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莫迪的」印度,變與不變

環球網 發佈 2023-01-30T09:06:13.164885+00:00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導】受新冠疫情及最近兩年兩國關係變化的影響,中印多個層面的交流嚴重受阻。在重要的人文領域,中印兩國學界3年來直接面對面的對話基本中斷。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導】受新冠疫情及最近兩年兩國關係變化的影響,中印多個層面的交流嚴重受阻。在重要的人文領域,中印兩國學界3年來直接面對面的對話基本中斷。雖然探討中印關係的視頻會議仍不時召開,似乎足不出戶思想就能跨越喜馬拉雅山,實現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實時對話,但面對高科技產品打造的數字世界,這種交流總感覺欠缺了什麼。這3年,我們的鄰國印度發生了哪些改變?印度民眾真的像西方媒體描述的那樣,早已將「反華排華」當成「政治正確」了嗎?這些都是筆者心中的問號。去年年底,作為疫情暴發以來首個訪印中國學者交流團的一員,筆者走馬觀花,實地感受了印度的變與不變。

難以根除的貧富差距

筆者曾在印度常駐過5年,2005年初回國後也經常到印度出差,有一個階段幾乎是每年去一次,2019年還去過兩次。在常駐和調研期間,筆者走訪過南亞次大陸的許多角落,尤其對印度的一些大中城市十分熟悉。筆者既感受過瓦傑帕伊時代(第三次擔任總理的1999年—2004年)「印度大放光芒」願景下的悄然變化,也領略過曼莫漢·辛格時代(2004年—2014年)印度國家旅遊局全球推介口號「不可思議的印度」下的點點變遷,同樣體驗過莫迪時代「數字印度」「清潔印度」藍圖下的熱鬧與喧囂。

重回印度,那裡的變化是用肉眼就能捕捉的。在印度調研這些天,最大的感觸莫過於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變化。這麼多年來,一些西方媒體從「人口紅利」到「軟實力」,習慣了群體性地「褒印貶華」,但在每每冀望印度超越中國的同時,「恨鐵不成鋼」之心又大都集中在被人詬病的印度基礎設施建設上。而如今印度的兩大機場——首都新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和第一大港口孟買的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國際機場,已展露出印度這些年在基建方面取得的明顯進步,讓人耳目一新。寬闊筆直的扶梯步道、琳琅滿目的購物空間、人性化現代化的服務設施……與美日歐等全球知名機場相比,這兩座國際化的機場毫不遜色。尤其是新德里機場航站樓那條3公里長的藝術步道,集中展示了8世紀至19世紀印度的藝術品。初到印度的遊客,聞著空氣中精心營造的人工芬香,一定想不到早年機場昏暗的燈光與揮之難去的咖喱味交織混雜帶來的「印度式觀感」。

可同樣讓人感慨的是,飛機降落印度商業之都孟買機場前,達拉維這座容納約120萬人、全印度最大的貧民窟在舷窗下依舊可尋。當年奧斯卡獲獎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所展示的景象仍如昨日,與旁邊不斷湧現的高檔住宅和夜幕降臨時亮閃閃的商業中心形成了貧與富、天與地的巨大反差。

首都新德里的市政風景線同樣如此。輕軌交通、樞紐立交陸續落成並投入使用。老古董的印度「國車」品牌「大使」轎車已退出歷史舞台,不再是政府用車的標配,奔馳、寶馬在路上比比皆是。一些小雜貨店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商場和購物中心。就連筆者當年房東的宅院這兩年也翻新升級,外牆上的新環保塗料增添了與時俱進的科技元素,連同在窗外不時顯現的建築工地和吊車,集中表明了印度這些年取得的建設成就和經濟成果,也彰顯出當地中產富裕階層追求更好生活的心態。但尼赫魯大學校園附近那座垃圾山依然「頑強」屹立在路邊,山坡上貧民屋的數量看上去絲毫沒有減少,五顏六色的晾曬衣物還在杆上雜亂無序地迎風飄動。這與附近街頭選舉海報上政治人物的燦爛笑容、白紙黑字印上的施政許諾,共同構成了一幅光怪陸離、讓人唏噓的印度式畫面。

依舊「兩面」的對華認知

多年來,筆者打過交道的印度人很多,其中既有軍政學媒商界精英,也有普通中產階層與草根民眾。這次與印度各界人士交流,筆者感受最多、印象最深的仍是印度人對華認知的「兩面性」。

在印度主流精英層面,這種「兩面性」一方面體現在他們欽佩中國能在短短40多年時間裡,將一個人均GDP當年還稍遜印度一籌的國家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一個貧窮人口數量多於印度的國家變成全面脫貧的國家。他們尊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和連綿不斷的文化傳承,希望中印這兩個「搬不走的鄰居」可以化解矛盾分歧,做大合作蛋糕,實現和睦相處,共同發展。這種態度在2018年、2019年中印領導人成功舉行兩次非正式會晤後表現得尤為明顯。而另一方面,精英階層的印度人對中國體量的劇增、影響力的擴大以及今後對外政策的走向感到不安和警惕,這些又與長期困擾中印關係的邊界問題以及中巴關係、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等話題交織在一起,戒備與防範之心溢於言表。

在印度普通民眾層面,又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兩面性」。一方面,他們感覺中國「遠在天邊」,由於文化不同、語言不通、地理隔絕,中國只是地圖上一個巨大的鄰國。由於沒有去過中國或身邊去過中國的親朋好友寥寥,他們對中國的了解基本限於印度媒體的報導,限於「道聽途說」,他們對中印近年來邊境對峙、摩擦衝突的關注度更多時候很快就被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問題所沖淡。另一方面,這些普通民眾又感覺中國「近在眼前」。疫情發生前,印度市場上有一半的耐用消費品及零部件、八成的壓縮機、95%的洗衣機進口源自中國。從深受年輕一代追捧的小米、vivo智慧型手機,到主婦們喜歡的耐用消費品,從孩童手中的變形金剛,到千家萬戶在最大節日「排燈節」供奉的諸神神像、鳴放的鞭炮煙花,「中國製造」所具有的高性價比優勢,對於印度這樣一個人均收入現在僅為中國人均收入1/4的國家來說,無疑降低了民眾的生活成本,豐富了他們的選擇渠道。

這次在新德里、孟買兩地,筆者一行與印度多位前資深大使、知名學者、智庫負責人和工商界人士座談,深度討論世界和地區形勢以及中印關係。作為疫情以來中印學者的首次線下交流,雙方少了些空話、套話,多了些真話、實話。大家既不迴避兩國存在的歷史矛盾和現實分歧,表達了對過去幾年中印關係的擔憂,同時也想求同存異,一起尋求解決問題、化解分歧的辦法。事實證明,雖然雙方對一些新老問題的分歧難以通過一次會談就能縮小或者彌合,但一次坦誠務實、面對面溝通的效果勝於十次視頻隔空會面。

某位近年來對華強硬的印度知名學者在與中國學者交流時,態度有明顯改變,少了「咄咄逼人」之勢。他認為中印面臨世界局勢急劇變化的共同挑戰,兩國當前主張的多邊主義更顯彌足珍貴,並主張中印作為大國,應努力管控分歧,化解安全風險點,恢復在諸多多邊事務中的合作。一些知名的印度工商界人士更關心中國經濟和中印經貿合作,希望兩國能創造新的機遇,助力兩國經濟發展。對於中方學者所說「穩定好發展好兩國關係關係地球28億多人口的福祉,責任和意義重大」,參會的印度人士普遍予以贊同。

富有爭議的政治生態

橫貫新德里市中心,連接總統府、議會大樓到印度門的「國王大道」,建成於英國殖民印度時代。這條大道一直是印度首都最為標誌性的道路,也是每年1月26日共和國慶典日閱兵式的主舞台。而就在筆者到訪前幾個月,這條路在時隔約一個世紀後正式更名為「責任大道」,除了有去殖民化的考量,莫迪還想以此提醒和敦促各級官員記住對國家與人民要盡忠職守。如今,走在這條煥然一新的大道上,看著印度門邊新立起的8.5米高的獨立運動領袖鮑斯的花崗石像,不由得讓人對印度當前的政治生態浮想聯翩。

鮑斯與聖雄甘地、開國總理尼赫魯雖並稱「印度三傑」。但因他在二戰期間積極尋求日本援助,組建了由日本支持的「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和「印度國民軍」與英軍作戰,在印度以及國際社會一直存有不小爭議。支持一方認為,鮑斯是一位激進的獨立運動領導者,他畢生與英國為敵,對民族獨立的極度渴望促使他不惜參加了軸心國陣營。反對一方則認為,鮑斯一廂情願地想把日本法西斯當槍使,結果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淪為了日本的幫凶。特別是他曾參加「大東亞會議」並在《共同宣言》上簽字,已表明他當時徹底站在了反法西斯陣營的對立面。

時過境遷,同樣富有爭議的是,印度國內外對於3年來的印度政治生態也是褒貶不一。一些印度國內的穆斯林群體和部分伊斯蘭國家認為,莫迪治下的印度,整個國家的社會與政治生態加速右轉,「印度教至上」宗教色彩濃烈。印度社會屢屢出現針對穆斯林、低種姓群體和少數族裔「仇恨犯罪」事件的背後,莫迪政府的默許、印度人民黨(印人黨)的煽動難辭其咎。

一些國際觀察人士批評,印度已背離了世俗主義立國的憲法原則,政治制度和民主體制正越來越受到教派極端主義的侵蝕與控制。在「最大民主國家」光鮮亮麗外衣的掩蓋下,如今的印度正變得狹隘且暴力,正如一些國際媒體所說,「每個黎明帶來的不是希望,而是讓印度民眾日益麻木、逐漸習以為常的宗教仇恨」。

但在不少支持莫迪的印度民眾眼中,莫迪治下的印度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正向強國目標穩步邁進。政治上,對民眾潛移默化的「國族再造」計劃,讓民族凝聚力得到空前提升,年輕一代印度人的國家自豪感倍增。經濟上,伴隨「印度製造」、統一商品服務稅等一系列發展舉措,又恰逢國際政治巨變賦予印度的機會窗口,印度經濟活力開始釋放,在世界經濟舞台的「可見度」明顯提升,經濟增速超過中國成為主要經濟體中發展最快的國家,去年經濟總量又超越了昔日宗主國英國,穩穩躍居世界第五。

外交上,唯有印度如今能夠同時身處上合組織、金磚組織和「四國機制」多條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船」,今年又是上合組織、二十國集團(G20)的輪值主席國。這在日趨激烈的「選邊站隊」陣營政治文化之下,印度無疑是一個「例外中的例外」。

更加深刻的「莫迪烙印」

儘管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能沒有太多的質疑。在莫迪2019年開啟的第二個執政任期,印度政治變化的速度超過了經濟發展的速度。由莫迪領銜的印人黨在2014年大選中贏得議席半數,獲得單獨組閣權,打破了1989年以來長期多黨聯合執政的「懸浮」格局。在5年後的2019年大選中,印人黨以更大的議席優勢勝選,以至於如今出現了從總統到總理均由其掌控、議會上下兩院均由其坐大、從中央到大部分地方政府均由其主導的罕見政治格局。

去年,在重要的「地方五邦」選舉中,印人黨又是一路高歌猛進,拿下4個邦,讓原本已占明顯優勢的政治力量天平進一步向有利於印人黨的方向傾斜。從目前情況看,印人黨在全國層面的主要對手印度國民大會黨(國大黨)因社會基礎衰退、領導層老化、尼赫魯家族繼承人無法勝任等因素而陷入低潮。曾影響印度政局走向、中央權力分配的第三方小黨聯盟早因自身內部權斗、理念不合陷入分裂。這些政黨或因沉湎地方執政不思進取,或因領導人資歷無法扛起大旗,或因理念陳舊無法吸引選民,都難以在下次大選時再組成實質性的聯盟與印人黨抗衡。這為莫迪在2024年可能的連任奠定了巨大政治優勢,印度內外政策的「莫迪烙印」將會更加深刻。

如今,行走在新德里和孟買的大街小巷,無論是在公交車的車身上,還是標誌性的建築物上,甚至普通的民居樓外牆上,都隨處可見關於印度舉辦2023年G20峰會的宣傳海報。從海報上的「民主之母的主席國」「重大的責任與更大的雄心」等宣傳口號中,流露出印度對國家形象改善和國際地位提升的渴望。

(作者為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錢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