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入帳超8億,王健林的「電影夢」又行了?

全天候科技 發佈 2023-01-30T11:15:15.064365+00:00

春節檔的火熱,讓王健林收穫超8億元分帳。只不過,這離救萬達電影於水火,還遠遠不夠。近日,網傳《流浪地球2》電影票在大連萬達國際電影城標價高達300元/張,引發熱議。

春節檔的火熱,讓王健林收穫超8億元分帳。只不過,這離救萬達電影於水火,還遠遠不夠。

作者|胡描 編輯|羅麗娟

近日,網傳《流浪地球2》電影票在大連萬達國際電影城標價高達300元/張,引發熱議。網友紛紛跟評「事實就是萬達的巨貴」「割韭菜來了」。

隨後,影城相關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300元僅僅是展示價格,並非實際購買價格,「沒有賣過300塊錢的電影票」,線下購買為100-150元。

網傳圖片

實際上,在這個春節檔,無論是否有價格助推,萬達電影在票房上也賺得盆滿缽滿。

根據燈塔數據統計,整個春節檔期間(正月初一至初六),萬達電影從中獲得的總分帳票房為8.49億元。隨著影片的持續上映,萬達電影的分帳額度還將繼續上漲。

這樣的好勢頭,或許能給消沉了3年的萬達電影打上一劑強心針。

王健林曾說:「我進入一個行業就一個目標,要麼做中國第一,要麼做世界第一。」

在「電影夢」上,王健林曾短暫地實現了這個目標,尤其是在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院線AMC、萬達院線(後更名「萬達電影」)上市之後,萬達電影一時間風頭無兩。

但萬達電影與萬達影視重組後的傷筋動骨,以及3年影視業寒冬的影響,王健林的電影夢也也被凍結——

萬達電影連年虧損;萬達影視連續4年沒有完成重組時的對賭承諾,王健林不得不質押萬達電影持股以備補償;2021年5月,萬達集團完全退出了曾經引以為豪的AMC公司的董事會。此外,萬達影視的人才流失、保守式投資,也讓其在「爆款」電影上頻頻缺席。

加之當下,全國銀幕的快速增加稀釋了萬達電影在院線上的統治力;視頻平台的崛起也在進一步改變人們進入電影院觀影的習慣。

但隨著環境的變化,2023年無疑會是電影業復甦的一年。春風已至,連年巨虧的萬達電影能走出泥潭嗎?

01 分帳8億,萬達電影緩了口氣

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3年的春節檔(除夕至正月初六)交出了67.58億元總票房的成績單,成為中國影史上春節檔第二高的票房紀錄。

按照國內的票房分帳模式,除去稅費和電影專項資金後,電影票房淨收入的91.7%為可用於分帳。今年春節檔的票房中,影院、院線公司、製片方和發行方的分帳總額大約為61.97億元。其中,電影院和院線公司可以拿走57%,製作方與發行方為43%。

萬達電影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根據燈塔數據統計,在整個春節檔期間(正月初一至初六),萬達電影從中獲得的總分帳票房為8.49億元,在院線中排名第一。

不僅如此,上下游通吃的萬達電影在今年的春節檔中還壓中了票房前三的兩部電影——《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作為它們的出品方之一,萬達電影也能夠獲得相當的回報。

《流浪地球2》宣發圖

對萬達集團來說,春節檔帶來的流量價值,也溢出到了其他業務上。

據1月28日萬達集團官方公眾號消息,在今年春節期間(除夕至初六),全國480座萬達廣場客流1.6億人次,銷售收入126.8億元,其中可比萬達廣場同比2019年客流增長15%,銷售額增長29%。

無論是對萬達集團,還是萬達電影,這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春節。

2020年以來,影視行業進入了寒冬期,電影拍攝停滯,資本紛紛逃離。疫情之下,影院閉店、停業也成為家常便飯。

萬達電影也不例外。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萬達電影旗下的600餘家國內影院停業了近半年時間。這使得當年該公司的營收腰斬至62.95億元,同比下降59.21%,期內淨虧損66.69億元。

2021年雖然情況有所改善,扭虧為盈,但在疫情的反覆之下,萬達電影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日子依然不好過。根據萬達電影2022年前三季度財報,萬達電影的營收為77.21億元,同比下降16.73%;虧損5.33億元,虧損額為同期國內影視企業之最。

在重組後已被納入萬達電影的萬達影視,同樣迎來了業績的「滑鐵盧」。

按照重組時萬達方面對二級市場投資人的承諾,萬達影視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淨利潤數分別不低於7.63億元、8.88億元、10.69億元以及12.74億元。

但萬達影視在2019年—2021年中均未完成承諾。為此,2021年時,萬達電影公告稱該業績承諾期限延長一年,但以2022年的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2022年也依然難以完成承諾。

在去年年末,萬達投資等業績承諾方再次為業績補償做準備,質押萬達電影的持股。其中,萬達投資質押數量6.5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76.47%;萬達文化集團和莘縣融智質押了其所持全部股本,三者合計質押數量約7.39億股,占總股本的33.91%。

圖片來源:平安證券APP截圖

業績之外、還有股價不振。上市後不久,萬達電影曾迎股價近百元、市值2000億元左右的高光時刻;六七年間,其市值縮水超80%,如今僅約為325億元。

2023年春節檔的熱鬧,或許是電影行業復甦的一個信號。

將拿到不少分帳的萬達電影,無疑提振了投資者對其的信心。但萬達電影要解決的問題,還遠不止如此。

02 王健林的「電影夢」

對於文娛產業,王健林有兩個著名的「夢想」,一個是足球,一個是電影。相比於前者,做大做強電影產業,似乎更有希望。

萬達做影院趕上了一個好時候。2002年中國電影的院線制改革,讓民營資本開始進入終端院線領域。在政策的支持與鼓舞下,萬達院線在2005年正式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全由民營資本主導的電影院線公司。

在萬達院線之後,大地院線、金逸院線等民營資本院線紛紛成立,成為中國電影院線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影院線的市場化,供求關係、價格機制、競爭機制的逐漸完善,又進一步帶動了中國影視行業的飛速發展。

在很長的時間中,萬達院線都是民營院線中的「領航者」。萬達院線也從最開始的5家萬達影院,一路擴張到了如今。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萬達電影在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816家,其中直營影院708家,輕資產影院108家。

對萬達集團來說,自建影院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位地產行業的資深分析師曾表示:「萬達最核心的就是拿地能力。在早些年,萬達商業都會帶動銷售型產品,無論是商鋪還是周邊的居住產品,都有人買。」並且,無論是萬達商鋪,還是萬達項目中的住宅產品都是搶手貨。

從其集團模式來看:通過萬達廣場的號召力吸引人流,抬高所在區域的土地價值;通過引入購物中心和豪華酒店,改變城市/新城形象,還能創造持續稅源和增加就業——這一直是萬達模式的核心——一方面通過低價地降低開發成本、吃到土地紅利;另一方面藉助「配建」的住宅部分快速回籠資金,維持正常現金流,繼續滾動。

圖片來源:網絡

在這個模式中,萬達廣場對一個區域的人流號召力是核心,而影院正是為核心賦能的一個重要業態。

無論是王健林的「電影夢」,還是為了盤活商場流量,萬達做影院都是一個不虧的買賣。在萬達之後,許多地產商也紛紛效仿「商場+自建影院」的模式。

萬達院線一路高歌,但發生在2012年元旦的「分帳之爭,給了心高氣傲的王健林一個教訓。

彼時,各大院線沖業績,而進口片配額耗盡,《一九四二》、《一代宗師》等9部國產大片搶占春節檔。華誼、中影等五大發行公司組成同盟,向萬達為首的各大院線叫板,要求院線讓出2個百分比的分帳額度。

這也讓王健林意識到,只有院線業務對想做「中國第一」的萬達電影還遠遠不夠,萬達電影需要向上游挺進,在上下游都掌握話語權。

萬達影視也便孕育而生。在2014年,萬達影視與陳思誠合作出品了《北京愛情故事》,並獲得4億的票房。而後,萬達影視又相繼出品了《煎餅俠》、《尋龍訣》等多部影片,其中《尋龍訣》票房高達16.3億,成為當年內地影視第三、國語片票房第二。

電影《尋龍訣》宣傳圖

只用了兩年時間,萬達影視就有了能與光線、博納等老牌影視公司掰手腕的能力。

在2016年,萬達又以35億美元收購傳奇影業。

彼時,萬達院線(後更名為萬達電影)已在深交所上市。在王健林最初的計劃中,希望將傳奇影業、萬達影視打包裝入萬達院線,打通渠道和內容,溝通產業上下游形成協同作用。

一場長達四年的重組也便開啟了。也是在重組的這幾年中,萬達電影盈利能力逐漸減弱,淨利潤增速跟不上營收增速,且營收、淨利潤增幅逐年減弱。

03 從巔峰到谷底的背後

萬達電影盈利能力的下滑,不僅有自身運營的問題,行業的競爭以及短視頻平台的興起,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過去十年,是中國電影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十年。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銀幕數量達82248塊,十年內增加了73048塊銀幕,累計增長694%。

銀幕的急速增加刺激了電影院線的繁榮,但也進一步稀釋了每塊銀幕所創造的價值。同樣,萬達電影的影院數量雖然在不斷增加,但公司並沒有因此獲得更高的營收。

此外,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觀影習慣,「愛優騰」的發力,也在爭奪傳統電影市場。傳統的影院觀影方式正在受到空前的挑戰。

2019年騰訊娛樂白皮書電影篇數據提到,受線上觀影衝擊,我國影院上座率逐年降低,從2015年的17.4%降至2019年的11.1%。

除了外患,還有內憂。王健林的軍事化管理方式,似乎也在萬達影視身上失靈了。

在國內做電影,一個不成文的共識是:投電影也是投人。在國內,頭部的影視公司都與知名導演、演員深度捆綁。如華誼離不開馮小剛,博納有徐克、林超賢,北京文化有吳京,歡喜傳媒聚攏了寧浩、張一白,開心麻花也有沈騰。

在導演、演員的風格主導下,影視公司的內容也逐漸有了自己的「標籤」。博納主打主旋律電影,光線影業有青春片與動畫,華誼有馮氏幽默……而「標籤化」的優勢也在於有固定的觀影群體,以及相對容易預判的市場。

但王健林並不相信這一套,他更相信「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王健林在2014年的一場演講中說道:「萬達電影採用好萊塢產業模式,拍什麼由專門決策班子定,不像很多中國公司就是靠一兩個導演、一兩個演員,萬達不簽導演、也不簽演員,就是走電影產業的現代企業制度。」

在萬達影視內部,實行的是「經理人模式」,許多管理層人員擅長做管理和運營,但鮮有傳統的電影人。高管們的薪資很高,但KPI的壓力也很大。尤其在萬達影視重組進入萬達電影成為上市公司後,這樣的業績壓力讓公司決策變得更加謹慎。

近年來,萬達影視在影片的投資上越來越保守。萬達電影原董事長、總裁曾茂軍曾向媒體透露:「萬達把影片投資劃分為三個層次,單個影片超過了1.5億的大投資、6千萬到1.5億之間的中體量和低成本的電影。一般情況下,高成本影片我們會採取聯合出品的方式,降低風險。」

萬達電影原董事長、總裁曾茂軍 圖片來源:網絡

據毒眸報導,萬達影視一個項目從準備上會到過會可能得幾個月,並會對很多元素進行調整。大家不太希望出錯,或因內容問題給公司帶來負面輿論。

這種模式下,雖然能夠分攤風險,但萬達影視的收益並不會高。以《流浪地球2》為例,該部影片背後有48家出品發行方,萬達影視所占的比例、收益也有限。

並且,由於投資保守,萬達電影也頻頻錯失爆款。有傳言稱,在《流浪地球》第一部時,萬達影視曾是第三投資方,但因為科幻片燒錢,萬達電影在中途選擇了撤資。對此,萬達影視回應稱:「萬達影視與北京文化從未正式簽署過《流浪地球》的投資協議,所以不存在所謂的撤資。」

而萬達電影高管的頻繁出走,很難說與王健林的「執拗」是否有關係。

2011年,操盤過《非常完美》和《失戀33天》的宋歌出任萬達影視總經理,曾建議王健林拿出預算簽下張藝謀、王京花等行業大咖,最終未獲得支持。由於理念不合,不到兩年,宋歌離開萬達。

2002年就加入萬達,曾經將萬達電影帶上影視行業上游,拿下了《北京愛情故事》、《尋龍訣》等多部電影的原萬達院線總經理葉寧,2016年從萬達辭職,出任華誼CEO。彼時有外界傳言稱,葉寧離開是由於王健林空降高管,對其壓制。

2005年就進到了萬達的曾茂軍接過葉寧這一棒,但在2022年7月,這位老將也離職了。在此三個月前,曾茂軍還因工程款糾紛,被法院限制消費。

在高管換代之間,萬達電影動盪不斷。

04 自救,需要新故事

三年寒冬之下,萬達電影摸索著取暖,守成和自救並舉。

「守」的是院線已有的基業,萬達電影開始嘗試影院的輕資產轉型。

在2020年6月,萬達院線正式開放「特許經營權」,輸出萬達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統支持,全面開放加盟業務。到2022年三季度末,萬達電影已有輕資產影院108家,占到了萬達影院的八分之一。

「救」的則是慘澹的營收,在票房之外,萬達電影試圖尋找新業績增長點。

為了賣票,萬達電影開啟了直播帶貨。據了解,其主要通過抖音「萬達電影」和「萬達影城」雙帳號開展,在《阿凡達:水之道》上映期間,「萬達電影」帳號登上抖音虛擬生活品類帶貨榜top榜,位居抖音電影品牌第一。

餐飲業務也成為了一個探索的方向。

以萬達電影2021年的業績來看,公司實現商品、餐飲銷售收入15.03億元,占總收入的12.03%,該業務毛利率更是達到了60.68%。

在去年4月,萬達註冊「萬茶」商標,將要布局新茶飲賽道的新聞引發了關注。早在2019年,萬達便在廣州增城萬達影城開出了首家「萬小茶」奶茶店。而後又與COSTA正式推出融合模式——萬茶與COSTA快選融合店。在當前,其茶飲店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與COSTA咖啡合作的融合店,另一種是「萬茶」獨立門店。

萬達電影去年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萬茶是公司2019年底推出的自有品牌影院特飲項目,目前在公司140家左右下屬影院內銷售。

此外,萬達電影還在嘗試創新業務,以旗下的影院承接相聲、脫口秀、親子舞台劇、劇本殺等不同類型的演出及活動。

曾茂軍未離職時還曾表示,萬達電影會拓展「萬影尋蹤劇本殺」、「光影劇本殺」、「哈羅劇本殺」等,預計開業100家左右門店。

不過,隨著曾茂軍的離職,這些創新業務的推進或將陷入停滯。

向好的一面是,今年春節檔的火熱,為電影市場的復甦打響了第一槍。對於影視企業來說,最寒冷的3年或許已經過去了。

至於如何打造爆款電影,改變盈利能力下滑的問題,萬達電影也將迎來新的機會。但是對手依然不少,尤其在整體經歷寒冬後,電影市場或迎「群狼爭食」。

做電影,從來沒有十足的運氣,還得靠真本領。

關鍵字: