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天涯海角」之稱的海南島,為啥歷史上盛產清官?

休閒文史 發佈 2023-01-30T03:14:09.952612+00:00

素有「天涯海角」之稱的海南,作為我國一個獨特的海島省份,歷史上由於孤懸海外,遠離中原地區,開發較晚。

素有「天涯海角」之稱的海南,作為我國一個獨特的海島省份,歷史上由於孤懸海外,遠離中原地區,開發較晚。

在長達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中,遠離皇朝中央的海南島,歷來被視為僻鄙教化未開的海角天涯。特別是唐宋以來,成為統治者懲處「逆臣」、放逐政敵的「蠻荒」之地。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獨特的地理環境,卻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這裡培育發展了一種清官文化,尤其是明代以後出了很多清官,被眾多國內專家學者譽為海南清官現象。

海南的清官現象分為三類:一類是海南籍的官員到內陸做官,而成為著名的清官,如海瑞、邢宥等為代表;

一類是內陸籍官員被委派到海南做官,出現的一大批清官,如瞿罕、陶元淳等為代表;

還有一類就是海南最為代表的貶官文化,唐代以來,一大批清官直臣被貶到海南,這些人即便如此,仍然正直不阿,堅持傳播儒家文化,力所能及地替當地百姓辦好事,如李德裕、蘇軾、胡銓等為代表。

他們都是海瑞式的清官,像海瑞一樣為官清廉、執政為民、秉公斷案、懲惡揚善,留下了不少動人的傳說故事。今天就採擷幾束有關海南清官的浪花,以饗讀者。

邢宥重審明版「通海」案

在海南籍的清官中,瓊山人海瑞是最傑出的代表,他的事跡大家都很熟悉了,這裡介紹另一位官至明代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的清官邢宥。

邢宥(1416-1481),瓊州府文昌縣人。明正統六年(1441年)鄉試中舉,十三年登二甲進士第,入刑部任職。此後為官20餘年,歷任四川臨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參政、右僉都御史、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等職。他為官不懼權貴,秉公斷法,威名震動朝野。為百姓辦了許多實事,深得民心。

邢宥為官時尤其以善斷疑案而著稱,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他在監察御史任上,正逢太監王振家出事被抄家。當時有人誣告王振的家人孫太安藏匿錢財,牽連20多人被捕。朝廷特派邢宥與錦衣衛官於信審理此案。於信主張立即沒收孫家財產,並橫蠻地威脅說:「不然,禍立至。」邢宥卻沒有聽信於信的主張,而是沉著果斷,秉公辦事,經過多方周密查核,證實該案純屬偽造,從而挽救了數十個民眾的性命,贏得當地百姓的拍手稱頌。

景泰二年(1451年),邢宥巡撫福建時,正好遇到巡海官符文抓獲犯禁入海的幾十人,被判死刑。臨刑時,冤屈痛哭之聲震天動地。邢宥疑為偽案,便決定緩期執行,重新調查。經過一月查究,果然抓獲真盜,從而挽救了數十個民眾的性命。這與清代于成龍在福建重審「通海」案如出一轍,可見清官辦案,是以人民的利益為上,時刻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什麼樣的冤案得不到昭雪呀!

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年),44歲的邢宥被提升為浙江台州知府(今浙江省臨海縣一帶)。台州的民事案件雖然很多,但邢宥都不厭其煩,細緻地一一緣情據理,加以斷處,使得民眾信服。

邢宥在台州任職一共4年。回京時,有人誣告「台民爭持金帛數百里外贐」送邢宥,至使被降為晉江(在福建,明代為泉州府治所縣城)縣令。赴任未到三月,遇赦,「憲宗復其職,改知蘇州」。

憲宗成化二年(1466年),蘇州大水,「民飢,不待奏輒發米20萬斛以賑」,邢宥急災民之所急,不等上奏回復,他就開倉放糧,救了40餘萬災民。

同僚對邢宥這種擅自做主的做法深表憂慮,但邢宥頗不以為然,毅然說道:民命危在旦夕,如果等待呈報批准才開倉救濟,那就來不及了。專擅之罪,我一人擔當。後來,邢宥此舉,得到明憲宗的諒解,並對他「賜勒褒獎」。蘇州民眾更是對邢宥讚頌不已。

因為邢宥「素廉介,及治蘇,嚴而不苛」,所以被上司「薦於朝」,提升為浙江布政司左參政。成化二年(1466年)秋,又被提拔為都察院左御史,巡撫南畿,總督兵民財賦,兼理浙江三府糧儲。

邢宥在任期間,經常「詢官治,察民隱,獎廉能,黜貪懦,枉奸宄,抑豪右,事無微鉅,靡不悉心」。據《明史》記載,邢宥罷黜不稱職的屬吏共170餘人。成化五年(1469年),53歲的邢宥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巡撫江南浙江二省,「凡一應軍務,民情利病,官吏黜陟,悉所從宜處置,免其先奏」,他同樣是幹得有聲有色。

成化六年(1470年),邢宥正式向朝廷請求辭官,經再三請求,皇帝才批准了他。邢宥辭官後,回到故鄉文昌市水吼村,在東昆港北湄的山丘上蓋了一間「湄邱草亭」,以讀書寫作自娛,自號「湄邱道人」。

雖到晚年,他仍手不釋卷,「足跡未嘗至城市」,著有「湄邱集」十卷,今存二卷。對邢宥的著作,海南明代大詩人、大學問家丘浚評道:「詩文雖少作,然作必有意趣,不為無益之語,字畫亦遒美有法」。

成化十七年(1481年)五月二十日,邢宥去世,享年65歲。邢宥病逝後的第二年,憲宗命禮部備牲儀,翰林院撰文,遣官諭祭,將他葬於銅斗山之陽。

陶元殉職在海南昌化

接下來介紹一位從大陸來到海南的外地籍清官--江蘇常熟人陶元淳。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月,地處天涯海角的廣東昌化縣(今海南省)的窮苦百姓以期待、疑惑的目光迎來了一位新上任的知縣,他就是時年48歲的陶元淳。這個昌化縣自然環境惡劣,民族矛盾突出,是個難以治理的地方。

陶元淳(1646--1698),字子師,江蘇常熟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參加了殿試,本來可以中一甲進士,但由於他為人耿直,臨事敢言,得罪了人,最終落得了個二甲進士。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陶元淳才得以出任昌化縣知縣。儘管這裡遠離他的家鄉,條件艱苦,而他又已屆知天命之年,但他仍舊抱定一個宗旨:「當官就要不遺餘力,使百姓樂業。」

陶元淳上任伊始,就深入民間,了解情況。他「時步行村落間,問民疾苦,煦嫗如家人」。 在調查的基礎上,他針對昌化縣的問題,一個一個地加以解決。昌化縣原來額定上交租稅之田有四百餘頃,後頻遭水患,多半受海水侵蝕,原額中已有三分之一成為無法落實的「浮糧」,百姓被其困擾,陶元淳就採取「定賦役,均糧以畝,均役以糧」;同時,「罷徭役,革雜征,自坊里供帳始」,農民的負擔大大減輕。

陶元淳還積極發展生產,鑑於昌化屬於海濱貧瘠土壤,大量荒蕪,陶元淳就設立若干個墟市,大批招收流亡百姓,發給種子耕牛,鼓勵墾荒,並規定新開墾荒地不收租不徵稅。從此,鄉民才開始爭相以力耕為業。

昌化縣隸屬瓊州府,有黎人居住。以往的地方官吏以管理黎人為由,選當地「黎頭」為土舍(黎人首領的屬官),協助征糧理訟。這一制度,弊端叢生,「下之為土舍者,將憑官府之勢以縱谿壑之欲;而上之為官府者,又將役土舍之力以規物產之利也。」官吏和土舍上下其手,坑害百姓,百姓苦不堪言,有冤無處申。針這一情況,陶元淳決心予以糾正。他下令裁去土舍一職,並赴黎人居住的山寨,張貼榜文,鼓勵有冤者到縣衙陳訴。隨後,他統一了收糧的衡器,制定一系列法令制度,從而解決了土舍之患,終使黎民得以樂業

陶元淳為發展昌化而勤奮工作,從不稍怠。凡屬他權限範圍內的事,他立即組織去做;凡需要報上官解決的,他便積極呈文上官。經過陶元淳的不懈努力昌化縣發生了很大變化。生產發展了,人口增加了,人民安居樂業,出現了繁榮的景象,而陶元淳卻因為過度勞累而身體日衰。這都由於到官後,他自奉節儉,節衣縮食,平日所吃,不過「韭菜一束」而已。同時,他難得有足夠的睡眠。他非常重視文教,經常親自赴縣學,與諸生交談,常至夜半,精力消耗很大。就在陶元淳身體極度虛弱的時候,昌化縣發生了旱災。他積極組織抗旱,連日不得休息。為了尊重地方習俗,他還親自登上縣東北的峻靈山,祈禱上天降雨。雨來了,他卻受寒腹瀉,疾病更是逐漸加劇。不久,陶元淳竟殉職在知縣崗位上。

在陶元淳的靈柩運回家鄉,途經瓊州海峽渡口時,遇到瓊州府赴省城參加鄉試的一百多名生員,他們得知是陶公的靈柩,爭相護行,百姓也是主動讓靈柩先渡,無一人相爭。昌化人民永遠懷念這位父母官,正如陶元淳生前好友馮景所言:「名傳後世,豈必位高年長哉?」

胡銓被貶三亞痴心不改

海南的地理環境,成為了統治者理想的貶官安置地,自唐宋以來許多朝廷的重臣先後被貶到海南,這當中大都是清正廉潔、性格孤傲的官員,因為他們都是通過科考晉身仕途,所以都是難得人才,他們學識淵博、品格高尚,不僅給海南帶來了先進的文化,更是把一股股官場清風輸送到天涯海角。

最著名的是大文豪蘇軾,他在海南留下了很多的傳說和故事,大家已經很熟悉,就不再介紹他了,這裡不妨來說另一位南宋的直臣胡銓。

胡銓(1102-1180),南宋名臣,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進士。紹興五年(1135年)任樞密院編修官。他和宰相趙鼎一樣,因遭到秦檜報復,多次被貶逐到邊遠地區。這次是貶到海南,紹興十九年(1149年)胡銓攜妻子及二子被謫來吉陽軍(今三亞崖城)編管,棲身水南村。此時,此前被貶到這裡的趙鼎已經亡故,物是人非,胡銓感到無限悲慟。

此後,胡銓在吉陽居住七年之久。他住下後,從沒有懈怠過,他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來教化黎族子弟讀書習禮,給他們傳播中原文化、向士民講解儒教經書,已成為他日常的主要活動。他還有感而發,有時一日作詩十多首。因此,在宋代南來的貶臣中,胡銓流傳的詩詞最多。

當地黎族首領對他很重視,特地將自己的兒子送來拜他為師,學習文化禮儀。這樣一來,胡銓和當地少數民族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同樣被貶到海南的副宰相李光在《莊簡集》中對胡銓的經歷給予了概括:「吉陽之居,公之不幸,而一時士類之幸也。」可見胡銓的積極努力,對當地文化教育的貢獻之大。

胡銓為人寬厚大度,謫居時,吉陽軍守張生正是秦檜的黨羽,對他十分苛刻,監視甚嚴,逼令他每十天必須「跣足、免冠、散發」,以囚犯身份到州衙呈報言行實狀。胡銓照樣忍辱承受,從沒有怨言。

有一次,胡銓應黎族首領邀請入山,恰好碰到張生正被黎族首領捉住,五花大綁準備殺掉。黎族首領問胡銓怎樣處置,胡銓主張把他放了,黎族首領尊重胡銓的意見放了那個張軍守。

張軍守獲釋回到城裡的第二天,就上門向胡銓感謝救命之恩,對自己過去的惡劣行為賠禮道歉。從此以後,一直把胡銓視為上賓服侍。胡銓後來還在寧遠河邊築「洗兵亭」,意思是「淨洗甲兵長不用」,引導各族人民消除暴力對抗,為加強黎漢人民之間的和解團結、和睦相處,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

胡銓把趙鼎和他先後寓居的水南村的裴聞義齋稱為「盛德堂」,並寫了《盛德堂賦》,宋孝宗即位,他獲准詔還京城。臨離開吉陽時,他對趙鼎的亡故感慨萬千,寫下了《哭趙鼎》詩:

以身去國故求死,抗議犯顏今獨難。

閣下大書三姓在,海南惟見兩瓮還。

一丘孤冢留瓊島,千古高名屹泰山。

天地只因慳一老,中原何日復三關。

胡銓北返後,受到孝宗的重用,先後任饒州知州、國使館編修、國子監祭酒、兵部侍郎、資政殿學士等。此間胡銓對海南士子情深意切,對前來應考的海南舉子繼續獎掖維護與提拔,令人感佩。宋代詩人周必大因仰慕胡銓的人品,後來專門撰寫了《胡忠簡公(銓)神道碑》,文中這樣評價他:

「既抵珠崖,著書怡然,不以死生介意,士執經從學,多可觀。預貢者相繼赴南宮,其後公還朝,復請五至省者,許勿限年推恩,自是海南頗有仕官者。」

後來,胡銓和被貶謫到海南的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等一起被稱為五公,並建有五公祠予以紀念。

天涯海角為啥多產清官

上面介紹的幾位著名清官,就是天涯海角眾多清官中的傑出代表。那麼海南為何會盛產清官呢?

有歷史專家作了研究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地理、氣候條件來講,海南作為熱帶島嶼,環境好、氣候好,適合人類生存。因為生活壓力小,所以,這裡的人競爭意識不強,所謂「無欲則剛」,在海南成長起來的人往往對物質需求沒有太強烈的欲望,因而容易堅守清廉的品格。

其次,與貶官文化有關。貶官大多清廉耿直,因而才受到官場的排擠而被貶至海南。因為海南的「學術圈」環境單一,不像中原那樣包羅萬象,所以,這些貶官所開創的學風可以在海南「無干擾」地傳承下來,這對後來學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再一個,與海南方言有關。因為中原人很難聽懂海南方言,當海南人考取功名北上為官之後,由於語言障礙,所以難以融入當地官場。這一方面有助於海南官員「保持本色」,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明白:既然難以靠人際打開局面,就只有清正廉明、不給他人任何把柄,才能在官場立足。

另外,海南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移民島,明代的南遷移民更是數量大增。但是,古人的「常規觀念」在於安土重遷。所以從邏輯上來分析,在那個時代背井離鄉搬到海南的,往往都是些特立獨行、不太安分的人。這樣的人群結構,也就決定了海南出身的官員不肯妥協的倔強性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