孫策終於鬆了一口氣。望著眼前這個弱冠青年,孫策想起了之前兄弟二人宴請賓客時的場景。

當時孫策指著下面文武臣僚對孫權說:「這些人以後都是你的部下。」

昔時戲言,竟一語成讖。

想到這裡,孫策用盡僅剩的力氣坐起身來,把孫權喚到近前,將璽綬交給他並留下最後一句話:「率領江東人馬決戰沙場,爭霸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以保據江東,我不如你。」說罷閉上了雙眼。

建安五年四月初四夜,討逆將軍吳侯孫策去世。

孫策在漢末群雄爭霸的舞台上雖然只活躍了數年,隨後就像一顆流星般消逝了,但他在這短短几年中建立的功業卻是令人讚嘆的。

誠然,孫策有著過於輕率的缺點,但他卻以出眾的文韜武略奠定了孫氏政權矗立於江東的基礎,他的功績應該得到肯定。

可以說,在東吳立國的過程中,孫堅是發起人,而孫策則是策劃人與奠基人。

孫策去世後,留下了一個囊括了揚州絕大部分領地的強大政權,而他的繼承人孫權也沒有辜負兄長的重託,最終實現了他當年在江都立下的宏願。

本文是長期連載的一部分,請關注我並私信回覆:1 ,即可看全部文章,已經整理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