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雜談(十二):製造商大敗殺人狂

不負人生優雅 發佈 2023-01-30T03:09:22.663286+00:00

如果我們仔細觀看1942年的世界地圖,我們往往會驚訝的發現,軸心國占領的領土面積居然和盟國本土面積相當——從英吉利海峽一直延伸到蒙古邊境,半個地中海、太平洋區域,最後,別忘記加上義大利占領的北非和東非。

頭條@不負人生優雅的原創歷史軍事故事。(謝絕搬運)

紙面上的豐饒帝國

如果我們仔細觀看1942年的世界地圖,我們往往會驚訝的發現,軸心國占領的領土面積居然和盟國本土面積相當——從英吉利海峽一直延伸到蒙古邊境,半個地中海、太平洋區域,最後,別忘記加上義大利占領的北非和東非。

對於缺乏各種戰略資源的軸心國來講,它們占領了如此多的土地,人口,煤礦、石油還有糧食,再加上前期訓練有素的軍隊,豈不是能夠繼續橫掃對手,一統江湖?

結果呢,大家都知道,占領的土地成為了沼澤、泥坑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亞洲這種(當時)的傳統農業國先不納入討論,就是納粹占領下的西歐,原有的先進生產體系都沒能全面發揮作用。

德國是戰前公認的工業強國,蘇聯則被視為一個奉行集體主義的失敗國家;結果衛國戰爭爆發後,在英美源源不斷地支援下,蘇聯生產出了遠遠超過對手的武器裝備。美國援助物資的確很大地幫助了蘇聯,但是啊,但是,蘇聯紅軍那數萬輛中型、中型坦克,戰士手中的步槍、衝鋒鎗、迫擊炮;在戰場上空呼嘯著噴吐槍炮的戰鬥機、強擊機,難道不是依靠千萬名奉獻付出的蘇聯人民來製造的嗎?

而我們公認的國家社會主義狂信徒們,他們在戰時付出的犧牲和努力卻遠遠不及偉大的蘇聯人民。

軸心國統治的土地上,(加上他們自己國度的)各種工人數以百萬計,可生產能力反而遠不如處於被轟炸和侵略之中的英國、蘇聯工人。

至於美國,那是另外一種玩法——遠離戰火,一群產業天才組織實施了軍事經濟史上的奇蹟。

盟國的隱形優勢

簡單來講,我們可以說,盟國憑藉更豐富的自然資源、更強大的生產能力和更雄厚的資金才打 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這些優勢可不是天然存在的,要知道,在1939年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英國、法國以及其他西歐國家在國內生產總值、領土面積、人口及自然資源等方面與未來的三大軸心國大體相當。

儘管英國一開始就封鎖了軸心國的港口,使德國和義大利無法相互協調資源;而且當時德國大部分軍備生產能力才剛剛恢復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水平,但是軸心國直到1942年中期仍舊占有優勢。

法國在戰爭中被迅速淘汰出局。U型潛艇極大地阻礙了英國進口商品,同時還切斷了大英帝國內部和殖民地之間的貿易。

德國已經占領了歐亞大陸從伏爾加河到大西洋的大部分地區。北非大部分地區由軸心國或傾向軸心國的中立國控制。日本在西南太平洋將歐洲殖民政權和美國勢力一掃而空。蘇聯和美國都沒有完全動員起來。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等中立國與軸心國的關係更為密切。瑞典和瑞士同第三帝國保持貿易往來,並趁機大發橫財。

這一切,軸心國都沒有完全地消化吸收進自己的軍事經濟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不同軍事聯盟之間的戰爭。軸心國和同盟國各自具有截然不同的工業經濟體系。

對於軸心國來說不幸的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戰爭工業既沒有形成互補性,也沒有任何的戰略協同。三個國家各自為戰,既沒有分享關鍵的科學知識和工業技術,也不能彼此提供物資援助,而盟國的戰爭機器卻能更為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軸心國都傾向於用武器本身的質量和數量來衡量軍事效能,但不重視同等重要的支持性基礎設 施。在諸如運輸機、商船、機車、食品供應、藥品、石油和金屬生產等關鍵領域,盟國產量不僅超過軸心國,而且具有碾壓性的優勢——事實證明了,卡車、吉普車和「斯帕姆」罐頭對戰爭的影響與步槍、手榴彈一樣重要。

如何戰勝職業殺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個交戰國中,經濟組織形式、工業生產方式、 資源儲備這三個相互密切關係的要素往往決定了某個戰場的勝利天平,擁有更多人口、更多資源的戰敗者通常是要麼沒有充分動員人力物力,要麼工業和科技欠發達,或者認為在政治上接受停戰條款比打一場 你死我活的戰爭更划算。

而放眼整個二戰,在其他所有因素(領導力、士氣、武器裝備質量等)大致相同的情況下,擁有最多人口和最多物資的一方終將獲勝。

盟軍一直都承認,敵人的士兵往往比自己的大頭兵們更加訓練有素,戰鬥素養更占優勢。雖然敵人的軍隊不可能像遊戲那樣不斷在戰場上廝殺升級,但是盟國的士兵們顯然也沒法通過訓練就快速達到軸心國士兵的作戰水平(義大利除外)。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進行軍事總動員,比軸心國生產更多物資,動 員更多人力。

對於同盟國而言,勝利更多的取決於能否持續向戰場上投送最多數量的士兵、武器和給養。將軍、士兵和武器的相對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為次要因素。

比如大家都感興趣的坦克大戰,盟軍不一定非要製造出優於德國豹式坦克(6000輛)、虎式坦克(超過1300輛)的武器。他們只要確保便宜好用、製造方便的T-34(所有類型超過8萬輛)和稍弱一些的M4「謝爾曼」坦克(超過5萬輛)的數量足夠多,便能在戰場上將德國坦克吞噬的一乾二淨。

軸心國的士兵們在戰爭開始時往往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但是到了1944年就在數量上被盟軍壓制,在某些時候,甚至達到了1∶4或1∶5;飛機、車輛、火炮、艦船方面的差距就更別說了。

專業的軍事分析人員經常引用相當具體的定量數據,就此得出結論:一支軍隊若要克服數量和物質上的不利條件,素質必須相應更高,才能更高效地執行任務。但是這個分析和結論必須設置好數量的上限,否則就會——量變引起質變——德軍在東線戰場上,平均每損失一名士兵就能殺死三名紅軍士兵,卻在不到四年時間裡就被消滅得一乾二淨。

戰爭一開始,蘇聯就在烏拉爾以東地區建設了龐大的坦克生產基地,美國則在密西根州建立起面積達325500平方米的威樓巒(又譯:柳溪)(Willow Run)B-24 工廠。軸心國卻一直並沒有類似這樣的安全廠房。

1939年1月,美國用於飛機生產的工業廠房面積約為883500平方米;到1944年底,這一數字猛增至 15345000平方米,增加足足了16倍。

哪怕在蘇德戰爭的前18個月裡,哈爾科夫和史達林格勒的大型坦克製造廠均被摧毀或拆除,烏拉爾山以東的蘇聯工廠依然生產出數量比德國多得多的坦克、飛機、步槍,而且質量方面不相上下,甚至更好。

與之相對應的,也出乎很多人認知的是,軸心國在1939年至1941年的時候,一直沒有將他們工業轉為戰爭狀態(德國、日本都是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的征服過程太過容易,而且習慣了以戰養戰。

德國軍隊最初面臨的西歐軍隊,不但組織混亂,形同散沙,在無法有效作戰的同時,還囤積了大量戰前生產的武器彈藥。德國人將這些軍備物資清理出來後,整合進了自己的軍隊。

在橫掃西歐大陸的閃電戰中,尤其將英國佬全部趕下海以後,第三帝國繳獲了數以萬計的軍 用車輛和火炮。僅僅在敦刻爾克,英國人就無償捐助了2472們火炮(占抵達法國後所攜的90%)和63879輛機動車輛(占登陸時的95%)。

短期內利用現成的各類裝備(雖然其中很多即將過時),似乎迅速增強了德國軍隊的實力和機動力,但是從長遠看,這無異於後勤維護部門的噩夢,而且這種看起來比自己生產更加划算的方式,還將嚴重阻礙軍工研發和技術進步。

工人的勝利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盟國的工人基本上不是外來勞工或受脅迫勞作,而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自 願工作。

現在我們看二戰時期兩大陣營的軍事生產數據,會驚嘆於巨大的數字對比,僅僅蘇聯一個國家生產的坦克和火炮數量,就超過了三個軸心國的總和。

即使不和美蘇這樣的巨無霸來做對比,德國其實在戰時的軍事生產還比不上英國。

要知道,到了1942年的時候,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已經控制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歐盟國家的大部分地區,(控制區的)人口數量和經濟實力一度超越英國,但整個大英帝國依然製造出17.7萬架各類型飛機和22.6萬門火炮,比德國的13.3萬架飛機和7.3萬門火炮都要多。

戰爭期間,其他所有經濟體都把編制預算看作大炮和黃油之間的競爭,而美國的經濟增長量如此之大,以至於為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和民用消費領域都留有足夠的預算空間——1939年至1944年,美國經濟總量史無前例地增長了55%,軍費開支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1.4%上升到了45%。即便如此,1944年的民用開支,按實際價值計算,幾乎和1939年一樣多。

美國經濟之所以超級高效,主要得益於婦女、黑人和失業者創紀錄地加入勞動大軍,同時工作時間延長,改進了大規模生產技術,建造現代化的大型工廠,提高工人勞動生產率,開採國 內的廉價石油燃料,籌集到不計其數的資金並投資到實業。

沒有一個軸心國會想到,1941年之後,超過2000萬的美國人加入了勞動大軍,勞動力規模擴大了50%以上。

相比之下,德國向工廠輸送的奴隸勞工的生產效率要低得多。這些工廠在1942年後遭到轟炸,無法安全利用鐵路、公路運輸,石油和礦產供應也時斷時續。毫無經濟頭腦的武裝黨衛隊在被占領區大肆劫掠,組織大屠殺。軍隊和官僚機構中,納粹黨徒盛行賄賂,這就是為什麼所謂的專業軍官即使看到錯誤,也默不作聲。

(根據戰後流行的說法,保守派貴族軍官完全被希特勒放逐;而實際情況是,他們收受了奢華的生日禮物、饋贈品、補償金,以及事實上的封口費,這是他們與納粹政權之間的關係潤滑 劑。)

日本在戰爭期間建造了16艘不同類型及大小的航空母艦,包括艦隊航母、護航航母和輕型航母。如果不與美國對比,這的確是一項驚人成就——美國在同一時期部署了超過150艘輕型、護航及艦隊航母。

1942年,製造一架B-17轟炸機需花費54800個工時,僅僅兩年後,就只需要18600個工時了。第一千架從生產線下線的B-29轟炸機所需工時是第四百架的一半。沒有哪個軸心國的生產效率能與美國相提並論。

和盟國相反,到了1944年,第三帝國總計動員了超過1000萬現役軍人,所占人口比例遠高於美國或蘇聯。但同時期德國人口比美國少了大約5500萬,由於大批身強力壯的德國工人進入軍隊,德國國內很快便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就在入侵蘇聯後不久,第三帝國不得不從西歐占領區徵召工人,並在東線強征奴隸勞工以彌 補人力缺口。比如戴姆勒-奔馳和寶馬等公司都大幅增加編制,用徵募來的外國人取代了應徵入伍的德國熟練工人, 最終外國勞工居然占到了總用工量的一半左右。

最為諷刺的是,此前正是第三帝國身體力行,誓要把所謂的非雅利安的劣等民族通通從德國領土上清除出去。

製造商的勝利

主要大國對戰時經濟認識的關鍵差別也許在於,美國在建設製造軍事裝備的設施方面有著不可思議的洞察 力。當希特勒談論「奇蹟武器」,墨 索里尼吹噓他的快速戰列艦,日本帝國海軍揚言它的兩艘超級戰列艦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艦時,美國則把重點放在燃料、軍用卡車、重型設備、工具機、吉普車、登陸艇、運輸機、「自由輪」、無線電、軍用口糧、軍服、工具等不那麼吸引眼球的物資上。

令人吃驚的是,不僅美國卡車產量是第三帝國的七倍,英國的卡車也比德國多10萬輛以上(48萬∶34.5萬),甚至加拿大的軍用車輛(815729)也達到了德國的兩倍之多。

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例子,莫過於實業家亨利·凱澤(Henry Kaiser)的造船廠採用了新的零部件預製和流水線生產方法,使萬噸商船「自由輪」的建造時間從230天左右縮短到24天。美國製造了2700多艘「自由輪」和500多艘體積更大、設計更優、速度更快的「勝利輪」,德國U型潛艇擊沉美國貨船的速度都遠遠趕不上其生產速度。

和軸心國完全不同的是,美國委託一大批成功的工業領袖創建巨型工廠,專注於少數特定型號的艦船和轟炸機,並按照流水線原則大批量生產,不斷要求工廠進一步提高生產率。

在這些巨頭領導下,美國私營企業在短短4年內生產了近9萬輛各種類型的坦克、超過25萬門火炮、240萬輛卡車、240萬挺機槍、400多億發子彈,還有807艘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航驅逐艦,203艘潛艇,151艘各類航母,8艘戰列艦,超過5000萬噸商船,以及30萬架飛機。

美國在戰爭期間生產了3.65億桶航空燃油,是其他所有主要交戰國總和的七倍。盟國消耗的航空燃料中,有90%來自美國;美國同時還是戰爭中最大的糧食供應國,(本國的)平民的卡路里攝取量一直保持在戰前水平,同時還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量。

雖然我知道,讀者們很難激起對後勤的興趣,但後勤實際上卻是驅動這些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來對抗世界的敵人的火車頭,也是盟軍贏得戰爭勝利的先決條件。

正如文章的標題所述:二戰的勝利是生產的勝利,製造商們齊心協力,打敗了兇殘的殺人狂。


感謝各位閱讀,覺得故事不錯的話,麻煩點個讚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