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軍隊為什麼不能經商?

飛天陽光 發佈 2023-01-29T19:53:42.415561+00:00

本 文 約 4000 字。閱 讀 需 要 11 min。軍隊長期駐紮在一個地方,容易與當地關係逐漸融合,形成盤根錯節的獨立王國。

本 文 約 4000 字

閱 讀 需 要 11 min


軍隊長期駐紮在一個地方,容易與當地關係逐漸融合,形成盤根錯節的獨立王國。古代封建軍隊駐紮在外,脫離中央財政的控制將難以駕馭;同時,軍隊經商將大大削弱軍隊戰鬥力,把一支能征善戰的鐵軍,腐蝕成投機倒把的貪生怕死之徒。


古往今來,當權者自然知道軍隊經商的危害,但限於種種原因,古代軍隊經商仍然屢禁不止。


養活軍隊實在「貴」


在古代,生產力低下,養活一支大軍確實不易。《後漢書·西羌傳》關於供養漢軍邊軍的費用是:「軍旅之費,轉運委輸,用二百四十餘億錢,府幣空竭。」當時,長期對羌戰爭的花費高達240億錢,耗空了國家財政。這還是在義務兵時代,唐朝中期之後的募兵製成為主流時,軍費更是激增起來。


我們知道,宋代的「三冗」,最要命的是「冗兵」。每年財政支出,軍費比例「常居六七」甚至「十居七八」。到了明代,初期還好說,因為明代的衛所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的軍費壓力。隨著衛所制的崩潰,明代的軍費壓力也越來越大,明末財政已經常年處於赤字狀態,軍費成為壓垮大明的重要因素之一。


影視劇中,宋仁宗下決心改革三冗問題,冗兵是首位。來源/電視劇《清平樂》截圖


雖然清代的財政一直比較好,即使最糟糕時也好過明末,但沉重的軍費壓力還是讓清政府焦頭爛額。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無不為經濟和國防的矛盾苦惱。


除了財政上的苦惱,古代還有一個難題:如何控制駐外軍隊。在古代,通訊手段十分有限,中央對地方的管理限於距離,駐外的軍隊常常擁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獨特權力。如果中央對地方軍隊控制過嚴,財政和精力的支出過大,成本飆升,還容易形成呆板僵化的體制,結果就是屢戰屢敗。如果賦予軍隊自由行動的權力,可以大大減輕中央的負擔,能讓在外的軍隊因地制宜地靈活行動,對提高國防能力十分有利,但這樣的結果就是軍隊在獲得權力後,許多人當了土皇帝,甚至產生「黃袍加身」的衝動。再加上他們與當地豪強的關係逐漸緊密,很容易割據一方。如此一來,軍隊大員一方面多弄點錢財籠絡部下,另一方面自己也能享受,那麼經商自然成為他們的必選項。


軍隊中的商務部門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軍隊經商已經很難考證,早在戰國時期,軍隊中已經有「軍市」出現。此時,軍市主要是讓軍隊和商販交易一些物品所設置的隨軍集市。軍隊在軍市中進行收租和買賣的收入,可以用於軍隊本身。漢代,軍市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相對成熟的時期,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可以在軍市中進行買賣,農民和商人可以向軍隊出售糧食蔬菜美酒衣物,軍人可以向他們出售戰利品和自己生產的其他物資。「取贍於軍市」,已成為漢代「備邊」的一項重要國策,軍市的收入在漢代的財政收支中竟占據了一定的分量。


到現在為止,「軍市」的存在是古代國家對軍費問題的一項補充,古代軍人用權力和武力去經營獨立於軍事職能之外的商業,逐漸成了完全無法控制的問題了。這一點在唐代已經成了一項禍患。比如,唐末至五代時期著名的藩鎮軍閥——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就比較突出,他做生意的辦法簡單粗暴,利用手中的權力搞壟斷。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李茂貞下令「搉油」,即把燈油列為他的專門專賣,搞得百姓最後只能用松明子照明,李茂貞得知後大怒,下令禁止燃燒松明子。伶人張廷范聽罷表示,「禁得好,只是禁了松明,還有天上的月亮,應連明月也一併禁止」,弄的李茂貞哭笑不得,此事只好作罷。事實上,李茂貞所經營的可不止燈油這一個行業,在他全盛時期,掌握了二十州之地,晚年也有七州。他在地盤之內大搞壟斷經營,不但聚斂了巨額錢財,還有了獨立一方的能力和想法。唐昭宗曾想調李茂貞出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卻遭李茂貞強硬拒絕。唐昭宗見李茂貞如此不服從朝廷,便於景福二年出兵討伐,卻反被李茂貞所敗。隨後李茂貞領兵進軍長安問罪,搞得唐昭宗被迫殺死兩個樞密使和宰相杜讓能,方才讓李茂貞退兵。


田莊大墓出土的漢白玉力士,反映唐代後期武士形象。來源/保定文化旅遊


地方軍隊經商已經到了造反的地步,那中央禁軍經商又如何呢?當然會導致第中央軍整體性的腐敗墮落和武備廢弛。唐朝中後期作為中央北衙禁軍的主力神策軍,他們的本職工作是負責保衛京師和宿衛宮廷以及行征伐事,是維持皇權統治的最重要的武裝力量。自唐穆宗以後,神策軍沉迷經商,這支勁旅的戰鬥力急速衰竭。中晚唐之際,藩鎮林立,唐朝中央財政收入大大減少,但軍費支出卻有增無減。唐朝只好採取多種方法進行「開源節流」,允許神策軍經商就是手段之一。


當時,神策軍所採取的經商之道,無非是勾結重臣貪污腐敗,再與官府於東西兩市之中進行欺行霸市、巧取豪奪,還在京畿地區大肆進行採買和收稅。在神策軍經商的鼎盛時期,甚至在內部設立了專門負責經商活動的 「專知兩市回易」。按照西安碑林中《賈溫墓誌》記載,神策軍每年在東西兩市的盈利達15萬貫,這些錢財被神策軍充為自己軍費。嘗到了經商的甜頭後,神策軍再不復往日軍威,徵兵也不像過去那樣專挑勇猛善戰之士,反而大量招募精於投機倒把的市井之徒、工商子弟進入部隊,這樣的軍隊自然戰鬥力全無。後來,黃巢起義軍逼近潼關,神策軍在出征之際,長安人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初聞科集,父子聚哭,憚於出征。各於兩市出值萬計,傭雇負販屠沽及病坊窮人,以為戰士,操刀載戟,不知䥞銳。」曾名震天下的神策軍,現如今居然被嚇得嚎啕大哭,還出錢去僱人充數。這樣一支部隊,又怎麼能夠克敵制勝呢?果不其然,潼關一戰,神策軍兵敗如山倒。


黃巢奪取出長安的進軍路線。來源/《中國戰爭史地圖集》


無力制止的軍隊經商


神策軍的教訓是如此慘痛,本應為後世牢記。但在現實利益面前,軍隊經商依然是越演越烈。宋太宗至道年間,全國軍隊數量已經達到66.6萬,其中禁軍35.8萬。到了宋仁宗慶曆年間,全國禁軍更是達到了82.6萬。為了供養這些「軍爺」,宋代的財政壓力巨大,常年的大多數開支都被軍費所占有。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下,宋代又想起了讓軍隊經商來減輕負擔的老辦法。宋仁宗時期,范仲淹出鎮慶州,他「借隨軍庫錢回易,得利息二萬餘貫,充隨軍公用支使外,卻納足官本」。意思是范仲淹用軍隊的錢做生意,給軍政方面賺取了兩萬貫的收入,可見此時宋軍經商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續資治通鑑長編》也記載,著名文學家滕宗諒曾經派出一百八十七名士兵,用驢車四十輛拉了三百多籠茶去賣,並要求不得收稅。


宋軍經商的範圍越來越大後,甚至還發生了利用職權走私的事情。宋神宗時,秦鳳路副總管夏元幾用禁軍販運私茶,被檢舉「侵壞茶法」。神宗得知後下令:「詔轉運司劾之。」可見軍隊的經商已經敗壞了國家法治,以至於要天子親自下令懲罰。南宋大將張俊,他最為知名的事情有兩件,一個是參與構陷岳飛,另一個就是經商斂財的功夫。史書記載,他所統領的行營左護軍全軍共有52312人,他卻動用了8000多人去做買賣。除此之外,他還出動他的部隊在杭州蓋了豪華酒樓「太平樓」,在此宴請官員斂財。南宋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記載,張俊還發展海外貿易,獲利幾十倍。同時,他還靠著兼併的上百萬畝土地收取地租,僅僅這一項收入就達糧食六十四萬斛。由於他斂財的功夫過於出名,史書稱張俊「家多銀」,臨安的百姓還諷刺張俊為「錢眼內坐」。到後來由於掙的銀子太多,為了防盜,張俊索性把每一千兩銀子做成一個銀球,取名「沒奈何」。不過,張俊忙來忙去還是有些成績,他的部隊不愁吃喝,更不愁裝備,史書記載張俊的部隊有五萬餘人,但全身防護的鎧甲竟有三萬副。要知道,一副全裝鎧甲的成本為三萬八千二百錢。三萬副全裝鎧甲的成本就十一億多錢,折合銅錢一百一十四萬餘貫。韓世忠軍、岳飛軍、王躞軍等部隊則「不如俊之軍」,可見張俊的闊綽。然而,就是這樣一支裝備精良的闊綽之軍,戰鬥力卻羞於啟齒。張俊的部隊打打流寇土匪叛軍或農民起義軍還行,面對金軍虎狼之師,張俊部的真實水平一下子就暴露無遺了。


《中興四將圖》(局部)中的張俊。來源/國家博物館


自宋以後,古代軍隊經商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且越往後越嚴重。明代雖然一開始也是對軍隊經商嚴加管理,但衛所制崩潰後,各個武將開始利用手中職權大搞買賣。明朝末年,皮島的毛文龍利用自己的特殊地理條件在東北地區靠做買賣發了大財。這股風氣一直延續到清朝。「三藩」之一的尚可喜,在沿海地區與荷蘭、葡萄牙進行貿易獲取了巨大的利潤。「靠海吃海」,做海上貿易是海軍的拿手好戲,到了近代,最著名的軍隊經商是北洋水師,仗著李鴻章的勢力,北洋水師做起了國際貿易,很多軍官賺了錢之後,馬上買房置地,根據《益堂年譜》記載:「濟遠艦管帶方伯謙在大沽、煙臺、威海、上海等地置辦有房產。」可以說是個大富翁。在甲午海戰,方伯謙被日軍嚇破了膽,他臨陣脫逃,慌不擇路的撞沉了己方戰艦揚威艦。


軍隊是一支吞金獸,長期駐紮在某地,與當地勢力逐漸形成利益集團,參與到當地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朝廷的控制力弱時,很難避免軍隊經商,如果只是賺點軍費,讓軍頭手裡有點激勵將士的錢財,朝廷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軍餉這東西,總是有些不足。但只有極少數的軍官能真正把錢財用於正道,大部分則被金錢腐蝕,以至於自古以來,放任軍隊經商鮮有可以提高戰鬥力的例子。軍隊的主要工作是保家衛國,不是經商謀利。放任軍隊經商,不但與民爭利,還會造成貪腐橫行,讓軍隊武備日益廢弛。從古代的無數經驗中我們可以吸取到這樣的教訓——絕對不能放任軍隊經商,否則後患無窮。


參考資料:

《後漢書》 范曄

《新唐書》宋祁、歐陽修等

《鶴林玉露》羅大經

《續資治通鑑長編》李燾

《北洋海軍艦船志》陳悅,山東畫報出版社


END

作者 | 郭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